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探花天生达观,不再追究,改了话题道:
“师兄!当今汉皇刘启虽然刻薄於俭,耳根轻了点,但还是一位好皇帝!”
黄石公喟然长叹道:
“探花,物极则反!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逆天而行,好不过三代;不管他是‘尧舜圣世’,‘黄老之治’,因缘不灭,终将随著因果循环而消失,所以别太乐观、例如你已经娶妻,又是当朝御封神仙,却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早晚会被神仙界淘汰的。”
李探花闻言十分尴尬,正如黄石公所说,身处太平盛世,养尊处优,不免松弛道业,逸於安乐。
任天柔见夫婿默然脸红,於心不忍道:
“师兄!探花虽性喜戏谑玩耍,不过已收敛很多,只是满腹新奇主意,但皆朝著仁义方向走,只是功夫却滞而不进!”
黄石公也不忍苛责,微笑道:
“天柔!武功好坏还在其次,心灵修行最为重要,神通变化靠的是神识灵力;今有幸躬逢‘佛’会,大家应该虔心聆听佛法,必能有所收益。”
黄石公话毕,太虚仙境突然起了震动,西方天际现出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大放光明。
道道金芒穿透神仙府宅,只觉无比温馨,万缘放下,顿时起了肃穆恭敬之心,神仙众个个神识充盈饱满,神灵清明,知道‘佛’已降临。
太虚仙境召集符角吹响,四面八方神仙众潮涌而来,无量无边,无法算计,遍布仙境,却纪律严谨,丝毫不乱。
仙乐飘飘,仙女翩翩,尽散百花供养佛,五彩缤纷,朵朵晶莹剔透,薄似雪花,落地即融。
“佛”结趺端坐金刚莲华宝座,全身八万四千毛细孔皆绽放光芒,辐射状的佛光遍照虚空,百宝光中涌出千叶宝莲,幻化如来千百万尊,皆双腿盘跌於金刚宝花之上,身放金光,庄严肃穆,无以伦比。
“佛”如此广大神通,太虚仙境天地为之大大震动;地面涌山神泉,甘美如饴;神仙众瞻仰光中宝莲之佛,有如醍醐灌顶,个个神采奕奕,雀跃万分。
“佛”身旁随侍文殊、普贤、大势至、观世音四大菩萨,十大弟子,五百大阿罗汉众随行。
菩萨全身璎珞珠宝庄严,大阿罗汉众慈目祥眉,皆著皂服,偏袒右肩,双手合十,赤脚恭立。
释门异国朴素风采,行住坐卧威仪庄严,为神仙众惊叹不已,赞叹如来有此功德。
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三人见“佛”八十宝相,神通变化,即刻起身离座,伏地叩拜,为四大菩萨亲切阻止。
太虚仙境三层天众见天人导师“佛”如此宝相庄严,广大神通闻所末闻,见所未见,皆欢喜匍匐跪拜,畏爱兼具,恭敬仰慕之心自然流露。
释迦牟尼佛身金色,法相光明无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号称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共十称谓。
文殊菩萨首先介绍释迦牟尼佛出身来历,本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太子,因见人世生、老、病、死无常,乃弃太子之位出家苦修,而後入道。
接著佛陀弘法宣讲“入正道”、“四圣谛”。
佛音回绕仙境无量数天人众耳际,字句清晰,历历分明。
令人惊讶的是,耳际佛语并非外面传进之密意传音,竟是从自己心中涌出,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奔流入海。
李探花好奇心大炽,顽性又起,暗道:
“这是什么仙法神术,如此玄奇?‘佛音’到底能传出多远?”
举目四望,神仙众或睁目或阖眼,皆端坐蒲团洗耳聆听,虔诚恭谨、於是悄悄离座,招来青牛,施展“闪灵追星”极招“如影随形”,电光石火往外怒射而去。
“小青!尽力放蹄疾奔,测测佛音到区能传多远?”
青牛四蹄如电交加,咻咻进出火花,驾起雷云,载著李探花腾空而去,片刻远离太虚仙境。
二个时辰之後,来到忉利天界“灵霄宝殴”南天门外。
南天门守将数十名,全身铠甲执戈戍守,金光熠熠,神威赫赫。
值班统率托塔天王李靖见李探花骑著青牛奔驰而过,似有十万火急之事,正待招呼,已不见踪影。
炷香时间过後,李探花倒转回来,朝自己招手,又是一愣。
李探花未下牛背,急问托塔天王李靖道:
“李天王老前辈!您是否听见‘太虚仙境’有何声音?”
“有啊!听见‘佛’在广演妙音,如沐春风,玉皇大帝已经下了玉旨,将率领天界文武百官及天人千百万众前往护法,聆听佛训。”
“什么?会有这种事?竟然玉帝都惊动,也要参加法会……探花有急事待办,不奉陪了!”
李探花双脚一蹬牛腹,穿透天界祥云,住下层天飞逝。
时空转移,已不知天日时辰,只见前方灵山叠立,风光明媚,散仙聚落,凿洞修真。
李探花跳下牛背,耳际佛音竟然还是清晰可辨。
这可奇了!李探花毫不客气拎住一位修真道人前襟,猛然问道:
“老兄!说!是否听见‘太虚仙境’有何异常声音?”
“神仙别急!有‘佛’在广演妙论,您可以和我们一起前往聆听佛训!”
“你真的听见‘佛音’?怎么个听见法?”
“神仙别慌!‘佛音’玄妙,是从心中本性涌出来的,闻之法喜充满,可见‘佛’之伟大!”
李探花二话不说,跨上牛背,蹙眉噘嘴,犹是不服道:
“小青!闯进阿修罗魔界,我就不信魔类也会听见‘佛音’宣扬?”
青牛愕了一下,牛头摇得如鼓浪似的,不赞同此议。
李探花轻拍牛头安抚一番道:
“去啦!不证实一番我会寝食难安的,要不然逮个阿修罗魔将问问也好!”
青牛点头,踆蹄再奔,穿过云层往东北驰去。
阿修罗魔界四周魔林密布,树墙环绕,妖花异草茂盛。
一员魔将骑著魔马,率领十二名妖兵,缓缓一路巡逻。
乍见神光奕奕的李探花骑著头青牛,蹄踏雷云轰然,风驰电掣而来,急忙挥动手中长枪来挡。
及见李探花人单势孤,骑头笨硕青牛,认为有机可乘,喝令妖兵众把他团团围住。
“何方大胆神仙!竟敢犯我魔界,快快报名受死!”
李探花哪把这小小仗阵放在眼里,自顾沉声问道:
“说!是否听见‘太虚仙境’有何声响?”
魔将妖兵表情木然,似是耳聋失聪,不理会李探花询问些什么,往前就要擒拿。
李探花拍拍牛额道:
“小青!你看他们茫然不知,我就不信‘佛音’能传入魔界,打发这些妖魔鬼怪再回去!”
一旋身,从牛背上飞掠而起,所谓擒贼先擒王,“如影随彤”身法犹似天际游龙,直拳掼出。
魔将慌忙挺枪刺来,哪知直拳为虚,化掌为实,捉住枪头一提,把魔将撂下魔马,并指点倒。
再游走妖兵众一圈,十指点出,如敲熟瓜,弹指间妖兵尽皆倒地。
李探花揪起魔将衣领,不由分说甩了两个巴掌下下马威,盛气凌人问道:
“本‘老小子’就是‘浪荡孽神’李探花,以後撞上我应即刻回避,听懂没有?”
魔将双颊红肿,嘴角溢血,圆睁双眼,露出恐慌神色,却一脸茫然,不知李探花说些什么,无法回应,
一见李探花又伸手挥来,从双耳掏出泥丸似的棉絮,急道:
“大仙饶命!上头交代小将们塞住耳根,所以不知大仙说什么,请大仙饶命!”
李探花愣了一下,喝道:
“你给本神仙注意听著,西方可有什么声音傅来?”
魔将赶紧伏跪倾听,片刻之後,泪水夺眶而出,灵台之间透出缕缕白烟,青面撩牙的脸容渐渐消失,恢复常人五宫,庄严肃穆,浑身起了颤抖,一时嚎哭不止。
李探花哪见过大男人如此哭法,不以为然道:
“怎么!听那‘佛音’才一会儿就哭得如此哀凄,魔类也会伤心掉泪?倒是奇闻!”
魔将哽咽道:
“大仙!您有所不知……‘佛音’宣法字字契人心灵……使我悲心涌现……悔恨当初误入邪道……”
李探花讶然,佛法无边,竟能瞬间渡化魔性,口气转为温和,叹道:
“算了!你既然觉醒悔悟,现在做何打算?”
魔将正气凛凛,毅然道:
“小将决定重返魔界,趁此‘佛音’演说正法因缘,渡化同类,促其脱离苦海!”
李探花惊愕道:
“重返魔界?你难道不怕被发现偷听‘佛音’,引来杀身之祸?”
魔将指天立誓,正色道:
“大仙!小将今日得闻正法,起正念,乃缘起於您,恩同再造,来世当结草街环以报?
小将回去若能唤醒同类得闻‘佛法’,就算换得粉身碎骨之灾,也是宿世业障,罪有应得,舍了这身臭皮囊,要能入佛,正是求之不得!”
李探花闻言肃然起敬,想不到魔界中人竟说出一番大义凛然,不畏生死的话,自己却还不生正信,还要偷测“佛音”,实在惭愧。
“好自为之!”
李探花躬身一揖表示敬意,回头跨上牛背,绝尘而去。
耳际“佛音”还在讲经论道,李探花收起顽性,用心倾听。
“佛”刚讲完“八正道”,又补述道:
“世人心粗,好像猿猴,为烦恼业风吹动,心情时刻转变,或者攀缘不息,难得片刻宁静。吾人当自观心,勿使妄动,但观无明起处,随即渡化,以不生而渡,不可放纵无明烦恼,使用六根而不觉,吾人常自觉照,心即清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随起随觉,当下清净。
今日说法到此,各自安歇,明日再传。”
这岂不是正说自己像猿猴么?
李探花心中一凛,回味这番“佛音”,字字珠玑,句句皆法。
思想间,前方一片金芒闪炽,包融了人、牛,虚空俱寂,似入灭处,身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