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无权选举又无权控制的议院,又有什么可孚众望之处呢?
说到下院,它不过是由一小部分国民选举产生的;但是,如果选举象税
收一样普遍——它本应如此——它仍只能是国民的一个机构,而不能具有固
有的权利。当法国国民议会决定一件事时,决定是根据国民的权利作出的;
但是皮特先生在所有国民的问题上,一旦将它们交付下院,就把国民的权利
归于这个机构,使这个机构代表国民,而国民本身却变得无足轻重了。
简言之,摄政问题就是每年拨给行政部门一百万镑的问题,皮特先生如
果不树立议会的最高权力,就不能自由支配这笔钱;而一旦目的达到,谁来
做摄政者就无关紧要了,因为他必须自己花钱来摄政。在这个引起争议的辩
论所产生的许多怪事中,有一件怪事是使国玺变成国王,把国玺盖在一项法
案上就等于王权。因此,如果王权就是国玺,它本身就化为乌有;可见,一
部好宪法对国民来说,要比现存的这三项名义上的权力有价值得多了。
英国议会不断使用宪法这个字眼,表明英国根本没有宪法,整个来说不
过是一种没有宪法的政体,政府爱什么权就可以行使什么权。如果真有宪法,
它当然可供查考;任何宪法方面的争论都可以出示宪法而告终。一个议员说
这是宪法,另一个议员说那是宪法,今天是这样的,明天又是那样的,这样
争论不休就证明根本没有宪法。现今宪法不过是议会的漂亮话,用来取悦国
民。从前老是说议会至高无上——议会无所不能,但自从法国的自由取得
进展以来,这些词儿听起来就有点专横刺耳;英国国会也跟着法国国民议会
学时髦,大谈其宪法,却没有接触宪法的实质。
由于政府不是当代的英国人民建立的,对于它的任何过失他们不负责
任;但是,早晚总要由他们来进行一次宪法上的改革,这一点就同法国已经
发生过的那样肯定无疑。法国每年收入将近两千四百万镑,富饶国土比英国
大四倍多,纳税居民有二千四百万,全国金银流通量达九千万镑以上,而国
债比英国现有债务少,如果它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尚且有必要着手解决它本身
的事务,它也就可以解决为两国提供基金的问题了。
姑不论所谓的英国宪法已存在多久,也不去争论它还将存在多久;问题
在于:公债制度能维特多久?公债制度不过是现代发明的,还没有一个人的
寿命长;可是,在这短短一段时间里,公债的发行量已那么大,以致包括各
项杂费在内,需要征收至少相等于这个国家全部地租的税额来支付年度费
用。尽人皆知,一个政府本不能总是靠过去七十年一直遵循的一成不变的制
度维持下去;根据同样的理由,这个政府今后也不能维持下去。
公债并不是货币,严格地说,也不是信用。实际上,它在纸面上规定一
个仿佛借来的数额,通过征税付给利息来维持假想的资本,并把年金送往市
场出售以换取已流通的纸币。如果真有什么信用,那也在于人民情愿付税,
而不在于政府征税。一旦人民不情愿付税,所谓政府信用也随之完蛋。前政
府统治下的法国的例子表明,如果全体人民坚决站在那个立场上,要用武力
强迫他们纳税是不可能的。
柏克先生在评论法国的财政时宣称,法国的金银数量约为八千八百万
镑。我认为,他是除以汇兑差额,而不是按二十四利弗折合一镑的标准折算。
因为柏克先生的报告是根据内克先生的报告而来的,内克先生报告的数目是
二十二亿利弗,此数折合英镑九千一百五十万以上。
镑。我认为,他是除以汇兑差额,而不是按二十四利弗折合一镑的标准折算。
因为柏克先生的报告是根据内克先生的报告而来的,内克先生报告的数目是
二十二亿利弗,此数折合英镑九千一百五十万以上。
①。
内克先生①说,用回收的旧币重新铸造的法国货币总额为二十五亿利弗
(一亿零四百万镑以上);除去损耗以及在西印度群岛和别处的流通额,国
内的流通量为九千一百五十万镑;即使照柏克先生的说法,也比英国全国的
数量多六千八百万镑。
法国货币的数量不会低于此数,这可以从法国的税收情况一眼看出,而
无需查证法国造币厂的记录。在革命前,法国每年税收将近二千四百万镑;
而且由于当时法国尚未发行纸币,全部税收都是金银;如果全国货币总额比
内克先生宣布的少,就不可能征收到这样一大笔税款。在英国发行纸币以前,
国家每年税收约占全国金银总数的四分之一,查考一下英王威廉以前的税收
和当时这个国家所宣布的货币数量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当时的货币额同现在
差不多。
对一个国家来说,自己骗自己,或者容许自己受骗,都不会真正有好处;
但是一些人的偏见和另一些人的欺骗却总是把法国说成一个只有少量金银的
国家,而事实上法国的金额数量不但比英国多四倍,而且在数字比例上也大
得多。为了说明英国的这种短缺,应当提到英国的基金制度。它以各种方式
增发纸币并以纸币取代硬币;而纸币增发得越多,硬币输出的机会也越多,
甚至可能以印行小额纸币的办法把纸币增加到完全取代硬币。
我知道,对英国读者而言,这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但我要提到的事情
本身极其重要,对公共性质的货币交换有兴趣的人必须加以注意。内克先生
在他的一篇关于财政管理的论文中阐述了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在英国从未受
过注意,但它却据以估计欧洲各国为了和其他国家保持一定比例所应当存有
的金银额的唯一基础。
里斯本和加的斯是从南美洲输入金银硬币的两个港口,这些硬币然后通
过商业途径分散到欧洲,从而增加欧洲各国的硬币数额。因此,如果能够获
知欧洲金银的年输入量并确定分到这笔金银的许多国家之间对外贸易的一定
比例,就可以有分可靠的标准来确定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特定时间应有的硬
币数量。
内克先生根据里斯本和加的斯的登记数字说明,输入欧洲的金银每年达
五百万镑。他不是根据单独一年,而是根据从
1763到
1777接连十五年的平
均数来计算的;在此期间,总数为十八亿利弗,即七千五百万镑。①
从
1714年汉诺威开始继位,到查尔麦斯先生公布数字,为期七十二年;
在此期间,输入欧洲的金银额共为三亿六千万镑。
如果英国的对外贸易占欧洲全部对外贸易的六分之一(交易所的绅士们
①参见乔治·查尔麦斯著作:《对大不列颠相对实力的估计》。——作者
①参见内克著作:《法国的财政管理》第
3卷。——作者
①参见《法国的财政管理》第
3卷。——作者
可能认为这个数字是估计低了),那么,英国为了同欧洲其余国家保持比例,
通过贸易在这个金额中所占的比例也会是六分之一,即六千万镑;如果也象
内克先生那样把损耗和意外损失扣除,余数为五千二百万镑;这样,在查尔
麦斯先生公布数字时,英国应当有这笔钱,再加上汉诺威开始继位时原有的
款项,这样总数至少应为六千六百万镑;而不只是二千万镑,即比它的比例
数少四千六百万镑。
可能认为这个数字是估计低了),那么,英国为了同欧洲其余国家保持比例,
通过贸易在这个金额中所占的比例也会是六分之一,即六千万镑;如果也象
内克先生那样把损耗和意外损失扣除,余数为五千二百万镑;这样,在查尔
麦斯先生公布数字时,英国应当有这笔钱,再加上汉诺威开始继位时原有的
款项,这样总数至少应为六千六百万镑;而不只是二千万镑,即比它的比例
数少四千六百万镑。
①
法国革命不但在政治领域内,而且在现金交易范围内,都有许多与众不
同之处。除了别的情形之外,它表明一个政府可以处于破产的境地而国民却
十分富足。就法国前政府而言,它是破产了;因为国民不愿再支撑政府的铺
张浪费,政府就维持不下去,但国民还是拥有一切资产的。每当一个政府要
求国民为它清偿债务,这个政府就可以说是破产了。法国前政府破产和英国
现政府破产的差别仅在于人民的意向有所不同。法国人民拒绝资助旧政府;
英国人民则乖乖地纳税而不加追究。在英国,所谓的国王已经好几次破过产;
众所周知,最近一次破产是在
1777年
5月,当时他要国民清偿六十万镑的私
人债务,否则他自己是无力偿还的。
皮特先生、柏克先生以及所以对法国情况不熟悉的人的错误,在于把法
国国民同法国政府混为一谈。实际情况是,法国国民竭力使前政府破产,以
便把政府掌握在自己手中:它还拥有支持新政府的手段。象法国这样幅员广
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是不乏自然资源的;至于政治手段,国民执意要用立刻
①英国的贸易到底是亏损,还是政府把赚进的钱又送了出去,这只能由有关方面作出满意的答复;但是存
在亏空却是谁都否认不了的。当普赖斯博士、艾登先生(现在是奥克兰特)、查尔麦斯先生等人在争论英
国的硬币数比革命时期多还是少,他们没有注意到一点,即自革命以来,输入欧洲的硬币不可能少于四亿
镑;因而英国的硬币效按它同欧洲的比例至少应比革命时期多四倍。英国现在用纸币办的事情本来是可以
用硬币办到的,如果金银按应有的比例进入这个国家或不曾向外输送的话;而英国现在却力图用纸币来恢
复它因硬币所失去的平衡。可以断言,每年由登记过的船只运抵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金银并不留存在这些国
家。按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