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善于说出利他利己的话。
周臣游腾引用蔡国和?由两个历史案例来引证自己观点的案例归纳法,值得我们仿效。
雍氏之役
【提要】
谋士和说客之所以高明,不仅在于他们能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在于他们敢于许下美好的诺言、并富有实现自己诺言的绝对信心。他们的大话是完全有根据实现的,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揣摩、更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关联性。
【原文】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
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译文】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苏代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贤卿你的调遣和管理。”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难道您不了解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而粮库空虚,毫无力量守住城池。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5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暴露了楚军的处境困窘,楚王已经开始准备放弃昭应的计策和进攻了。现在您竟然向西周征兵征粮,这明明是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被攻陷。”
苏代接着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
公仲侈听后颇为愤怒,很生气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西周断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盟,而单单和好韩国,这样一来,阁下就是在用一个破烂的高都,换取一个完整的西周,阁下为什么不愿意呢?”公仲侈说:“好吧。”于是公仲侈就果断决定不向周征兵征粮,并把高都送给了西周。楚军当然没能攻下雍氏,只好怏怏离去。
【评析】
苏代凭着言辞向韩国揭示出了事情的真正规律和发展方向,最终不仅解决了西周的难题,而且给西周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这种化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的谋略与口才是非常高明的。
审时度势、拨开掩盖在事物之上的遮蔽之物,洞察事物表象背后真理和本质,才能认清事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具有比常人高明一筹的预见性、判断力。战国说客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有这种预见性,而且还具有实施这种预见的实践能力,依仗三寸不烂之舌的雄辩口才,引导和诱导他人实现自己的预见、使他人的行为成为自己谋划的有机构成。
雍氏之役
【提要】
谋士和说客之所以高明,不仅在于他们能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在于他们敢于许下美好的诺言、并富有实现自己诺言的绝对信心。他们的大话是完全有根据实现的,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揣摩、更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关联性。
【原文】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
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译文】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苏代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贤卿你的调遣和管理。”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难道您不了解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而粮库空虚,毫无力量守住城池。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5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暴露了楚军的处境困窘,楚王已经开始准备放弃昭应的计策和进攻了。现在您竟然向西周征兵征粮,这明明是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被攻陷。”
苏代接着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
公仲侈听后颇为愤怒,很生气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西周断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盟,而单单和好韩国,这样一来,阁下就是在用一个破烂的高都,换取一个完整的西周,阁下为什么不愿意呢?”公仲侈说:“好吧。”于是公仲侈就果断决定不向周征兵征粮,并把高都送给了西周。楚军当然没能攻下雍氏,只好怏怏离去。
【评析】
苏代凭着言辞向韩国揭示出了事情的真正规律和发展方向,最终不仅解决了西周的难题,而且给西周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这种化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的谋略与口才是非常高明的。
审时度势、拨开掩盖在事物之上的遮蔽之物,洞察事物表象背后真理和本质,才能认清事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具有比常人高明一筹的预见性、判断力。战国说客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有这种预见性,而且还具有实施这种预见的实践能力,依仗三寸不烂之舌的雄辩口才,引导和诱导他人实现自己的预见、使他人的行为成为自己谋划的有机构成。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提要】
世上的事很是复杂,你说老实话反而会给人留下奸诈狡猾的坏印象,你越老实,人家不仅会感到你“愚”,而且反而会觉得世上那有这样“愚”的人,分明是在搞欺诈么,你这个搬弄计谋的家伙!所以老实人常常坏事。周君就差一点作了这种老实的“骗子”。
【原文】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曰:“君使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译文】
司寇布为周最的事对周君指出:“您派人把周最不肯作太子的事告诉齐王,臣认为这样做实在不太合适。以前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了一把宝剑,齐太公没有看出宝剑的精良品质,结果叫函冶氏退掉宝剑并且要索回买宝剑的钱。后来越国的一个人想用一千金买这把剑,函冶氏却又认为不够原价而没有卖。当函冶氏要死时,叮嘱他儿子说:‘任何重要的东西,绝对不能只让自己知道。’如今君王想立周最为太子,只是只有周最自己知道这个约定,天下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臣深怕齐王听了你的话后反而认为你说的不是真的,觉得你的真实意图是立公子果为太子,只是用这种假托周最不肯作太子的办法虚饰周最罢了,以此欺蒙齐国。如果人们觉得君王是在搬弄计谋,周最在搞权诈之术,那么现在君王为何不让人们看到事情的真相呢?话说回来,奉养父王没有谁比周最更真诚更有挚爱的了,周最是应当立为太子的,你可以将这些真相告白于天下。”
【评析】
函冶氏由于没有告诉人宝剑的高贵品质结果宝剑遭到人们的嫌弃,周君没有指出周最是太子的最佳侯选人选而使人产生了众多误会。“必无独知”在此中境况下是正确的。
对人说话一定要考虑到话语将对他的产生的反应,要在充分考虑后果的基础上说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