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军等几名主力都给挖了过来。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那时候的莲花曲艺团是属于临时的性质,没有编制,完全靠演出的收入来养活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找到一个正式的演出团体,是每个人都非常渴望的。不像现在,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随便跳槽,不怕找不着饭吃。但是,到了威远不长时间,本山就产生了去意,原因是在落户的问题上他得到了和别人不同的待遇。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本山,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由自己来决定命运了。威远曲艺团的王殿良非常欣赏本山的才能,也很理解本山此刻的心情,便给本山写了封信,介绍他去找西丰县剧团的老张,当时西丰剧团正在招人。本山非常高兴,因为那毕竟是个县级的剧团,比乡剧团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
就这样,本山来到了西丰,经过考试被录用为剧团演员,临时的。本山也来不及多想,能够在县级剧团演出,临时就临时吧。应该说,本山的这个决定虽有些出于无奈,但同时也说明他并没把工作关系看得太重,能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在西丰县剧团,本山又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见到了一个更宽的天地,他的演技也随之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时候本山主要是唱二人转,他唱的“包公戏”最受欢迎,像《包公断后》、《包公赔情》等,都是剧团的保留节目。剧团里的演员们实力都很强,本山和她们合作都很成功。
从莲花文艺队到西丰县剧团,本山在艺术生涯中的低谷徘徊了几年,这也是磨练他的演技以及人格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虽然艰难曲折,但是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其实,要想攀登艺术的高峰,每个人都须从谷底开始,一点一点地往上攀爬,没有人会不费劲儿地一下子就能到达顶点。
□一炮打响
1982年,是本山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本山因主演《摔三弦》一炮打响,迅速走红,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本山终于走出了低谷,来到了半山腰上,开始领略漫山遍野那无限的风光。本山的家也从莲花搬到了铁岭,结束了家人多年贫困、不安的生活。
《摔三弦》的大概剧情是这样:盲人张志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外出给人算命骗两个钱儿。恰巧这一天他来到了没过门的儿媳妇家,被儿媳妇给认了出来。儿媳妇便给他算了一命,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育。张志被说得心服口服,当即表示再也不干了,把三弦摔在地上。剧情并不复杂,但关键是剧中的这个盲人很难演,因为戏全在他的身上。本山一出场,不小心踩翻了一个洗脸盆,动作做得极其自然,维妙维肖,一下子就把观众给吸引住了。他拄着个拐杖,翻棱着眼皮,亦说亦唱,把个盲人张志给演得活灵活现,庄重又不失幽默,真是令人叫绝。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几乎浑身都是戏,让人感觉他不是在演戏,他就是张志其人!在我们看了多年样板戏的装腔作势的表演之后,冷不丁地看到这样的表演,真的觉得有如醍醐灌顶,如痴如醉。这样的戏谁能不爱看?
《摔三弦》的成功,成就了本山,也成就了李忠堂、崔凯、张超、张惠中等一大批铁岭人。现在看来,这出戏就是给本山订做的,因为除了本山,谁也演不出这样的效果。也许,在李忠堂、崔凯的心目中,早就设想过要有这样的一位演员来演这样的一个角色,要不然他们怎么会编出这样的戏来?绝佳的剧本,“碰”上了绝佳的演员,这戏想不成功都不行了。也许有人会觉得,《摔三弦》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其实不然,这完全是本山以及所有参与创作人员多年来对艺术不懈追求所积累的结果。如果说《摔三弦》是一壶醇香的美酒,那么他们这几个人正是那些在雾气腾腾的作坊里、汗流浃背地加料、加火的造酒工人。生活的积累是酒的原料,对艺术的追求是发酵的过程,有了这两条,他们就有理由喝上一壶最香最美的酒了。这壶酒不光是让他们醉了,也同时醉倒了广大的观众,人们为之惊叹:是谁鼓捣出了这么好看的东西?
1985年,《摔三弦》获得了全国戏曲鹰像奖的三等奖。本山第一次来到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摔三弦》在上海引起了轰动,高傲自负的上海人也喜欢上了从东北来的赵本山。在电梯里,本山恰巧遇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偶像——李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应该说,那时候的铁梅不仅仅是本山的偶像,也是全国人民的偶像。本山在莲花文艺队唱《红灯记》的时候,做梦也不会想到若干年以后见到了“正宗”的李铁梅。只是此时的她已经上了年纪,不是当年的李铁梅了。刘长瑜称本山为“小赵本山”,把他当成了晚辈。她问:“小赵本山,你是第几次来上海?”本山认真地扳着手指头,想了想:“八成……大概……可能是第一次。”刘长瑜被本山不经意间甩出的包袱给乐得不行,腰都直不起来了。像这样的幽默对本山来说是小菜一碟,可以信手拈来,在本山周围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只是那些上海人闻所未闻,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喜得了不得。
《摔三弦》摔响之后,本山的名字迅速名扬省内外,一时间办学习班、到外地演出,把本山忙个够呛。本山在舞台上风光还嫌不过瘾,在银幕上也露了一把脸,在电影《雪野》里演了一个不算大的角色,那以后又拍了几部电影。
《摔三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继1982年在辽宁省农村小戏调演中一举夺魁之后,1985年获中国首届戏曲电视“鹰像”奖三等奖。《摔三弦》成了东北当时名副其实的“样板戏”,演出多年,盛况不衰。
1987年,本山所在的铁岭市曲艺团打进了沈阳,他和潘长江合作演出了《大观灯》。在剧中本山扮演一个去“看”戏的瞎子,把他演“瞎”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加上潘长江的几乎完美的配合,创造了连续二百多场爆满的记录。他们笑出了眼泪、笑疼了肚子、笑岔了气儿,还有一个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小伙子来看演出,被本山逗得使劲一笑,“噗哧”把刀口给挣开了,赶紧到医院重新缝上。他告诉那些还没拆线的病友们,可千万别看赵本山的演出,容易出事。观众被完全征服了。名不见经传的铁岭市艺术团,给省城的观众带去了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的艺术,这是沈阳的观众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人们街谈巷议:赵本山那小子绝了,将来肯定是个人物。
□打进央视
如今的春节晚会,如果没有赵本山的小品,收视率肯定会下降一大截。很多人看春节晚会,就是等着看本山的小品。现在的人们胃口高,尽管是上了满桌子的菜,但是没有本山这盘菜就不行。人们喜欢本山的小品,已经到了“上瘾”的地步,真是绝了!
人们知道,春节晚会是演艺界最高层次的一种标志。虽然它不带有专业的权威色彩,也有一些机制和运作等方面的弊端,但是那个黄金的时间和全世界最高的收视率,足以成为每个演艺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本山也是其中的一个。人们也许不会想到,当今大红大紫的赵本山当年闯春节晚会的时候,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历了一波三折。
本山和“中央”的接触,是从姜昆开始的。1987年10月,中央广播说唱团在姜昆的率领下来到铁岭演出。那时候正是相声吃香的时候,艺术团所到之处都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姜昆、郝爱民、郭全宝等大腕儿都是十分了得的人物。但是,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铁岭人不会笑!他们倾尽全力地表演,得到无数热烈掌声的节目,铁岭人却无动于衷,掌声稀稀拉拉。姜昆有点恼火,“责问”铁岭人为什么不笑,言下之意是铁岭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铁岭人实话实说:你们的节目没有赵本山的好看。
赵本山是谁?他有多大的本事?姜昆脑子里立刻画了个问号,他立即提出要见见赵本山。
应该说作为中国相声界的大腕儿,姜昆完全可以不理睬本山这个小人物,拍屁股走人,以后再也不来铁岭。但是出于对于相声艺术虔诚的追求,他一定要追根问底,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东西把他们的相声都给超过了?他要解开这个谜。
本山听说姜昆要见他,有点不知所措。在他的心目中,姜昆是偶像级的人物,高不可攀。如今姜昆提出要见自己,是啥意思?
本山忐忑不安地来到体育馆,为艺术团进行一次有特殊意义的专场演出。姜昆留着小平头,客气地说:“听说你演的节目挺逗的,演给我们看看吧。”完全是大人和小孩说话的派头。
本山客气了两句,就答应给他们演一演。
这边厢中央广播艺术团的“腕儿”们根本没把本山和李静等几个“土八路”放在眼里,跷着二郎腿边喝茶水边嗑着瓜子。本山的演出开始了,冷丁的一个“包袱”甩过来,有人就把刚喝到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止不住地大笑起来。要知道,这些“腕儿”们平时从事的就是让别人笑的职业,他们自己是不容易被逗笑的。可是这回他们却笑了,而且笑得那么自然、那么不经意。比起那些胳肢人强迫人的笑,和耍狗坨子厚脸皮惹人的笑,这样的笑才是高层次的啊。
看着本山的演出,郭全宝和郝爱民拍掌叫好,竖起了大拇指。姜昆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出来了。“哎呀,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好笑的节目。”
演出结束,姜昆拉着本山的手高兴地说:“演得好,演得好,你太逗了!”
“一小般吧。”本山嘴上客气,心里对自己的演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