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严,都是它变现出来的,所以它是属於本体,当然是清净的。「清净」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为一切法所染污叫做清净。法身当然不为一切法所污染,无尽的时空,时空当中虽然显现一切境界相,这一切境界相决定不会污染虚空,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这法身清净。
第二报身清净,在《华严经》是用卢舍那佛做代表。卢舍那是智慧,报身是智慧之身,智慧之身清不清净?当然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就没有智慧了。《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信心清净则生智慧,这个我们也能理解。应化身也清净,「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所示现的是万缘放下,在日常除了生活必须的衣食,衣服非常简单,饮食一天吃一餐,沿门托钵,身一无所有,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清净!心理清净,这个身体生理当然就清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由此可知,理事都清净,清净就没有障碍。清凉大师为我们讲解《华严》四无碍法界,这四种:第一种是理无碍,第二种是事无碍,第三种是理事无碍,第四种是事事无碍。这是清净的相,清净的样子,我们看了生欢喜心,一切众生见了都生欢喜心;表里一如,我们现在人所讲的透明的,一丝毫污染都没有,清净身。
这一句它真正的含义,是说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要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佛身?我们自己不是佛身,谁是佛身?佛给我们讲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第一个是佛法界,所以一念觉就是佛法界,一念迷就是九法界。我们一念觉了,这个身就是佛身,为什么?清净身。只要你能够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现在这个身就是佛身,就是佛的应化身,佛身不是指别的。放下了多分妄想分别执著,还有少分没放下,这是菩萨。完全没有放下是六道凡夫;少分放下的,这三类妄想分别执著,执著放下了,妄想分别没有放下,只放下少分,这个人是阿罗汉、辟支佛;多分放下,执著放下了,分别也放下了,还剩下妄想没有放下,这是菩萨;妄想也放下了,这人成佛了,完全放下。
所以修行修个什么?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放下」。看破是什么意思?看破是明了世出世间一切理事、性相、因果,你都能通达明了,这叫看破。放下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佛家里面的术语叫做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著。众生跟佛差别就在此地,你肯放下,即身成佛。真的吗?《华严经》可以给我们作证。本经到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就是说的一生成佛吗?一生时间不长,完全看你的功夫,你的功夫好,几天就成功了;习气烦恼重,有个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达到这个水平的,我们在《高僧传》、《居士传》里面看到很多。
这一桩事情,善导大师说得好,他老人家在《观无量寿佛经疏》里面跟我们讲,「总在遇缘不同」,这一句话说得好。换句话说,我们这一些众生,在三聚里面讲都是属於不定聚。不定聚的人遇到善缘,我们的善成就了,遇到恶缘,恶成就了;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定性的。定性的那是决定成就,不会被污染,近墨、近赤那都不在乎,他无所谓的,不受外境的诱惑。不定性占绝大多数。我们遇到的缘殊胜,遇到了真正善知识,如法的修学环境,这缘胜,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成就早晚在乎你用功的勤惰,你很勤奋,你成就得快,你不十分勤奋,你成就比较慢。
我们在现前社会里面,所遇到的缘不能说第一殊胜,但是可以说相当殊胜。这不是我们自夸自赞,诸位到其他道场多走动走动,多看看,多听听,多做比较,心里就明白了,就清楚了。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学习?《华严》是无比殊胜的增上缘,字字句句都帮助我们精进,帮助我们淘汰习气烦恼,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我们读这句经文,「佛身清净皆乐见」,不要想到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这样想我们自己没分了;要回过头来找到自性,《楞严经》上所谓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淘汰掉,你在任何场合,一切众生看到你都能生欢喜心。你能够放下一成,众生得一成欢喜心,放下两成,众生就得两成欢喜心。众生包括自己,自己也是众缘和合而生,自他都欢喜,为什么不肯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舍得干干净净,也许有人要问,统统舍干净之后,我生活怎么办?你还没有舍,你就有忧虑,就在打妄想,就在起分别执著了,你怎么能放下?
我们在此地看到一个好的榜样,许哲这一位老修女,一百零一岁,她统统放下了,她生活多自在!多快乐!多清净!我们每一个人看到她都生欢喜心,这一句就说对了,「皆乐见」。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了,得大自在,现清净身给我们看。我们怎么修比不过人家,人家虽然不是佛弟子,没有学过佛,佛经上所讲的这些道理方法、原理原则,她统统具足了。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善良,起心动念为世间一切苦难众生,从来没有自己,没有为自己想过,这是诸佛菩萨为我们现身说法。
『能生世间无尽乐』,这一句是一切获得安乐的基础。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的基础是什么?是佛现清净身。这个意思很深,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历史,中国的历史除了《史记》之外,都称作断代史,就是每一个朝代有一部历史。到今天我们整部的历史称为二十五史,每一部史书里面都有一篇「隐逸志」,这里面记载的是哪些人?各个朝代隐居在山林里面的这些人。这些人有崇高的道德,有学问、有能力,但是他没有出来为国家社会服务,隐居在山明水秀之间,过他清净的生活。我那个时候怀疑,这些历史学家为什么要给他立传,理由在哪里?以后我学佛懂得了,「能生世间无尽乐」,他的贡献是无形的。我们一般人对社会来服务,这是积极的、有形的;他是无形的。这些人教人什么?教人安分守己,安贫乐道,与人无争,於世无求,他做一个表率给你看。人人都能够安分守己,都能够与人无争,於世无求,天下就太平了,社会就安定了,这就是他伟大的贡献,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能现清净身,清净身就是显示与人无争,於世无求,这「能生世间无尽乐」。今天我们讲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一种美好的社会现象就能呈现出来。佛与道,甚至於包含一切宗教家,都是表现这样的精神,所以他对世间安乐是有很大贡献的。真正做到世尊在经教里面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样子给大家看。特别是我们现前社会,众生因为很少接近圣贤的教诲,所以充满了自私自利,所做的是损人不利己,干这一些不善业。
信仰宗教,这个信仰要真信、要正信。什么叫正信?明理叫正信;不明了这个理,那叫迷信。迷信是好、是坏很难说,那要看缘;正信决定是正面,而不是负面的。新加坡的回教有两派,一派是马来人的回教,另外一派是印度人的回教,我们都处得很好。昨天晚上,我参加印度人回教开斋节的晚宴,就是他们过年。我看到许多宗教领导人都在座,有印度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巴哈伊教,我都看到了,锡克教,气氛非常融洽,每一个人生欢喜心,新加坡宗教确确实实团结变成一家人。每一个人见面,亲切的招呼,非常感动人。回教的长老在我面前赞叹,「你们的佛菩萨好!保佑你们,你们很有钱」。我们常常帮助他们,他说我们佛菩萨好,真保佑我们。
我趁这个机会,因为这个晚会有一位国会议员,跟我两个算是他们的主宾,我们坐在上席。我向议员报告,他们看到这气氛欢喜!我说假如我们能把「唐城」拿过来,我们九个宗教都在这一个地方活动,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好榜样。唐城是旅游区,任何人去经营都是失败,失败原因在哪里?没东西给人看。旅游区要有特色给人看,人家到新加坡来要看你这观光点,你没有东西给人看。如果九个宗教团结在一块活动,这个传到全世界,大家都会来看看,九个宗教怎么能合作在一起?那这个观光旅游世界第一,全世界只有一家,所有观光客到新加坡来,一定要到这个旅游点参观。那个议员听了很高兴,「你的建议好!要不要我跟政府说?」好!我去找李居士,我说:你把这个构想详细给他解说。
然后我告诉在会的这些宗教领袖们,我说:我们在此地,全心全力把居士林这个道场办得很如法,希望它是世界上一个模范道场,有解有行,佛教给我们的,我们在这里面都做到了。佛教给我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做到了,佛教导我们和睦族群、团结宗教,我们也做到了,《华严经》就是教这个。所以这个道场,现在在全世界各个地区,佛教的信徒是络绎不绝的到这个地方来看看;来参观,来学习,人就多了;人多了,供养财就多了,财是这么来的,不是佛菩萨偏爱我们,你们的神也爱你!我就说了,你们回教这个道场,要能做到世界第一回教道场,全世界的回教徒都会到你这个道场来参学,到你这里来观摩,你人也多了,钱也多了。我们一定要做,目标要锁定世界第一,我们这里每一个宗教,都要以这个为目标,都能做到世界第一,新加坡就世界第一了,道理在此地。
佛菩萨爱我们,众神也爱你们,佛菩萨也爱你们,佛菩萨、众神的爱心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我们做了多少。所有的宗教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