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一见孙女哭就慌了,本来是劝慰她,但越急,说话的调门儿就越高。邻居听到后,以为是老奶奶体罚幼女,就打电话报了警(在美国打骂孩子是违法的)。一会儿,警笛声大作,警察来敲门。老奶奶一开门,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警察的来由。结果那小孙女反倒不哭了,立即便明白了事态的严重。警察问:“你奶奶打你了?”小女孩摇摇头,说:“奶奶没有打我。”警察又问:“那么,她骂你了?”小女孩又摇摇头,说:“她很爱我,不舍得骂。”警察看一看懵懵怔怔的老太太,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要哭呢?”小女孩说:“我很烦,可奶奶总想让我好起来。”警察还不放弃,继续追问:“你为什么烦呢?”小女孩反问道:“我烦需要理由么?”警察耸耸肩,只好说“对不起,打扰了”,自讨没趣地离开。这老奶奶每讲起这故事,就夸耀说:如果孩子说奶奶与她争吵,或者说对她不好,警察就会带走孩子,甚至通过法律剥夺家长的监护权。“瞧我孙女多聪明。”这件事后,老奶奶以为遇上了天才,对孙女爱护有加。关键时刻,这孩子态度从容,懂得负责任,不仅知道自己的立场应站到哪一方,而且能随机应变,反守为攻,让见多识广的警察也无言以对。从这一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处变不惊的心态和强大的社会应变能力。


第三卷将儿送去幼儿园——家长应该做什么

      新入园的孩子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表现得紧张、害怕和缺乏安全感,从而更加依恋自己的亲人。这时,家长要想方设法缓解孩子这种心理。    
      有专家说:“掉队的学生们并非16岁(考高中时)才掉队的,他们6岁时就掉队了。”这话的意思是父母和社会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早期发展,而当他十五六岁落伍时,大人们才开始大惊小怪。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顿·L·怀特说孩子从开始走路到两岁的那段时期是特别重要的,四种基础教育中的每一种——语言发展、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发展,在八个月至两岁的那段时期处于关键时期。    
     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孩子的落伍往往起源于家庭教育的不赶趟。    
     怀特教授直率地指出:“我们的社会没有训练人怎样抚养孩子。”他为此而痛心疾首,“这件事或许是个悲剧。在西方教育史中,从来没有一种社会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或发起对家庭或其他机构系统的准备和帮助,以引导儿童的早期发展。”    
     在美国,持这种认识的专家与日俱增,他们的分歧或许仅仅是有人认为两岁到四岁是早期教育的最关键时期,而有人认为三岁到六岁最为关键。但在社会应为育婴的父母和家庭提供培训和帮助这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 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身体力行下,众多“妇幼保健站”、“父母培训中心”、“父母教育计划”之类的家长学校应运而生。有一项对3~6岁儿童的发展教育做出优异成绩、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指导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于20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由于它在阿肯色州的成功和前总统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的支持,不仅使孩子们大获教益,也使其父母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相应提高。    
     但是,对于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父母来说,他们没有时间去接受这种培训。更多的父母还是买几本“育婴指南”类的书籍,选择送儿去上幼儿园。    
     专家认为“大人的主要工作是向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良机,无论是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音乐的、数学的或语言的——提供足够多与年龄适应并不断发展的良机”。    
     这种“良机”,在比较规范的幼儿园里就容易获得。    
     在美国,凡是比较规范的幼儿园,教育设施都系统配套。供孩子们玩耍的简直是应有尽有:荡的有秋千,晃的有下面带弹簧的木马、木羊,攀的有绳梯,跳的有沙坑,滑的有滑梯、滑竿儿,藏的有塑料城堡,转的有转椅、转盘……供孩子们动脑筋的玩具也品种繁多,比如拼图、简易电子琴、带磁的书画板、串了珠子的弯曲线路等。这还不够,有时还专门买了小动物让孩子们喂养,观察它们的成长状况。此外,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幼儿园的儿童发展评估表。各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发展状况,都要在儿童评估表中体现出来。比如1996年修订的三至六岁的儿童发展评估表,就列出了90个项目(见附表,来自洛杉矶加州大学附属幼儿园)。此表内容的详尽,令人叹服。    
     此表开宗明义,说“这份表是针对三至六岁的儿童制定的,用来核对儿童现阶段的技能和表现”;“表中的项目按照儿童发展的领域归为下列几类:人际交往及情感、动作技能、语言、识别和卫生/自助”。在每一类中,各项目又按发展顺序排列。根据儿童的具体特征和表现,请家长配合,认真填写。    
     接着还诚恳地提醒家长:“任何人都不会比你更了解你孩子的发展状况。针对核对表提供的话题,希望你能与教师一起讨论,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去评价儿童的发展状况。如果你能经常补充自己的看法并给我们信息,这非常重要,将有利于我们构思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体验。”    
     然后是填表说明:①如果这个特征(或表现)一直未出现,就不要画核对记号。②如果此特征或表现有时出现但并不经常,不是稳固地被孩子掌握,就在“偶然出现栏”画勾。③如果此特征或表现被充分掌握并持续发展,已成为孩子的常态,就要在“始终出现栏”画勾。如果是老师评估,还要求具体描述孩子的表现——填写此表的依据是对日常游戏和活动的观察。需要时可以设置特别的“考察情景”以便观察孩子的表现。    
     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列出的项目非常翔实。其意图就是为了帮助教师在各个领域观察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发展变化,并以此作为工具,让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明白孩子的个别需要,来计划孩子下一步的教育目标和发展体验。    
     幼儿园的这种举措对初为人父母者起到了辅导、培训的作用。    
     此表就像一个幼儿教育纲领一样,便于父母估量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根据孩子的特征和表现来丈量自己,看看家长们为幼儿提供了多少发展良机,有没有针对性。    
    一般情况下,美国家长会配合幼儿园做如下的工作:一、首先帮助幼儿渡过入园关。新入园的孩子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表现得紧张、害怕和缺乏安全感,从而更加依恋自己的亲人。这时,家长就要想方设法缓解孩子这种心理。入园前,家长应常与孩子谈论幼儿园的情况,让幼儿对新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还会带幼儿一起购置入园时必须的用品,以轻松的语调鼓励幼儿做好心理准备。然后,他们会让孩子学会遵守一些规则,比如按时就寝、按时用餐,养成良好习惯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入园后,美国家长会准时接送孩子。假如孩子不停地哭泣,不愿家长离开,他们亦不会责骂孩子,而是尽量安抚,说明爸妈明白孩子的感受,并告诉他,父母的离开仅仅是暂时的,老师也会同样地爱他。纵使自己有舍不得的感觉,也不让幼儿知道,以免孩子更加依恋自己。对初入园的孩子,他们忌讳急切地追问园内的活动情况和孩子完成学业的情况,以免幼儿感觉到压力和负担。    
    二、孩子渡过入园关之后,对幼儿园发生的一切表现出了兴趣,当父母的要认真听他们讲话。比如:他叙述幼儿园要买一只小动物,要孩子们民主讨论买什么好。父母就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浓厚兴趣,问问他:“你主张买什么?”过几天还要再问问孩子到底买了什么。如果买的刚巧是孩子提议买的蜥蜴,就要对他表示祝贺,并要以此为话题,经常问问他那只蜥蜴吃什么,长得怎样等。与孩子时常对话不仅能发展他的语言表述能力,而且会增强亲人间的情谊。如果大人听不进孩子的话,小孩也就渐渐不讲了,两代人之间容易产生隔阂。三、孩子带回图画或简单制作,要表示关注,给予恰当的评价。如果他的握笔姿势不对,要及时纠正。四、让孩子“充分体验”,促其自立。现代社会,不能自立的小孩在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减少。比如在玩具缺乏的年代,儿童将身边的东西无意中转化为玩具(骑个小凳子当木马,树上系了绳子荡秋千,脚踩铁锨做高跷),这一过程本身就融入了技巧和创造性思维,也可以看做儿童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现在的美国,各种玩具应有尽有,集声、光、电于一身的高智能玩具处处可见,真正体现儿童的劳动和参与的却很少。这种玩具的负面效应正引起儿童心理专家的重视。因此,美国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去观察、体验和思考。比如:进入电梯间让儿童摁电钮,购物时让儿童选自己喜欢的食品或健身器械。有时,孩子玩腻的玩具,家长还鼓励他自己去卖掉。五、鼓励孩子交朋友,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本领,并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对话、辩论和议论,积极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慢慢掌握社会原则。六、节假日时带子女到外面游玩,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七、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早上起来问“Good morning”,睡前要彼此说“Good night”。通过打招呼能温暖人的心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八、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逗引孩子进入“乐学”的境界。比如从动物园归来,就可以取出动物图书,让孩子回忆他在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告诉孩子长颈鹿、斑马、犀牛、象等是吃草的动物,而老虎、豹子、狮子是吃肉的动物。还可以让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