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没法帮您的忙。”
会晤不欢而散。
史迪威电告中国委员长,称英国人是“难以合作和不可靠的伙伴”。
无独有偶,中国人同史迪威的合作关系很快也显露出棘手的苗头。
杜聿明,字光亭,中国第五军军长兼远征军副总司令,史迪威名义上的副手和下级。
其实他才是这支中国大军真正的司令官和决策人物。他的军部设有一架电台直接同重庆
保持联系,并把史迪威的动静和各种情报随时汇报给委员长。
同古战役前夕,史迪威赶到眉苗指挥部走马上任。初识杜聿明,他对这位中国副手
评价颇高:“……兢兢业业,对战术懂行,随时准备进攻,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而
最初他以为所有的中国军官都具有相同的品质:“……吃苦耐劳,服从命令,从不讨价
还价和自高自大”。(引自[美]罗曼纳斯和森德兰:《史迪威出使中国》)
事实很快证明这是一种美国式的错觉。
一次应亚历山大邀请,史迪威和杜聿明前往英军防区进行礼节性视察。在一处阵地
上,一名英军上尉看见中国将军抽的是美国“骆驼牌”高级香烟,于是便直截了当地质
问道:
“请问杜将军,为什么你们中国军官抽高级香烟,而你们的士兵却只能穿草鞋打仗?”
杜大窘,继而恼羞成怒,险些拔出枪来要枪毙那个白人上尉。对西方人来说,任何
坦率的谈话都是正常的,不管对上级还是下级。但是中国人却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从那
天以後,史迪威一连好几天都从杜将军眼睛里看出一种受了伤害的深深的敌意,起初他
并不在意,认为这不过是杜将军器量狭小所致,但是过了许久以後,他终于认识到造成
这种对立和冲突的原因远非个人品质使然。
同古战役开始後,史迪威同杜聿明在作战方针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按照史迪威的设
想,第二百师的任务应当是“阻击和牵制敌人”,另外“以新二十二师和九十六师快速
跟进,对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实行分割包围,确保全歼或大部消灭敌人。”(摘自《史迪
威日记》)
但是这个计划遭到反对。
在杜聿明看来,史迪威处处都有滥用职权和居心不良的意味。美国佬野心勃勃,好
大喜功,一心指望打大仗出风头。远征军是委员长的精锐部队,也是杜聿明的本钱,拿
人家的本钱下赌注当然不会心疼。
杜聿明一面将敌情电告委员长,一面制造种种借口搪塞史迪威,抵制美国人的进攻
命令。
同古大战在前方打了十二天,史迪威和杜聿明在后方吵了十二天,直吵得昏天黑地
不可开交。
其实史迪威同杜聿明的矛盾只是他同蒋介石冲突的前奏。这段冲突的历史,不仅表
现了个人不同的性格和气质,更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利益原则上的冲突。
同古战役一结束,史迪威就怀着不可遏止的愤怒飞往重庆。他要把缅甸前线的这些
乱七八糟的事情当面向委员长讲清楚。
3
一九四二年四月,缅甸盟军统帅部决定,以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国方面三个整军
(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英国方面五个整师,共计二十五万人的优势兵力与日军决
战。
曼德勒会战的宏大构想首先出自重庆蒋委员长对时局的判断。蒋委员长并非不愿意
打仗,而是必须在保存实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与敌决战。中国有条著名的军事原则,叫
做“避实就虚,与逸待劳”。现已查明,侵缅日军共有四个师团,近十万人,从东西路
长驱直入。如果以盟军优势兵力猛攻其中一路,大获全胜是有把握的。
曼德勒地势居高临下,背靠滇缅公路,进可以出击,退可以就地防御。委员长选择
曼德勒作为会战的理想战场,确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国佬捣什么鬼。
曼德勒大会战的计划同样迅速得到英国盟军的认可。在英国人看来,缅甸迟早要丢
给日本人,只要中国人肯打仗,愿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开去,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战
略、计划、方案、方针他们统统都赞成。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部队安全地从容
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国之间这种不牢靠的战斗友谊无疑将断送这场匆匆拼凑起来得的大会战。美国
人史迪威由于担任了名义上的总指挥,因此注定要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扮演一个名声扫
地的耻辱角色。
四月三日,日机首次空袭曼德勒,炸死数百平民。许多天后,街道上还能看见许多
无人掩埋的尸体和烧毁的车辆。大火同时还烧毁了一处油库和内河码头,致使水陆交通
瘫痪了一个星期。
八日,委员长夫妇偕史迪威、罗卓英同机到达曼德勒。委员长在重庆亲口向史迪威
保证说,他将正式授予这位美国将军提升和罢免远征军中任何军官的权力。尽管这个空
头支票后来没有兑现,担是委员长的安抚还是逐渐平息了史迪威的怒气。他们还在一起
合影留念,蒋夫人站在两个敌对得起男人中间,满面笑容地挽着史将军的胳膊。
罗卓英,字尤青,二级陆军上将,保定八期炮科毕业,陈诚系骨干。罗卓英是这样
一个有非议的人物:军事上迄无建树,官场上官运亨通。此次受命出征远征军总司令,
事先被交待明白,位在史迪威之下,杜聿明之上。委员长认为这样可以缓冲史、杜之间
的矛盾冲突,委员长选中罗卓英出马还有另外一番深意。罗卓英军事上平庸,因此不交
与指挥权,但是罗卓英与杜聿明分别来自对立的陈诚系和何应钦系,可以起到互相牵制
和约束的作用。委员长不是信不过杜聿明,而是任何人大权在握都令他不敢放心。
对史迪威来说,情况就简单的多。委员长夫妇只在曼德勒停留两日,十日返回重庆,
临行前告诉史迪威,他只需取得罗卓英配合,对远征军的指挥就不会出现任何障碍。史
迪威相信了委员长的话。美国人天真地认为战区总参谋长理应对远征军总司令行使指挥
权,并且罗卓英满口答应表示服从。这样,雄心勃勃的史迪威再次全心全意地投入打败
日本人的曼德勒会战中。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六日,西路战线一片混乱。
十二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在缅甸向导带领下,采用隐蔽的穿插战术,
神速地穿过英印军布下的三重防线。日军好像神话中那枝射开山门的响箭,直直地射中
了仁安羌油田西北的滨河大桥,堵住了英缅大军的退路,将英印军主力两万多人全部装
进了口袋。
十六日黎明,亚历山大总司令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落入敌人包围圈,大为惊慌。
他断定日本人一定使用了空降战术。总司令一面命令炸毁油田,一面匆匆组织突围。一
连两天,仁安羌油田上空浓烟滚滚,爆炸声不绝于耳,无数高耸的井架和钻机在火光和
浓烟中倒坍,变成一堆堆焦黑的废铁。
突围完全是徒劳的,军心大乱的英缅军的进攻在日本人的强大火力面前被碰得粉碎,
留下一片片狼藉的尸体。至十七日傍晚,英缅军除了在敌人阵地前面丢弃了大约两千具
尸体外,始终没能向前移动一步。
入夜,善于夜战的日本人派出小股队伍进行夜袭,于是仁安羌到处都是射击声和喊
杀声。英缅军士兵在黑暗中乱作一团,自相残杀,第一师师长斯利姆少将在无线电里绝
望地喊道:
“……我们快完蛋了,将军。没人能挽救我们,除非上帝显示奇迹。”
然而,奇迹出现了。
午夜刚过,一只满载中国士兵的车队在坦克掩护下突然出现在滨河大桥阵地以北。
天快亮时,桥头阵地被收复。一个团的中国军队在十多辆美制坦克掩护下继续向日军进
攻,猛烈的炮火把猝不及防的敌人打得纷纷溃败。
上午十一时,亚历山大将军得到报告:日军阵地被攻克,一个大队敌人被全歼。
口袋打开了,死里逃生的英缅军败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样涌过桥去。他们丢弃了不
计其数的车辆和武器,然后没命地向北溃退。中国军队在他们身后的仁安羌又坚守了三
天,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外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最后主动撤离
战场。
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胜利虽然远远够不上辉煌,但是他们
毕竟在关键时刻把敌人防线敲开一个小小的缺口,从而拯救盟军主力免遭覆灭。
这支中国部队番号为第六十六军新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少将,四十一岁,毕业
于美国西点军校。他因此获得英国皇室勋章一枚。
仁安羌之战历时一周,日军功亏一篑,仅仅占领一座空城。第三十三师因此受到军
司令官严厉训斥,联队长作间河大佐受到降级和严重警告处分。对一个疯狂崇拜天皇和
战争的日本军官来说,打败仗不仅意味着失去立功和晋级的机会,而且意味着在军队里
永远抬不起头来。
4
自以为大权在握的美国三星上将约瑟夫·W·史迪威又一次在缅甸盟军各集团军之
间奔忙起来。他被受权在曼德勒组织一场会战,一场旨在打败日本人和挽救缅甸的决定
性战役。他期待创造奇迹,把日本人赶下太平洋。中将一生中崇拜的偶像只有一个,就
是法国统帅拿破仑。
与上次不同的是,在他身后那些参谋队伍中,又多出来一群穿灰布军装的中国人。
为首的便是个子矮胖的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
委员长登机前面授机宜。他叮嘱罗卓英:“我们吃的是美国饭,不是英国饭。你务
必牢记。”罗卓英困难地挪动矮胖的身体,开始在亚历山大、史迪威和杜聿明的三方夹
缝中努力起到弹簧垫圈的缓冲作用。
在缅甸盟军的指挥系统中,亚历山大居首,史迪威次之,罗卓英名义上排第三。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