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第一殊胜?大家承认《华严》第一殊胜;换句话说,在一切经里面,大总持法门就是《华严经》。《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比《华严》更好,为什么?《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量寿经》就是极乐,《华严》所归是极乐世界,这把《华严》比下去了。《无量寿经》我们现在采用的本子,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夏老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凡人,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决定也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帮助我们末法时期(还有九千年)这些众生平等得度,所以将五种原译本做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让我们有所归依。这个本子里面分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我们找第一,找总持,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四十八愿第一」。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哪一愿第一?古大德也公认,「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烘托出执持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以「阿弥陀佛」四个字,是佛法的真正大总持法门。四十八愿就是名号的注解,《无量寿经》就是四十八愿的注解,《大方广佛华严》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整部的《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古大德是绕这么大的圈子,让我们肯定,深信不疑,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加上南无;南无是恭敬,是皈依的意思,不是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所以六字洪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大总持法门。总持大光明天王他从这个地方解脱的,他从这个地方修行证果的。我们听了之后,读到之后,应该知道怎样去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0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90
  请掀开经本,时分天偈颂的第六首,在长行里面是「不思议慧天王,得善入一切业自性不思议方便」,他的赞颂,这首偈我们先念一遍:
  【业性广大无穷尽。智慧觉了善开示。一切方便不思议。如是慧天之所入。】
  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第一句就是讲「业性」。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事,造作的结果则称之为业。业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造作?追究它的根源,根源是性,『业性广大』,所以造作的自然就无量无边,无有穷尽。清凉在注解里面讲,「广大,一念造一切」,这五个字很不好懂,而这五个字正是虚空法界一切现象的说明。佛家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境界不算大,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尊佛的报土,也是我们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尊佛他教化的区域,至少都是一个大千世界;还有一尊佛,他教化区域有两个大千世界、五个大千世界、十个大千世界不等。为什么诸佛的教区有这么大的差别?因地当中发愿不相同。有人发的愿范围窄小,有人发的愿范围广大,成佛之后教化众生,与他因地发的愿决定是相应的,所以佛法也离不开因果。而诸佛如来心愿最大的无过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教化的区域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大千世界。经里面讲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是表法的,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西方,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极乐世界,所以它的范围太大太大了,这都是因地作菩萨的时候所发的愿心不同。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自己心愿有多大?除了希望自己成佛作祖之外,发愿要想帮助别人,实在讲很有限。我们的心量,实在讲太小太小了;心量虽然小,业性不小。诸位想想,心量很小,画的圈子很小,业性不小,你在这个圈子里造作的业可就重了;心量要大的话,你造作的业也分散了,不至於这么集中,集中太可怕了。所以我们集中,集中到最后变成一点,就是阿鼻地狱了。由此可知,愿心不能不大,愿心大,你造作那些罪业,因为范围空间太大,看不见了;你要是把空间缩小,你的罪业很明显,缩得更小那就愈显著,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而事实真相是一念造一切,「一切」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从哪里来的?一念。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指的是什么?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际的依正庄严,是我们自己一念造的。一念觉,一真法界现前;一念迷,十法界现前,全是自己念头变现的。《华严》讲得好,「唯心所现」,这些现象是唯心所现的;所现的这些形相千变万化,刹那不住,那是识起的作用。为什么会有变化?什么叫识?妄想是阿赖耶识,分别是第六意识,执著是末那识,识起的作用。真正觉悟的人,他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所以他住一真法界,他心只有现相,他不起变化。我们要问,不起变化是不是就常住?不是的。如果你要认为不起变化就常住,那你就错了,还是属於刹那生灭,不过他那个相续相不起变化,就好像真的常住一样。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刹那生灭,前面一念跟后面一念不一样,於是相就不相同。一真法界里面前念跟后念是没有差别,所以他的现相就看不出有生灭,看不出有变化。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才是事实真相。刹那生灭,生灭不住,所以一切法不可得。世间法不可得,十法界的法不可得,一真法界的法也不可得。所以诸佛菩萨,我们讲法身大士,他们彻底放下了,心地清净,所谓是一丝不挂。
  反过来看看我们,凡夫心里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数不清!诸佛菩萨心地里什么都没有,惠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我们自己的真心、我们自己的自性也跟诸佛如来一样,本来无一物,为什么现在牵肠挂肚搞这么多?自己原本是个佛,就是因为这些拉拉杂杂的,把自己变成了凡夫。自己本来有诸佛如来同样的智慧,现在是怎么样?转智慧为愚痴,诸位要晓得,痴跟智是一桩事情。所以大乘经里面才常说,智愚不二,迷悟不二,觉迷不二。觉悟了,愚痴就变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就变成愚痴,愚痴也就是无明,一桩事情,就在觉迷。什么是觉?心里一丝不挂,觉了。什么是迷?心里牵挂的东西很多,迷了。迷有轻重,悟有大小。迷得重的人,心里牵挂的东西多,他就迷得重,智慧就少;迷得轻的人,心里牵挂的少,也就有一点智慧,就这么回事情。诸位真的懂得,真的搞清楚了,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放下两分,你的智慧能力就透两分,就这么回事情。不肯放下,永远是迷惑颠倒,智慧透不出来。
  世间哪个人没有贪心?哪个人没有瞋恚?为什么你有贪,为什么你有瞋恚?你愚痴,愚痴就是无明,没有智慧,它在作祟。你放下贪瞋,无明就薄了,智慧慢慢就开了,必须智慧真正的开了。我们见思烦恼放下,智慧开了,小智慧,为什么?一念造一切还见不到。再把尘沙烦恼也放下,智慧更高,有没有见到事实真相一念造一切?还没有,还得要破几品无明、证几分法身。法身大士,有没有见到一念造一切?还没有,法身大士在《华严经》上讲有四十一位,什么时候才真正发现一念造一切?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八地菩萨。无明四十一品,八地菩萨破多少品无明?三十八品。十住破了十品,十行破了二十品,十回向破了三十品,从初地到八地又破八品,破了三十八品无明。四十一品无明破了三十八,差不了多少了,这个时候见到一念造一切。见到一念造一切就见到阿赖耶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活动的状况你看到了,不是普通的法身大士。八地叫不动地,真的不动,心如止水,不动,所以极其微细的境界统统现前,这才发现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把它的根源找到了。我们今天是凡夫,距离八地菩萨远之远矣,我们今天听佛所说,能够信佛所说,这是我们的善根福德。没有善根的人听佛说这句话,他不能接受;不但是不能相信,「佛这个话是妄语、是邪见,绝对不是事实」,没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听了佛这句话不会反对,但是也信不过,不会反对,是佛说的,总得要尊敬佛,佛不妄语,但是这个话真有问题,那是有善根,没有福德。具足善根福德的人听了这个话相信,一点都不怀疑,但是不是自己的境界,佛的境界。佛见到了,我们没有见到。
  今天在这个世间,也不只是现前,自古以来多少聪明人在那里探讨宇宙,我们今天讲科学家,从前讲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现在讲太空物理学家,探讨宇宙怎么来的,生命的起源怎么来的,写了很多书。现在藉高科技,他们也有不少的作品来探测宇宙,一般人看了都很欢喜,增长他的知识。事实是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他们现在所探讨的就跟那棵大树一样,只是一根树枝、树梢,根本没发现。所以据他们所探测的、所了解的,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现在科学家已经肯定,肯定什么?没有绝对的真理,你现在发现到的是定律、是真理,过几年后来一个科学家再发现,把你推翻了,现在科学家肯定了。唯独佛法不能被推翻,佛法讲根,根是什么?一念造一切。现在科学家没有发现,说这个话只有佛法,大乘经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今天早晨出去散步,看到许多人在那里练身体,打太极拳,在练功的,我看了之后我也笑笑,那身体能好吗?能不生病吗?能真正得到健康长寿吗?不尽然也。这是什么?外表功夫,现在一般人迷信外表。我们看佛门一些老和尚,一直到老,甚至於活到,虚云老和尚活到一百二十岁才走,你们问问虚云老和尚有没有每天打太极拳,有没有练功?没有。他的身体为什么那么健康?为什么那么长寿?人家有内功,不是在外头形式上,内功是离一切烦恼,他心地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环境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