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科举考试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对科举制度不能全盘否定。
但是,科举制度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它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不考科学技术知识,还有科举考试的方式是八股文,于是,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病,就是扼杀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
明清特别是清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应当说科举制度没有与时俱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举制度有弊病,科举考试很难,很多人想要做官,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花钱买官,这个在清朝叫捐纳制度。
下一讲,我就讲清朝官员的捐纳制度。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兴衰荣辱,荡气回肠。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那么,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它又为何丧权辱国、走向衰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
“捐纳”就是买官卖官,清朝叫“捐纳”。清朝做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正途,就正常正当的途径,是科举考试。先考秀才,完了再考举人,举人完了再参加会试,取得贡士的资格,完了再参加殿试,取得进士的资格,进士以后就可以分派官职,派到县里面就可以做七品知县,考中进士,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个官做,这是正途。我说过,这个正途是很难的,道光之后四万万人,每三年考一次,一次取三百来人,平均一年取一百人,清朝268年取了26846个人,平均一年101个人都不到,大部分人想要做官,或者经过努力没考取,或者努力了,也没考取,怎么办?就是清朝的选官还有另外一条途径,叫“异途”,主要是捐纳,就是花钱。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当然还有其他途径,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能一一说了,捐纳做官,官员的比例在清朝是很大的,多的时候到60%,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科举考试的,但是这主要是中下级官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清朝捐纳制度也说一说。
我们中国出现捐纳秦朝就有了。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秦朝统一了天下,开始让百姓纳粮食、赐以爵,就是用粮食来买官爵。到了汉朝,也还有捐纳,汉武帝曾经下令,可以卖武功爵,史书记载八个字:叫做“盐铁富贾,相率而至”,就是史书记载,汉朝的卖官,西汉的捐纳,盐铁富贾,相率而至。当时的盐、铁是专营的,有钱的人相率,纷纷来买官爵。大家都知道很有名一个文人叫司马相如,史书记载说四个字,说司马相如“以赀为郎”,花了钱买了郎。汉朝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清朝捐纳成为制度。
为什么要捐纳?清朝的钱,收支有定数,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是定数。地,它是固定的;丁,康熙五十年以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又“摊丁入地”,丁后来就不拿丁银了,所以收入它是个定数。每年正常的支出也是个定数,碰到特殊情况打仗,黄河决口,大的灾荒,那没钱怎么来呀,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捐纳。
清朝的捐纳,我想讲几个问题:第一,清朝捐纳制度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个特点:一,统一管理,我数了一下,大概有五个统一:第一、统一捐项,哪些可以开捐,哪些不可以开捐,它是有规定的,五项可以开捐,军需,打仗需要;河工,河决口了,治河;三、赈灾,闹大的灾荒了;四、营田开荒,开垦;五、海防,海防是晚期了,主要这五项可以捐纳,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纳。第二,统一主管,这么大一个国家,捐纳谁管?户部捐纳局主管。三,统一入库。捐了钱归谁?不是归知县、知府,捐了钱统一交户部国库,后来一部分也分到省里边用,主要要归户部国库。第四,统一政策。就是哪些官可以捐,哪些官不可以捐,譬如说吏部官不可以捐,吏部是管干部的,管官员的,不能捐。礼部的官不能捐,礼部是管教育,管科举考试,不能捐。就京官来说,尚书、侍郎这一级不能捐,郎中以下可以捐,地方的官员总督、巡抚、布政使这些不能捐,道员、知府、知县以下可以捐,统一政策。第五,统一资证。要有资格,捐官也要有资格,捐纳也要有资格,乡邻要具结担保,当地要给他开籍贯和清白册。是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要出印鉴的证明,就是资格的审查要统一,这是清朝捐纳制度第一个特点,统一管理。
第二个特点,二,明码标价。什么官,多少钱,它是有规定的。我以乾隆三十九年为例,它价钱很复杂,我就挑了几个主要的,京官就选郎中、主事,地方道员、知府、知县,道员、知府、知县有价钱,我把这个价钱说一下大伙听一听,是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郎中五品官,银9600两,主事六品官银4620两,道员四品官银16400两,知府四品官银13300两,同知就是五品,银6820两,知县七品银4620两,县丞就是副县八品,银980两,这是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它这个价格是有变动的,到后来价钱就落了,为什么落了?我回头再说,我们再看看到光绪晚期,到光绪二十六年的价钱,郎中2073两,主事1728两,道员4723两,知府3830两,同知1474两,知县999两,县丞210两,这知县由4600两,降到900多两,为什么?官越捐越多,价钱越来越低,一会儿我还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是第二个特点,就是明码标价。
第三,官多缺儿少。捐的官很多,那个缺儿,位置,真正的落实到就职少了。就拿知县来说,到光绪年间,全国的知县是1314个,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因为平叛“三藩之乱”,捐了知县五百多位,你全国才1300多个知县,你这一下子就捐了500个知县,它那个知县原来都是有位置的,三年还考一次进士,没有缺儿,就是知县没有空位子,你捐了官之后,你没有官做,官多缺儿少。后来就捐监生,就是捐国子监的监生,捐到多少呢?甘肃五个月捐了16000多人,花钱买文凭。有一个人叫蒋伊,《重铨法疏》,一个奏疏,他说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应选者不下二千人,每遇铨际,捐纳居十之六,应选者十之四,捐纳的人十之六,很多人不能应选,捐了官没有位置,最多的有捐了以后六十年得不到位置,这人都死了,这还没落实这个缺儿呢,官多缺儿少。
第四,捐纳泛滥。它开始时,有例捐,有常捐。比如打仗,战争结束了,这捐纳就停了;黄河决口,修河,河修好了,河口堵上了,这捐就停了。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这就越捐越滥,滥到什么程度呢?我举几个例子,嘉庆道光年间,捐的监生捐了20万人,全国参加会试多者一万六千人,你捐了20万个监生,他怎么来考进士,泛滥到什么程度呢?我给总结了十条:一,捐官就是做官。二,捐复。三,捐升。就是升官。四,捐补。五,捐级,捐加级。六,捐衔,不捐官光捐衔。七,捐监,国子监的监生。八,捐正,副职捐正印,九捐减,官犯了罪了,花钱捐了减等,或者减免。十,捐典,典礼的“典”,祭典的“典”,死了之后捐的封典荣誉,后来就不是官了,特别是有些官犯了罪了,革职了,我捐点钱又复职了我想升级,花钱,捐了钱以后就升级。有些该休职,该退了,捐钱就接着做,甚至后来到一品二品的大员也捐,就滥了。所以,清朝的捐纳制度,是越来越滥,越来越坏,问题严重,弊端层出不穷。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清朝捐纳制度的弊端,它开始是捐虚缺儿,不捐正缺儿,开始捐副的,你比如知县捐县丞,县丞二把手没有实权,你捐了之后你没实权,后来捐正印,知县就有权了是不是,下面接着讲捐纳制度的弊端。
第一,在财政上,饮鸩止渴。捐纳的本来的意思是解决财政上不足,捐的结果一时财政稍好一点,但是,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我举一个例子,乾隆时候打仗,前方粮食不够,运输有困难,就捐粮食,捐一个县官,四十担米,捐一个京官二十担米,有些人,北京市有米,吃钱粮,用那个老陈米凑二十担捐个京官,用老陈米凑四十担就可以捐个县官,捐完了县官就搂,搂可不只那四十担米,你搂一个知府,捐一个知府就是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后来捐的钱入国库的就越来越少,地方分流,但是捐的官很多,越捐越滥,所以就饮鸩止渴,有人建议可以采取别的办法,第一节省,第二搞贸易,增加收入来补充国库,皇帝不同意,就还是要捐,这是一,在财政上饮鸩止渴。
第二,在文化上,斯文扫地。本来通过科举考试从秀才、举人、贡士到进士,进士还不能马上做官,还要等一段时间,因为有缺儿才能做,才能熬到一个知县。清朝考进士参加会试的最小的年龄是十五六岁,最大的年龄是103岁,就是参加会试考试,那考中进士的,最小的年龄是24岁,于敏中后来当了大学士,这是聪明绝顶的人,最大的年龄,考中进士的最大年龄是59岁,平均年龄35岁,这是宋元强先生他写了本书,叫《清朝的状元》做的统计,最大的年龄59岁考中进士,再等个一两年,才能开始做知县,一辈子,不是十年寒窗,一辈子寒窗,中一个进士,才可以做一个知县。你花了二十担米就做一个知县,还去搂钱,那不是斯文扫地吗?一些知识分子十年寒窗,穷经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