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西周建立之前,学术上叫先周。先周和西周的陶器,就有不同。
这是比武王伐商早一点的地层。先周时期的陶器,就是在这一层发现的。
考古的人,给这一层编了个号,也就是起了个名儿,叫H18灰坑。
这是武王得天下后,西周初期的地层。
陶器
这一层还晚一些,西周前期的。
这一层是西周中期的。
这里出土了木炭、碳化了的小米,还有动物的骨头等等。
对这些地层中的碳14测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我们前面讲到的殷墟、晋侯墓和琉璃河考古的结果,上下一夹,终于得一个精彩的结果:
武王伐商应该在公元前1020年到公元前1050年这三十年之间!
武王伐纣的时间,一下子从一百多年,缩小到30年的范围。
地层图
秦始皇烧书,把有名的《尚书》也烧了。到了西汉,有个老头儿,说他能背诵《尚书》,于是《尚书》才又流传开来。
有人推倒了孔子家的一面墙,却惊奇地发现,这墙里面居然藏有《尚书》。
这部《尚书》和当时流行的《尚书》不大一样。其中,有一篇叫做《武成》的文章,人们从来没见过。据说,上面有武王伐纣的很多记录。包括武王伐纣时月、日的干支和月亮的形状
这本书,收集了一部分遗失的兵家著作。
一篇叫做《世俘》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可能是《武成》的译本。里头的很多的文字和内容的特点,都和甲骨文相似,和《周书》极为相似,所以《世俘》是非常可信的,那么这样我们认为武成还是比较可信的。《武成》这个里面,最主要的就是有一个当时历法的记载,根据这个历法我们可以推算武王那个时候的历日。
《武成》和《尚书》中的其他一些文章,前后呼应,构成严密的周代初年的年代系统。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叫“利簋”。
从文字上看,胜利后,第八天,武王赏给“利”铜料,他就做了这个簋。
武王伐纣之年目录
上面说打胜仗那天是“甲子”,和史书上的记载是一致的!
我们来看看,西周一共是12个王。
最早的王,当然就是开国之王——周武王。
最后一个王,就是大家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幽王的大夫人有一个儿子,可是幽王想立另一个夫人的儿子将来做王。于是赶走了大夫人。
大夫人就回娘家诉苦,娘家人一听就火了,立刻起兵,把幽王杀掉了。这么一来,西周也就结束了。
后来大夫人的儿子做了王,把国都搬到河南(洛阳),这就是有名的“平王东迁”,也就是东周的开始。
从幽王死,上推到武王伐商,有257年。
《世俘》中关于武王进军过程的时间记录
幽王死于公元前770年,加上257年,就是说,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027年。
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竟然出自一个音乐官员。这个人的名字很怪,叫做伶州鸠。
根据《周礼》上说,那时军队作战前,士兵的代表要大叫一声,由乐官判断这是哪一级的音,来决定能能不能出征。这说明乐官的地位是很高的。他有资格接触到国家的战争史资料。
武王伐纣,从沣水东岸出发,向东行军。
武王一路上进军顺利,他从出发到决战,也就是一个月左右。这样,就给天文学的计算划出一个大致的范围。
江晓原:“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推算这样一个时间表。推算这个时间表工作量极其浩大,需要大量的天文学的计算,由大量的计算来完成。”
我们来看看江晓原先生的推导。
首先,他放宽寻找范围。从三十年放宽到一百年。然后利用伶洲鸠的记录算出,共有146个符合条件的日期。
利簋:记录了牧野决战的实况
然后,他利用战争发生在甲子日,再进行筛选,于是,只剩下18个符合条件的日期。
然后作天象的综合检验,包括伶洲鸠和利簋的记录,把目标缩小到了七个。
最后,再用那篇失而复得的《武成》历日检验,就只剩下两个目标了
一个是公元前1080年。
一个是公元前1044年。
只有后一个正好落在公元前1020—前1050这三十年之内!遗憾的是,这个解答竟然和我们前面知道的金文历谱,不合拍。
事情再回到陕西西安,也就是武王的老根据地。这里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刘次沅把有关武王伐纣的文献反复仔细地琢磨了又琢磨。
刘次沅:“《国语·周语下》伶洲鸠对周景王说‘昔武王伐纣,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下面呢,他说了日月星辰的位置,说月在天驷,这四颗星呢是天泗,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析木之津呢是这一段,星空中的这一段。这是根据我们的计算就是1046说的结果,就是这一天月亮在天驷,太阳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过两天月亮走过来了,月亮比太阳走得快得多,然后它们在这儿会合,叫做辰在斗柄,看这是南斗,斗柄在这儿,所以说辰在斗柄,就是这个位置。这个星图呢,就是我们这个图的天象。这个星图呢,是武王伐纣那一天子夜的天象。”
刘次沅仔细研究《武成》,考虑各种月相说与克商年的对应关系。
月相图
然后,和江晓原先生一样,以《武成》和伶州鸠的话为依据,放宽到100年的范围进行筛选,得到约150组可能的日期。
再按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于青铜器上月相的研究成果, 进行筛选,得到10组密合的,还有15组粗合的日期。
最后,再按“岁在鹑火”这一句进行筛选。
只有一个结果落到公元前 1020 —前1050年之间,这就是: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为什么会有1044和1046这样两种结果呢?
至少有一点,江、刘两位先生所依据的月相辞的解释不一致。
刘次沅:“这次呢根据文献方面的考证,根据天文方面的分析,根据青铜器种种方面我们得到了这个月相辞的合理的解释。把这个东西代进《武成》,我们这个数学上常说的,《武成》是一个公式,我把我的已知条件代进去,我把这个代进去我就得到了若干组可能的结果,另外呢我们再把这个岁在鹑火,就是说岁星在鹑火这个星座呢再给它代进去,另外结合各方面史学的线索,如说,我们在考古方面已经限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代,比以前限定的要小得多等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个1046年这样一个惟一的结论。”
这场残酷的战争结束了,第二年,武王也病了,病得不轻。
那么,武王在位多少年呢?
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金文历谱的研究,已经把王年从周厉王推到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那里。
伶州鸠描绘的武王伐纣时的天象图
成王元年是1042年。
用1046减去1042。也就是说,武王在位四年。
改朝换代的武王伐商之年一定,于是,很多断代的工作立刻找到了一个非常确定的支点,大有势如破竹,一着定乾坤的气象。
商代多少年?有不同的说法。
但它们加上武王伐纣的年份,结果都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这两个商代最早的城市,正好也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始建。
因此,商代的开始我们大致可取在公元前1600年。
夏代有471年。
1600+471=2071。
这样,我们取公元前2070年为夏代的开始。
登封王城岗和禹州瓦店遗址始建于2120年—2040年间。
公元前2070年正好在这个范围之内!
已经是2000年夏天了,很多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结果。
但是且慢,学者们对一些碳14测年的数据还有疑惑。
原思训:“最近我们又找到了原来我们曾经做过实验的无字甲骨,这些无字甲骨,在这些无字甲骨上面,发现了这些用粘接剂、加固剂的痕迹,而这些粘接剂、加固剂就有可能渗到骨头里头,那么在处理的过程里头,如果不注意这种情况,或者没有早期先前的信息的话,就有可能引起测年的偏老的问题。”
断代工程经过大量研究,最终解决了甲骨测年偏老的问题。
文王和武王两代人可以改换一个朝代,而两百代人却未必能找回那个失落的年表。
第五部 时空隧道
1400年前的雕蚀:客居中国(上)
虞弘石椁墓歇山顶,三品以上官员方可享用
1999年7月的一天山西省太原市城郊王郭村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墓室。
1999年7月13日,由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考古所、晋源区文物旅游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挖掘现场。
虞弘墓石椁门楣石雕
古墓发掘过程中,接二连三的惊喜让考古队员兴奋不已。
首先,他们发现那个汉白玉石制屋顶采用了歇山顶的形式。
虞弘墓石椁浮雕,人物胡须与伊朗高原人相似
太原市考古所所长李非:“歇山顶在一组建筑群里,皇亲贵族、宗教祭祀建筑群里,它是仅次于庑殿顶的一种形式。”
李非看到这个汉白玉歇山顶,感到非常惊讶。在太原地区,这样的墓葬很少见。墓主人采用歇山顶,说明他的身份一定不寻常。
头戴日月冠的浮雕人物
考古队员谨慎地铲去汉白玉石料周围的泥土古墓终于掀开了它的冰山一角:歇山顶下,是一个全部由汉白玉组成的方形石椁。
石椁出土时椁门已经损毁严重,现在就只剩下门楣了
波斯银币上的人物与虞弘墓浮雕人物非常相似
而椁门两侧的汉白玉石壁上,两个谁都想不到的浮雕,一下子惊住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人物形象,绝不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考古挖掘时常见的样子。
他们高鼻深目,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