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音老人 著
前 言
伏以:
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沉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悟彻证非觉莫属。芸芸众生以执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苦不堪言。
中天调御释迦世尊,尘点劫前早成正觉。泯三际而住寂光,常享四德;怜九界而示受生,频垂八相。依九界百八种心性,演三藏十二部妙法。大器,则直示一真法界,使之无住生心,以迄断惑证真;小根,则详谈三世因果,令其趋吉避凶,而为入道方便。小乘圣者,旧业已消,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住涅槃城而不受后有;大乘菩萨,深信不疑,切愿不退,力行不息,涉生死海以广度众生。
东土福因成就,解脱缘熟,故感大教东渐,祖师西来。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先开,大小乘经然后可信。真丹既然,十方亦尔。”《清净法行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光净菩萨,彼称仲尼;迦叶菩萨,彼称老子。”仲尼以敦伦尽分为怀,老子则掊击尔智;菩萨以普度众生为愿,如来则荡涤其心。先培植道德文明,开拓大乘气象;后摄入大圆觉海,咸令顿证无生。世尊以无量方便教化天下,善巧之至。复以无量方便传承付嘱,成就末世群生。
太师公大愚阿阇黎,晚清示生于武汉李家。心地夙慧深植,尝饱读圣贤诸书,以才华横溢,曾问政事;目睹军阀不仁,而导致生灵涂炭,乃痛心疾首,愤而出家。修净土法门于庐山东林,苦行般舟三昧,拼死打破幻里幻迷境;感普贤菩萨於定中现身,授以六印一咒,灌顶传付心中心密法。依菩萨指示,一检大藏,果获心密本续;持心中心密法,苦修七年,深证悉地,开创印心法门。略示神通,为摄受当机众生;尽扫玄妙,以指归真如本性。胸怀博大,太虚饮光消契阔;法门精深,幽谷回声话晚烟。后留诗归隐,至今不知所终。
师公仁知阿阇黎,姓王名宰基字骧陆。示生于海盐书香之家,宅心仁厚;泛游于道德文章之海,虔信佛乘。初广求各宗精义,念佛参禅,未敢自信有把鼻;后追随大愚祖师,修持心密,豁然开朗得明心。承祖师心髓,深契无上密意;创印心精舍,接引有缘群生。熔禅、净、密于一炉,扫除门户分列之偏狭劣见;会宗、教、律为一体,开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楷定印心宗旨:以般若为宗,以总持为法,以净土为归。一期化缘事毕,人天眼灭,般若舟沉,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圆寂。
师尊元音阿阇黎,名钟鼎,本世纪初示生于安徽合肥李家。幼读孔孟遗教,究生死恍失所在;少就现代学堂,读般若似曾相识。闻嘉佑禅寺一棒钟声,尘嚣顿失;受悟道高僧一椎木鱼,起灭随无。因发心学佛,不事婚娶;为奉养老母,未能出家。礼兴慈和尚学天台,绵密持执弥陀圣号;随古农居士习唯识,深入研究台教纲宗。亲近应慈大德学华严参禅,忽感人身顿失,光明朗照;追随仁知上师修心密打座,顿证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蒙诸佛菩萨护念,瑞相屡现;参大愚祖师问答,妙语连珠。受金刚阿阇黎灌顶,尊列师位;应各地参学者敦请,开示佛乘。
师尊以九十余岁高龄,力倡明心见性。东至黑吉辽,西到云贵川,南始湘粤闽,北迄陕甘青,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美、德、法、日本、加拿大等海外学子,亦多有慕名来归。不辞辛劳,代佛宣化,因弘法而忘我;岂避讥嫌,撰著论述,以广开明心见性方便门。《略论明心见性》面世,启教界以悟入为根本,振聋发聩;《佛法修证心要》出版,示学人行真修之大道,刻骨铭心。
般若乃修行之眼目,佛法三藏十二部皆在里许;心经是般若之精华,大典一函六百卷尽摄其中。十方菩萨,由此启扬根本大教;三世诸佛,从斯开示无上法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乃佛法经典之核心,故得“心经”之名。师尊应敦请而开示经义,有听者发心,录入磁带;学人听录音以翻成文字,经师尊审阅,整理成书。即本书《心经抉隐》所由来也。
公元一九九七年岁次丁丑 后学弟子齐志军沐手敬书
目 录
前言…………………………………………………齐志军
甲、绪说………………………………………………… 1
一、佛的契机契理之教………………………………… 1
1。 华严时………………………………………… 1
2。 阿含时………………………………………… 2
3。 方等时………………………………………… 2
4。 般若时………………………………………… 3
5。 法华涅槃时…………………………………… 4
二、诸法皆空,不住相故,无所得故。…………… 5
1。 为什么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 5
2。 佛经是标月之指,是学佛修道的
方向和路径。………………………………… 14
三、《心经》的五重玄义…………………………… 26
1。 释名…………………………………………… 29
2。 显体…………………………………………… 42
3。 明宗…………………………………………… 43
4。 辨用…………………………………………… 48
5。 判教相………………………………………… 55
四、译经人…………………………………………… 55
乙、正说(经文)…………………………………… 62
一、总持分…………………………………………… 62
观自在菩萨,…………………………………… 63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78
时照见五蕴皆空,……………………………… 79
度一切苦厄。…………………………………… 108
二、色空分…………………………………………… 115
舍利子!………………………………………… 115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16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31
三、本来分…………………………………………… 164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
不净,不增不减。……………………………… 164
四、法用分…………………………………………… 191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191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192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194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218
无苦集灭道。…………………………………… 230
无智亦无得。…………………………………… 243
以无所得故。…………………………………… 244
五、果德分…………………………………………… 245
菩提萨 ,……………………………………… 245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246
心无挂碍。……………………………………… 247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248
远离颠倒梦想,………………………………… 249
究竟涅槃。……………………………………… 250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 252
六、证知分…………………………………………… 254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255
七、秘密分…………………………………………… 256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
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
婆诃。…………………………………………… 256
小结…………………………………………………… 25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抉隐》正文
甲、绪 说
今天,刚好是观世音菩萨圣诞之期,有不少同志邀我讲一讲《心经》的大意,这确是一个无上的胜缘。在未讲《心经》之前,先说一说《心经》的来龙去脉,《心经》里所含的精义和佛法、佛经的真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