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元老院向来反对设立常备军,因为他们担心这会导致将领滥用权力。但是
在一些行省,如西班牙、阿非利加和东方战事的接连不断以及原有军事制度
的腐败,使得常备军的设立成为必需。于是公元前107年罗马进行了军事改
革,实行募兵制。军费的开支随之剧增。每个士兵每年要120第纳留斯的薪
水,一个军团仅发士兵军饷一项花费就超过50万第纳留斯,如果再加上武
器、装备等,则一个军团一年的花费至少在100万第纳留斯以上。而罗马即
使在一般时期,也需要至少
… Page 24…
四、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
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了政敌,成为罗马的独裁统治者,建立了以军
事统治为基础的帝制。从此,罗马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即罗马奴隶制帝
国时期。罗马帝国时代的历史(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可分为早期罗
马帝国(公元前30年——公元283年)和晚期罗马帝国(公元284年——476
年)两个时期。其间的“3世纪危机”是早期帝国向晚期帝国的过渡阶段。
早期罗马帝国是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安定,经
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这样一个显著特征:各
地各部门经济发展不平衡,意大利农业落后于手工业,意大利的经济落后于
行省,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为行省经济的发展。造成早期罗马帝国经济发展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交通的发达、技术的交流及城市和行省地位的提高
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经过历次的奴隶起义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
奴隶制生产关系得到一定的调整。隶农的出现,被释放奴隶和授产奴隶的增
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某些提高。二是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停止,
帝国境内的广大地区出现了过去长期所没有的相对“和平”的安定局面,为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是,社会经济在奴隶制条件下的发展
是有限的,奴隶制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决定了,在其
发展和繁荣的深处必然隐藏着危机。其经济衰退的征兆明显地表现为:作为
帝国经济生活中心的意大利经济的衰落和隶农制的流行。
1。农业的发展
(1)生产技术的提高
公元1至2世纪,在希腊和意大利北部出现了带轮的犁。这种犁用双牛
牵拉,生产效率高,有两副这样的犁和扶犁人,另加6名农工就可以完成200
犹格的农庄的全部耕作。高卢北区出现了割谷器,在打场时使用了打谷橇,
这就减少了收割和打场时造成的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时期,农业上
已经实行植物轮作制和休耕制,不少地区可以实现一年两熟。有些庄园采用
种植豆类或绿肥的方法以恢复土壤的肥力。精耕细作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特
色。一般说来,一块土地的耕作要经过犁地、耙地、锄地、除草、收割等工
序,具体实行起来又要根据作物品种的不同和土地的状况而有所区别。此时
的人们已经会沤制肥料,还掌握了牲畜、家禽等畜牧业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以
及树木嫁接、剪枝、果树和蔬菜的栽培技术。
这一时期,人们注意对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他们知道作为农民
“要彻底通晓播种作物和耕耘土地的知识和实践,并对各式各样的十分不相
同的土壤有准确的知识”,因为“没有农业技术知识,单只有愿望和耕种能
①
力也是枉然”。他们懂得依据地形、土质决定种植的作物品种,如山坡地种
什么作物才结果
实;已耕耘的熟地和有树林的土地能种什么作物或不宜种什么作物;潮
湿多草或干燥多风的地带又各宜种什么。他们认识到,作为农民必须善于观
察气象和季节,因为自然现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极可能因风雨灾难而一无
① 科路美拉: 《论农业》第1 卷序言,第1 章。
… Page 25…
所获。他们还认识到,畜牧业也并不是只有一种类型,各种动物有各种的饲
养方法,而且一种动物也会因品种不同而有种种差别。
水利事业受到了重视。科路美拉在《论农业》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水对农
业的重要性。水渠、水车在此时得到了广泛使用,灌溉方法有了改进,灌溉
系统得到了改善。埃及、北非等地因此扩大了耕地面积,把大片沙漠改造成
为生产谷物的良田。
(2)农业经济的发展
由于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早期罗马帝国的农业经济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这表现在各行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农业生产关系以自由农民和
半自由农民租佃占优势,奴隶劳动比重较小,生产危机比意大利来得晚些。
各行省耕地面积增加了。埃及和北非一带,改善了灌溉系统,扩大了耕
地面积。埃及劳动人民筑堰开渠,利用水槽、水车,把一片片半沙漠的土地
改造成生长谷物的良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原来只是一片干燥的大草原,
这时也被开恳成富饶的土地,葡萄园果实累累,橄榄树遍布成林,麦类谷物
到处丰产。另外,西班牙、高卢、日耳曼尼亚、不列颠、伊斯特利亚、达尔
马提亚、潘诺尼亚、麦西亚等地原先是草原、林地、沼泽和牧场的土地都变
成了农田和果园。此时,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根据科路美拉《论农
业》的记载,有二三十种之多,如小麦、大麦、谷子、糜子、大豆、菜豆、
扁豆、小豆、亚麻、苎麻、芝麻、葡萄、橄榄、紫云英、苜蓿以及饲草、绿
肥等作物。
经济作物尤其是葡萄和橄榄的种植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以栽培利润更
①
大的作物、特别是葡萄和橄榄树来代替种植谷物”成为一种趋势。爱琴海诸
岛上著名的葡萄园、橄榄林和其他经济作物都恢复起来了。北非的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高卢南部、西班牙的东部和南部海岸也都开始栽培葡萄和橄榄。
帝国境内葡萄园发展之快,甚至极大地影响了谷物生产,为此,帝国政府颁
布了一道敕令,规定无论在意大利或外省均不得再开辟任何新葡萄园,现有
的葡萄园有半数要毁掉,并且鼓励外省种植谷物。但这项敕令并未得到全面
有效地执行。与此相反,帝国政府对于达尔马提亚沿海、西班牙和阿非利加
等地却予以扩大橄榄生产的自由。由此,葡萄和橄榄的生产得到了相当程度
的发展。另外,科路美拉的《论农业》谈到了马、牛、羊、猪、家禽和蜜蜂
等的饲养和管理,以及饲料和饲草的种植和贮藏,表明这一时期牧业生产也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帝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中心。埃及、北非、
多瑙河地区各行省特别是潘诺尼亚和麦西亚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是罗马帝
国的谷仓。高卢、西班牙、希腊群岛、小亚细亚、巴勒斯坦等地是葡萄种植
中心和葡萄酒酿制中心。而西班牙、达尔马提亚、北非、小亚细亚、叙利亚
等地则是橄榄种植和橄榄油生产中心。同时,西班牙中北部高原还是养羊业
中心。
与各行省农业经济的繁荣相反,意大利本土的农业却走向了衰落。公元
1世纪的罗马农学家科路美拉写道:“我经常听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今天
责怪土地不肥沃,不生果实;明天又埋怨气候变坏而影响了收成。在他们看
① '美'M·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140 页。
… Page 26…
①
来,土地被昔日的丰收弄得贫瘠,不能像过去那样生产粮食了。” 由于农业
生产的不景气,土地价格也随之低落,据说原来价值50万塞斯退斯的大地
产,现在还卖不到30万。所以,有的大地产主人已不再经营大地产,而把部
分土地变为牧场或者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出去。这一时期,意大利本土的粮
食消费主要由埃及和北非供应。意大利本土的葡萄种植业也受到行省葡萄种
植业的有力排挤,以至于靠帝国政府采取干预措施来支撑下去。
农业的衰落使图拉真皇帝 (公元98——107年)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
1
振兴农业。他颁布法令,规定元老院的元老必须保证将 的财产投资到农
3
业上;帝国政府给农业以5%利率的低息贷款等,以鼓励经营农业。政府虽
然采取这些措施也挽救不了意大利农业的衰退。其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
造成的。科路美拉写道:“……我认为这些不幸的灾难,与其说是由于上天
的愤怒,倒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罪过。在我们祖先的时候,从事农业的是最
好的人物,并且使用最好的经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