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色山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这等事?”李山西也很诧异,“如此说来,已经有两个孩子失踪了?阴家寨的那个可有下落?”

“那个也没下落,我们曾经嘱咐阴冰心有了消息立即来告知,现在看,一定没好消息。”

“他是在河边失踪的,村前的青龙河?”

“是呀,就是子平谓之青龙河的河边失踪,因家寨人还是喜欢称呼游龙河。”

“哦,原来就是青龙河。”李山西对这条河印象很深,中秋之夜,自己和方子平曾在河边并肩战斗,终于歼灭了神鸡,这一段惊心动魄,虽历时一月有余而感觉犹新,此刻提到这条河,无限感慨纷至沓来,一时竟有些神思不属。

宋柏青领会他的心意,目光温和,表示理解,李山西看到他的眼神,才悚然而惊,赶紧收摄心神,继续思考眼前之事。

“那么,这条河源头在何处?”他问谭风林。

“就在回马岭下。”

那就是了!回马岭山高林密,青龙河这才四季不断流。李山西想:这几件事都有些诡异,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细心梳理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回马岭!回马岭是个重要线索,必须搞清楚,不能轻易放过。

虽然明知道或许会有危险,任务也格外艰巨,或许会很棘手,但他在谭风林的恳求下,还是一诺无辞,答应身任其事。而首要的,还是要再上回马岭,细心搜罗线索,但愿能有所收获,不过,那无论如何要等明天了,当下各人散去,谭风林虽然力邀李山西,李山西还是坚拒,跟着宋柏青来到女婿家,而宋永红早已得知其事,摆出了好几个菜,三个人边吃边谈,把一些细节都设想到了。

晚上,宋柏青和李山西来到方子平的房间休息,李山西这是第二次来,他东走西看,在一面墙边,他站住了。

第七章 初露端倪

这里竟然有一首诗,没有题目也没有落款,但却表明了日期,己酉年冬夜,算算干支,那应该是乾隆五十三年,已经整整十二年了。

少岁浮灾不知难,

鹰翔凤飞料应闲。

灵蛇当道夜无边,

雪落梅花满平川。

宋柏青也看见了,他以前就注意到这首诗,但从未多想,现在看来,这首诗方子平很重视,或者他认为很重要,难道是他自己做的?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种想法,因为字迹不像,宋柏青对方子平的字迹很熟悉。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自然不是写景,从前两句来看,似乎是说人生无常,如果没有确指,的确难以索解。李山西探询的目光转向了宋柏青,而后者只是抱歉的摇头,显然也是不解所谓。两个人都不想睡,住在子平的房子里,更是心事如潮水,一波一波,竟而难眠。

早上却是很好的太阳,李山西听得林中鸟鸣,心情略略轻松。一行五人中,除了他和宋柏青未曾到过回马岭,其余诸人均是刚刚来过,饶是轻车熟路,这一番跋涉,却也煞费心力,走在阎王鼻上,谭风林气喘吁吁,挥汗如雨,而李山西也显得颇为吃力了。

好不容易来到平整处,一行人或坐或站,略略休息。从这里眺望南侧山谷,李山西不禁兴起终老此山之念。这个开阔的山谷内林草丰茂,果树累然叠翠,青龙河从回马岭的巨大石壁下面发源,顺着被雨水冲刷而成的沟壑,在两岸丛林的夹峙之下,宛若游龙,顺流而下。由于树木的遮蔽,河流或隐或现,在从林中穿行。从回马岭伸往南侧的巨大山脊,因很象一头巨兽趴在回马岭前,故名伏兽山,而青龙河就是沿伏兽山脚,流到阴家寨东侧,被白虎山挡住去路,由此折而向西,绕过鸡鸣山的。

伏兽山擦白虎山后尾而过,继续向南延伸,构成了山谷的东屏障,一直延伸到峙山的最东端,两山夹峪,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峡――凤尾峡,温河泛着波浪,从这两山之间的凤尾峡流出了山谷。

沿着温河有一条曲折的小道,经过凤尾峡可以出入山谷,这个出入口,加上上游温河水流入山谷的老河口,以及翠屏村以北的灵蛇箭,成为山谷连接外面的三道大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李山西收回目光,仰望回马岭感觉好似在头顶一般,他抹抹脸上的汗水,一马当先,开始最后的攀登,当然,正如泰山十八盘,这也是最艰难的地方了。谭风林二话不说,拔腿就走,谭人瑞紧紧跟着,而宋柏青和常思纲走在最后面。

终于,回龙观在眼前了!谭风林先不入内,而是直接来到后墙,的确,不过才两天不见,这道缝子已经很大了!而地面上,也出现了很宽的裂缝,远远望过去,似乎在微微冒出蒸汽。

李山西找了一块细长的石头,扔到裂缝里面,石头不见了,但却并没有响声传来,似乎很深很深,李山西皱着眉头,莫可索解。

宋柏青跟着谭风林来到山门,“回龙观”三个正楷大字,宋柏青并非初见,不过那还是很久以前,自己跟随父亲,饶过飞鹰山,登临此山,自己的书法造诣不高,缺乏鉴赏能力,所以这时一看之下,心下赞叹,竟而立足山门,踯躅不前。

李山西却没有这种雅兴,低头踱了进去,几乎和谭风林一起步入正殿。

塑像倒在地上,通过后墙的裂痕已经可以看得见外面,显然,除此之外,并无怪异之处。不过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这座正殿很快就要坍塌了。

两个年轻人想扶起塑像,终因重量过重而放弃。李山西走出正殿,信步来到一侧的偏殿,这座偏殿的西墙,和正殿东墙只有数尺之遥,中间一个很狭小的过道。

李山西走了进去,残垣断壁,碎石满屋,周围的墙只剩下不到一人高了。墙头上的泥土里,生长着一些野草,愈增其破败的气氛。

他在石头上走来走去,颇为小心,唯恐一个站立不稳,崴着脚踝。

有块石头被他一踩之下,因下面悬空,竟而翻转,露出的一面极为光滑,显然是经人工磨过。李山西也未在意,还在四处张望着,常思纲从后面过来,盯着这块石头看,他认为这上面有字。

思纲蹲下身,把石头调了个个儿,上面竟然有笔划,宋柏青也走过来,蹲下来辨认,那是三撇。李山西也发现了,大家一齐动手,很快就找到了若干块这种石头,虽不很全,但拼凑起来还是成了八个字,按照顺序依次是:

龙回道观,肃穆清幽。

“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望着宋柏青和李山西。

李山西欲言又止,还在思考着,终于自己摇了摇头:“这似乎不完整。宋老弟,你看呢?”宋柏青点点头:“是啊。这八个字并没有什么意思呢,似乎也说不通。”

的确,本来是回龙观,何以说龙回道观呢?这座道观,不过一个院落,一正一偏两间殿宇,“肃穆”都有点过分,“清幽”更没着落。回马岭本是附近群峰的最高点,如此说法,实在没什么道理。或许本身就没什么,不过是大家瞎猜疑罢了。

然而的确没有别的字了,常思纲费了好大的劲试图寻找点什么,证明不过是徒劳无功,终于放弃了。其时已经是正午时分,秋阳如火,蒸烤着大地,回马岭上的巨石已经被晒热,因为此处树木较少,无可藏身,加之没有一丝风,众人还是来到大殿暂避,顺便在此处稍微吃点东西,补充点水分,而李山西是不肯闲下来的人,随即拉着宋柏青出了大殿,环绕着道观走了一圈,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这座道观,年代虽然久远,但是建造的还算坚固,所用石料也是比较讲究的,故而虽经风吹雨打,且无人修葺,大殿和院墙依然能保存的完好。李山西出了山门,转而往东,东侧院墙,顺着山势曲曲折折,向北而去,一直到大殿后墙位置,突然拐弯,院墙变矮,墙体也薄了。李山西叫来常思纲,让他看看这墙体是否因为坍塌而变矮,思纲认真看了,摇了摇头。围墙为什么要建成曲线形状,从一个匠人的角度来看,建成曲线费时费料,却并不坚固,这种设计,委实费解。这件事以前思纲就看到了,但是没有想出为什么。

宋柏青一直沉吟不语,和他们两个不同,他们只是研究围墙本身,而他则是注意看周围的地形,注意看山顶难得的那几颗柏树。

沿着后墙来到西侧院墙,这里和东侧围墙非常对称,墙体的高度、厚度、曲折的程度都严格对称,一直到南侧,围墙才转而变厚,墙体加高,终于汇合到中央,形成石拱顶,构成了阔约一丈有余的山门。

这两侧围墙,宛若游龙,南部为龙首,北头是龙尾,二龙汇合,两只大嘴构成了山门,这个设计,颇具匠心!

宋柏青看着李山西:“山西兄,你注意过这里的树木吗?你看。”他顺手一指。

李山西、常思纲和才由大殿出来的谭家父子顺着他手指看去,只见几株大树,老树虬枝,树杆如铁,拧着一个个麻花,艰难的生长着。

第八章 雾满龙岗

这些树显然历史更为悠久,要远比道观古老,当初建造道观时,人们可能就曾在树下乘凉,其后很多的道士山人、善男信女也都曾在这里坐过,以至于树下有很多比较大的方形石,围绕着每一株大树。

松柏适合在山高苦寒之地生长,四季常青,不惧干旱,树根可以扎入岩石的缝隙,并从那里汲取绝不丰富的水分,在回马岭见到别的树尚可奇怪,而见到松柏,大家还是觉得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这些树有什么特点?宋柏青为什么指点大家观看?每个人都望着他,听他解释。宋柏青一向很沉稳,此时也不急于说话,他点上烟,猛吸一口,然后用低沉的嗓音,解说他的发现。

“刚才山西大哥看到了道观的围墙,感觉里面大有深意。”谭氏父子听了,微微颔首,这围墙他们见过无数次,但熟视无睹,不觉有异,的确,围墙有必要建成弯弯曲曲的形状吗?所以他们都神情专注的继续听下去,“我开始也这么认为,但我观察了这里的树之后,有个想法,提出来大家看看。”

众人都默不作声,雅不知树和围墙有什么关系,所以只是望着他,希望他作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