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之魂--第二次世界大战缅印战区纵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晚,渡边师团长噙着激动的热泪将一面太阳旗挂在最先冲进腊戌的坦克上。第五
十六师团穿插成功,师团向军司令部发出报捷电。
    同一天,各个战场的日军都开始向敌人大举进攻,套在缅甸盟军脖子上的绞索被拉
紧了。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缅甸盟军三方指挥官在曼德勒西南小镇皎施举最后一次
联席会议,讨论紧急撤退的对策。出席会议的有美国将军史迪威,中国指挥官罗卓英和
杜聿明,英方是亚历山大总司令。另有参谋军官数十人。
    史迪威头戴上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式宽边战斗帽,身穿卡其布士兵服,不佩戴军衔,
也不刮胡子,一副怒气冲天和玩世不恭的样子。罗卓英大腹便便,怏怏不乐:杜聿明则
满脸阴鸷,心神不定。只有英国人显得情绪很好。亚历山大像个衣冠楚楚的绅士,嘴里
衔着雪茄烟,并不时对他的参谋们开上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
    会议开始,尴尬数分钟。形势很清楚,盟军已经落入敌人的三面包围中,唯一的出
路只有一条:退到印度去。
    亚历山大发言:
    “诸位先生,我很容幸地报告大家,鉴于日军已经攻占腊戌的严重局势,敝国政府
正式通知本人并由本人转告诸位:不列颠联合王国准许中国在缅甸的军队及其装备到印
度避难。有一点需作说明:按照国际惯例,贵军入境前须申报难民身份,由英国军队矛
以收容,并在指定地点集中管理,诸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此协商解决。我
的话完了。”
    一片难堪的沉默。
    很明显,英国人达到了目地。他们既有理由从容不迫地撤出缅甸,又能体面地收容
中国十万大军,这些军队日后还能帮助保卫印度。这样的好事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将军却无地自容。他们原本到缅甸来是为了拉英国人一把,不料反倒成了难民,
落到被人家收容的地步,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柄?!
    杜聿明站起来发言。
    “先生们,我的部队不能接受亚历山大将军的好意。既然我们从中国来,就该回中
国去。我想我有自己的国家,不必上印度去做难民。我相信日本人挡不住我的道路,这
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话。”
    亚历山大做个遗憾的手势,宽鸿大量地表示理解。
    “如果杜将军什么时候改变了主意,我本人随时表示欢迎。”
    罗卓英悄悄阻拦杜聿明:“我们应该先向重庆请示在说。”
    杜不理睬,历声回答:
    “谢谢阁下,杜聿明决不会改变主意,除非我不再是军长。”
    史料载:“……杜聿明戴上军帽,凛然退场。”
    史迪威无动于衷地喝着浓咖啡,把玩咖啡杯子,咖啡的苦味悄悄在嘴里漫延。他突
然觉得自己处境同喝咖啡很相似——本来可以放一把糖,可是人们偏偏喜欢自讨苦吃。
缅甸之战远甚于咖啡之苦,它简直是一场恶梦,把人折磨得要疯。好在这一切就要结束
了。史迪威唯一自慰的是没有像新加坡和菲律宾盟军那样挂出白旗投降。
    杜聿明一走,罗卓英再也坐不住了。他只是个空头司令,既约束不了杜聿明,又得
罪不起史迪威。于是他左右为难了一阵,也悄悄抓起了帽子。
    “罗将军大概打算跟我上印度去,对吗?”史迪威突然抬起眼睛,讽刺地问。
    “不不……将军,你知道,我得立刻向蒋委员长请示。”这位有职无权的总司令结
结巴巴地解释。
    “你又错了,你该先向我请示才对。可是我命令你一个人撤退到印度有什么用处呢?”
史迪威说。
    罗卓英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终于叹口气,抓住帽子的手又慢慢松开来。
    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默没能持续多久,屋外响起了尖锐的空袭警报声。很快天空中传
来日本飞机的呼啸和扫射。会场大乱,人们纷纷跑到屋外去躲避。罗卓英趁机抓起帽子,
连蹦带跳地溜走了。屋子很快空下来,会场上只剩下两个面对面坐着穿军服的人:一个
是衔着雪茄烟满不在乎的英国绅士亚历山大,一个是抽着烟斗若无其事的美国中将史迪
威。
    “先生,我能帮什么忙吗?”四目相对,这回亚历上大没有摆架子,诚心诚意地问
史迪威。
    史迪威朝他探探身子,嘟哝了一句《圣经》上的话:
    “洪水到来的时候,先知说:‘有罪的人们,从头开始吧’”
    “不错,让我们从头开始吧。”亚历山大挤挤眼说。
    他们笑起来,碰了碰咖啡杯,彼此感到接近了许多。后来亚历山大没有食言,他果
然在印度给史迪威提供了许多方便。
    意外的情况突然发生了:一颗炸弹落在了会议室门外的花台上,猛烈的气浪掀掉了
门窗和半个屋顶,掀翻了会议室里所有的桌椅和陈设,浓烈的硝烟和灰尘弄得屋子里什
么也看不见。当人们冲进屋子里抢救两位总司令时,才发现两位绅士都被压在桌子下面,
弄得一头一脸都是灰土。幸好日本炸弹威力尚不算强大,否则盟国政府当天就向全世界
发布一则令人悲痛的讣告。
    四月二十八日,腊戌失守当天,负责防守腊戌的第六军军长逃到畹町,又同刚刚开
到畹町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一道钻进装甲车,一口气撤退到三百公里以外的保山。
    二十九日,罗斯福总统从大洋彼岸打电报给委员长,保证美国一定要“打破日本的
封锁,重新找到一条把飞机和军火送到中国的有效途径。”
    三十日,鉴于日军两翼继续推进,盟军加快撤退步伐。史迪威两次电告杜聿明向印
度境内转移,均被置之不理。
    三十日下午,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上将悄悄离开指挥部不辞而别。他带了一排卫兵
强行征用一列火车,押着司机开往密支那,准备从那里登机飞回重庆。不料这列不按计
划运行的火车只开出二十五英里就与另外一列货车迎面相撞,致使本来就极度拥挤的铁
路因此中断两天。罗卓英的逃跑行为无疑给中国军队的失败雪上加霜,再涂上了一层怯
懦和可耻的色彩。
    “我的天!这头脏猪怎么没有撞死?!”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难
道委员长竟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打胜仗?!”
    第二天,亚历山大也把他的司令部撤过瓦城大铁桥,开始向印度转移。桥对岸,史
迪威和他的助手还在试图说服那些后到的中国军队撤到印度去。他告诉中国人,他一定
要从印度发动反攻,重新夺回缅甸。他需要中国军队保存实力。
    但是他的努力收效甚微。
    在这场灾难性的国际大撤退中,每个中国将军都对前途丧失信心。失败已使他们人
心惶惶,反攻缅甸更不是他们的责任,因此他们只想快快回国,逃出这场可怕的灾难。
    在去向问题上,绝大多数中国军官都自觉站在杜聿明一边,齐心协力带领队伍往北
赶。
    只有一名中国师长例外。新编三十八师少将师长孙立人接受了史迪威的忠告,他在
经过再三观望权衡和犹豫之后,终于放弃了拼死回国的念头,在最后时刻采取了把对伍
拉往印度以保存实力的明智之举。
    五月一日,史迪威随同最后一批后卫部队撤过瓦城大桥,桥上已空无一人。一队英
国工兵正在执行亚历山大地炸桥命令。美国将军神情黯然地伫立在西岸的山坡上,久久
不动,一任江风拂乱他花白的短发。
    第二天凌晨,一声巨大的轰响伴随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瓦城大铁桥被拦腰炸成数
段,跌入滚滚江水中。铁桥的命运象征着大英帝国在缅甸的彻夜失败,同时也标志着中
国远征军踏上了退出缅甸的苦难历程。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美国空军杜立德中校率领十六架“B-25”轰炸机,袭
击了日本东京。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第一次在本土受到炸弹的教训,从而使他们狂热的头
脑开始懂得了战争的恐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杜立德”大轰炸。
    这次大轰炸导致了五十天后发生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岛大海战。日本海军本想美国太
平洋舰队,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大轰炸的另一个结果,是日本侵华日军疯狂向中国沿海的江苏、浙江两省进行了为
期一月的大扫荡。“约有二十五万中国军民在扫荡中被屠杀,两万妇女被奸淫。”(引
自《太平洋战争》)
    大轰炸的影响也迅速波及到缅甸战场。日本军方担心美国继续利用中国大陆为基地,
轰炸日本本土,因此决心不惜代价打击重庆政府,迫使蒋介石和谈。在缅甸作战的日军
从此全力以赴打入中国境内而放弃了进攻印度。这样,英军得以逃之夭夭,而中国军队
则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
    四月三十日,进攻腊戌的日军五十六师团奉命向中国境内进攻。他们分兵两路,一
路扑向缅甸最后一个大城市密支那,以切断中国远征军的退路,一路由坂口少将率领,
沿滇缅公路向中国境内挺进。
    一周后,密支那被攻占。中国远征军回国的最后一线希望被掐断了。

    由于中国军事当局严密封锁了缅甸战败的消息,因此国内民众仍然被蒙在鼓里。报
纸天天都在报道记者发自前线的“胜利”消息。那时候的国内报纸几乎千篇一律都用虚
假的新闻欺骗民众。比如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中央日报》宣称“同古大战战果辉
煌,歼敌一个师团”,四月各大报又争相刊登“仁安羌歼敌五千”的捷报。“彬文那重
创敌寇一个师团”的消息尚未证实,国内舆论又开始展望“曼德勒会战胜利在望”,云
云。这些用谎言编织的胜利图景一度确实起到了鼓舞民众的作用,使他们在防空洞躲避
敌人飞机时对未来前途充满信心。只有五月初的一份《云南日报》在不显眼的位置上,
刊登了一则记者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