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学在第三句,『如是处世』,这「处世」两个字里头,包括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无央劫』,这三个字用得好,永远没有间断。我们自己要想想,我们是真的佛弟子吗?真佛弟子,佛是怎样教导我们跟大众相处?我曾经告诉过诸位,与任何一个人接触,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处所,只要跟人家接触,一定要遵守「四摄法」,这叫学佛。无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佛教给我们四个原则,我们做到没有?如果你做到,你必定受人家尊敬欢迎;如果你跟这个相违背,你会被人讨厌嫌弃。佛第一句教我们「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佛说法,入般涅盘之前,教导我们「四依法」,佛是唯恐我们接触经教错会了意思,四依法里头「依义不依语」,你懂得佛说这个话的意思吗?布施是什么意思?为别人服务,这就是布施。我们跟别人接触,第一个念头:我要为他服务,而不是叫他给我服务。我要为他服务,我要为他工作,为他做事情,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
第二佛教我们「爱语」,我们的言语决定是爱护他、关怀他,我们有没有做到?第三「利行」,我们所有一切的行为,对他决定是有利益的。四摄法我们念了,没落实,跟人家一接触,忘得干干净净,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哪里叫学佛?简直是开玩笑!学佛在起心动念处学佛,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学佛,你是真学。佛教我们接触众生要起这四个念头: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同事」是什么?同事就是恒顺众生。我同他,不是叫他同我;我顺从他,不是叫他顺我。这是接触。
接触之后,我们如何落实为众生服务?佛教导我们,就是五戒、十善,这是原则。具体落实是菩萨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落实。要将五戒十善落实在布施里面,六度的布施度里头,落实在持戒波罗蜜里头,落实在忍辱里头,落实在精进、禅定、般若里头,我们懂吗?佛虽然讲得多,但是他有纲领、他有原则,总的纲领,你真正要想成佛,你是决心想脱离三界六道轮回,真想成就,基础是三福,「净业三福」。只要不违背净业三福,落实净业三福,你这一生就能成佛。净业三福里头,把这些基础的修学全包括了。第一句里面就包括了五戒十善,这最基本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那是包含五戒,「修十善业」。第二句里面「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将声闻、缘觉修行的理论跟方法概括了。第三句是大乘法,「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里面将菩萨的六度、普贤菩萨的十愿统统包括了,包括在前头两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里面。
这是佛教导我们,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的总纲目、总纲领,我们能够抓住,一生依教奉行,身语意都与这个纲领相应,一生圆成佛道,跟善财童子没有两样。对一切众生决定生起孝顺心、恭敬心,如果对一切众生还有轻慢心,那你完全违背了,你一事无成。为什么?这是根本。所以把这个事情放在第一句,「孝养父母」是孝亲,「奉事师长」是尊师,孝亲尊师这个念头没有,底下统统都没有了。就好像树,它没有根。於是我们就联想到,现代许许多多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他没根。修得再好看,花瓶里头开的花朵,无根;形相是很好看,没几天枯死了。正是一般人所谓,好像兴旺得很快,花瓶拿几枝花插得很好看、很快;凋谢得很快。什么原因?没有根。根是什么?孝亲尊师。
今天整个社会,儿女不孝父母,不听父母的。上一次廖居士来告诉我,父母讲他一句,他就回你十句,你说这还得了吗?儿女不听父母的,学生不听老师的,完了!所以今天佛法教学有它困难地方之所在。什么人受益?真的是过去生中有宿根的人,善根、福德、因缘深厚的人他受益,他能得利益。所以往往一个好老师,像李老师他们这些人,听他讲经、跟他学法的几十万人,真正能得受用的十个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里?我们现在明白了,清楚了,没有根!所以根在孝敬,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说了多少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你能不能真正受益,在你有没有诚敬的心。你没有诚敬心决定得不到利益,天天跟著善知识身边学也得不到利益,学一辈子都得不到利益。果然有真诚心,亲近善知识一天,他得到的利益一生受用不尽。古人所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诚敬心他得利益,他能一生得受用。
「无央劫」这三个字的意思太深太广了,这是教我们修学在时间当中决定没有中断,刹那际都不间断,长劫的保持,这个人就是佛菩萨。这是我们在此地看到饶益行鸠盘茶王,他从这个法门契入佛华严的境界,我们明了晓得如何来修学。《华严经》上无量法门,门门都贯通,哪个法门都串通的,所以一个法门得到了,所有法门都得到,在这个地方都能见到。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七三卷) 2000/3/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73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偈颂,第五首:
【众生痴翳常蒙惑,佛光照现安稳道,为作救护令除苦,可畏能观此法门。】
这是第五尊可怖畏鸠盘茶王,他修学的法门是「开示一切众生安稳无畏道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为我们做高度的警觉。六道众生的病根是愚痴,贪、瞋、痴,痴是根本。三毒里面的痴,根源就是根本无明,也是最难断的。我们知道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世尊给我们说,烦恼有三大类: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尘沙都从无明生,所以无明是根。我们要断烦恼必须要先从浅显的地方断,也就是一定是先断见思,再断尘沙,最后破无明烦恼。佛在经教上跟我们说得很多,见思烦恼断了,就超越六道,才算我们修行有了小成就,小果声闻,声闻、缘觉,脱离六道轮回;然后再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尽了,破一品无明,这才真正脱离十法界,证得大乘的果报,大乘果报。
三大类的烦恼,小乘《俱舍论》里面讲得很透彻,大乘《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里面讲得最详细、最透彻。而真正修学大乘不能不知道,不知道就是迷惑,迷惑当然就很难断,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这个东西是大障碍,我们一定要晓得;但是实际上又有困难,我们的根性愚昧,这是我们要承认的。我们没有智慧,这些大经大论我们没有能力受持,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要想解脱那怎么办?这不能不赞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他老人家开的法门,许我们带业往生。什么叫带业?连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有破,这叫带业。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在理论上讲不通的,一品烦恼没有断,你怎么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这才说弥陀不思议愿力加持,真的是不思议,菩萨都没有办法。所以这个法门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地上菩萨都搞不清楚、都搞不明了,究竟是回什么事情,怎么他可以顺利通关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实际上,净宗法门也要具备必须的条件,经论上讲的三资粮:信、愿、行。这三个字都不容易具足,像我们今天这个「信」算不算信?不算,这个信不及格。真信!切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真信、切愿是什么样子?我们从形象上来观察,真信、切愿的人,他万缘放下了,心里头所谓是一丝不挂,身心世界统统放下,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这一句佛号,这个人叫真信切愿。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相信净土法门,我们还有牵挂、还有忧虑,还有许许多多的执著没有放下,这样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信愿行我们是若有若无,靠不住。真正往生的人,他信愿行是坚定无比,我们一般人不能跟他相提并论。
虽然有很多老阿公、老太婆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听人家说一句阿弥陀佛这么好,他的信心就坚定了,二六时中就一句佛号,世出世间法他都不想,你跟他讲,他也不要听,真正符合《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一向专念」,一心求生;一心求生,就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所说的无上菩提心;由此可知,他是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不懂,但是他真发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一向专念没有做到,菩提心也没有,难怪我们的功夫不得力!
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愚痴,第一句所说的『众生痴翳常蒙惑』,「惑」是迷惑,「翳」是比喻,我们今天讲眼睛的白内障,白翳,障碍了你的视力,用这个来比喻,我们心里面起了翳、起了无明,智慧失掉了,把智慧变成无明,无明惑。这一句狭义的专指六道众生,广义包括九法界的众生,十法界以内的无明没破,一品都没破,大乘经里面称他们叫外凡,三界以外的凡夫。凡圣界限是以见性,明心见性才叫圣人,没有明心见性统统称凡夫,他们不在六道轮回之内,所以称为外凡,这都包括尽了。
怎样才能破无明烦恼?要靠『佛光照现安稳道』。特别是讲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想求解脱,只有靠「佛光照现安稳道」。这句话说的什么?的指净土法门;因为你要明心见性,不要靠佛光照现,我们自己就成就了;只有自己没有能力断惑证真,我们要靠佛。净宗是二力法门,我们只有全心全力投靠佛,佛的本愿威神加持我们,我们才能得往生,往生才是安稳道。前一些时候,我们听到传闻,传闻我们不要去论它的真妄,所谓无风不起浪,我们重视什么?重视它给我们的警惕,这就是好的。北朝鲜一百多位山神现在在修净土,他们说天上不安全,地上不能住,想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