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印顺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备。云何名为圣教圆备?谓自称言∶我今已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於大众中正师子吼,开示一切顺逆缘起,寂灭涅盘,如是等名圣教圆备。云何名为圣教易入圆备?谓此圣教所有文句,其性明显,其义甚深。由此圣教能正开发诸甚深义,故说文句,其性明显,其义甚深,如是名为圣教易入圆备。云何名为证得自义无上圆备?谓无沙门或婆罗门,於如来所,能正开觉通慧为胜,是故於他证得自义,所应得义、所应觉义,唯有如来所说法教,为妙、为上,若过於此,言辞路绝,如是名为证得自义无上圆备。云何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谓诸如来所说法教,普为一切人、天开示,无倒开示,於一切法不作师卷,无遗开示,如是名为一 'P67' 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云何名为有圣言将圆备?谓有能断一切疑惑,及能生起一切善根,一切善法所依大信,现量可得安足之所,大师现前,如是名为有圣言将圆备。诸聪慧者,正观此六圆备现前,足能发起勤精进住。於三学中,依增上戒,修习瑜伽;依增上心,修不放逸;依增上慧,於大师教修瑜伽行。若有安住懈怠心者,当知希求二种过患∶一者、希求现法、当来能生众苦,一切烦恼杂染忧苦,不安隐住;二者、希求退失所有未证、已证一切善法,退失能引、能往善趣、涅盘大义。与此相违,勤精进者,当知希求二种胜利∶此精进者,於诸善法,未证能证;无退失时,能办自义、他义、俱义。云何名为能办自义?谓出家已,由其二相,说名有果∶一者、证得烦恼离系究竟涅盘,谓离系果;二者、能起世间胜乐,谓往善趣乐异熟果。云何名为能办他义?谓广为他宣说法要,令其能往世间善趣,究竟涅盘。云何名为能办俱义?谓自修治净福田性,堪任受用从净信边所得如法衣服等事,由此受用摄养己身,令其能顺一切善品。又能令他於己所作,得大果报,谓於当来往善趣故;得大胜利,谓当获得财宝、仆从皆圆满故;得大荣盛,谓当获得寿命、色、力、乐、辩才等自圆满故;得大修广,谓即於上所得三处,长时随逐无间断故。由四种相,应知世尊所说圣教,名善说法∶一、能趣寂静,能令证得有馀依涅盘界故;二、能般涅盘,能令证得无馀依涅盘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证得声闻、独觉、无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逝分别、最极究竟现量所显,无上大师所开示故。 'P68' 
注【24…001】『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二二经。


   


 二八; 四九一( 三四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来比丘,善出家,善得己利,旷世时时得生圣处。诸根具足,不愚不痴,不须手语,好说、恶说堪能解义。我今於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说法∶寂灭,涅盘,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觉,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诸比丘!难得之处已得,生於圣处,诸根具足,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苦灭。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如是出家,不愚不痴,有果、有乐,有乐果报,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是故比丘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生处」∶

  复次、具四圆满,能生圣处。若随有一成此圆满,於善说法毗奈耶中正修行时,名曰善来、善出家者。云何名为四种圆满?一、增上意乐圆满,二、根圆满,三、智圆满,四、即於圣处有佛出世得值圆满。增上意乐圆满者,谓如有一,於般涅盘,极净修治增上意乐方乃出家,非为债主及诸怖畏之所逼迫,乃至广说。当知如是而出家者,名善出家,生於圣处。根圆满者,谓如有一,眼、耳无阙,非半择迦,不缺支分,由得如是根无缺故,於善说法毗奈耶中堪任 'P69' 出家,说正法时堪能听受。智圆满者,谓如有一,性不愚戆,无有下品愚痴障故;亦不喑!7 ,无有中品愚痴障故;非手代言,无有上品愚痴障故。离三种智愚痴障故,有力能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即於圣处有佛出世得值圆满者,谓如今时,有薄伽梵释迦牟尼出现於世,是为如来、应、正等觉,乃至广说,若广解释,应知如前摄异门分(1)。宣说正法,趣寂静等,广说如前。当知此中生圣处故,名为善来,善得出家;根无缺故,不愚戆故,不喑!7 故,亦不以手代其言故,名善获得具足人身。 


   
注【25…001】『瑜伽师地论』卷八三(大正三0·七六五上──中)。


   


 二九(1); 四九二( 三五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作是念 ∶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无故此无?何所灭故此灭?然彼多闻圣弟子,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圣弟子)∶

  复次、其於缘生诸行流转,修观行者,略有二种作犹豫法。云何为二?一者、承习说无因论,二者、承习说恶因论。此中承习无因论者,观一切种皆无所因,便生疑惑,云何诸法无因而转?其有承习恶因论者,亦生疑惑,云何由彼不相似因、不称理因有诸法转?若有多 'P70' 闻诸圣弟子,远离二种非真实论,正观流转,由是因缘得善决定,无有疑惑,内证真实。若於是处说有多闻诸圣弟子,当知此中是诸异生;若於是处唯说有其诸圣弟子,当知此中说已见谛。 


   
注【26…001】『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四九·五0经。 


  (1)复次、於正法中,略有三种补特伽罗,犹有苦恼不安隐住。云何为三?谓如有一,於善说法毗奈耶中,为求涅盘,趣向涅盘,弃舍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唯能受持所有禁戒,便喜足住,不於时时转进修习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彼舍先时居家所有受用境界,未能随得无上安隐、证涅盘道,处在中间,犹有苦恼不安隐住,是名第一补特伽罗。复如有一,虽不唯於所受禁戒喜足安住,然其未能超异生地。由未能超异生地故,於一切法缘藉他故,常视他面,常观他口,何当如实知於所知、见於所见!恒於他所求闻正法,教授、教诫,然其自心有疑、有惑,犹有苦恼不安隐住,是名第二补特伽罗。复如有一,是学见迹,放逸而住,於现法中不堪证得究竟涅盘,有能摄受第二有体生起之因,有第二住,犹有苦恼不安隐住,是名第三补特伽罗,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复有三异补特伽罗,有诸快乐,善安隐住,谓阿罗汉一向乐住。 


   
注【27…001】『论』义所依经,待考。


   


 三0(1); 四九三( 三五一)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那罗,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尊者阿难,住舍卫国象耳池侧。尔时 'P71' 、尊者那罗语尊者茂师罗言∶「有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有如是正自觉知见生,所谓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尊者茂师罗言∶「有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有如是正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生故有老死,不异生有老死,如是说有」。「尊者茂师罗!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寂灭、涅盘耶」?尊者茂师罗答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寂灭、涅盘」。复问尊者茂师罗∶「有灭则寂灭、涅盘说者,汝今便是阿罗汉诸漏尽耶」?尊者茂师罗默然不答。第二,第三问,亦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殊胜语尊者茂师罗∶「汝今且止,我当为汝答尊者那罗」。尊者茂师罗言∶「我今且止,汝为我答」。尔时、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盘」。时尊者那罗问尊者殊胜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盘者,汝今便是漏尽阿罗汉耶」?尊者殊胜言∶「我说有灭则寂灭、涅盘,而非漏尽阿罗汉也」。尊者那罗言∶「所说不同,前後相违!如尊者所说,有灭则寂灭、涅盘,而复言非漏尽阿罗汉耶」!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言∶「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旷野路边有井,无绳、无罐得取其水。时有行人,热渴所逼,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身。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盘,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 


  尔时、尊者阿难语尊者那罗言∶「彼尊者殊胜所说,汝复云何」?尊者那罗语尊者阿难言∶ 'P72' 「尊者殊胜,善说真实,知复何言」!时彼正士各各说已,从座起去。


   


 复次、 !5 南曰∶

  有灭、若沙门婆罗门、受智,流转与来往,佛顺逆为後。


   


 「有灭」∶

  诸学见迹,虽於有灭、寂静、涅盘,不随他信,内圣慧眼自能观见,然犹未能於身触证。譬如有人热渴所逼,驰诣深井,虽以肉眼,现见井中离诸尘秽清冷美水,并给水器,而於此水身未触证。如是有学,虽圣慧眼现见所求,後烦恼断,最极寂静,而於此断身未触证。 


   
注【28…001】『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六八经。


   


 三一(1); 四九四( 三五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於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彼非沙门、沙门数,非婆罗门、婆罗门数;彼亦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