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着的时候,就要对任何事情不贪着,淡化功名利禄的追求,不要活得太累,知
足常乐,这样呢,烦恼痛苦的事就自然减少,那我们就会活得轻松愉快!

  《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在无限的空间中,在无限的时间中,在无限
的宇宙中,产生了一个有机体的泡沫,这个泡沫持续了一会儿便破灭了。这个泡
沫就是──我。”可见光阴迅速,人生短暂,诸法无常。《金刚经》说:“一切
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整个物质世界,人生所有的
一切,像露珠一样,很容易消逝;像闪电一样迅速即灭。整个世界和人生如梦、
如影、如泡沫、如露珠、如闪电,迅速无常。如果大家都能运用佛法的智慧去面
对人生、面对社会,用佛的智慧去指导我们的修行,那么,大家就能放下自我,
放下执著,得大自在!

  “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辅相
大臣,是辅佐国王的文武大臣。宫城内外,指宫城内外的一切,在封建社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国王是多么的富有!象马车乘,
国王所有的大象、马、象车、马车;还有珍宝,国库里秘密藏放的金银、宝物之
类的东西。伏藏,是藏在地里的矿物。这一切的一切,到了临死时,没有一件东
西,能带得去。

  平常的人,虽然没有象国王那样富有,但每一个人家里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值
钱的东西,像存折、金银首饰之类的东西,还有儿女、妻子、丈夫、孙子、媳
妇……,这些都使人贪着留恋。但是当人要死的时候,哪一样能够随自己走呢?
有的人,一生都在为钱拼命奋斗,死时,一分钱也带不走。所以佛教里告诉我们
要修布施,布施如救火。我们的身体从出世开始,就在无常的烈火中燃烧,这个
色身每时每刻都在无常变化,随时都在走向死亡。活着的时候,有钱舍不得拿去
布施,拼命地享受,享福的同时也就是在消福!当你的福报享完了之后,你就会
提前死。所以,人活着时,要惜福,有钱要舍得布施,要为自己未来的生命种下
善业。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什么东西都不能带走,只有业力跟随自己一起走。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富翁,他有四个老婆。一天,他快要死了,把
四个老婆叫到自己跟前。大老婆嘛,人又老,模样不如二老婆,富翁平时很少过
问她。二老婆年纪稍微小一点儿,模样比大老婆长得好看一点,平时偶尔也跟她
在一起。三老婆呢?又比二老婆更年轻漂亮一点,对她的关照要多一点。小老婆
嘛年纪最小,模样长得最好看,平时这个富翁最喜欢小老婆。他对小老婆说:我
快要离开这个人世了,孤孤单单一人走,感到很伤感,平时我对你最好,如今我
要死了,你能陪我一起走吗?她说:我知道你对我最好,但我这么年轻,我不能
跟你一起走。富翁问了三老婆,三老婆说,你最爱小老婆,她都不愿意跟你走,
我凭什么要跟你一起走呢?然后问二老婆,二老婆说:你平时对我的关照不如她
们好,要我跟你去,我不干!最后大老婆说:她们几人都不愿意跟你走,我们好
歹结发夫妻一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一人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还是让我
跟你一起去吧!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呢?故事中的三位夫人,代表着一个人的美好的东西,
但临死时这些东西,都无法让你带去。反过来说,大老婆是最丑的东西,她代表
一个人的业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虽然从来不爱去理睬过问,但当你离开这个
世界时,只有业力随你一起走。除了业力,还有一种力量,它就是愿力。

  支配我们生命流转有两种力量:业力和愿力。业力把众生送到六道轮回中去,
接受果报。我们能不能选择谁做我们的父母,选择你喜欢的家庭呢?我们没有能
力选择。所以,众生处在生死流转的业力之中是非常被动的。我们如果想改变自
己的命运,就要发愿!发愿按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去修行,把普贤菩萨的十大行
愿作为我们自己的愿力。所以说,当一个人临死时,什么东西都能够舍离、放下,
惟有普贤菩萨的行愿,我们不能放弃,不能丢下。不管业力把我们送到哪里,但
惟独此行愿能够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普贤行愿品》跟净土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净土宗有五经:《阿弥陀经》,
《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其中之一就是《普贤行愿品》。所以修净土
宗不少人把《普贤行愿品》作为功课去读诵。一个人将来在极乐世界品位的高低,
往往跟一个人的发心和愿力的大小有关。你的心量大,发心大,品位就高,相反
的品位就低。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
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
记”。修学《普贤行愿品》的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就能见到阿弥陀佛,
还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
的接班人,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下一任佛陀。这些大菩萨的相貌,都长得很端正庄
严,功德也很圆满,这些大菩萨都围绕着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品位
有九等之分,品位最高的,可以立即见到佛,品位最低的,要经过个十二大劫,
莲花才能够开放,才能见到佛。修学十大行愿的人,品位一定很高。所以,一到
极乐世界,就能够马上见到阿弥陀佛及各位大菩萨。

  往生的人,看见自己从莲花里生出来,承蒙佛的大恩大德,亲自为自己授记。
授记之后呢,不是坐在那儿享福。“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
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这就告诉我们,成
佛、菩萨后,不能忘记众生,不能离开众生。得到佛的授记,就像到那里进修,
拿到一张文凭,然后可以到十方世界,哪一个世界有痛苦,就要到那儿去度众生。
度众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经过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的时间,经过这么长的
时间,要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世界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还有慈悲
心,随着众生的心意,为了众生的利益,给他们说法。自己成佛觉悟以后,让更
多人也成佛觉悟。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
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
众生”。经过漫长的时间度众生之后,就可以坐到菩提道场。菩提道场是佛陀悟
道的处所。在成佛之前,还要通过最后一关,就是降伏魔军。当年释迦牟尼佛成
佛之前,也曾受到过魔军的破坏和干扰。魔,其实并不是外来的,而是潜伏在我
们心中的烦恼。魔是梵文“波旬”的音译,指阻碍人做善事的魔。《维摩经注》
卷四说:“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可知魔即佛智慧
的杀手。常人心中往往涌动着种种欲望,包括权利欲、情欲、贪欲等等,都会起
到阻碍智慧的作用,都属魔碍。战胜魔军,实际上就是战胜自己。世界上最难的
事,就是战胜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成佛之前,魔王会带着一帮人来干扰、破坏。但是没关系,这时你的功德和
智慧、功力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了,很快就能够降伏魔军。成佛后,要转妙法轮,
为众生演讲佛法,使得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上的众生,都能听闻佛法,使他们都发
菩提心。要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因材施法教化他们,使他们修学成就。像这样
的教化,不是一两天,而是长久到没有穷尽的时候。“广能利益一切众生”,普
度众生,使得一切众生都在你的所度之列,不能漏一个,让每一个众生都能得到
佛法的利益!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
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这段经文把修学《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向我们做
了一个总结。“若闻若信,此大愿王”,有机会听到了普贤的十大行愿,很幸运!
但听到之后,还要相信它,接受它。假如不相信,那就没救了。相信接受以后,
按照普贤菩萨的行愿去受持读诵,同时还要“广为人说”,广泛地宣传弘扬普贤
行愿的内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法门的好处。如果这样做了,功德到底有多
大呢?只有佛能够知道,除了佛,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
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听了上面所说这十大行愿的功德,不要产生怀疑,
千万不要有一点疑惑的想法,以为不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应当相信这是真实不虚
假的,没有错的。相信了之后,就要真实地领受十大行愿。并且能够去读,在读
的基础上,能诵、能背下来,能记住,然后书写,到各个地方去,为许多许多的
人宣传、演说。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
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在法会听
闻而且相信十大行愿的人,如果在一念之中能够相信接受,然后再依十大行愿去
行持,并逐渐达到圆满,这个人所获得功德,有无量无边的多。这种人能把众生
从烦恼的苦海里边,一个一个地解脱出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去。


第十四章 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