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就诊病人。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表现为:

    (1)祈求心理。就诊时祈求医生对他进行全面检查,给予正确治疗。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病人顺从检查和治疗,往往叙述自己的患病经过极详,以期得到医生的重视。若医生不耐心听他的倾诉,便会产生自责和不安的心理,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患这种病”。因此医务人员要维护病人的自尊心,热情相接,以礼相待,面带微笑耐心倾听病人对病情的诉说,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满足病人的要求。对老幼病残者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对需要做其他项目检查的人要详细介绍检查项目及理由。

    (2)紧张不安心理。当病人终于得到就诊机会时,心情会感到十分紧张。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由于就诊时间短或医生的催促,述说病情不知从何开始,或诉说杂乱无章;若遇到医生作厌烦状,更感惊慌和不安,深怕得罪医生和错过就诊机会,有时对医生的问话也会显得答非所问。医务人员此时应主动以和蔼的口吻耐心询问病情,并作好记录。对确诊病人,要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对没有明确诊断的病人要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程度,指导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处理的方法:有些疑难疾病受医疗条件限制无法诊治的,要热情地为患者推荐就诊医院,使其尽快得到诊治和康复。总之,门诊护理人员最先接触病人,了解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使病人在稳定的情绪下接受诊断和治疗,是其主要职责。

    (二)住院病人

    住院病人由于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且由健康人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其主要表现在:

    (1)适应性的变化。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须重新适应。

    (2)苦闷心理的产生。患者住院后,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经济等问题担忧,对疾病顾虑重重,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过于看重。或住院前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一旦住进医院,便认为是患了不治之症,于是心理苦闷、不安、忧虑、烦躁。这些情绪会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可加重或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咽痛、口干等,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3)恐惧不安心理。常常发生于为诊断某种疾病而进行的检查或手术前。病人惧怕检查带来的痛苦,更惧怕检查后所证实的事实。而有些病人对病情估计过于严重,看到别人检查时间过长,联想到自己,便产生畏惧检查但又想检查的矛盾心理。表现出明显的心跳加速、脉搏细微、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周身冒冷汗等生理功能紊乱的现象。产妇分娩时也会出现这种心理表现。

    (4)期待心理。患者饱受病痛和心理上的折磨,得到住院机会后,便将一切希望寄托于高明的医术和良好的护理之上,期待医生能妙手回春,使自己早日康复。往往会表现经常询问有关病情,对检查、治疗方法不断提问。有的甚至偷看病历,希望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的了解。

    针对住院病人的上述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怎样进行心理护理呢?

    1.耐心与病人进行心理谈话。当护士第一次接触某位病人时,要有礼貌,称呼病人的名字或职称,以示尊重。并谦逊地介绍自己,说明自己将会给病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谈话时,护士的口吻要自然、轻松、和蔼,要使病人觉得自己是诚恳的、友好的、善意的,以产生信任感。这种心理交谈能使病人减少惧怕和不安心理,是心理治疗的方式之一。护士的言谈、表情和音调在心理交谈中都会影响谈话效果。一般来说,谈话前护士最好先了解一下患者的知识水平和层次,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和语调,这样有利于患者对护士产生一种亲切感。护士要引导病人多谈自己各方面的成功经验,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虚心听取患者对医院的看法、希望和要求,有利于缩短医院及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医务人员经常恳切地与病人进行心理交谈,有利于转移病人的消极情绪,提高疗效,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2.细心观察。当与病人接触时,应当注意他说话的音调、内容和用词的方式、眼睛的视线、面部的表情和神态、头颈的摇摆度、姿态仪表、握手时的力量、服装打扮、注意力等,从这些信息中去判断病人的性情、文化层次、心理水平等。对病人的一举一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有助于医务人员对其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计划和心理治疗计划。

    3.帮助病人减少焦虑、排忧解难。病人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环境,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条件和要求,对住院的反应也自然各不相同。所以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并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1)找出导致病人焦虑的原因。往往已知原因的焦虑较原因不明的焦虑更容易消除。因此,护士要及时收集有关病人的情况,以确定其焦虑的潜在或特殊的原因。常见病人的焦虑原因主要有:①不明原因的害怕,即怕痛、怕死、怕失去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②环境改变,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不知怎样当个病人;③担心工作或家庭;④对所患的疾病有迷信或误解。对上述容易引起病人焦虑的原因,要细致分析,并耐心帮助病人解除。

    (2)尊重病人。病人住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在接待病人入院时,应表现出无限的关怀和体贴。对新来的病人要热心、耐烦地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同室的病人和主导医师以及医院对病人的要求等,让病人知道将怎样在院内生活。给病人治疗前,应当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做、要怎样做。如果是致痛的治疗,应当告诉病人会有疼痛,让病人有思想准备。

    (3)耐心指导病人运动、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运动可以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焦虑。因此,护士应根据各病员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如果病人的情况不适合运动,可以帮助他按摩背部,以松驰紧张的肌肉。

    适当的文娱活动不但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除焦虑,而且还能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促进身体康复。

    (4)精心执行每项护理。首先,护士要表现出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和充分的信心,使被护理的病人产生一种信赖感。这就要求护士平时练好护理基本功,树立起崇高的医疗道德和视病人如亲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其次,凡属护士工作范围内的事,应主动去做,不能苟且偷工,不能见脏的和麻烦的事就要病人或陪伴人去做。除此之外,护士还要学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强病人与病痛作斗争的精神承受力,主动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等等。

    (三)出、转院病人

    1.出院病人病人出院后的心理表现:

    (1)喜悦心理。恢复健康后与久别的亲人团聚,心情自然十分兴奋,但往往对病情预后估计不足。例如,一位心脏病患者因反复心衰住院多年,出院后为庆祝合家欢乐,大摆宴席,热闹非凡,而病人在欢庆之余忘记了不可多食和过度兴奋的医嘱,开怀畅饮而致心衰再度复发,结果急返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因此在病人出院前要做好出院指导,使病人学会预防旧病复发的保健方法,交待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不测。

    (2)忧虑心理。病未愈出院或虽病愈但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出院的人,担心出院后无医疗条件,无人照顾,表现忧愁、焦虑,进而申诉各种理由,推迟或不想出院。

    对这些病人要给予耐心解释,说明允许出院表明疾病已经好转,只要坚持治疗,定期复诊,是可痊愈的。同时也应向他们交待清楚出院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制订休养计划。增强自信心,使之愉快出院。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公费医疗的病人,尽管病已好,但仍不愿出院,而住院时又三天两头请假回家,目的是想多一些休息时间或多用一些好的药品,对这种人要坚决劝其出院。还有一种是,有些私费医疗的病人,病情并未恢复,却老想着出院,这种人多半是感到经济困难,住久了怕承受不起经济负担。对此,护士也要做好思想工作,讲清未愈出院的利害关系,稳定他们的情绪,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他们的病。

    2.转院病人。因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的限制,或因病人的病情复杂,转院治疗是常有的事。病人转院治疗时,常对自己的病情充满疑虑,从而更为抑郁和烦闷,对准备转去的医院环境、技术力量感到怀疑而不愿意转院。为此,医护人员要主动向病人介绍转院的目的,所去医院的条件和技术力量。必要时可介绍自己在该医院中所熟悉的同志,使病人转到一个陌生环境后有所寄托。转院治疗是对病人负责的表现,只有耐心讲清转院治疗的好处,病人才会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二、不同疾病病人

    (一)急性病人急性病人的焦躁心理和恐惧心理是最为明显的。急性病患者往往是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病势凶猛,对突如其来的患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感到心情紧张,并为因疾病的突来没有安排好家庭生活和单位工作感到烦躁。因此病人急切要求确诊,家人急于向医生叙述病情,常常出现一位病人有多人围观、不断插话,影响抢救工作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中要一方面组织抢救,一方面请无关人员离开现场,留下病人家属陪伴以防病人感到孤独无援。抢救过程中要及时向家属说明病情变化及预后安排,稳定家属的情绪,防止在病人面前啼哭,争取他们的配合。急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