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1-成方切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子(炮) 干姜 艾叶 黄连 知母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甘草 加姜枣葱白煎, 
入童便 
附子干姜艾叶,回阳之药,协以连人参甘草,补其阳虚。退其阴火,所谓甘温能除大热 
也。 
阳亦 

卷六下祛寒门
回阳救急汤
属性:(节庵自注云∶即四逆汤。) 治三阴中寒,初病身不热,头不痛,恶寒战栗,四肢厥 
冷,引衣自盖,蜷卧沉重,腹痛吐泻,口中不渴。或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或无脉, 
迟无力。(初病无身热头痛,是无表邪,邪不在阳也。恶寒厥逆,是寒中于里,阳气不 
四肢也。引衣自盖,蜷卧沉重,是寒中少阴也。腹痛吐泻不渴,是寒中太阴也。指甲唇 
口吐涎沫,是寒中厥阴也。至于沉迟无脉,阴寒为已甚矣。战栗,有属阴者,阳微阴胜 
气内争,而正不胜,故心寒足蜷,鼓颔厥冷,而一身战摇也。有属阳者,真阳来复,正气 
动,外争而胜,故身为振摇,遂大汗以解也。) 
附子(炮) 干姜 肉桂 人参(五分) 白术 茯苓(一钱) 半夏 陈皮(七分) 甘 
草(三分) 
泄泻加升麻 
寒中三阴,阴盛则阳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而以六君温补之药,助其 
阳气 

卷六下祛寒门
栝蒌瞿麦丸
属性:(金匮) 治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渴。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三两) 附 
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炼蜜丸服,以小便利腹中 
者用之。以其胃中有热,腹中有寒,故变八味丸之制为此 
胃热必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必数。是其淋而且渴 
热,茯苓瞿麦,以利小水。然肾中寒水之气,上入于腹 
方下云∶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制方之义,可绎思也。 

卷六下祛寒门
中满分消汤
属性:(东垣) 治中满,寒胀,寒疝,二便不通,四肢厥逆。食入反出,腹中寒,心下 
下虚阴躁,奔豚不收。(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 
此汤主之。) 
川乌 干姜 荜澄茄 生姜 黄连 人参 当归 泽泻 青皮 麻黄 柴胡(二钱) 草 
蔻仁 
服。 
川乌二姜,吴茱澄茄,益智草蔻,除湿开郁,暖胃温肾,以祛其寒。青皮浓朴,以散其 
满。 
归以 
东 
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令上下分消其湿。下焦如渎,气血自然分化。如或大实大满,大小 
便不利者,从权以寒热药下之。) 

卷六下祛寒门
温胃饮
属性: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证。 
白术(炒一二钱) 当归(一二钱) 人参(一二三钱) 白扁豆(炒二钱) 甘草(炙 
一钱) 干姜 
兼胸腹痛者。加藿 
甚者加柴胡。如脾 
钱。如脾胃虚极,大 
如泄泻者,去当归, 

卷六下祛寒门
四神丸
属性:治肾泻,脾泻。(肾泻者,五更时泻也。经曰∶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 
肾属水,水旺于子。肾之阳虚,不能健闭,故将交阳分则泻也。脾泻者,脾之清阳下 
能运化,阑门元气不足,不能分别水谷,不痛而泻也。(阑门,在大小肠之交,主分 
两证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上生脾土故也。杨仁斋曰∶肾命之气交通,水谷自然克 
破故纸(四两酒浸一宿炒) 五味子(三两炒) 肉豆蔻(二两面里煨) 吴茱萸一两 
盐汤泡 用 
汤下。(若 
破故纸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肉蔻辛温,能行气消 
食, 
盖 
单用破故纸肉豆蔻,名二神丸,治同。(许学士曰∶有全不进食者,服补脾药皆不效。 
予授 
鼎之 
香(一两)木 
气而实大肠,用 
加木香肉果补 
味丸。脾肾气血 
痰,为脾肾亏损 

卷六下祛寒门
乌头赤石脂丸
属性:(金匮) 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赤石脂( 淬) 蜀椒(一两) 乌头(炮) 附子(炮) 干姜(炮半两) 蜜丸, 
日三服。不知, 
此乃阴寒之气,厥逆而上干,横格于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搅其疆界。 
此而 
恐胸 
新隧 
今人 
哉。 

卷六下祛寒门
五君子煎
属性: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二三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白术 茯苓(二钱) 甘草(炙一钱) 加陈 
皮一钱,名六 
按此即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之变方也。 

卷六下祛寒门
感应丸
属性:治新旧冷积泻痢等证。 
木香 肉豆蔻 丁香(两半) 干姜(炮) 百草霜(一两)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 
尖) 巴豆( 
两,溶化,重 
取蜡四两, 
肉蔻逐冷消食,下气和中。丁香暖胃助阳,宣壅除癖。木香升降诸气,和脾疏肝。杏仁 
降气 
非 
不令人泻,其积自然消化。李时珍曰∶一妇年六十余,溏泻五载,犯生冷油腻肉食即作痛。 
服升涩药,泻反甚,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积冷凝滞,法当以热下之。用腊匮巴豆丸五 
十 

卷六下祛寒门
九痛丸
属性:(金匮) 治久寒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 
,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 
附子(三两) 生野狼牙(炙香) 巴豆(去皮心膜研) 人参 干姜 吴茱萸(一两) 炼 
蜜丸,桐 
仲景于胸痹证后,附九痛丸,治久寒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 
汤改 
也。 
胸中 

卷六下祛寒门
黄芽丸
属性: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等证。 
人参(二两) 焦干姜(二钱) 蜜丸,芡实大,常嚼服,甚妙。加甘草二钱为散,名 
参姜散。 
皆可酌用 

卷六下祛寒门
导气汤
属性:治寒疝疼痛。(阴气积于内,复为寒邪所袭,营卫不调,则成疝病。囊冷结硬如石 
引睾丸而痛,名寒疝。疝有七种,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癫疝也。证虽见于肾,病 
于肝。以厥阴肝脉,络于阴器故也。女子小腹有块,前阴突出,及阴菌,亦同此类,但 
不名疝而名瘕。) 
川楝子(四钱) 木香(三钱) 茴香(二钱) 吴茱萸(一钱汤泡) 长流水煎。 
此治疝之通剂也。川楝苦寒,能入肝舒筋,使无挛急之苦,又能导小肠膀胱之热,从小 
水下 
田而 
利。 

卷六下祛寒门
附子粳米汤
属性:(金匮) 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以水 
八升,煮米熟汤 
腹中阴寒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隔,彻入阳位, 
则 
其 
旷 

卷六下祛寒门
胃关煎
属性: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 扁豆(炒二钱) 白术(炒) 焦干姜(一二三 
钱) 甘草(一 
脂亦可。气虚甚者, 
香七八分,或浓朴八 
二十粒。肝邪侮脾者 

卷六下祛寒门
佐关煎
属性:治生冷伤脾,泻痢未久。肾气未损者,宜用此汤,以去寒湿安脾胃,此胃关之佐者 
浓朴(炒) 陈皮(炒一钱) 山药(炒) 扁豆(炒) 猪苓 泽泻(二钱) 干姜 
(炒) 肉桂(一 

卷六下祛寒门
抑扶煎
属性:治气冷阴寒,或暴伤生冷,致成泻痢。凡初起气血未衰,脾胃未败,或胀满,或呕 
皆可先用此汤。此胃关煎表里药也,宜察虚实用之。其有寒湿伤脏,霍乱邪实者,最宜 
浓朴 陈皮 乌药(钱半) 猪苓 泽泻(二钱) 甘草(炙一钱) 干姜(炮一二钱) 
吴茱萸( 
二钱。寒湿 

卷六下祛寒门
天台乌药散
属性: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厥阴肝脉络于阴器,上入少腹。疝病,乃肝邪 
筋,故牵引疼痛。小肠经络,并于厥阴。寒邪客于小肠,少腹痛引睾丸。上而不下 
腹,甚则上冲心胸,故俗亦名小肠气。古人治法,往往相类。)巴豆(七十粒) 川楝子(十 
个) 乌药 木香 茴香(盐炒) 良姜(炒) 青皮(五钱) 槟榔( 
微打破,同川楝麸炒黑,去麸及巴豆,同余药为末,酒下一钱。乌药散膀 
痛。川楝导小肠邪热,从小便下行。木香青皮,行气而平肝。良姜茴香, 
性如铁石,能下水溃坚。巴豆斩关夺门,破血瘕寒积。皆行气祛湿散寒之 

卷六下祛寒门
薏苡仁附子散
属性:(金匮) 治胸痹缓急之证。 
薏苡仁(二两) 大附子(一枚炮) 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中与太空相似,天日照临之所。而膻中之宗气,又赖以包举一身之气者也。今胸中之 
阳, 
舒其 
缓急 

卷六下祛寒门
四维散
属性:治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泻痢不能止,或气血下陷。二阴血脱不禁者,无出此方 
人参(一两) 干姜(炒黄) 制附子(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乌梅(五分或一 
钱。酌其病之 
饭顷,取起烘 

卷六下祛寒门
疝气方
属性:(丹溪) 治疝气疼痛。 
吴茱 枳壳 栀子 棠球子(即山楂之小者。俱炒用。) 荔枝核 等分为末,空心 
长流水 
而破症 
(丹溪 
始于湿 
栀子, 
虚而发 
实黑栀 
束之寒 

卷六下祛寒门
镇阴煎
属性: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 
危在顷刻。而失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阳有归,则血自安也。如治格阳喉痹上 
以此汤冷服。 
熟地(一二两) 牛膝(二钱) 甘草(炙一钱) 泽泻(钱半) 肉桂(一二钱) 制 
附子(一二钱 
速速多加人参 

卷六下祛寒门
橘核丸
属性:(济生) 治四种 疝。(茎囊睾丸肿硬,不痛不痒,为 疝,亦有引脐腹绞痛者。四 
种,肠 卵 水 气 也,皆寒湿为病。) 
橘核 川楝子 海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