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二下涩固门
真人养脏汤
属性:(谦甫) 治泻痢日久,赤白已尽,虚寒脱肛。(肛门为大肠之使,大肠受热受寒
能脱肛。大肠者,传导之官。肾者,作强之官。酒色过度,则肾虚而泄母气,肺因以虚
肠气无所主,故脱肛。小儿血气未壮,老人血气已衰,皆易脱肛。)亦治下痢赤白,脐
痛,日夜无度。
罂粟壳(去蒂蜜炙三两六钱) 诃子(面里煨一两二钱) 肉豆蔻(面里煨五钱) 木
香(二两四
甘草(一两八钱)
脱肛由于虚寒,故用参术甘草,以补其虚。肉桂肉蔻。以祛其寒。木香温以调气,当归
润以
川芎
柴艽
丹溪脱肛方,,人参黄 当归川芎升麻。(此治气血两虚而脱肛者。)
卷二下涩固门
牡蛎散
属性:治阳虚自汗。(醒而汗出曰自汗,属阳虚者居多。)
牡蛎( 研) 黄 麻黄根(一钱) 浮小麦(百粒) 煎服。
陈来章曰∶汗为心之液,心烦热则汗不止。牡蛎浮小麦之咸凉,去烦热而止汗。阳为阴
之卫
卷二下涩固门
柏子仁丸
属性:治阴虚盗汗。(睡而汗出曰盗汗,属阴虚者居多。)
柏子仁(炒研去油三两) 人参 白术 半夏 五味子 牡蛎 麻黄根(一两) 麦麸
(五钱)
陈来章曰∶心血虚,则睡而汗出。柏子仁之甘辛平,养心宁神为君。牡蛎麦麸之咸凉,
静躁
白术
卷二下涩固门
固真丸
属性:治梦遗精滑。
菟丝子(一斤淘洗净用好酒浸三日煮极熟捣膏晒干或用净白布包蒸亦佳) 牡蛎( ) 金
樱子
卷二下涩固门
金锁固精丸
属性:治精滑不禁。(精滑者,火炎上而水趋下,心肾不交也。)
沙苑蒺藜 芡实(蒸) 莲须(二两) 龙骨(酥炙) 牡蛎(盐水煮一日夜 粉一两)
莲肉粉为
蒺藜补肾益精,莲子交通心肾,牡蛎清热补水,芡实固肾补脾,合之莲须龙骨,皆涩精
秘气
心者
者,
事猪
炒微
使通
卷二下涩固门
苓术菟丝丸
属性:治脾肾虚损,不能收摄,以致梦遗精滑,困倦等证。
菟丝子(酒蒸或五六两或七八两) 莲肉(去心) 白术 茯苓(四两) 杜仲(酒炒
三两) 山药
桐子大,空心白滚
卷二下涩固门
治浊固本丸
属性:治胃中湿热,渗入膀胱,下浊不止。(淋病在溺窍,属肝胆部。浊病在精窍,
部。或由湿热,或由虚寒,大抵热者多而寒者少。赤属血,白属气。或由败精瘀血
道,痛涩异常。非是热淋,不宜用淋药治。)
甘草(炙三两) 猪苓 黄莲 莲须(二两) 黄柏 益智仁 砂仁 半夏(姜制) 茯
苓(一两)
精浊多由湿热与痰,黄莲泻心火,黄柏泻肾火,所以清热。二苓所以利湿,半夏所以除
痰,
之寒
卷二下涩固门
秘元煎
属性:治遗精,带浊等证,此方专主心脾。
金樱子(去核) 枣仁(炒研) 芡实(炒) 山药(炒二钱) 白术(炒) 茯神(钱
半) 人参(一
服。
此治久遗无火,不痛而滑者,可用之。如尚觉有火热者,加苦参一二钱。如气大虚者,
加黄
卷二下涩固门
固阴煎
属性:治阴虚滑泄,带浊,淋遗,及经水因虚不固等证,此方专主肝肾。
熟地(三五钱) 菟丝子(炒二三钱) 山药(炒二钱) 萸肉(一钱) 甘草(炙一
二钱) 远志(
者,加金樱二三钱,
二钱。如下焦阳气不足
而小腹痛,血不归经者
气陷不固者,加炒升麻
卷二下涩固门
茯菟丹
属性:(局方) 治遗精,白浊,及强中消渴。
菟丝子(十两) 五味子(八两) 山药(六两) 白茯苓 石莲肉(三两) 将菟丝
用酒浸,浸过
米饮下。
菟丝辛甘和平,强阴益阳,能治精寒淋渴。五味滋肾生津,石莲清心止浊,山药健脾利
湿,
邪也
卷二下涩固门
菟丝煎
属性:治心脾气弱,凡遇思虑劳倦,即苦遗精者,宜此主之。
山药(炒二钱) 枣仁(炒) 茯苓(一钱三分) 当归(钱半) 人参(二三钱) 制
菟丝子(炒四
入四五匙。) 水煎,
卷二下涩固门
水陆二仙丹
属性:治遗精,白浊。(精与浊所出之窍不同,便浊即是膏淋,肝胆之火也,精浊乃
不便亦然,此肾水不足,淫火熏蒸,故精离其位也。)
金樱膏(取半黄者熬膏一斤。熟则全甘而失涩味。芡实一斤。蒸熟为粉。)和丸,盐酒
下。
金樱芡实,甘能益精,润能滋阴,涩能止脱。一生于水,一生于山,故名水陆二仙丹。
卷二下涩固门
粘米固肠糕
属性:治脾胃虚寒,或因食滞气滞,腹痛泄泻,久不止者,多服自效。
白糯米滚汤淘洗,炒香熟为粉。每粉一两,加干姜炒熟者二分半,白糖二钱,拌匀,于
饥时
卷二下涩固门
桑螵蛸散
属性:(寇氏) 治小便数而欠。(数,便频也。欠,便短也。溺虽出于膀胱,然泌别者小
也。小肠虚则便数,小肠热则便短。)能安神魂,补心气,疗健忘。
人参 茯苓(一用茯神) 远志 石菖蒲(盐炒) 桑螵蛸(盐水炒) 龙骨( ) 龟
板(酥炙一
虚则便数,故以螵蛸龙骨固之。(并能补肾涩精。)热则便欠,故以当归龟板滋之。人参
补心
之合
惜红煎 治妇人经血不固,崩漏不止,及肠风下血等证。
白术 山药(二钱) 白芍药(酒炒一钱五分) 荆芥穗(炒) 地榆 川续断(炒一
钱) 炙甘草
黄芩黄连。如脾虚兼
卷二下涩固门
人参樗皮散
属性:治脏毒挟热下血,久痢脓血不止。(挟热者,谓挟客热及饮酒煎炒熏炙之热也
止,气虚滑脱也。)
人参 樗根白皮(东引者去粗皮醋炙) 等分为末,米饮或酒调下。
人参之甘,以补其气。樗皮之苦,以燥其湿。寒以解其热,涩以收其脱。使虚者补,而
陷者
卷二下涩固门
玉关丸
属性:治肠风血脱,崩漏不止,带浊不固。诸药难效者,宜用此方兼煎药治之,及泻痢滑
能止者。
白面(炒熟四两) 枯矾 文蛤(醋炒黑二两) 北五味(一两) 诃子(二两半生半
熟) 共为末
如血热妄行
卷二下涩固门
扑汗法
属性:白术 蒿本 川芎(各二钱半) 米粉(两半) 为末,绢袋盛,周身扑之,治汗出不
止。 又方 龙骨牡蛎糯米等分,为末扑之。
卷三上表散门
桂枝汤
属性:(仲景) 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发热,头痛,自汗,恶风,恶寒,鼻鸣,干呕。
及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脉迟汗多,属阳明证,以微恶
寒,尚兼太阳,仍当从外解肌,断其入胃腑之路。)
桂枝 芍药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热服,须臾啜稀热粥
以助药力,
更作服。(
之后,则邪
盖覆强逼,
汗者,无非
肌窍不致
不及。太
除而生变
周扬俊曰∶风既伤卫,则卫气疏,不能内护于营,而汗自出矣。汗者,血之液也。桂枝,
血
为
芎
汗过
逐漏
夫固
胱腑
身津液
桂枝附
涩。再加
迟。(喻嘉
更无疑矣
参以辅正
然在误
者,以
芍药汤
胸胁以
邪,但
加茯苓
小便不利
虚入里,
白术为主
不用芍药
用命,甚
之微喘,
以表均未
行,散其
去芍药
豚。(喻
下先悸。
汤。(仲景
一日二三
面色反
黄汤一
若形如
寒,汗
形如疟
而汗
多寒
仲
二
兼
假
久
又从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
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 汤主之。
除甘草,加黄 三两,名桂枝五味汤。(金匮)仲景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
尺
也
直
仁
亦为强弩之末矣。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不若黄 之强有力尔。)加栝蒌根
,名栝蒌桂枝汤。(金匮)仲景曰∶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儿儿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栝
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徐忠可曰∶阴虚
之人
而以
卷三上表散门
麻黄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太阳证,邪气在表。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项背强,恶寒,恶
风,(但有一毫头痛恶寒。尚为在表。)无汗而喘,脉浮而紧。
亦治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表邪壅盛,阳气不得宜发,故逆而作喘。若心下满腹
痛为
宜
发
而
且肺内有胶固之痰,复感寒而作。此汤散寒利肺,然唯气实者,可暂用。)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甘草(炙一两)先煮麻黄
数沸,去沫,
去节,醋汤
汗出则愈。
表证当汗
汗当急而
微和,
生,寒
卫和,始
以甘热,
除桂枝,加石膏,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仲景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
用过
以伤
石膏
问发
治
所
治足
先热后
汗为宜,
法。故以
有火攻之
曰∶水之
而加小,
水,发其
里水皆出
兼责阳
附子汤
汤。即
此方耶
加附子
脉浮者
不若以脉
子方尔。
仁。名
曰∶里
即有
水,
水尔
风寒,咳嗽
补中有泻也
忌汗诸证。伤寒伤风辨。阴阳表里辨。
卷三上表散门
大青龙汤
属性:仲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
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而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
又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喻嘉言
曰∶
黄二
之欲
在表
麻黄(六两) 甘草(炙) 桂枝(二两) 杏仁(四十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