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潘恩选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的证据,证明它们不是以西结和但以理写的,就象那些说是属于摩西、约
书亚和撒母耳等人的书,却证明它们并非摩西、约书亚和撒母耳等人所写。

第二,因为它们不是在巴比伦俘虏事件开始以前写的;而且有充分理由
相信《圣经》中没有一本书是在这一段时间以前写的;至少从这些书本身可
以得到证明,象我已经指出的那样,它们是在犹太帝国开始以后才写成的。

第三,因为被称为属于以西结和但以理的书,其写作方式跟这些人写书
时的情况是一致的。

无数的经文解释者和教士们曾愚蠢地运用或浪费时间于假装阐述和详细
说明那些书籍。假如他们也象以西结和但以理那样成了俘虏,在解释这种模
式的写作的理由时,其才智将大获改善,也可以省却麻烦,象他们已经做过
的那样,不把脑筋耗费于无益的捏造,因为他们自己会发现他们也是不得已
象某些人所做的那样,用一种隐蔽的方法写出关于自己、朋友,或国家的事
情。

这两本书和其余的书不同;因为只有这两本书充满了梦想和幻想的叙
述,而这种差别起源于作者的状况,象战俘、国家罪犯,身处异国,使他们
不得不用含糊或抽象的词句相互传递甚至极为琐碎的消息和他们的政治计划
或意见。他们假托做梦或看到幻象,因为他们如果讲出事实或使用明确的语
言,对于他们是不安全的。然而,我们应该认为接到他们信件的人,懂得他
们的意思,并不打算让其他人懂得。但是这忙碌的经文解释者和教士们神志
糊涂,不明白这不是为使他们理解而写的,而且是与他们不相干的。


以西结和但以理是在约亚敬时代第一次被俘时作为囚犯带到巴比伦去
的,第二次被俘是在九年以后,西底家时代。那时犹太人还是为数众多,在
耶路撒冷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所以当然可以设想,处于以西结和但以理地位
的人会策划他们国家的恢复和他们自身的得救;有理由认为这些梦想和幻想
的记载充满于两书之中,无非是一种隐蔽的通信方法,以便于达到那些目的,
就是把它们用作一种密码或秘密的字母表。如果不是这样,那末便是故事,
文饰之词和无稽之谈;至少是一种幻想的方法,借以消除被俘虏的厌倦情绪,
但是根据推断,应该属于前一种情形。

以西结和但以理是在约亚敬时代第一次被俘时作为囚犯带到巴比伦去
的,第二次被俘是在九年以后,西底家时代。那时犹太人还是为数众多,在
耶路撒冷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所以当然可以设想,处于以西结和但以理地位
的人会策划他们国家的恢复和他们自身的得救;有理由认为这些梦想和幻想
的记载充满于两书之中,无非是一种隐蔽的通信方法,以便于达到那些目的,
就是把它们用作一种密码或秘密的字母表。如果不是这样,那末便是故事,
文饰之词和无稽之谈;至少是一种幻想的方法,借以消除被俘虏的厌倦情绪,
但是根据推断,应该属于前一种情形。

至于浪漫的解释和运用,他们想把梦境和幻象解释得狂热,象经文解释
者和教士们对那些书作解释时那样的放荡无羁,想把它们变为他们所谓的预
言,还想把它们的时间和环境移得非常遥远,甚至象在今天一样;这表明轻
信与教士愚民术的极端愚蠢,已经尽其能事。

假如认为世上会有象以西结和但以理那样处境的人,那真是荒唐得无以
复加了,他们的国家被蹂躏,沦陷于敌人之手;亲戚朋友有在国外被俘者,
在国内者,或为奴隶,或遭屠杀,常有不测之险;所以我说,如果认为这些
人无事可做,而只把时间和思想用于他们死后一、二千年关于别国所发生的
事情上,再没有比这更荒谬的事了;同时,再没有比他们策划恢复耶路撒冷
和自身得救更为自然的事了;而且这些书中所有模糊的和狂热的写作,均以
此为惟一目的。

这两本书中所采用的写作方式,也是出于无奈的,没有选择的余地:这
种说法,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些书作为预言,那是虚假的。《以
西结书》第二十九章讲到埃及时说道(见第十一节),“人的脚,兽的蹄,
都不经过,四十年之久无人居住。”这种情形从来没有发生过,因此这是
假的,正象我评论过的一切著作一样。这个题目的这一部分,我就到此作一
结束。

在《理性时代》的第一部分,我曾讲到约拿和他的故事,也提到鲸鱼。
这个故事假使是写来教人相信的,真可以引人发笑,假使意在试验什么轻信
可以忍受,则足供大笑;因为如果能够忍受约拿和鲸鱼,那末任何东西都忍
受得了。但是,象我在观察《约伯记》和《箴言书》时已经指出的那样,并
非经常可以肯定《圣经》中哪些书原为希伯来文,哪些只是从犹太教的著作
中译成希伯来文的;由于《约拿书》和谈论犹太人的事隔得太远,对于那个
题目没有说什么话,讲的完全是犹太教的事。更有可能的是,这本书是犹太
教中异教徒的书,不属于犹太人的。这是一种寓言,意在揭露胡言并讽刺《圣
经》中先知或祭司的恶劣和不良的品质。

约拿首先被描写为一个不服从的先知,逃避使命,躲避在从约帕开往他
施的一条异教徒的船上;好象他愚昧地认为凭这种无价值的办法,就能隐藏


在一个上帝不能找到他的地方。然而那只船在海上遭到大风的突然袭击:水
手们都是异教徒,相信这是一种审判,因为船上有人犯了罪。他们用抽签来
发现犯罪者,签落到了约拿手里。但是在此以前,他们为要使船减轻重量,
把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当时约拿象一个笨人,沉睡在底舱里。

在一个上帝不能找到他的地方。然而那只船在海上遭到大风的突然袭击:水
手们都是异教徒,相信这是一种审判,因为船上有人犯了罪。他们用抽签来
发现犯罪者,签落到了约拿手里。但是在此以前,他们为要使船减轻重量,
把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当时约拿象一个笨人,沉睡在底舱里。

我们现在要想到约拿在鱼腹中安全躲避了风浪。这里告诉我们,他曾经
祷告过,但是祷词是现成的,是从《诗篇》的各部分抄来的,彼此没有联系,
也不一致,对于遇难是适用的,但是对约拿当时的处境并不完全适用。这样
的祈祷词,一个对于《诗篇》略有所知的异教徒,便能为他抄写一份。且不
论其它,单就情况而言,就足以说明这是一个编造出来的故事。虽然,这个
祈祷文被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而故事还是继续下去(同时采取了一个《圣
经》中先知的假话)说道:“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约拿接到了去尼尼微城的第二个任务,他就动身去了:现在我们要把他
当作一个传道者。他所受到的灾难,他回忆起所以有此灾难的原因在于他不
服从,以及传说的关于他的脱身的奇迹,使人们这样想,这些经过足以使他
在执行他的任务时应该有一个同情和仁慈的印象。但是并非如此,他进城时,
满口痛骂和诅咒,并且喊道,“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被推翻。”

我们现在要考虑到这个想象的传教士在执行任务中的最后行动。而这里
是一种《圣经先知》的恶毒精神,或者是发表预言的一个牧师的恶毒精神,
表现了人们称为魔鬼的一切邪恶的品性。

故事说,他发表了预言以后,就退到城的东边。但是为了什么?他在退
却中并未想到上帝对他或别人的恩典,只是带着有害的切望等待尼尼微的毁
灭。但是故事上说,尼尼微人却信而悔改,于是照《圣经》上的说法,上帝
自悔以前所说将降灾于他们之言,并未实现。《圣经》末章第一节说:“这
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他的铁石心肠宁愿尼尼微全部毁灭,不论
老少,人人死于灰烬,而不愿其预言不能实现。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个先知的
品性,耶和华安排了一棵蓖麻在夜间生长在他的引退之地,使他在酷热的阳
光下得到荫蔽的舒适;第二天早晨,这棵蓖麻就枯死了。

于是这个先知大为发怒,准备毁灭自己。他说道: 
“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这就引起了上帝与先知之间的所谓忠告,上帝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


乎理么?”约拿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
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
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人有十二万之多?”

乎理么?”约拿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
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
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人有十二万之多?”

作为一种道德,这是宣传反对预言的恶意精神,因为一个人作了坏的预
言,他就肯定有这种倾向。他以自己判断正确而产生的骄傲,使他心肠变得
冷酷,最后他以满意或失望的心情看待他的预言的成功或失败。这本书的结
尾以同样强烈和正确的论点反对先知、预言和不分皂白的判断,这和卞雅
明·佛兰克林为《圣经》而写的一章讲到亚伯拉罕和陌生人,结尾是反对不
能容忍的宗教迫害精神是一样的。对于《约拿书》就到此为止。

《圣经》中诗的部分,就是称为预言的那一部分,我在《理性时代》的
第一部分中已经谈到,在这一部分中也已谈过。我在这里已经说过,先知一
词是《圣经》用于诗人的词汇;而且那些诗人的思想和隐喻,有许多因时过
境迁,变得含糊不清,却被荒谬地确立于所谓预言之列,并且应用于作者从
未想到的目的。一个教士引用任何一段经文时,他会解释得合于自己的观点,
并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