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漩涡中、商业资本的萌芽和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迫使平民在日常劳动和生
活中离不开文字和数的计算。第二,幕府和各藩实施社会教会政策和保护寺
子屋的政策也促进了寺子屋的普及。
寺子屋在性质上是民间的教育设施。寺子屋的经营管理者和师匠(牧师)
以及开设者的身份,绝大多数是农、工、商或医生等平民百姓。经营者,在
江户、大阪、京都等大城市除公务官吏和富商外,多数是中层程度的商人;
… Page 79…
在农村和渔村,大部分是村长、村吏、村长助理等上层人物。在经营者中还
有武士、神官和僧侣。寺子屋本来是平民中间发展起来的初等教育设施。其
组织形式又很像私塾。严格地说,它不是近代的学校。但是,它在日本教育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平民的生活为背景,成为近代学校制度的前身。明
治维新后,日本普及小学,无疑是和幕府末期寺子屋的繁多密不可分的。它
是中世纪教育史上留下来的宝贵教育遗产。
(4)乡校
乡校是在乡村设立的初等教育机关。它的设立者与寺子屋不同,可分四
种情况:①幕府和各藩直接计划和监督,对管辖领地内武士子弟及庶民子弟
施以初等教育;②藩主的支族、家老 (封建诸侯的家臣中之首领)等有权有
势的人出钱,委托他人在领地内设立;③由民间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热心办学
者设立,但得到幕府或藩的许可,并受各藩藩主的监督或援助;④完全靠民
间经费维持,由民间知名人士开办。这四种情况,不论哪种情况都要受到幕
府和藩的督促和保护。乡校的教育对象和藩校不同,乡校招收的是平民子弟,
武士子弟不到这里来就学。乡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读、写、
算知识。学生的入学年龄大体上是七八岁的儿童。乡校的特点是重视道德教
育,各藩的办学者企图通过乡校来“淳化社会风尚”、“革除平民中间的恶
习弊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关。总之,乡校介
乎藩校和寺子屋之间,兼备二者性格。
因为乡校是用公费开办的,又是平民的教育机关,所以在维新以前开设
数不多。例如,天保年间 (1829—1843年)寺子屋开设数达到1987所,而
乡校只设13所。但是,明治维新后,寺子屋开设数逐年减少,乡校却比从前
增多了。这是因为乡校比较符合明治政府的意图,在行政管理上、教育宗旨
上和教学内容上比较接近近代学校的发展方向,而寺子屋逐渐改为近代的小
学校,不再新设。
(5)私塾
德川幕府末期,私塾也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当时学术有所发展、各种学
派不断涌现,学者辈出。许多学者自立门户,对好学的青年开放。私塾是一
些学者在私宅设立的高等专门教育设施,所以称为私塾。其设置者,多半是
没有其它专门职业的民间学者,也有一部分是在幕府直辖的学校或藩校从事
教育工作的学者,利用业余时间开设私塾。学生的年龄比较大,凡愿入学者
不问身份和出身,均招收。但绝不强制,完全靠本人自愿。私塾没有任何统
一规定,有的专门教授儒学,这样的私塾居多;也有的传授国学,还有的传
授洋学和医学。教学时尊重学生个人的要求,不采取统一的格式。私塾在发
展日本近代高等专门教育上是有贡献的,明治维新后成立的专门学校,很多
是在私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日本是一个善于取他国之长以补自己之短的国家,日本民族是富有强烈
进取精神的,勇于学习新事物的民族。在江户时代,它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袭击,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逐渐发展起来,因而对西方的
文化、科学技术等发生了兴趣。在已经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基础上,上层统
治阶级着重吸取中国宋朝和明朝的封建主义文化,而下级武士和开明藩主却
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摄取,因而形成儒学、国学和洋学的各种流派之争,
… Page 80…
并且在竞争中创办传授各种学说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机关。这就为明治维新作
了思想准备,培养了维新志士,也为近代教育打下了基础。
… Page 81…
十一、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教育
从清军入关,世祖定都北京,开始逐步统治中国,直至辛亥革命,清对
中国的统治长达267年之久。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资本主义势力侵
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方向转化。以鸦片战争为界,
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划分为古代教育史和近现代教育史。
1.社会概况
明朝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民不
聊生,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日益加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领导的
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由于种种原因,起义军在
北京未能站稳脚,满洲贵族在明降将的配合下率清军入关。顺治元年 (1644
年)顺治迁都北京,开始了满清统治中国的新封建王朝。
清朝的政权性质仍是一个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同时是实行民族压迫的朝
代。建朝伊始,清政权就遭到以汉族为主力的抗清斗争,统治者采取高压与
怀柔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另一方面笼络地主官绅和文人
学士,经过40多年才算平定了各地反抗势力,统一了全国。
清王朝入关后进行圈地、掠夺、屠杀,破坏了先进的生产力。后来停止
圈地,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社会秩序的经济措施,经济逐渐恢
复,到18世纪渐趋繁荣,一度出现“康乾盛世”的安定局面。农业、手工业
均有了发展,商品生产日益发达。社会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也发展起来,逐
渐与俄罗斯、朝鲜、越南和南洋一带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
总的说来,一度被扼杀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得到了恢复和缓慢发展。当然,
这种处于雏形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力量微弱,封建生产关系占据主体和主导
地位。因而即使在“康乾盛世”时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
改变,依然是民生凋敝。
清朝政治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空前加强。明代废丞
阳、设六部,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身上;又设立东厂、西厂作为监视人
民、制裁官吏的特务机构,滥杀无辜,造成了统治阶级的内部危机。清统治
者吸取了这个教训,设立军机处,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常设机构,实际
裁决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清政府为了清除汉人中文人们的反抗思想,一方
面通过科举、招纳、强征、举荐各种手段笼络“山林隐逸”;一方面又大兴
文字狱,施行政治、思想、文化上的独裁。为了反抗清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
迫,农民起义和士大夫阶层的反抗从未间歇。“反清复明”的真实内容是要
推翻这种残酷统治。
清朝在文化领域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在哲学方面,首推早期启蒙思
想家的成就。清早期,特别是明清之际,出现了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以及后来的戴震等为代表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
了宋明理学;主张个性解放和解放生产力,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提出了
初步的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和倡导民主政治。他们的唯物主义和民主主
义思想倾向,反映了正在形成中市民阶级的一些思想倾向,在思想史和学术
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自然科学和新技术方向也有相当的发展。有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黄
… Page 82…
宗羲、梅文鼎、李铣,及后来的戴震、焦循等。明后期耶酥教东传,西方科
学随之传入中国。康熙讲究致用,倡导科学,重用了一些欧洲人,如汤若望、
南怀仁等,对输入西方文明、发展自然科学起了一定作用。在康熙倡导下,
还编订了《永年历》、《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等书,丰富了科学知识。
医学与植物学方面也有发展。如乾隆年间官修《医宗金鉴》,是一部极有用
的医学著作。建筑艺术方面也有所成就。
在文学领域内,出现了很多进步文人和作品。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戏剧有孔尚任的《桃花扇》
和洪昇的《长生殿》等。这些作品,除艺术上的成就之外,还揭露了封建统
治的罪恶,提出了初步的民主要求,或充分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尤其《红
楼梦》和 《儒林外史》,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
落的社会现实,说明了封建社会趋向崩溃的必然性,渗透着反封建求个性解
放的民主精神。
思想文化在其他方面也有成就。但也要看到其落后的一面,如宋明理学
仍占相当地位,受到统治者提倡;考证训诂之学成风,脱离实际,烦琐没落;
在对待传统文化和接受西方文明挑战上存在错误倾向等。
这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化与清代的教育制度、政策和教
育思想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又反映了
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的诸方面,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