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会回去证实,然后告诉我。”朴实的叙述,再次让我们感受到邓稼先谨慎求实的作风。 (28)稼先转信,一方面是珍惜友情,言而有信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证实:中国原子弹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出来的。(29)这一段较为真实地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当接到稼先来信时“一时热泪满眶”,这是激动、自豪的泪水,为祖国为朋友而骄傲和自豪,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自然流露。“我不能走”(30)作者先点明邓稼先工作地点,然后引用儿时我们背诵的诗歌,巧妙地点出邓稼先所在的罗布泊的荒凉、凄清,条件非常艰苦,其实也是在赞扬邓稼先无私的奉献精神。 (31)这一段的揣测, 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关爱和敬重之情。 (32)作者先说明在研制原子弹的工作中,不仅需要种种才能,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非凡的胆识。接着又是一个细腻的询问,既有对老朋友的关心,也有担忧,言语间充满一片深情。 (33)先概写在戈壁滩上工作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再具体叙述邓稼先在一次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不能走!”表现了他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人。 (34)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其实这也是邓稼先一生的光辉写照,作者这样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把邓稼先置于一个近百年的历史背景中,把邓稼先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的伟大转变联系起来。(35)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说明这首歌影响是深远的,也说明中华民族历史的改变是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36)引出下文。 (37)高度肯定邓稼先无私的精神和巨大的贡献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38)从历史高度去评价邓稼先,肯定邓稼先的历史贡献具有永恒的价值
(39)总结邓稼先的一生是具有明确目标的一生,是前进的一生。 (40)邓稼先所走过的路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理想,他是幸福的!
第三单元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即席演讲的几句话。这几句话说得惊天动地,气贯长虹,说出了闻一多先生为了民主事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现在,闻一多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豪言壮语,他的铮铮铁骨,依然长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吧。
●作者简介臧克家,诗人。1905年出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相关知识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因参加李公朴追悼大会,发表了即席演讲,而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里。
●文化资讯闻一多上课时往往抱着一大叠自己写的稿本,昂首阔步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致敬坐下后,他也在讲台上坐下,然后慢慢掏出一包烟,打开来,对着学生笑一笑,绅士般地问:“哪位吸?”学生一阵笑。当然,没人吸,他自己便点上一支,吸了后才开始上课。他上“楚辞”,第一节课打开一尺半高的毛边笔记本,抽上一口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道:“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闻一多的课都不考试,学期终了,要求学生每人交一份读书报告。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文题资讯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有改动。运用这个标题,更能体现闻一多先生不同凡响的言和行,更能体现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第三单元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有的星辰如流星一样划过苍穹,消失在茫茫宇宙;有的星辰如恒星一般永恒在岁月的天幕,闪烁着不灭的光辉。音乐巨人贝多芬就是这样一颗永远的恒星,他不屈服于命运,用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永远“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大无畏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代人演奏出更加辉煌壮丽的“命运交响曲”。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去充分感知贝多芬平凡的一面吧。
●作者简介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等散文集。
●相关知识贝多芬简介——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未停止创作。其创作继承海顿、莫扎特传统,吸取法国大革命时期音调,鼓舞人心。他在创作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极大地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他对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乐,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王”。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另外还创作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文化资讯贝多芬轶事——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是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里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轻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等到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轻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贝多芬1803年开始创作《降E大调交响曲“英雄”》,这部交响曲的创作灵感来自拿破仑·波拿巴。当时贝多芬将拿破仑看作自由之神,希望他能在法国建立一个英雄的共和国,并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遍欧洲。他怀着热烈的心情创作了这部交响曲,命名为“英雄交响曲”,并准备献给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因此,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其愤怒和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咆哮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他愤然撕破了封面上波拿巴字样,由于情绪激动甚至将稿纸也撕破了。贝多芬重新在封面上写道:“‘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英雄而作。”
●文题资讯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文题不仅指贝多芬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创作了极为优美的音乐作品,还指贝多芬用坚强的意志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堪称顶天立地的音乐巨人。
第三单元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每当双休日来临的时候,都想好好休闲一下,放松放松被生活揉皱的身心,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或从事一些有益的活动。总之,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双休日过得轻松、愉快、充实。那么,同学们,你们的双休日是怎样度过的呢?你们的双休日是否曾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呢?我们先不忙着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隧道,把镜头投射到19世纪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家里,看看他的星期天是怎样度过的。
●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于世,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一生创作了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一生》等。
●相关知识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生于医师家庭。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猎人日记》《罗亭》《父与子》等。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出生于工程师家庭。当过职员。代表作有《卢贡·马卡尔家庭》《三个城市》等。
●文化资讯名人论莫泊桑——“他多思敏捷,成就卓著,不满足于单一的写作,充分享受人生的欢乐。”——左拉“莫泊桑的小说都是好小说。撇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