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索·发现之考古·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椁门两侧的汉白玉石壁上,两个谁都想不到的浮雕,一下子惊住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人物形象,绝不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考古挖掘时常见的样子。
  他们高鼻深目,发型奇特。


有翼的马,这种形象多见于中亚粟特或西亚波斯的浮雕 
  椁门右侧的浮雕,牵马图。和椁门左侧的浮雕,奉果图。图中的形象也充满了中亚和西亚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情。
  王郭村的这座墓葬长不足14米,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室的形状为弧边方形就是整体上是方形,只不过四个角被砌成了弧形这些是北朝隋唐时期普遍的墓葬形制。


系飘带和头光的鸟;这种形象也多见于中亚粟特或西亚波斯的浮雕
   而石椁的歇山顶目前仅见于隋唐墓葬,因此考古工作者初步确定墓葬的时间在隋唐前后。
  在清理石椁顶部时,有人发现了2枚开元通宝。考古队员兴奋起来难道是唐墓?


虞弘墓椁座浮雕 
  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考古队员在墓室底部的淤泥中,甚至在墓道里,有了更多的发现然而,却是令人担忧的发现。
  这些器物分布散乱,毫无规律。


虞弘墓石椁侧壁浮雕,请注意马和人物 
  考古队员的心沉了下去。各种迹象表明,这座墓显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随后又有人在墓室的淤泥中发现几枚唐代钱币。


历史上虞弘墓多次被盗
   考古队员仔细核对这些铜钱,发现它们居然属于不同的年代。
  既然时代不同,这些铜钱肯定不属于随葬品,墓葬的年代也就不能确定是唐代。


浮雕右侧人物肤色深红;似是热带沙漠地区生活的人群 
  7月20日,考古队员终于在墓室底部发现了一块方形墓志盖。墓志却不见踪影。
  张庆捷:“终于发现了就是墓志盖。把墓志盖的浮土去掉,上边有几个字,‘大隋故仪同虞公墓志’。这样我们就首先就确定了它的年代,肯定这是一座隋墓,它的墓主人是一个姓虞的官员。”


位于椁壁正中间的浮雕;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虞弘夫妇的雕像
   既然墓志盖清楚地表明这是隋代的墓葬,为什么墓中还会出土几枚唐代不同时期的“开元通宝”呢?
  考古队普遍认为,这说明在唐代,这座墓就已经多次遭遇被盗。


由于出土人骨残破;无法鉴定虞弘种族;科学家们转而分析石椁人物形象;结论是伊朗高原上的高加索人种;
但是;无法作为虞弘种族的确切结论
  7月21日,考古队员开始仔细清理这座汉白玉石椁。
  考古队员仔细清理石椁表面,更加令人惊奇的浮雕出现了,它们雕刻于石椁椁座上,内容罕见。


虞弘墓墓葬除了没有用棺木与中原墓葬形制相似 
  浮雕出土时颜色鲜艳,有的地方显然经过贴金处理。上面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高鼻深目。
  更加奇怪的是考古队员在石椁里面并没有发现棺木。


虞弘墓石椁全图 
  接下来,考古队员在石椁东西两侧散乱的随葬品中,发现一些零星的残缺人骨。 
  考古人员认为这就是墓主人的骨架。


虞弘墓石椁构成 
  7月25日,考古队将石椁转移到考古所。就在石椁原址的下面,一块相对完整的墓志静静地呆在那里。它,正好与前面出土的墓志盖匹配。
  这方墓志呈正方形,长宽约为73厘米,除了右下角缺失外,还存有625个字。



虞弘墓石椁全部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椁顶重达三吨;椁壁和椁座按中国原有的榫卯组装而成;
每块椁壁间用扒钉和铁环连接;可谓中西合璧 
  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叫虞弘,历经北齐、北周、隋三朝为官。
  考古队员在墓志中间,发现这样一段话:公元579年前后,虞弘曾统领代州、并州、介州三州的检校萨保府。


铁环残痕 
  从字面上理解,检校萨保府一职相当于督察,就是负责监督萨保府的工作。
  而萨保府是专管入华西域人事物的机构。
  看来,虞弘并非中原人士,而是西域胡人。
  由于职能特殊,萨保府首领萨保的身份非同一般,检校萨保府级别还要高于萨保,因此墓主人虞弘能够享有歇山顶式的厚葬也就不足为怪了。


扒钉尚完好 
  荣新江:“萨保原是粟特胡人商队首领的称呼。 应该由粟特商业贵族担任。粟特人进入中原后,形成各个聚落,萨保也就成为一个粟特聚落的大首领。后来,中原政府为了管理和控制粟特聚落,就将萨保列入中央政府,成为政府任命的一个官职。萨保是惟一一个外来官职,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更有趣的是,虽然萨保一词来自粟特语,但是在中原萨保府工作的却不仅仅是粟特人,还有焉耆人、突厥人等西域胡人。
  既然萨保府中有不同种族的胡人,那么虞弘到底是什么种族呢?


虞弘墓志盖;仪同官位不高;按理无法享用歇山顶
   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人骨鉴定,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墓志记载,虞弘与夫人同葬墓中。
  虞弘墓出土人骨鉴定负责人韩康信:“这确实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物的遗骨。墓主人虞弘下葬时59岁,与鉴定结果基本相同。虞弘的面颅骨只保留大半个额骨、下颌骨残片等,女性也就是虞弘夫人的骨骼也只剩下后脑壳那一部分,因此很难判断种族。” 


虞弘曾任检校萨保府;萨保府是中原政府管理入华西域胡人事务的机构;其首领多为粟特、突厥等胡人
  除了人骨,虞弘墓还出土了丰富的浮雕彩绘,随葬的浮雕彩绘所反映的都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工作环境,那么通过分析图像人物特征,应该可以进一步做虞弘种族鉴定的研究工作。
  正对汉白玉石椁门,的一块浮雕,位置居中,画幅面积最大,人物最多。它描绘的是男女两位主人在帐中欢宴,欣赏歌舞的大场面。
  他们的穿着打扮都不像中原汉人。应该是墓主人和他的夫人。
  对比各人种的面部特征,韩康信认为,虞弘墓浮雕人物属于高加索人种,接近印度地中海种群,这一种群主要分布于伊朗高原等地。
  在萨保府工作的胡人中,高加索人种的粟特人最接近这一结论。 
  在阿姆河流域的绿洲上,粟特人建有九大城邦国家。进入中原后,粟特人以国为姓,中国人友好地称他们是昭武九姓。


粟特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今乌兹别克斯坦 
  但是中国历史记载的昭武九姓中,并没有墓主人虞弘的“虞”姓,看来虞弘不是粟特人。
  那么虞弘到底是什么种族?
  现在只剩这方墓志,或许还能解答这一问题。
  墓志写到虞弘是鱼国人。要确定虞弘的族源,必须了解鱼国。可是鱼国在哪儿?
  特别令人费解的是,墓志上共有两个地方涉及鱼国,而这两个“鱼”字却明显与其他字迹不同,显然做过修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第五部 时空隧道
1400年前的雕蚀:客居中国(中)

 
  

墓志中说虞弘是鱼国人,而且有改动痕迹,典籍中无鱼国历史的记载,专家多有猜测
  1999年,山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太原郊外发现一座隋代古墓,墓主人叫虞弘。
  虞弘的家乡鱼国吸引了历史学者的注意“鱼国”在哪里?会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墓志提供给我们关于鱼国的信息,最重要的有两个:虞弘是鱼国尉纥磷城人;虞弘的祖先曾经“弈业繁昌,派支西域”。这就点明了鱼国应该在西域。
  张庆捷:“西域是个很大的版图,以往我们把玉门关以西广大地区都叫西域……” 
  寻遍史书不得之后,张庆捷竟然在《山海经》和《左传》中,意外地看到了有关“鱼国”的资料。
  但这两个“鱼国”都不是虞弘的家乡。
  鱼国真的在历史上消失了吗?


南北朝以来定居太原的洋人较多,这是出土于北齐将军徐显秀墓的金戒指 
  虞弘墓志上,这两个被改过的“鱼”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虞弘的姓氏是他的本姓呢,还是与历史上著名的中亚粟特人一样,将自己国家名称的汉字谐音,变成自己的姓氏呢?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林梅村,多年来潜心研究丝绸之路考古和中亚消失了的古老语言。
  他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虞弘的族源和鱼国的位置做出了推断。
  林梅村认为,虞弘的祖先应该是曾经活跃在甘肃东部至山西北部的杂胡之一步落稽。
  他还判断虞弘出生地尉纥磷城在新疆伊吾县境内,就是柔然汗国建立的木来城因为虞弘父亲时,鱼国已经投奔柔然。
  但是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亚和西亚历史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余太山,则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得出了另一番结论。
  他认为,虞弘的祖先是最早居于锡尔河北岸,后来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迁往粟特地区的马萨革太人。这个部落曾经打败过波斯大帝居鲁士的入侵。


戒面人物形象为胡人,指环为龙形 
  那么虞弘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呢?
  林梅村认为虞弘的祖先步落稽迁入黄河流域后,因为仰慕中原文化,而改用汉姓。 
  余太山认为虞弘之所以选择虞姓,则与中国著名的五帝之一,舜帝有关。因为在墓志中,虞弘自称是有虞氏舜帝的后人。而舜帝部落同样以善于捕鱼著称于历史。
  无论林梅村还是余太山,都认为虞弘的先祖是有意识的选择了自己的姓氏。
  不过对于鱼国,截止到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
  虽然鱼国的位置有待争议,但是,因为虞弘曾担任检校萨保府,统领粟特聚落事务,因此,鱼国与粟特的关系应该非常近,并且极有可能同属伊朗文化范畴。
  就在学者们积极探索鱼国之迷时,荣新江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鱼国人虞弘本身的复杂经历。


虞弘墓胡腾舞浮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