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男性美和女性美分别是理性美和非理性美,这也只是两种性别的区别,而大学生只是一个特定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按照周教授的理论,人们都需要通过恋爱来欣赏异性的理性美或非理性美,那男婴和女婴就真的有必要青梅竹马甚至指腹为婚了,因为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欣赏男婴的理性美或者女婴的非理性美啊!
大学生基本上处于18岁至23岁这个年龄段,虽然这种年龄的人完全可能拥有过人的理性和才智,但从整体上来说,一个二十来岁的人并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在课堂上和书本里学来的东西也缺乏实践的体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应该还谈不上什么理性或者不理性吧,遑论什么理性美和非理性美了。
异性探索
周教授在阐述“大学生谈恋爱是好事”这一观点的时候提到:谈恋爱是异性之间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谈恋爱确实能够让人们对异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谈恋爱是不是唯一的途径呢?如果不是唯一的,那它是不是最好的呢?就算是最好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否也是如此呢?
如果谈恋爱才能探索异性的“未知领域”,那如果一个男生想了解10个女生,他是不是就需要谈十次恋爱甚至结十次婚?我想任何一个男人在娶了10个老婆之后都可能审美疲劳,所以无法欣赏女性的非理性美了。
如果恋爱是探索异性的唯一途径,那是不是只有同性恋才了解自己的同性?如果谈恋爱是了解异性的最佳途径,那是不是任何人最了解的就只有他的恋人?事实上,很多人最不了解的恰恰就是他的恋人,因为爱情往往会让人变得盲目。当你把双眼贴在书本上,你绝对看不清书上写了什么字,因为距离太近了。而当你和恋人的距离小到足够的程度,你照样可能完全看不清对方。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恋人是完美的,可这个完美的人在别人眼中可能一无是处。这难道只是因为别人没有与他恋爱所以未能完成探索吗?
既然同性之间可以通过做朋友而完成对彼此未知领域的探索,那异性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大学期间跟班上一位女生的关系非常好,我们都很了解彼此的才华、思想、理想甚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与对方恋爱的冲动。如果真的恋爱了,可能我们之间就不会那么无拘无束地相处了。
据说,四川某高校的两位毕业生去成都一个大公司面试,甲同学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乙同学的成绩只是一般。面试时,人事部经理问道:“你们在大学里是否谈过朋友?”甲同学答:“我没有谈过朋友,也很少和女生交往。”而乙同学却苦笑着说:“我谈过很多次。”经理最后选择了乙同学。
这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作为大学生应该恋爱的证据。可是,这些人在引用的时候忽略了甲同学的一句话:很少和女生交往。甲同学的败因并不是没有恋爱,而是他与异性的交往太少。而“与异性的交往”跟“谈恋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而且,如果我是面试这两位同学的人事经理,我可能会在拒绝甲同学之前拒绝乙同学。在我看来,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换女朋友的人肯定也是随心所欲跳槽的人,这样的人才我是不欢迎的。
马加爵事件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我留意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马加爵在云南大学找个女生谈恋爱,后面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了。这真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论调。马加爵缺乏的是与身边所有人的交往,而并不是与某一个女生的爱情。只要马加爵不能融入到身边的交际圈子,就算整个云南大学的女生都是他的女朋友,他也照样会将漠视自己的同学送上西天,甚至可能会在和女朋友吵架之后让对方殉情;而如果他能积极主动地与人交际并收获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就算没有一个女生欣赏他健壮的体魄,那四个死在他的铁锤之下的人现在肯定还健康地活在人间。
一不留神说了太多,而我想说的只是谈恋爱并不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四年大学生活并不会因为没有恋爱而留下遗憾,反而可能会因为恋爱过而留下悔恨。当幸福的爱情被摔得支离破碎,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一个错误的人一起犯了个美丽的错误。
杜秋娘诗曰:“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我想说的是: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如果还没到应该摘花的时候就把枝叶一并折下来,那只会眼睁睁地看着艳丽的鲜花一天天凋零于被折断的残枝。
恋爱综合症
虽然我否认谈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也并不认为爱情是大学生的禁区。事实上,爱情这颗种子在大学的土壤里是最容易发芽、开花的,最终结出果实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大学生谈恋爱相对而言要比社会上的人纯洁一些,不会那么功利、那么现实,对方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往往不是选择男女朋友的标准。
如果真能在大学期间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两情相悦,而且两个人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前路的一切困难,那么,谈恋爱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恋爱虽然只是一堂选修课,但到了水到渠成之时,何不认真修满这个学分呢?
不过大学生坠入爱河以后很有可能患上各种恋爱综合症。在此列举一些,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倾家荡产为红颜
小施是来自贵州的一位男生,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但也很不宽裕。大二的时候,他与我们院的一位叫小楠的女生恋爱了。小楠的父母都在湖北农村,而且经常遭受水灾之苦,生活非常艰难。而小楠却是一个非常虚荣的人,对名牌服装和高档化妆品情有独钟。每次陪小楠逛街回来,小施的钱包就会接近真空。为了取悦小楠,小施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家里要钱,并且找了两份兼职。有一次,小楠在一家商场看上了一条铂金项链,虽然没有要小施帮她买下来,但是爱不释手的样子却一目了然。从此以后,小施省吃俭用,而且更加卖命地做兼职,终于在一个月以后存了一千多块钱,并将那条项链买了回来。
几个月以后,商学院的一名MBA向小楠发动了频繁的进攻。这个MBA虽然其貌不扬,但出手非常阔绰,想必读研究生以前有份不赖的工作。当时正值烈日炎炎的盛夏,小楠提出想买一副太阳镜,小施只花几十块钱给她买了很普通的一副,而那个MBA却去长沙最好的商场给她买了一副三千多元的,可谓是一掷千金。没过多久,小施戴着绿油油的帽子光荣下岗,而MBA却穿着一双漂亮的破鞋隆重登基了。
像小楠这种贪得无厌的女生或许并不多见,但是小施这种为了女朋友而勒紧裤带过日子的男生却大有人在。经营爱情当然不能没有钱,写情诗都还要用钱去买信笺呢!可是,像小施这样为了所谓的爱情而倾家荡产,值得吗?像MBA那样一掷千金得来的爱情又算得上是爱情吗?
很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非常一般,父母要么是普通的工薪族,要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你和男朋友沉浸在西餐厅那低柔的音乐里,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亲可能正在广州的某个工地上扛水泥?当你站在商场的柜台为女朋友挑选最高档的化妆品,你可否知道,你的母亲可能正用皴裂的双手在地里辛勤地劳作?她将养猪卖粮的钱寄给你做生活费,而你有没有考虑过为她买一瓶哪怕是最便宜的护手霜?
我见过很多大学生情侣不但非常恩爱,而且都只想方设法为对方省钱,这样不是很好吗?两个人一起去旋转餐厅吃烛光晚餐固然非常浪漫,但是两个人晚自习下课以后牵着手在校园里散步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女朋友生日的时候给她订一个大大的蛋糕固然没错,可是给她设计一张漂亮的卡片并附上一首精美的小诗,这又何尝不可?
爱情需要经营,但需要的是用心经营,而不是用钱经营。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你的女朋友将你的钱当成普通的纸来花,你就该考虑她所爱的到底是你还是你的钱包了。而当追求你的男生或者你的男朋友在你面前一掷千金,你也千万别以为那就叫做爱情。一个有一万块钱的人为你花掉一百元,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一个只有十块钱的人为你花掉十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
全职恋人
前文谈到兼职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兼职学生”的概念,指一些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兼职上,从而沦为了兼职学生。而大学里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做兼职却照样脱离了学生这个角色。有些大学生坠入爱河以后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恋爱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的职业已经不再是学生了,因为他们完全已经成为了“全职恋人”。
泡泡和彤彤是我在大学里见过的最恩爱的一对情侣。他们两个人都既有才又有貌,是驰名好几个院系的金童玉女。虽然不是很有钱,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两个人的浪漫生活。每天早上泡泡都要买好早点放到彤彤的宿舍窗台上(彤彤的宿舍在一楼),当彤彤听到有人在窗户玻璃上敲了三下,她就知道早餐送来了。如果当天的课程不需要或者不敢逃课,他们两个人就紧挨着坐在教室最后面,每人都有一只耳朵里塞着耳机听CD。下课以后他们就一起逛街,一起爬山,一起去图书馆看时尚杂志。彤彤的诗写得很好,隔三岔五地会送一首给泡泡,而泡泡的诗歌水平也迅速提高,不久就成为了后朦胧派的一代宗师。晚上睡觉前泡泡总要送彤彤到女生宿舍楼下,拥抱好一阵子才会分开,每次都像是生离死别一样。
转眼到了毕业的季节。彤彤虽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