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关知识象征——象征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往往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文题资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诗题运用假设提出问题,激发人类去思考,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胸怀和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苦,比直接告诉人们答案,更具有暗示性和更丰富的想像空间。《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以此作为诗题,既点明本诗的写作重点是写那条未选择的路,又能深化诗歌的主题。通过诗人对未选择的路的吟咏与感叹,表达诗人对人生的选择问题的思考,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第一单元5 伤仲永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是韩愈对欧阳弈家训的一句话,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就不懂得道理。的确,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如果固步自封,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才能,最终就会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同学们,让我们一同解读《伤仲永》,牢记这个深刻的教训吧。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宋说》等。
●相关知识人类的智商——人类的智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人的智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的智力是有可塑性的,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儿童、少年,可塑性更强。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只要个人努力,智力水平就会提高。相反,若是周围环境不好,所受到的教育不利,个人又不努力,智力水平就会降低。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称为“头脑迟钝”的学生,但后来经过他刻苦努力,一生共有10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观点。这种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
●文题资讯《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伤,哀伤。本文是一篇随笔,以《伤仲永》为题,写可“伤”之事,论“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并借此说明后天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6 黄河颂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一代代文人墨客,面对滔滔黄河,无不激情澎湃,用他们如椽之笔,为黄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颂歌。抗日战争期间,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今天,就让我们踩着那雄健有力的节拍,再一次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颂》吧!
●作者简介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笔名光未然、华夫,1913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出版《街头创作集》,第二年三月创作《黄河大合唱》。1940年后写出长篇叙事诗《屈原》《阿细的先鸡》《阿细人的歌》等。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主编。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
●写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月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相关知识关于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每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泥沙,每年平均输沙量达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徙。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关于《黄河颂》——《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文题资讯《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这是一首颂诗,诗题直接点明歌颂的对象和歌颂的主题,即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的颂歌,也是对中华民族唱出的颂歌。
文本浏览:
(朗诵词)(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气魄'文中指气势。,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段解'开宗明义,说出要“歌颂黄河”的主题。(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澎湃'形容黄河波浪互相撞击的样子和气势。,掀起万丈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层解'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文中指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巨人保护作用。。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层解'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4)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层解'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
评点感知:
(1)诗人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这是歌词写作的需要,也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需要。接着直接揭示黄河形象和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最后点明“歌颂黄河”这一主题。(歌词)(2)诗歌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为下文的“颂”作铺垫。(3)作者首先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的发源地,高度赞扬了黄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孕育作用。“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撷取一点,突出黄河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影响力。接着作者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像一个巨人”,写出了黄河形象。“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具体化了黄河的呵护作用。最后作者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伟大精神”。“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写出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民族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体现了黄河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滋润作用。歌词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的伟大。(4)诗人直抒胸臆,强烈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采用这种直接抒情的手法,与全诗的气韵格调保持一致,同时,也是由诗的主题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整体把握·重点集释
●内容概述《黄河颂》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构成。朗诵词开宗明义说出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词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先写“望”中所见,描绘了黄河波涛澎湃,“浊流宛转”,浩浩荡荡的气势。接着,分三个层次赞颂黄河,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地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中心思想诗人用澎湃的激情热情地讴歌了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并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像它一样伟大坚强的决心。全诗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1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全诗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