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瘀干血分则赤,瘀干气分则白。赤白兼下者,气血俱病也。后重里急者,气滞不通也。
按里急后重,有因火热者,有因气滞者,有因积滞者,有因气虚者,有因血虚者,当审证论
治。)
黄连(二十两。吴茱萸十两同炒。去茱萸用。) 木香(四两八钱。不见火。) 醋糊丸,
米饮
痢为饮食不节,寒暑所伤,湿热蒸郁而成。黄连苦燥湿,寒胜热,直折心脾之火,故以
为君
温
阳,
消克
加石莲肉,治噤口痢。(石莲清心火,开胃口。)加大黄,治热痢积滞。(大黄泻胃热。
荡积
梅
卷八下泻火门
悉尼浆
属性:解烦热,退阴火,此生津止渴之妙方也。用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用大碗盛清冷
甘泉,将梨薄切,浸于水中,少倾。水必甘美,但频饮其水,勿食其渣,退阴火极速也。
卷八下泻火门
大清饮
属性:治胃火烦热,狂躁呕吐等证,可与白虎汤出入酌用。
知母 石斛 木通(一钱五分) 石膏(生用三五钱) 或加麦门冬。
按人身热病最多,盖素蕴之热,挟天时之热而横发尔,是则胃气清和,遇暄热而不觉其
热者
多因
虚其
卷九上
除痰门
属性:(内经只有积饮之说,并无痰证之名。至仲景始立四饮之名,而痰饮居其一。今后世相
传,
必
者
必
以
者
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
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非有余者,皆虚痰也。此则但宜调补,若或攻之,无不危
矣。总之治痰之法,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充助胃
气。若元气日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尔。随去随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无恙者乎
。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苟不辨其虚实,而欲一概攻之。如王隐君所
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后之患哉。诸家治痰之
法,多有治其标者,虽不可执,亦不可窃也。详列如下。)
卷九上除痰门
苓桂术甘汤
属性:(金匮)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痰饮阴象,阻抑其阳,用此阳药化气以伸其阳,此正法也。兹所主乃在胸胁支满目眩者,
何
痰
卫
肺
反
去
旨
出
卷九上除痰门
二陈汤
属性:(局方。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少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
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
。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中脘有痰。令人憎寒
壮热头痛,类外感表证。久则潮咳夜重,又类阴火内伤。走注肢节疼痛,又类风证,但肌色
如故,脉滑不匀为异。)
半夏(姜制二钱) 陈皮(去白)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煎。(姜能制
半夏之毒。)
黛,湿痰加苍术
加香附枳壳。胁
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庞安常曰∶善治痰者,
不
故以茯苓渗湿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
半夏,代以栝蒌贝母。吴鹤皋曰∶渴而喜饮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饮水者,虽渴犹宜半夏也
。此湿为本,热为标,湿极而兼胜已之化,非真象也,按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
,主脾家湿痰。虽俱化痰,而寒湿燥润各异。脱或误施,贻害匪浅,用者宜审之。有血不足
,阴火上逆,肺受火伤,整肃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混浊,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当
用润剂。如地黄门冬枸杞之类,滋阴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陈,立见危殆。有头风眉梢骨
痛,投以风药不效,投以痰药见功。又有眼赤羞明,与之凉药不瘳,异以痰剂获愈。有人坐
处吐痰满地,不甚稠粘,只是沫多,此气虚不能摄涎,不可用利药,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钱
以摄之。)
去茯苓甘草,名陈皮半夏汤。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汤。去陈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汤,
治水
姜汤,
加胆星
墙倒壁
香片子
痰结胸
名加味
名温中化
丸。治痰
单用半夏
奈者。
卷九上除痰门
润下丸
属性:治膈中痰饮。
广陈皮(去白八两,盐水洗浸。) 甘草(二两蜜炙)蒸饼糊丸。或将陈皮盐水煮烂,
晒干,同
陈皮燥湿而利气,湿去则痰消,气顺则痰下,食盐润下而软坚,润下则痰降,软坚则痰
化。
卷九上除痰门
顺气消食化痰丸
属性:(瑞竹堂) 治酒食生痰,胸膈膨闷,五更咳嗽。(过饮则脾湿,过食辛热油
皆能生痰。壅于胸膈,故满闷,五更咳嗽。由胃有积热,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中,故
半夏(姜制) 胆星(一斤) 青皮 陈皮(去白) 莱菔子(生用) 苏子(沉水者)
山楂 麦芽
夏南星白矾皂角
痰由湿生,半夏南星,所以燥湿。痰由气升,苏子菔子杏仁,所以降气。痰由气滞,青
皮陈
消,
卷九上除痰门
金水六君煎
属性: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
神效妙剂,此六君子汤之变方也。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
草(一钱) 加
快者,加白芥子
钱。
卷九上除痰门
金沸草散
属性:(活人) 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风盛则气壅,气壅则痰升,故头
痛而咳嗽。直指方云∶咳嗽,感风者鼻塞声重。伤冷者凄清怯寒,挟热为焦烦,受湿为缠
瘀血则膈间腥闷,停水则心下怔松。三因方云∶一妇牙疼,治疗不效,口颊皆肿,以金
散大剂煎汤,熏漱而愈。)
旋复花(即金沸草) 前胡 细辛(一钱) 荆芥(钱半) 赤茯苓(六分) 半夏(五
分) 甘草(
有热加柴胡黄
消痰而降气。
故下气利湿
卷九上除痰门
半夏白术天麻汤
属性:(东垣) 治脾胃内伤,眼黑头眩,头痛如裂,身重如山。恶心烦闷,四肢厥
足太阴痰厥头痛。(痰厥者,湿痰厥逆而生也。痰逆则上实,故令头痛目眩,眼前
东垣曰∶太阴头痛,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太阴少阴二经,虽不
痰与气逆,壅于膈中,头上气不得畅而为痛也。)
半夏(姜制) 麦芽(钱半) 神曲(炒) 白术(炒一钱) 苍术(泔浸) 人参 黄
(蜜炙) 陈
五钱。
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半夏燥痰,而能和胃。)头旋眼黑,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
定。
湿故
结,
发躁
痛也
乃湿
头痛
所犯
手
乃自地升天者也。太阳头痛,恶风寒,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头痛,脉
弦细,往来寒热,柴胡黄芩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
白芷石膏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
少阴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厥阴头项痛,或吐涎沫,厥冷,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
痛,人参黄 为主。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荆子细辛。清空膏,风湿头痛
药也。白术半夏天麻汤,痰厥头痛药也。羌活附子汤,厥逆头痛药也。如湿气在头者,以苦
吐之,不可执方而治。按以苦吐之者,瓜蒂散浓茶之类是也。或搐去鼻中黄水,亦治湿气在
头之捷法。)
卷九上除痰门
六安煎
属性:治风寒咳嗽,痰滞气逆。
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二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 白
芥子(五七分
易散,宜加北
加防风一钱
叶。若风邪
宜一片。凡
君煎,俱此
暂开痰气
去杏仁白芥子,加炒干姜一二钱,砂仁四分,名和胃二陈煎。治胃寒生痰,恶心呕吐,
满闷
二陈
加
酸
卷九上除痰门
礞石滚痰丸
属性:(王隐君) 治实痰老痰,怪证百病。(风木太过,克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
壅塞中上二焦,回薄肠胃曲折之处,谓之老痰。变生诸证,不可测识,非寻常药饵所能
此丸主之。)
青礞石(一两) 沉香(五钱) 大黄(酒蒸) 黄芩(八两) 将礞石打碎,用焰硝
一两,同入瓦
久者佳。新
卧,令药在胸
礞石剽悍之性,能攻陈积伏历之痰。(吐痰水上,以礞石掺之,痰即随下,故为利痰圣
药。)
天而下
未详,
眉棱耳
心下嘈
状。或
骨疼痛
身习习
如有二
荏苒之
肠毒便
润三焦
痰,自
加元明粉一两,朱砂为衣,治同。减大黄黄芩各六两,加橘红半夏各二两,甘草一两,
竹沥
卷九上除痰门
清膈煎
属性:治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烦渴等证。
陈皮(一钱五分) 贝母(二三钱敲碎) 胆星(一二钱) 海石 木通(二钱) 白
芥子(五七分)
头面红赤,烦
痰火闭结,大
卷九上除痰门
茯苓丸
属性:(指迷方) 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脾主四肢,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
沉细者是也。)
半夏曲(二两) 茯苓(一两乳拌) 枳壳(五钱麸炒) 风化硝(二钱半。如一时未
易成,但以
姜汤下。
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化痰软坚。(去坚痰。)生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
行气
手疲
涎丹
卷九上除痰门
控涎丹
属性:(三 因一名妙应丸) 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项筋骨牵引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