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且慢,都什么时代了,张爱玲岂还会轻言“大团圆”,因此她要再添几句惆怅的话做结尾:“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作者是明知在小说之外,故事还会自顾自发展下去的,只是“不问”而已。然而这“圆满的收场”后的情形,人们总想窥看,且更有人转“问”为“说”,把“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说下去,“欲知后事如何”,干脆自己分解,这就有了李欧梵先生的《范柳原忏情录》。
这部替张爱玲《倾城之恋》写的续集,说的是范柳原连原著中白流苏所念想的、和谐地共同活个十年八年都做不到,负情而去;晚年则变成了一个纯洁的情圣,写下一封封不寄出的信,在生命与故事都无可挽回时,方才有了真情、痴情,并忏当初之无情。李先生逼着范柳原继续现身,让他老年时追忆忏悔、沉溺不能自解,对这个负心汉作出了最大的惩罚。
但这不会是当年“传奇”的唯一结局。续集,必然有多种写法,而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种,当属“真人”所“写”的了——张爱玲的前夫胡兰成,和他的《今生今世》。
众论者一致推崇,李氏用他的范柳原,来与从前张爱玲的范柳原产生种种回归与颠覆、互文性、后现代笔法,等等。然而,胡兰成与范柳原的奇妙对应,《今生今世》与《范柳原忏情录》的对比,这种真人与虚构人物、回忆录与虚构忏情的有趣关系,似乎更值得喜爱亦真亦幻文字游戏者关注。范白情缘与胡张故事不妨比照着来看,《今生今世》也可视为浪荡子回顾早年感情、及这感情后来的走向、变化的另一版本。
说续集有多种可能,不仅是基于现实充满偶然、生活变幻莫测、人生道路多歧,还因为对原著会有不同理解。李、胡之别,首先是这个起点不一样。
李著的前提是:当年在《倾城之恋》中,范对待白是浪荡子的游戏、演戏;只是假戏真做了,因为倾了城,才有了“恋”;而旋即又回复原形本色——故此才有后来的“忏”。书中虽则也让范说“我们的故事……背后的感情还是真实的”,但李先生其实正否定了这一点点真实感情,为此,他甚至重写了原著一些细节,从而消解此间的点滴动人情事(如揭示那夜酒店电话的“真实情形”),用范当年的不堪,来衬托(他笔下的)老来浪漫。
而我更赞同胡兰成的看法。
《今生今世》涉《倾城之恋》处,有云那对男女做张做致玩世不恭,但,“背后可是有着对人生的坚执,也竟如火如荼”,已点出了要害,而铺开来的更精彩的评论,则在他早年初识张爱玲时写的那篇《评张爱玲》里:
范如此这般,然而,“他也是凄凉的……”,“但流苏不能懂得这些,只以为都是他在刻毒她,玩弄她”;张爱玲笔下有许多“跌倒的人物”,她“能看出弱者的爱与生命的力的挣扎”,范柳原就是一例,“作者描写他的无诚意,却不自觉地揭露了他的被自己抑制着的诚意,爱与烦恼”;“这故事结局是壮健的,作者刻划了柳原与流苏的机智与伶俐,但终于否定了这些……而有些读者却停留于对柳原与流苏的俏皮话的玩味与赞赏,看不出就在这种看似斗智的俏皮话中也有真的人性……对于这样的读者,作者许是要感觉寂寞的吧。”
说得再好没有了。是的,流苏不懂,许多读者也不懂,他们停留在范的游戏、演戏这一表面,或“赞赏”,或批评,而没有看到背后的人性、诚意、爱,等等。什么时候,人的真情可以堂堂正正,不再闪闪缩缩地躲在俏皮话或其他底下,不再需要用抑制和掩藏来自我保护呢?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问题,但却是另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范柳原并非要到老年时才有真情、诚意,他当初对白流苏就是有爱的。我承认他的种种游戏、演戏,但,当年墙下有情无?我认为:有。墙下就已有了情,而不是战火来了、墙毁时,才忽然逼得他假戏真做。他是戏假情真。
我没看过多少关于《倾城之恋》的评论,只是凭直觉,认为没有人会超出胡兰成的理解了,怪不得能博张爱玲的欢喜,因为一般的读者太多,张是要寂寞的,胡却令她找到了知音。他才不愧是张爱玲的知己。
然而,胡兰成之所以能对范柳原如此会心,也许正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范柳原吧。那么看罢他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该看看他的“亲身演绎”了,那是与李版范柳原完全不一样的故事——更主要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晚年的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写到与张爱玲的往事时,写出当年男女相悦神仙眷属一片好景象,两个人种种的好,张爱玲种种的好,好得让我觉得没有人写张爱玲比他写得更好(一连几个“好”字,是因为实在无可形容,当中妙语美事,如珠玉纷呈、花枝烂漫,处处奇丽,难以摘引)。
他还频频写出自己受张的诸种启发,如何在她那里重新看见了自己与天地万物,受她点拨才明白一些诗文戏曲的妙处,乃至说要点三炷半香敬四个人,头一个是张,因为她开了他的聪明,又坦承没有张就写不出《山河岁月》,而其中有些句子还受了张的风格的影响;
他更原原本本地写出情变的过程和“后事”,包括那些我们可籍以指责他的地方——张爱玲没有述说过两人的前尘往事,有些枝节,如胡不说,恐未必有人知道,后人能斥胡之薄幸,多有赖他的自我剖白。
但是,这不是“忏情”。不曾因已见异思迁而抹杀自己往情、淡化(乃至丑化)旧爱好处、隐瞒自己当初受惠(他写此书时,张迁居美国,风光已过,他用不着为沾张的光才故意说好话),但也没有像李版范柳原那样,演出一个痛悔的老情圣种种痴情样子。他只是这样坦然、平靖地忆述种种,虽不时自暴其短、自显其小,却展示了一个不失磊落清明的情感世界。
“我与爱玲的事……不用郑重认真到要来保存神圣的记忆,亦不用害怕提起会碰痛伤口。”
是的,不必刻意保存。虽然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纵使具体情节有所遗忘,但美好的前事已发生过了,已经“在”了,在两情相悦的当初天地中,不会磨灭:“心里尚留着一种好,那是什么意义或情调都还未有的好……人世只是历然都在,什么扰乱亦没有。”
一切都是明净的,记卿卿我我时节,固然都是赏心乐事,但言其欢、但言其好;即日后情变的记载,亦总是“清润静正”:“我与爱玲在一起,从来是在仙境,不可以有悲哀。”
这样的回忆文字,可算是对旧情的一种珍重、适当的对待了。
因此,他写收到张爱玲的绝交信后说的那句话:“爱玲是我的不是我的,也都一样,有她在世上就好”,才让我觉得可信。那样一个千夫所指的人,他在当初也是有过真情的,曾经好过,就是好了,不是要到老来才悟今是昨非,反而不怕以旧情之美映出今时之颓——却又不是痛心疾首地可笑地去追挽。看李氏笔下的范柳原写了那么多不寄出的信,而胡兰成晚年也给张爱玲写过信的:是张先来信索书,胡的回信通过谈书说文故意挑起回忆,撩拨张爱玲,不果,也就不再写了。这当然是不老实,但比起范柳原的自我纠缠,却又好像有另一种实实在在。
《范柳原忏情录》与《今生今世》都是范白情缘可能的结局。也许前者在道德意义上乃至审美意义上更“圆满”,且满纸感慨,尽力写出一个“苍凉的故事”,但不知为什么,却是后者才真正引发了我的默然唏嘘,每一捧读,总是端然叹息。
唏嘘还来自张爱玲本人对范柳原的态度。《评张爱玲》中又谈到,范柳原这种“委弃在尘埃里”的“平凡的人”,“以失败与破灭证明了人生的爱”,说张爱玲笔下人物使人感动者正在于此;关于“平凡的人”、“跌倒的人物”,胡还在该文和《今生今世》里指出张对“弱者”、“小人”的慈悲、饶恕、姑息。为张所关爱、宽宥的这类小人物,当然包括范柳原;胡、张对其的怜悯、体贴本应是一致的。
然而在把《倾城之恋》改编成话剧上演时,张爱玲写了篇《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当中说:“我从她(流苏)的观点写这故事,而她始终没有彻底懂得柳原的为人,” 类似的话胡兰成也说过,不希奇,但紧接着,她又说:“因此我也用不着十分懂得他。”多年以来,每次看到这话都让我觉得特别刺眼、微微吃惊。
当然,张爱玲谈的是作家在创作中的状态;就算事后我们视“他”为胡兰成的“化身”,也可把这句话看作张爱玲对婚恋的超脱态度的反映,不必大惊小怪,也许,她说的是不用世俗意义上的“懂得”,只需执子之手,好好去爱。
使我吃惊乃至伤感的,是把这句话单独抽出来、再配以说话的时间。1944年,胡兰成张爱玲正式缔结婚约;话剧《倾城之恋》上演及张爱玲写这篇《老实话》,是在同年12月;与此同时,胡兰成在武汉已与周训德同居,但远在上海的张爱玲并不知道;是到了次年,胡回上海休假、自述交代再加上其他人转述,张爱玲才得悉一切的。
在此之前,初恋中的张爱玲给胡兰成的信中有一句好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然而,以天下之大,人们身、心之隔,真正洞悉人间种种的只有上天,它才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它,让张爱玲,在尚未知情的时空里,在想把倾城之恋演下去的时候,对自己所创造的浪荡子说:我用不着十分懂得你。
2000年4…5月,大学毕业10周年重聚前后有感
张爱玲第5节 这一路上的张看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