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1-成方切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饮食入胃,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是也。寒能涩血,故无汗。)亦治刚痉。(先伤风,后 
伤湿,及太阳过汗,湿家过汗,产后血虚,破伤风,皆发痉。其证头摇口噤,手足搐搦,项 
背反张。无汗为刚痉,有汗为柔痉,亦有刚柔不分者。不可纯作风治,宜清热,化痰,疏风 
,养血,亦有用大承气者。凡阳痉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阴痉也。宜附子汤,附子防风散, 
桂心白术汤。) 
苍术(制)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 加生姜葱白。如太阳证,发热恶寒,脉 
浮紧者,加 
人加当归。 
防风辛温升浮,除风胜湿,为太阳主药。苍术甘温辛烈,散寒发汗,辟恶升阳。(能升 
胃中 
除苍术,加白术二两,姜三片,不用葱,名白术汤,(海藏)治前证有汗者,(苍术发汗, 
白 
嘉 
海 
太无神术散。苍术(泔浸)浓朴(姜汁炒各一钱)陈皮(去白二钱)甘草(炙)藿香石 
菖蒲(各钱半) 
入阳明。邪正交争,阴胜则憎寒,阳胜则壮热。流于百节,则一身尽痛。上行头面则为肿大 
,名大头瘟。苍术辛烈,升阳辟恶,燥湿解郁。浓朴苦温,除湿散满,化食浓肠。陈皮理气 
,通利三焦。甘草和中,匡正脾土,此即平胃散而重用陈皮为君者也。盖人之一身,以胃气 
为主。胃气强盛,则客邪不能入,故治外邪必以强胃为先也。加藿香菖蒲,取其辛香通窍, 
亦 
之 
局方神术散。茅术(二两)川芎白芷羌活 本细辛炙甘草(各一两)每服四钱。加姜葱 
煎。治伤 
伤风应 
芎芷各 
许学士神术散。苍术(一斤)芝麻(五钱研浆)枣五十枚,取肉捣丸,治水饮结成 囊。 
(水饮 
水也。) 
九制苍术散。茅山苍术九蒸九晒为末,治痰饮腹痛。 

卷三上表散门
葱豉汤
属性:(肘后) 伤寒初觉头痛,身热,脉洪,盒饭服此。 
葱白(一握) 豉(一升) 煎服取汗出。如无汗,加葛根三两(崔氏) 
葱通阳,(葱中空,为肺菜,散手太阴阳明之邪。)豉升散,均能发汗。邪初在表,宜先 
服此 
名连须葱白汤。(活人)治同。 

卷三上表散门
人参败毒散
属性:(活人) 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风痰咳嗽。及时气疫疠 
瘴鬼疟。或声如蛙鸣,眼赤口疮。湿毒流注,脚肿腮肿,喉痹毒痢,诸疮斑疹。(风寒 
则恶寒发热,头痛项强。风寒在肺,则鼻塞声重,痰多咳嗽,声如蛙鸣。俗名虾蟆瘟 
实也。风寒湿热之气上干,则目赤口疮,下流则足肿。伤于阳明则腮肿,结于少阴则 
壅于肠胃则毒痢,发于皮肤则疮疹。) 
人参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茯苓(一两) 甘草(五钱) 每 
服一两 
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 
血平 
甘草 
方为 
荷 
别 
外邪始乘药势以出。若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随元气缩入 
,发热无休矣。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 
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者居间,外邪遇正 
, 
即痘疹疟痢,以及中风中痰中寒中暑痈疽产后,初时概不敢用。而虚人之遇重病,可生之机 
,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方, 
皆用人参,领内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体虚之人,汗之热不退。下之和之, 
热亦不退。大热呻吟,津液灼尽,身如枯柴。医者技穷,正谓元气已漓,故药不应手尔。倘 
元气未漓,先用人参三五七分,领药深入驱邪,何至汗和不应耶。东垣治内伤外感,用补中 
益气,加表药一二味,热服而散外邪,有功千古。伤寒专科,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 
用参。何为今日医家,单除不用,全失相传宗旨,使体虚之人,百无一活,曾不悟其害之也 
。盖不当用参而杀人者,是与 术归桂姜附等药,同行温补之误。不谓与羌独柴前芎半枳桔 
芩 
参 
相 
饥馑兵荒之余,饮食起居不节,致患时气者,宜用此法。) 
加陈廪米,名仓廪散,治噤口痢。(乃热毒冲心。食入即吐。单陈廪米煎汤。治痢后大 
渴, 
温病 
防败 

卷三上表散门
川芎茶调散
属性:(局方) 治诸风上攻,正偏头痛,恶风有汗,憎寒壮热,鼻塞痰盛,头晕目眩。 
偏头痛者,风中于脑,作止无时也。中风,故有汗恶风。风邪在表,故憎寒壮热。风寒 
皮毛,腠理密致,不得泄越,气并于鼻,故鼻塞。火升故痰盛,痰热上攻,故头晕目眩 
薄荷(八钱) 芎 荆芥(四钱) 甘草(炙) 羌活 白芷(二钱) 防风(钱半) 
细辛(一钱) 
风热。(菊花清热 
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 
徒, 
薄 
肝 
痛 
风 
收 

卷三上表散门
再造散
属性:(节庵) 治阳虚不能作汗。(陶节庵曰∶治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无汗。服发汗药一二 
剂,汗不出者,为阳虚不能作汗,名曰无阳证。庸医不识,不论时令,遂用麻黄重药,劫取 
其汗,误人多矣。此方必脉证中有虚寒之实据,方可用也。) 
人参 黄 桂枝 甘草 附子(炮) 细辛 羌活 防风 川芎 煨姜 枣二枚。加 
炒芍药 
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之无汗,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 甘草姜桂附子, 
大 
之助也。(节庵曰∶人第知参 能止汗,而不知其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助表药而解散 
也。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即同此意。) 

卷三上表散门
麻桂饮
属性:(景岳) 治伤寒瘟疫,阴暑 疟。凡阴寒气胜,而邪有不能散者,非此不可。无论诸 
经四季,凡有是证,即宜是药,勿谓夏月不可用也。不必浓盖,但取津津微汗,透出为度。 
此实麻黄桂枝之变方,而其神效,则大有同于二方者,不可不为细察。 
官桂(一二钱) 当归(三四钱) 炙甘草(一钱) 麻黄(二三钱) 陈皮(随宜用 
或不用) 水一 
加熟地三五钱。 

卷三上表散门
大温中饮
属性:(景岳) 凡患阳虚伤寒,及一切四时劳倦,寒疫阴暑之气。身虽炽热,时犹畏寒, 
即在夏月,亦欲衣被盖,或喜热汤,或兼呕恶泄泻。但六脉无力,肩背怯寒,邪气不能外达 
等证,此元阳大虚,正不胜邪之候。若非峻补托散,则寒邪日深,必至不救。温中自可散寒 
,即此方也。服后畏寒悉除,觉有躁热,乃阳回作汗佳兆,不可疑之畏之。此外凡以素禀薄 
弱之辈,或感阴邪寒疫,发热困倦,虽未见如前阴证,而热邪未甚者,但于初感时,即速用 
此饮,连进二三服。无不随药随愈,真神剂也。此方宜与理阴煎麻桂饮相参用。 
熟地(三五七钱) 于白术(三五钱) 当归(三五钱。如泄泻者不宜用,或山药代。) 
人参( 
干姜(炒热 
汗。如气虚 
防风细辛亦 

卷三上表散门
大羌活汤
属性:(洁古) 治两感伤寒。(内经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太阳经脉,循腰脊,经头 
项,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 
干,不得卧。三日少阴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 
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 
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两感者,谓 
一日则太阳与少阴俱病,有头痛项强,而又口干烦渴也。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有身热胆 
语,而又腹满不欲食也。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有胁痛耳聋,而又囊缩厥逆也,此阴阳表 
里俱病。欲汗之则有里证,欲下之则有表证,故仲景不立治法。吴鹤皋曰∶易老制此方,意 
谓传经者,皆为阳邪,一于升阳散热,滋养阴脏,则感之浅者,尚或可平也。)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甘草(炙) 白术(三钱) 知 
母川芎 
此阴阳两解之药也。气薄则发泄,故用羌独苍防芎细,祛风发表,升散传经之邪。寒能 
胜热 
表里 
俱作 
汤。 
利不 
日太 
三日 
虚之 

卷三上表散门
归葛饮
属性:(景岳) 治阳明温暑时证,大烦大渴,津液枯涸,阴虚不能作汗等证。 
当归(三五钱) 干葛(二三钱) 水二盏,煎一盏,以冷水浸凉。徐徐服之,得汗即 
解。 

卷三上表散门
举斑汤
属性:治瘟疫斑毒内陷。(吴又可曰∶瘟疫邪留血分,里气壅闭。不下则斑不出,出则毒 
外解矣。如下后斑渐出,更不可大下。设有下证,宜少与承气缓服。倘大下,则元气不 
斑毒内陷则危,宜托里举斑汤。如下后斑毒隐伏,反见循衣撮空,脉微者,本方加人参 
得补发出者,不死。) 
白芍 当归(一钱) 升麻(五分) 柴胡 白芷(七分) 穿山甲(二钱) 水煎。 

卷三上表散门
犀角消毒汤
属性:治瘟疫毒瓦斯,发斑痛痒。 
牛蒡子(炒) 防风(二钱) 荆芥(一钱) 甘草(八分) 犀角(磨汁) 每服三 
钱,水煎,入犀 

卷三上表散门
柴葛煎
属性:(景岳) 治瘟疫痘疹,表里俱热。能散毒养阴。 
方见卷十一上婴孩门疏邪饮附方。 

卷三下
涌吐门
属性:(邪在表宜汗,在上焦宜吐,在中下宜下,此汗吐下三法也。今人惟知汗下,而吐法绝 
置不 
在 
世罕知之。故予尝曰∶吐法兼汗,其以此夫。) 

卷三下涌吐门
瓜蒂散
属性:(仲景) 治卒中痰迷。涎潮壅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