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橘核丸
属性:(济生) 治四种 疝。(茎囊睾丸肿硬,不痛不痒,为 疝,亦有引脐腹绞痛者。四
种,肠 卵 水 气 也,皆寒湿为病。)
橘核 川楝子 海藻 海带 昆布 桃仁(二两) 延胡索 浓朴 枳实 木通 桂心
木香
盐汤或酒下。
橘核木香,能入厥阴气分而行气。桃仁延胡,能入厥阴血分而活血。川楝木通,能导小
肠膀
并
同为散肿消坚之剂也。(朱丹溪曰∶ 疝不痛,非痛断房事与浓味不可。若苍术神曲山楂白
芷川芎枳实半夏皆要药,又宜随时月寒热加减。有热加栀子,坚硬加朴硝,秋冬加吴茱萸。)
卷六下祛寒门
归气饮
属性:治气逆不顺,呃逆呕吐,或寒中脾肾等证。
熟地(三五钱) 茯苓 扁豆(二钱) 炮姜 丁香 陈皮(一钱) 藿香(钱半) 甘
草(八分)
中气寒甚者,加制附子。肝肾虚寒者,加吴茱萸肉桂,或加当归。
卷六下祛寒门
暖肝煎
属性: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等证。
当归(二三钱) 枸杞子(三钱) 茯苓 小茴香 乌药(三钱) 肉桂(一二钱) 沉
香(一钱或
卷六下祛寒门
补火丸
属性:治冷劳,气血枯竭,肉瘠齿落,肢倦言微。(吴鹤皋曰∶凡人之身,有真火焉。
肾,行于三焦,出入于甲胆,听命于天君。所以温百骸,养脏腑,充九窍者,皆此火也
万物之父。故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此火一息,犹万物无父
其肉衰而瘠,血衰而枯,骨衰而齿落,筋衰而肢倦,气衰而言微也。)
石硫黄一斤 猪大肠(二尺) 将硫黄为末,入猪肠中,烂煮三时,取出,去肠,蒸饼
为丸,
硫黄,火之精也,亦号将军。(大黄至寒,亦号将军。)故用之以补火,以其大热有毒,
故用
化魄
惟
和
当
涩
附金液丹。硫黄十两,研末,瓷盒盛。水和赤石脂封口,盐泥固济,日干。地内埋一小
罐,
米
来复丹。太阴元精石舶上硫黄硝石各一两,(硝黄同微炒,不可火大,柳条搅结成砂子。)
五
曰∶
或
勿
半硫丸。半夏硫黄等分,生姜糊丸。治老人虚秘,冷秘。
灵砂丹。水银三两,硫黄一两,炼成研细,糯米糊丸。治诸虚痼冷。
二气丹。硝石硫黄等分为末,石器炒成砂,再研,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井
水下
返阴丹。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四肢逆冷。硫黄五两,硝石太阴元精石各一两,附子
(炮)
又着硝石
末,和前
本事方破阴丹。治阴中伏阳,烦躁,六脉沉伏。硫黄水银各一两,陈皮青皮各五钱。先
将硫
汤下
伤寒百问方。硫黄五钱,艾汤调下。治身冷脉微,厥而烦躁,令卧,汗出而愈。
黑铅丹。黑铅硫黄各二两,将铅熔化,渐入硫黄,候结成片,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
声为
卷六下祛寒门
黑锡丹
属性:治真元虚惫,阳气不固,阴气逆冲,三焦不和,冷气刺痛,饮食无味。腰背沉重,
胱久冷,夜多小便,女人血海久冷,赤白带下。及阴证阴毒,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急用枣
汤,吞一百粒,即便回阳。此药大能升降阴阳,补虚益元,坠痰除湿破癖。
黑锡(去滓秤) 硫黄(二两) 葫芦巴(酒浸炒) 附子(炮) 阳起石(研细水飞)
肉豆蔻(面
两) 用铁铫内
朝至暮,以研至
心盐姜汤下。女
喻嘉言曰∶此方用黑锡水之精,硫黄火之精,二味结成灵砂为君,诸香燥纯阳之药为臣,
用
之
气
过
乃
峻
知
卷六下祛寒门
五德丸
属性:治脾肾虚寒,飧泄, 溏等证。或暴伤生冷,或感时气寒湿。或酒湿伤脾,腹痛作
或饮食失宜,呕恶,痛泄,无火等证。
补骨脂(四两酒炒) 北五味(或用肉豆蔻代之面炒) 吴茱萸(制) 木香(二两) 干
姜(四五
或人参汤
卷六下祛寒门
七德丸
属性:治生冷伤脾,初患泻痢,肚腹疼痛。凡年少气血未衰,及寒湿食滞,凡宜和胃者,
神效,此即佐关煎之偏裨也。
补骨脂(炒四两) 干姜(炒焦) 苍术(炒) 台乌药 吴茱萸 木香 茯苓(一两)
神曲糊为
卷六下祛寒门
唐郑相国方
属性:治虚寒喘嗽,腰脚酸痛。
破故纸(十两。酒蒸为末。) 胡桃肉(二十两。去皮烂研。) 蜜调如饴。每晨酒服一
大匙,
破故纸属火,入心包命门,能补相火以通君火,暖丹田。壮元阳。胡桃属木,能通命门,
利
利
之
胡
自
加杜仲一斤生姜炒,蒜四两,名青娥丸。治肾虚腰痛。(经曰∶腰者,肾之腑。转移不
能,
葫芦巴小茴香
卷六下祛寒门
复阳丹
属性:治阳虚呕吐,泄泻腹痛,寒疝等证。
北五味(炒) 甘草(炙) 附子(制) 炮姜 胡椒(一两) 白面(二两炒焦) 为
末和匀,入温
卷六下祛寒门
三气饮
属性:治气血亏损,风寒湿三气乘虚内侵,筋骨历节疼痛之极,及痢后鹤膝风痛等证。
当归 枸杞 杜仲(二钱) 熟地(三钱或五钱) 甘草(炙) 北细辛(或代以独活)
芍药(酒
参白术随宜。
浸十余日,徐
卷六下祛寒门
寿脾煎
属性:(一名摄营煎) 治脾虚不能摄血等证,凡忧思郁怒积劳,及误用攻伐等药,犯损脾阴,
致中气亏陷,神魂不宁,大便脱血不止,或妇人无火崩淋等证。兼呕恶尤为危候,速宜用此
单救脾气,则统摄固而血自归源。此归脾汤之变方,其效如神。若犯此证,而再用寒凉,则
胃气必脱,无不即毙者。
白术(二三钱) 当归 山药(二钱) 枣仁(钱半) 甘草(炙一钱) 远志(制三
五分) 炮姜(
血未止,加乌梅二
钱。下焦虚滑不禁
陷而坠者,加炒升
加附子一二三钱。
卷六下祛寒门
一气丹
属性:治脾肾虚寒,不时易泻,腹痛,阳痿,怯寒等证。此即参附汤之变方也。
人参 制附子(等分) 炼白蜜为丸,如绿豆大。每用白滚汤送下三五分,或一钱。凡
药饵不
卷六下祛寒门
九气丹
属性:治脾肾虚寒,如五德丸之甚者。
熟地(八两) 附子(制四两) 肉豆蔻(面炒) 吴茱萸 焦姜 补骨脂(酒炒) 荜
茇五味子
或百丸,滚白汤
卷六下祛寒门
圣术煎
属性:治饮食偶伤,或吐或泻,胸膈痞闷,或胁肋疼痛,或过用克伐等药,致伤脏气,而
无力,气怯神倦者,速宜用此。不得因其虚满虚痞,而畏用白术,此中虚实之机,贵乎
也。若痛胀觉甚者,即以此煎送神香散最妙。若用治寒湿泻,呕吐证,尤为圣药。
白术(用冬术味甘者炒五六七八钱。或一两。) 干姜(炒) 赤肉桂(一二钱) 陈
皮(酌用或
寒,则麻黄
卷七上
消暑门
属性:(暑本夏月之热病,左传荫 人于樾下,其名久矣,在仲景谓之中 。凡盛暑烈日之时,
或
为
可
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证,惟宜温散为主,
当以伤寒法治之。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治宜
温中为主。苟其不分表里,不察阴阳,则杀人惨于刀刃矣。)
卷七上消暑门
消暑丸
属性:(海藏) 治伏暑烦渴,发热头痛,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醋五斤煮干) 茯苓 甘草(半斤生用) 姜汁糊丸,勿见生水,热汤下。
有痰,生
长夏炎蒸,湿土司令,故暑必兼湿。证见便秘烦渴,或吐或利者,以湿胜不得施化也。
此方
能开
湿,
者多
本方一两,黄连二钱,名黄连消暑丸。治伏暑烦渴,而多热痰。
卷七上消暑门
小半夏茯苓汤
属性:(金匮)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
方见卷七下燥湿门
卷七上消暑门
四味香薷饮
属性:治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痛头重,或烦渴,或吐泻。
香薷(一两) 浓朴(姜汁炒) 扁豆(炒五钱) 黄连(姜炒三钱) 冷服。(香薷
辛热,必冷服
香薷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散皮肤之蒸热。浓朴苦温,除湿散满,以
解心
烦也
中入
伤寒
害。
除扁豆,名黄连香薷饮。治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下鲜血。(暑邪所逼。)加茯神,治
瘅疟
草香
除黄
木瓜
头重
薷饮
物香
卷七上消暑门
缩脾饮
属性:清暑气,除烦渴。止吐泻霍乱,及暑月酒食所伤。
扁豆(炒研) 干葛(二两) 砂仁 草果(煨去皮) 乌梅 甘草(炙四两) 每服
四钱。
暑必兼湿,而湿属脾土。暑湿合邪,脾胃病矣,故治暑必先去湿。砂仁草果,辛香温散,
利
清
卷七上消暑门
大顺散
属性: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吐泻,
不调。
干姜 桂 杏仁(去皮尖) 甘草 等分。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杏炒过,筛去砂
净,合
夏月过于饮冷餐寒,阳气不得伸越,故气逆而霍乱吐泻也。脾胃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
寒。
之法
用者
卷七上消暑门
来复丹
属性: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
方见卷六下祛寒门补火丸附方内
卷七上消暑门
枇杷叶散
属性: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去白焙) 丁香 浓朴(去皮姜汁炙五钱) 白茅根 麦门
冬干木瓜
服,温汤调服
卷七上消暑门
冷香饮子
属性:治伤暑口渴,霍乱,腹痛,烦躁,脉沉微,或伏。
附子(炮) 陈皮(一钱) 甘草(炙) 草果(钱半) 水盏半,姜十片,煎八分,
去渣,井水顿
卷七上消暑门
桂苓甘露饮
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