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与秋也是一愣,如果这株兰花也管这么多钱,那二流送给她的那一盆,不是也这么贵,如此大的礼要怎样才还得清? 

  罗玲继续说:“这株兰花钭立宽叶,挺拔有神,叶形特征明显,可能是西蜀素梅。新芽出土时有浅紫色筋纹,根粗壮,苞衣硬化,萼呈牙黄色桃叶瓣,捧呈金黄色蚕蛾状,唇瓣有点状黄胎印。市价一般在500到1000块钱一苗。只可惜这兰花还没开花,我不是很清楚它是不是西蜀素梅这个品种?” 
  一边听着罗玲的讲述,一边用特殊的感知兰花生长的全过程。二流越听越惊,这株兰花的特征居然与罗玲说的一模一样。“500到1000元。”二流在心底里盘算着兰花的收入:“如果一年养十苗,那不是近一万块?可是,要怎样才能让兰花长得快长得好呢?” 
  “如果开出的花是十连株,就是一支花茎上开出十个以上的花雹,那可能要管一万多块钱一苗。” 
  “十连株。”二流有点晕乎晕乎的,他的感知中,这株兰花头年开出的花正是十连株。 
  “一苗一万?十苗十万?百苗百万?”二流吃惊地脱口而出。这时,二流感觉到,兰花小剑不屑地扬起身姿:“现在知道我的价值了吧,我可是相当高贵的品种,还不好好照顾我。”二流脸上一笑,接过罗玲手里的兰花,轻轻地抚摸着,在心底里对兰花小剑说:“小剑啊小剑,你真是给我一个大惊喜啊。” 

  二流的想法没错,但却忽视了市场对兰花的需求量,如果一种兰花批量生产,哪还有什么价值呢? 
  王与秋听到罗玲说一苗花只管500到1000元,暗暗松了口气。可是,当以后,她听说二流卖出第一盆兰花,所卖出的价格的时候,不知会是什么心情? 
  二流在心底里盘算了一阵,决定还是先弄清楚这兰花的价格再说,便问道:“罗玲,你家里是不是有鉴赏兰花的书,借给我看看。” 
  “我哪有什么书?”罗玲说:“这些都是跟我大伯学的,我大伯在省城上班,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养兰花,鉴赏兰花还算是民间高手吧。这样吧,陈雨峰,你把这兰花照下来,我给省城的大伯从网上寄过去,让他给看看,到底是什么兰花?” 
  陈雨峰给兰花照了相。其他人也觉得,在阁楼上照张相留个纪念还很有意义,便一个一个挨着端着那盆兰花站在窗台前照起相来,王与秋最特别,她是半躺在二流那张床上照的,一张舒懒的睡美人像。 

  一直闲聊,欢声笑语不断。 
  其间,二流他母到小阁楼上,给众人安排了睡觉的地方,便回去休息了。陈雨峰和罗玲听说他们和二流一起睡阁楼,高兴地不得了。三位女生则失望地叹了口气。 
  时间很快到了九点,该出发了。 

第029章 打野食(1) 

  众人下了阁楼,收拾好装备,借着月光,打着电筒,向田野间进发。 
  夜色笼罩着山村,随着夏天的渐渐过去,田野间的风变得柔和清凉起来,仿佛舞动的丝绸轻拂脸面的感觉。同时,风中还夹杂着稻谷成熟的气息,百花开放的气息,蛙鸣狗吠的气息……揉杂成秋天的味道。 
  “二流,今年你家肯定是个丰年。”走到二流的田边,陈雨峰打着电筒,抓起一支谷穗,认真地打量着,自豪地说:“过去一挑田(两挑半田约为一亩)就只能打一挑谷子,现在科技发达了,选种育种、施肥高产等技术大大提高,瞧这谷穗的饱和程度,都压称砣了,一挑田肯定打个三挑谷子应该不成问题。” 
  这时,一群小飞虫受了惊吓,从稻谷丛中飞了起来,在电筒的照射下,发着银色的光芒。罗玲觉得好奇,问道:“这些是什么虫?好美啊。” 
  王与秋却对这些小虫很厌恶,说:“一点都不美,你看那银白光芒让我起鸡皮疙瘩。” 
  陈雨峰瞧了瞧,说:“这种小虫叫稻飞虱,稻谷的常见病了,专门吸食稻子的茎上的汁液,严重的可以导致稻谷因为营养跟不上而一片一片的枯黄。不过,不用担心,二流的这些稻谷患病还不严重,用叶蝉散、速灭威、马拉硫磷等农药杀杀就成了。最好是呋喃丹,打在稻谷的根部,不会污染到成熟的谷粒。”这给谷物瞧病,是陈雨峰的主攻专业,说起来就津津有味,没完没了。 

  “停。”吴倩打断他的话:“别忘了正事,你那些专业知识回头再显摆。” 
  “行。”陈雨峰赶紧说:“回头我到镇上给二流办点药,托人送上来打了就没事了。” 
  一行人又重新上路,决定走得远一点,然后在往回走的途中打渠妈儿,抠黄鳝,这样离二流家越近收获越多,刘越深扛起来就越轻松。要不然,一路打、抠着走,到了最远的地方,袋子很沉重,还要背着往回走,难受。 
  随着走动,电筒的光亮照射到在稻田边憩凉高歌的渠妈儿身上,渠妈儿怕得立马不动了,等光亮移开,渠妈儿像得了自由似的,“扑通”一声跳下水,跑到别的田坎继续唱歌去了。 
  有的田坎边边上还有一些小洞洞,这自然就是黄鳝的栖身之所。 

  一路上看到好多好多地渠妈儿。好多好多地小洞洞。这些渠妈儿和黄鳝今晚上就要成为几人地夜宵。一行人都相当激动。但是现在又不能打、不能抠。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各人心里面都像猫抓似地。 
  夜黑七八黑地。虽然有点月光。但黑夜所造成地压抑感始终压在几个场镇上来人地心头。偶尔一声猫头鹰叫、狗叫。都能够让几个人在心里悄悄害怕一阵。 
  吴倩胆子大一些。又爱逞能。走在最前面。接着是陈雨峰、罗玲、刘海、王与秋。走夜路要会打电筒。遇到弯打外侧。遇到拱打内侧。就是打圆形路地圆心位置。避免光亮所造成地影子把路遮住。前面几人都不大会打电筒。只照自己脚下地路。其余一概不管。这就晃到了后面走地人地眼睛。为行走造成了不小地难度。因此。二流和刘越深走在最后押阵。时不时地照顾一下光线。 

  刘越深走在最后。看着前面这个奇怪地走路组合。心生一计。一边走一边“呵呵”笑着偷着乐。二流听到了笑声。转过头问刘越深:“你笑什么?” 
  “二流。想不想拐个弯?”刘越深神秘地笑着说。 
  “拐弯”是密语。阿南镇山路多。近些年也陆陆续续地修了些进村公路。路修好了。客车却上不去。走这些路地多是摩托、越野之类地车。坐越野车地时候。有时候年轻男女坐在一排。有地坏男想揩油。与司机熟悉。便高声喊:“师傅。帮忙拐个弯。”司机便神秘一笑。使劲一左一右狠搬方向盘。车子就猛地左右摇晃。坐在车里地人哪经不起这种颠簸。不由自主地就抱在一起。揩油便成功了。 

  于是,“拐弯”就成了揩油的代名词。当然,只有那些社会上的老油子才知道。 
  二流并不知道“拐弯”是什么意思,便问刘越深什么是拐弯?刘越深笑而不答,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几人继续前行,走到了一处草木茂盛的大石板路上。 
  “蛇!”刘越深猛地大喊,同时将电筒使劲一晃,营造出一种恐怖感。 
  “啊!”三位女生尖叫一声,转身就跑,一跑就撞进了后面站着的男士的怀里,一把将后面的男士抱住,借此掩饰内心的恐惧。 

  抱着王与秋柔软而发抖着的身子,二流终于明白刘越深这混小子说的“拐弯”是什么意思,美人在怀却高兴不起来,连忙扶住王与秋的身子,说:“大家别怕。” 
  “看错了,看错了。”刘越深连忙用电筒的光指着前面的一丛杂草,一本正经地说:“刚才那草好像在动,我还以为是蛇,后来有东西跳出来,我一看,原来是个渠妈儿。” 
  “哎。”众人纷纷长叹一声,三位女生则不好意思地退后一步,羞红脸转过身继续赶路。陈雨峰和刘海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刘越深,一脸坏笑。 
  二流和刘越深走在后面。刚起步,二流就气愤地敲了一下刘越深的头,小声说:“这黑更半夜的,别开这种玩笑。” 
  “呵呵。”刘越深也不躲开,任凭二流的手敲在自己头上,小声说:“怎么样?嫂子的身子还暖和吧。” 
  “暖和你个头。”二流再敲刘越深一头,转过身继续赶路。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25节     
      

  
  
  《二流》    第25节 
作者: 离流 
         
  走了几步,吴倩和罗玲觉得这声喊是不大合情理,大致猜出了里面的含意。但又找不到证据,一边走一边还声讨着刘越深。刘越深也不生气,只是陪着笑,咬死自己是看错了。其实,看到这一场热闹,刘越深心里乐开了花。 
  沿着大路走了半个来小时,二流让一行人停了下来,说:“到这里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往回赶,能抓到多少黄鳝、渠妈儿,就看大家的运气和水平了。” 
  终于开始行动了,众人拍手欢呼。 

  听到欢呼声,二流马上叫停,说:“声音一定不能有,否则就把渠妈儿、黄鳝都吓跑了,我们还抓什么抓?” 
  众人连忙捂住嘴巴,不再说话,走路都轻手轻脚的,生怕把猎物吓跑了。 
  刘越深和二流走在前面,两人负责打渠妈儿,他们两个是熟练工了,干起来自然轻车熟路。只见刘越深一马当先,一边轻轻走一边用电筒向田坎里侧照去。 
  突然,电筒的光亮照着了一只鼓着嘴巴的大渠妈儿。那渠妈儿突然被强光照射,不敢动了。二流便迎头赶上,挥起木棍对准渠妈儿的头使劲敲了下去。只听“扑”的一声,棍子落下,刚好敲到渠妈儿的头,渠妈儿被敲晕了过去。 
  刘越深则弯下腰,将渠妈儿拣起来,扔到事先准备好的麻袋里。 

  一会儿,麻袋里的渠妈儿苏醒过来,在里面拱来拱去,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