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0-养生导引秘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浓而言,若膏粱过度之类如吃素是也。 
诀曰∶ 
浓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 
x无心得大还x 
大还之道,圣道也。无心者,常清常静也。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何圣道之不可传,大还之不 
可得哉!《清静经》已备言之矣。修真之士,体而行之。欲造夫清真灵妙之境,若反掌耳。 
诀曰∶ 
有作有为云至要,无声无臭语方奇。 
中秋午夜通消息,明月当空造化基。 

修龄要指
却病八则
属性:平坐,以一手握脚指,以一手擦足心赤肉。不计数目,以热为度。即将脚指略略转动,左右两足心 
更手握擦,倦则少歇。或令人擦之,终不若自擦为佳。此名涌泉穴,能除湿气,固真元。 
临卧时,坐于床。垂足解衣,闭息,舌拄上 ,目视顶门,提缩谷道。两手摩擦两肾 各一百 
二十,多多益善。极能生精、固阳、治腰病。 
两肩后小穴中为上元、六合之府。常以手捏雷诀,以大指骨曲接三九遍。又搓手熨摩两目,顾上及 
耳根,逆乘发际各三九。能令耳目聪明,夜可细书。 
并足壁立,向暗处,以左手从项后紧攀右眼,连头用力,反顾亮处九遍。右手亦从项后紧 
攀左眼,扭顾照前。能治双目赤涩火痛。单病则单行。 
静坐,闭息纳气,猛送下,鼓动胸腹,两手作挽弓状,左右数四。气极满,缓缓呵出,五七 
通,快即止。治四肢烦闷、背急、停滞。 
覆卧去枕,壁立两足。以鼻纳气四,复以鼻出之四。若气出之,极令微;气再入鼻中,勿令鼻 
知。除身中热及背痛之疾。 
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能除淤血、结气。端坐伸腰,举 
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能除胃寒、食不消。 
凡经危险之路,庙貌之间,心有疑忌。以舌拄上 ,咽津一二遍,左手第二第三指按捏两鼻孔 
中间所隔之际。能遏百邪。仍叩齿七遍。 

太清导引养生经
慎修内法
属性: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 
常以朝起,布席东向。先以两手叉头上,挽头至地,五吸五息。止胀气。 
次以卧,右手掩脑,左肘肘地极。复以左手掩脑,右肘肘地极。五息止。引筋骨。 
次以两手据右膝,上至腰,睡极起头,五息止,引腰。 
次以左手据腰、左膝,右手极上引。复以右手据腰、右膝,左手极上引。皆五息止。引心腹。 
次以左手据腰,右手极上引。复以右手据腰,左手极上引。五息止。引腹中。 
次以叉手胸胁前,左右摇头不息,自极止。引面目。邪气不复得入。 
次以两手叉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通血脉。 
次以两手相叉,极左右,引肩中。 
次以两手相叉,反于头上,左右自调。引肺肝中。 
次以两手叉胸前,左右极。引除皮肤中烦气。 
次以两手叉左右,举肩,引皮肤;立右右,摇两胫。引除香港脚。 
右(即上)赤松子导引法,除百病,延年益寿。此自当日月习行之,久久有益。 
宁先生者,黄帝时人,为陶正。能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衣常不灼。 
常以子后午前,解发东向,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手掩两耳,令发黑不白。卧引 
为三,以手指掐项边脉三通,令人目明。东向坐不息,再通。以两手中指点口中,唾之二七,相摩 
拭目,令人目明。东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鼻两孔,治鼻宿息肉愈。东向坐四通,啄齿无通数, 
伏前侧卧不息,六通,愈耳聋目眩。还卧不息,七通,愈胸中痛咳。抱两膝,自企于地不息, 
八通,愈胸以上至头颈耳目咽鼻邪热。去枕握固不息,自企于地不息,九通,东首,令人气上 
下通。鼻微纳气,愈羸不能从阴阳法。大阴,勿行之。 
x蛤蟆行气法x 
正坐,自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愈劳大佳。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 
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有不消气排之,日初出、日中、日入,此三时向日 
正立不息,九通,仰头吸日精光,九咽之,益精百倍。 
x入火垂两臂不息即不伤火法x 
向南方蹲踞,以两手从屈膝中入,掌足五命令内曲,利 
腰尻髋、治淋遗溺愈。箕踞交两脚,手内并脚中,又叉两手极引之,愈寤寐、精气不泄。两手交叉 
颐下,自极,利肺气、治暴气咳。举两脚、夹两颊边,两手据地,服疗宿壅。举右手、展左手,坐右 
脚上,掩左脚,愈尻髋痛。举手交颈上,相握自极,治胁下痛。舒左手,右手在下,握左手拇指自极, 
舒右手,左手在下,握右手拇指自极,皆治骨节酸疼。掩两脚,两手指着足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 
仰,若血久瘀为之即愈。竖足五指,愈腰脊痛,不能反顾视者。以右手从头上来下。又挽下手,愈颈 
不能反顾视。坐地,掩左手,以右手指肩挽之,愈倾侧腰膝及小便不通。东向坐,向日,左手揖月, 
举身望北斗,心服月气,始得众恶不入,理头仰苦难。牵右手反折,各左右自极,张弓,兼补五脏不 
足。气则至,抱两膝,着胸自极,此常令丹田气还补脑。坐地,直两脚,以手捻脚胫,以头至地,调 
脊诸椎,利发根、令长美。坐地,交叉两脚,以两手从曲脚中入,低头叉项上,治久寒不能自温。 
耳不闻勿正倍声,不息,行气从头至足心,愈疽痂、大风,偏枯诸痹,极力右振两臂不息,九通, 
愈臂痛劳倦、风气不随。 
x龟鳖行气法x 
以衣覆口鼻,不息,九通,正卧,鼻微出纳气,愈鼻塞不通。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 
口中沫满二七,愈口干舌苦。 
x雁行气法x 
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留饮宿食,从下部出, 
自愈。 
x龙行气法x 
低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咽。可候病者,以向阳明以达。卧,以 
手摩腹至足,以手持引足低臂十二,不息,十二通,愈脚足虚痹、不任行、腰脊痛。以两手着项相叉, 
治毒不愈,腹中大气即吐之。月初出、月中、月入时,向月正立不息,八通,仰头吸月光精八咽之,令 
阴气长。妇人吸之,阴精益盛,子道通。 
x入水举两手臂不息不没法x 
向北方箕踞,以手挽足五指,愈伏兔痿、尻筋急。箕踞以两手从曲脚入,据地,曲脚加其手, 
举尻,其可用行气,愈淋沥、乳痛。举脚交叉项,以两手据地,举尻持任息极,交脚项上,愈腹中愁满, 
去三虫,利五脏,快神气。蹲踞,以两手举足,蹲极横,治气冲、肿痛、寒疾入上下、致肾气。蹲踞, 
以两手举足五指,低头自极,则五脏气总至,治耳不闻、目不明。久为之,则令人发白复黑。正 
偃卧、卷两手即握不息,顺脚跟据床,治阴结、筋脉麻痿累。以两手还踞、着腋下,治胸中满弦、 
手枯。反两手据膝上,仰头象鳖,取气致大黄元气至丹田,令腰脊不知痛。手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 
即气上行,致泥丸脑中,令阴阳从数,至不倦。以左手急捉发,右手还项中,所谓血脉气各流其根, 
闭巨阳之气,使阴不溢,信明,皆利阴阳之道也。正坐,以两手交背后,名曰带缚,愈不能大便, 
利腹,愈虚羸。坐地,以两手交叉其下,愈阴满。以两手捉绳,辘轳倒悬,令脚反在其上见,愈头眩 
风癫。以两手牵,反着背上,挽绳自悬,愈中不专精、食不得下。以一手上牵绳,下手自持脚,愈尻 
久痔及有肿。坐地直舒两脚,以两手叉挽两足自极,愈肠不能受食、吐逆。 
宁先生曰∶夫欲导引行气以除百病,令年不老者,常心念有一还丹以还丹田。夫生人者丹, 
救人者还,全则延年,去则衰朽。所以导引者,令人支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有能精诚 
勤习,履行动作言语之间,昼夜行之,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若卒得中风病,宿固 HT 不随, 
耳聋不闻,头癫疾,咳逆上气,腰脊苦痛,皆可按图视像,随疾所在行气导引,以意排除去之。行 
气者则可补于里,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自然之道。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 
x彭祖谷仙卧引法x 
彭祖者,殷大夫,历夏至商,号年七百,常食桂得道。 
居常解衣被发卧,伸腰,填小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又云∶伸左脚,屈右膝,内 
压之,五息止,引脾,去腹寒热、胸臆邪胀。挽两足指,五息止,引腹中,去疝瘕,利九窍。仰两足指, 
五息止,引腰,去脊痹偏枯,令人耳闻声。两足内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咳逆上气。踵内相向, 
五息止,短股,除五络之气,利肠胃,去邪气。掩左胫,屈右膝,内压之,五息止,引心肺,去风虚,令人明 
目。张胫两足指,号五息止,令人不转筋。两手牵膝,置心上,五息止,愈腰痛。外转两足,十通, 
内转两足,十通,五息止,复诸劳。 
右(即上)彭祖谷仙卧引除百病延年益寿要术,凡十节,五十息,五五二百五十息。欲导引, 
常夜半至鸡鸣平旦为之, 
禁饱食沐浴。 
x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延年益寿除百病)x 
法曰∶枕当高四寸,足相去各五寸,手去身各三寸,解衣被发,正偃卧,勿有所念,定意,乃以 
鼻徐纳气,以口出之,各致其藏所,竟而复始,欲休先极之而止,勿强长息,久息乃自长矣。气之 
往来,勿令耳闻鼻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兔股 ,以省为贵。若存若亡,为之百遍,动腹鸣气, 
有外声,足则得成功。成功之士,何疾而已。喉咙如白银环一十二重,系膺,下去得肺,其色白泽, 
前两叶高,后两叶卑。心系其下,上大下锐,率率赤如莲华未开,倒悬着肺也。肝系其下,色正青如 
凫翁头也。六叶抱胃,前两叶高,后四叶卑。胆系其下,如绿绨囊,脾在中央,亦抱正黄,如金铄 
铄然也。肾如两伏鼠,夹脊直脐肘而居,欲得其居高也,其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