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菩萨行论广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足大悲诸圣前 合掌志心而启请
  一切诸方安住圆满大觉菩萨具大悲者前,追悔先所作罪,合掌启请而求忏悔也。
  丑二由时因种类等门总忏所造罪
  经于无始生死来 或于今生或他世
  无知自作诸罪衍 或复教他令作罪
  愚痴忧乱所胜故 或见他作而随喜
  所作罪衍悉观见 依怙尊前志心忏
  从无始流转生死以来,生生世世,现世余生,我由昧于业力异熟故自作教他造一切罪,或由昧于业果之愚痴惑乱于他作罪自心随喜,所有一切罪衍,我应见罪追悔,如是思维,于诸依怙前,志心忏悔,无有覆藏。
  丑三忏于殊胜境所造有力之罪
  我于殊胜三宝前 父母师长诸尊重
  由烦恼门诸所作 身语意之一切罪
  我由愚迷于三宝父母或师长等余福田境,因于烦恼三毒之门,依身语意等生罪之门,所作一切损害,当善纤悔。
  丑四思维不乐之果追悔求忏
  众多过患集我身 极恶重罪难幸免
  尽其所有诸罪衍 诸导师前求忏悔
  我为罪人,具众罪失,为能与地狱等果之因,凡我所作一切断命等罪,能生极大痛苦,极恶难容者,悉皆忆念忏悔。
  子二怖畏带罪而死而修追悔皈依
  我今罪垢未净治 或遇灾横先时死
  故欲解脱诸罪衍 定须速疾求皈救
  死王倏忽难保信 已作未作不相待
  有病无病悉齐等 命如朝露何可赖
  此罪若不立即忏悔,我罪未净,与罪共存,死主先来,死已当生恶趣,恳祈速疾救护于我,以何方便,定令解脱此罪。若罪未净前,未必便死,何须速为救护耶?死王倏尔即来,虽刹那顷,亦不可保信。罪已作净治,或复未作,不相待也。不问所作之事,已竟未竟,补特伽罗有病无病,悉可于寿算未终之前,倏尔而死,生命可几时不死,亦难保信。以不可保信故,有罪应速净治也。
  子三广细思维无义造罪之理而修追悔分四 丑一追悔不知亲眷身财等不可保信为彼造罪 丑二死时仅成忆念境之喻 丑三追悔现见如是不可保信仍为彼等造罪 丑四追悔不悟自身不定何时当死而造罪 今初
  悉当弃舍终离散 我于此理味无知
  分别亲及非亲故 造作种种诸罪业
  所谓非亲毕竟无 所谓亲爱亦非有
  乃至我身性尚空 如是别余何所有
  眷属资财及俱生之躯体,悉当舍离,独往他世。悔我不知此理,于亲守护非亲摧害,因之造种种罪,诸非亲者,转瞬成空,诸亲眷等亦复如是,乃至我尚空无,故不应为彼等故而造诸罪。如是亲眷资财等莫不皆空,纤毫不可保信,为彼等故而起贪嗔造罪,应追悔也。
  丑二死时仅成忆念境之喻
  宛如梦境之所经 景物班班曾亲历
  彼彼毕成忆念境 逝者如斯不可见
  譬如梦中,略受微乐,醒时仅成忆念之境。如是先时受用一切逸乐之法,死时彼彼悉皆仅成忆念之境。以此之故,惟就再再摈息诸务专力于佛法。一切过去之法,彼彼悉不可见,仅有忆念之境而已。
  丑三追悔如是现见不可保信仍为彼等造罪
  或复即于清醒时 众多怨恨悉亡逝
  为彼所造众罪业 极重难忍现在前
  复次或即于此清醒之时,曾经亲见众多怨亲悉皆亡逝,而为彼等所造罪业难堪苦果,当前现在。如云:“他人不能代受苦,何苦为他造罪业”也。此追悔为他造罪,应再再思维也。
  丑四追悔不悟己身不定何时当死而造罪分二 寅一总 寅二别 今初
  空言年命倏尔尽 无常之理未证如
  愚痴贪欲嗔恚力 作诸众罪难数计
  如是我空言,死无定期须臾倏忽,实未证知,由愚痴欲贪嗔恚造种种罪,由斯诸罪当堕恶趣,故应思维决定必死,死无定期,死时除佛法外余悉无益,且思维恶趣过患,再再修习追悔已作之罪
  寅二别分四 卯一怖畏生命惟灭无增决定必死恐带罪而死 卯二罪若未净现生亦须受苦 卯三生大怖畏之故 卯四后时苦逼之理 今初
  无间昼夜如逝水 年命消竭不暂留
  空乞延年何可得 人生安得长不朽
  行住卧三一切时中,是夜刹那不停,此生寿命恒时损灭,绝无增益,如是岂不可推知我决定死。知必死也。且何时死亦不决定,故于净罪应须励力。消竭者,言日夜时时消竭也。
  卯二罪若未净现生即须受苦分三 辰一罪若未净命断之苦亲友等不能救 辰二惧未作福 辰三忧悔逼恼 今初
  当我展转困床褥 纵多亲友相环守
  毕竟临终命断时 死苦唯吾一人受
  堕落死王使者手 亲知何补友何能
  若未作福,死时我卧床上,纵多亲友,悲恋环绕,断命时之苦,唯我独自受之,彼等不但不能为除怖畏,为何怖狞恶死王使者所执,虽有亲知友善何益何补,唯有佛法,能为救护也。
  辰二慎未作福
  时唯福业堪依怙 奈余片善亦未修
  其时唯皈依护戒等福德,堪为依怙,奈余今亦未曾修积,言悔未作善也。
  辰三忧悔逼恼
  哀余昔时由放逸 如斯怖畏非所谋
  乃为无常现生事 造作众多诸罪垢
  于皈救处哀呼依怙,悔我昔时由放逸故,于有如是恶趣怖畏,未思未见,为无常亲怨现生之事,恒造众罪。
  卯三生大怖罪之故
  罪人断肢赴刑场 牵引之时犹慞惶
  况人吻燥眼根坏 宿业转变见异物
  死王使者面狰狞 形象现前来攫捕
  极大怖畏病苦缠 衰损难堪何待言
  或有罪人,为断肢体,被人牵引,赴于刑场,其时犹复慞惶恐惧,况人唇吻乾燥面色憔悴,眼根失坏由先业异熟所变,显现异相,见与已类之死王使者,状极可畏,来相攫捕,极可怖畏,垂死病苦所缠,其苦恼衰损,生大怖畏,更何待言。故应追悔也。
  卯四后时苦逼之理
  哀呼谁能为救护 令我脱此大怖畏
  瞠目仓皇睛肉露 四方狂顾求皈救
  若见四顾无可归 嗒然自失心颓丧
  若时无处可扳投 我于尔时当奈何
  生地狱已,见诸狱卒之时,起极大怖畏,哀呼谁人,善能救我脱此怖畏,张目露睛,仓皇四顾,寻救皈救。如是寻求,仍见四方无皈救处,嗒然失望,故应自今即皈依三宝也。故于彼地狱中,若无救护可脱此怖,其时任我如何,亦绝无脱离之道,故于脱离怖畏之因,从今时起即应励力也。
  癸二依止力分三 子一从今时起依止皈依三宝 子二依止具足愿力菩萨 子三皈依之后如教修行 今初
  是故有情依怙尊 为护众生勤精进
  大力能除诸怖畏 即于现前应皈依
  佛心证入微妙法 能除生死诸恐怖
  菩提萨埵贤圣僧 正应皈依亦如是
  生恶趣时,欲求救护已不可得,佛为有情依怙,为救护一切有情常勤精进,希有神力能脱怖畏,故有大力能除诸怖,故应从今迅即皈依。又依佛心所证之法,能除生死怖畏是为法宝,并及获得圣位之菩萨僧,亦应如是正作皈依,认为修道之伴侣。
  子二依止具足愿力菩萨
  众怖所逼及惊惶 我今皈命普坚王
  复于文殊妙吉祥 自以此身为供献
  大悲心行无动转 观音自在依怙前
  疾痛哀号声惨切 恳求于我施救护
  圣者虚空藏菩萨 地藏菩萨诸圣众
  一切大悲依怙前 志心呼吁求皈救
  死王使者最狞恶 见之恐怖四散逃
  谁具威德能如是 持金刚手我皈依
  我为俱恶趣诸畏故,称念具大愿力普贤菩萨,奉献我身,恳祈救我脱诸怖畏。又于妙吉祥前,不由他劝以清净心,自以我身,而为供献。任运恒常作利他事,大悲心行,无有动乱,观音依怙之前,亦惨切哀呼,而求救援。云何哀呼?谓恳祈于我罪人而施救护也。如是于菩萨圣者虚空藏及地藏等诸圣众者,谓弥勒除盖障等。一切大悲依怙之前,求觅皈救。志心呼言,愿乞救护。金刚手者,死王使者,守护地狱嗔有慎者,见之即四散逃窜,故皈依金刚手。
  子三皈依之后如教修行
  昔违诸尊教敕言 今见现前大怖畏
  即今皈投诸圣前 愿乞速除诸恐怖
  我昔违越尊教言,而作诸恶,未作诸善,今见无边生死恶趣,极大怖畏,皈依诸圣,于取舍处,依教修行,愿乞速疾为除怖畏也。
  癸三对治遍行力分二 子一应励力净罪之因 子二应速励力 初中分二 丑一以病喻明应速净罪 丑二以险地喻明应净罪 初中分三 寅一法喻安立 寅二三毒之病过患特大故疗彼之药珍贵,寅三应依圣教妙药修行,今初
  录常病恼之所怖,犹当谨畏奉医言
  况复欲贪诸过患,百千重病常相逼
  风胆等扰动寻常之病,恐由彼致死,尚须依医言治病之法而行,况无始以来所患贪欲等三毒重病,为百千众罪之源,常相逼恼,应依止对治力,遵佛医王教示,以除其病,更何待言,应致力罪垢之对治也。
  寅二三毒之病过患重大疗彼之药珍贵
  即其一端亦已胜,尽陷阎浮所有人
  若求他药疗诸病 遍访十方终不得
  如于菩萨起嗔心等,即其一端,已较尽陷南阎浮提之人于地狱中,灾祸尤大。疗彼之药修对治道之法等,除佛经外,别余梵天等处,诸方遍求终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珍贵也。
  寅三应依圣教妙药修行
  惟大医王一切智 圣教拔苦尽无余
  若不依教而修行 是大愚痴可诃处
  除烦恼病之药,即是能拔烦恼诸苦,一切智之圣教,不依彼修行,惟思轮回无尽及恶趣之因,是极愚痴应诃谴处,故应志心于佛皈依,如佛所教而修行也。
  丑二以险地喻明应净罪
  若遇寻常小坑坎 犹须谨畏毋轻玩
  况临长劫生死渊 一堕千寻何可忽
  寻常丘陵坑坎稍微险处,从彼颠堕,不过损伤肢节,惧颠堕故,犹须谨畏而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