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始祖,衡水市的侯店村是远近闻名的“毛笔之乡”。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汉为桃县,隋开皇十六年 (公元596年)
始置衡水县,1982年建市。素以“北国毛笔之乡”著称的侯店村,位于市区
南6公里处,隶属衡水市。这里的毛笔制作,始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
《初学记》载:“秦之前有笔矣,恬更为之损益耳。”关于蒙恬的传说,
至今在侯店仍广为流传。相传秦万里长城修筑工程告成之后,秦始皇亲临巡
视,蒙恬将军随行。行至某一险要关隘,秦始皇要题诗志念,但随行者未带
笔,蒙恬将军急中生智,剪下一撮马尾,绑在竹杆上请秦始皇使用。这种笔
果然书写流利。从此,便开了以动物尾毛为笔头,以竹为杆制作毛笔之端。
相传其时正值农历三月初三。以后,人们便把蒙恬尊奉为毛笔业的始祖,把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供奉祭祀他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摆宴挂鞭,相
聚欢庆。这种礼俗,在侯店村世代相传,沿习迄今。侯店村中原有古庙一座,
内塑蒙恬像,凡制笔学艺者,必先到庙中向蒙恬像磕头参拜。
早在清中叶以前侯店就被誉为“毛笔之乡”了。清康熙年间,该村制笔
老艺人李文魁在北京前门外珠主市开设笔庄,因其笔出类拔革,一个爱好书
法的太监经常买几支带进皇宫,奉献给康熙皇帝,得到康熙的赏识。李文魁
去世后,康熙为表彰李制笔的高超技艺,特下一道圣旨,诏允刻蚊龙石碑一
幢,立于李文魁墓前。文官过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侯店毛笔从此也作为
一方贡品而名声大振。清末民初,侯店毛笔进入繁盛时期,不仅家家制笔,
而且制笔艺入在京津广开作坊。如著名的戴月轩笔庄,经销之笔造型美观,
笔锋长劲,经久耐用,在北京学术、教育、书法界享有盛名,并远销国
侯店毛笔,讲究所谓“尖、齐、圆、健”四德,笔锋长劲而圆、蘸墨饱
而下滴、起落刚柔相济。其笔头选用黄狼尾、香狸毛为笔心,南山羊毛、白
马毛为笔被。用作笔心的黄狼尾,必需关外所产。因关外冬季长,气候严寒,
黄鼠狼遇寒则尾巴上翘,尾毛柔软中带着刚轫。用其制笔,笔头浑圆饱满,
弹性适度,提起来自然收拢成锋。笔杆则选用竹管为原料。在古代存世的笔
管中,有宋之玉管,明之瓷管,清之象牙管等,雕刻均极精美,但因重力不
匀,不如竹管适宜。侯店毛笔以竹杆为管,取其轻巧实用。而我国的竹子有
200多种,侯店所用竹管,只选用浙江、福建、广西所产的斑竹(又名“湘
妃竹”)、白面竹、凤眼竹、太阳竹,罗汉竹等17种名竹。用其制成笔管,
有的纤细,便于持用 (白面竹);有的致密、坚韧、富于弹性(罗汉竹);
有的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斑竹)。既美观又显古朴持重。另外,还精选牙、
骨、角、木等材料制成笔杆,在其上雕刻出我国传统的龙凤呈祥,双凤展翅,
凤凰戏牡丹等图案,既实用,又具有很高欣赏价值,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
珍珠。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万支出口,经销日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
等10多个国家。
平山与温塘风浴
平山,古称蒲吾,位于石家庄市西北太行山区,在这里太行山逶迤南下,
纵贯县境;滹沱河南北两岸12条支流把群山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无数条
深壑与座座奇峰。现已辟为省级旅游风景区。县城距市区40公里,是石家庄
附近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北20余公里处有一古迹遗址,经考古工作者挖掘考
证,确定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北方白狄
族建立的一个小诸侯国,早期称“鲜虞”,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始
见“中山”之名。中山国曾两次亡国,三次迁都,主要活动区域在今石家庄
至定州一带。魏文侯四十年 (公元前407年)灭中山,后由中山桓公复国,
并迁都于今平山三汲乡村北的“灵寿城”,一直到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
先后经中山桓公、成公、 王、盈王、尚王等五代国王,在此为都长达111
年。现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山的雄山秀水,不仅孕育了春秋战国时期灿烂的中山国文化,而且也
养育了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领袖及将士。1947年春,刘少奇、朱德、
董必武率领中央委员会首先来到平山西柏坡村,一年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及
中央直属机关从西北战场东渡黄河转战至此,直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往
北平(北京),这里是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部署、
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并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
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缅怀革命前
辈和先烈的纪念地。
平山县城西20公里处有一温塘村,顾名思义,该处必有温泉。这里岗峦
起伏,绿林成片,草灌繁茂,风景优美。温塘河从村西岗下由南向北穿过,
河右岸石罅中有热水流出注入河中,此段河水冬季不冻,河面上热气蒸腾。
昔人在村旁河边砌石成塘,供人们洗温泉浴,时有阵阵清风吹来,故有“温
泉风浴”之称,被列为平山十景之一。尤其在每年农历三月前后,方圆数十
里的人们纷纷前来沐浴,传说在此沐浴,有病能治,无病可防,而三月正值
桃花盛开季节,故有“三月桃花浴”之称。
平山温塘开发历史颇为悠久。相传汉武帝身患疮疾,久治不愈,某夜忽
梦仙人相告,太行山的温泉神水可治百疮,但必须亲自去找。于是,汉武帝
骑上白鹿,带着随从,日夜赶路直奔太行山而来。太行山山高谷深,南北长
达上千里,到哪儿去寻找神水呢?然而为了治病,只得爬山越岭,历尽艰辛,
到处寻访。一日来到平山境内,溯滹沱河而行,忽然白鹿脱骑向河南一条小
溪奔去,只见小溪上游云雾蒸腾,白鹿跑到此处便双蹄刨地。汉武帝一行急
追过去,白鹿不见了,而这儿却有一股热水往上喷涌。众人一见,莫不惊喜
万分。汉武帝便在此住下,天天用热水洗浴,果然不出数日,疮疾痊愈,遂
敕封“宝泉神水”,并建“温泉寺”一座。据传,寺内原有武帝大殿(今寺
已废圯)。为纪念白鹿之功,在温泉南二里许建鹿台寺。
温泉是深层地下水在岩缝裂隙中由地热增温而成,遇到适宜的地质构
造,在上游水力庄力下,涌出地表。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水文地质现象,但由
于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人们用它洗浴,确能医治一些疾病,故奉为“神
水”。为了宣扬温泉之奇效,古人往往把温泉和一些历史名人联系起来,汉
武帝是否到过平山,无证可考,但平山温塘原来确曾有过温泉寺、鹿台寺,
寺内有武帝殿等胜迹。不管是神话,还是传说,平山温塘开发利用的历史很
悠久,这是确定无疑的。古人早已知道塘水可洽疾病。据清咸丰年间编纂之
《平山县志》记载,最迟在隋代温塘就已经开发,并有“望之黝黑,掬之洁
白,浴之可以疗皮肤癣疥之疾”的记录。
据今人测试,温塘水温69℃,含有30余种矿物之素,尤其放射性元素
氡的含量较高,对风温性关节炎等病疗效显著。如今,这儿已建有数处疗养
院,是河北省温泉疗养地之一。
铁佛寺庙会
“沧州的狮子,景州的塔,秀才营的铁菩萨,枣强的玉皇大。”这首民
谣至今仍在河北平原广泛流传。“秀才营的铁菩萨”指的是赵县秀才营的三
尊铁佛。
秀才营位于赵县东滹沱河古道,赵县、宁晋、辛集、晋县的交界处。该
村东南隅,树木参天,杞柳、果树成行,风景异常秀丽。就在这树木丛中,
有一座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大寺院,这就是铁佛寺。关于其来历,这一带流
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四子朱棣为夺取王位,组织“靖难军”
进行“燕王扫北”,经过三年内战,终于在1402年攻下南京,自立为帝,改
年号为“永乐”。他取得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要将国都迁往
燕地。在哪里建都好呢?朱棣带领其军师、文武大臣和风水先生来到河北一
带查找帝王福地。一天来到秀才营村东南三里处的“九龙口”(这里有九条
道路交接,故名),见这里树木参天,风景秀丽,可谓难得的一处风水宝地,
心想:在这里建京城再好不过。于是决定在九龙口盖金銮殿。不料,第二天
发现从地下冒出三尊大铁佛。佛爷占了地方,燕王认为是天意,天意不可违,
后来只好改在北京修建金銮殿;在九龙口三尊铁佛处修起寺院,称铁佛寺。
早先,铁佛寺内有五座大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内供奉皇姑、铁佛、
千佛、药王、圣母。其中以铁佛殿最为壮观,也是全寺的精华,建筑风格独
特,起脊大殿间,青石台阶9级,红墙碧瓦,上有显示威猛的海马、狮子等
装饰品,前额是虎头下架,斗拱密布,檐牙龙舞,庄严肃穆,令人望而起敬。
殿内画栋雕梁,丹垩精工,三尊铁佛端坐正中,合掌当胸,慈眉善目,十八
罗汉东西旁坐,泥金雕塑技艺精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另有9座小庙,
为斑疹、瘟神、眼光、睡宫,麦王、大圣、玉兰老母、南海大士,送子观音
等,或附于大殿之侧,或独立寺院当中,面南面北,坐东坐西,错落有致,
各具风彩。院内古柏参夭,碑碣林立,布局十分得体。传说是农历四月初十
出现了三尊铁佛,故每年这一天要“过响”(起庙会),前后演戏4天,为
招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拜佛的香客,各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