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是,尽管董仲舒强调了天人感应等神学观念,但是儒
家思想毕竟不同于宗教。中国思想中缺乏宗教的成分,这是不能满足封建社
会需要的。因此,中国的道教开始形成,印度的佛教也传到了中国,在魏晋
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成为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纵观世界古代后期的哲学史,尽管各国各地区哲学思想的内容,形式千
姿百态,但是有两点是共同的:
第一点,从社会政治思想或伦理思想方面,大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了调
和社会矛盾,鼓吹社会平等和仁爱的思想倾向,客观上起到了否定残酷的奴
隶制的思想启蒙作用。中国的儒家、墨家都主张仁爱,孔子曰:“仁者爱人”。
墨子要人们“兼相爱,交相利”。印度佛教明确提出“众生平等”、“慈悲
为怀”等等。在罗马,西塞罗提出了“等级和睦”的理论;新斯多亚派的塞
涅卡进一步发挥了“人人皆兄弟”的思想,也提出了仁慈、宽恕等观念。他
的这些观念被后来的基督教所吸收,并随着基督教广泛地传播。这些不同地
区不同国度的思想家,在古代奴隶社会后期均产生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决不
是偶然的巧合,这是他们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思考的结晶。他们提出这些
主张时的用意或许有所差异,但基本的一点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社会
危机。从这一点出发,他们要求下层人民各安其份,同时也要求社会上层去
行仁政,善待下层的人民,避免激化矛盾。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这些说教
有束缚下层人民反抗斗争的手脚的一面,同时又有劝导社会改良的一面。作
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趋向,他们的思想对促进新生产关系的形成乃至新的社会
制度的诞生都有一种催化的作用。
第二点,古代后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大都呈现出神秘主义的趋向,明显地
向着中世纪宗教神学世界观过渡。印度是一个宗教的国度,它的哲学思想本
来就主要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的哲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
想在汉代成为一个神学经学体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魏晋玄学,更是将
道儒合流,并且受佛教的深刻影响。中国的道教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外来佛
教也在这时兴盛起来,给中国哲学思想乃至整个社会以重要的影响。在罗马,
哲学的宗教神秘主义倾向更为清晰。西塞罗公开宣称“我同意神灵存在”,
… Page 6…
认为神灵是永恒的,灵魂不死,并主张禁欲主义和宿命论,已具备宗教神学
的雏形。新斯多亚主义也突出发展斯多亚派的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观念,而抛
弃了早期斯多亚派的唯物主义因素,完全蜕化为一种单纯的宗教伦理体系。
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则更直接与正在形成发展中的基督教相互影响,简直就
是基督教哲学的前身。新怀疑论更是神秘主义的典型,他们认为事物不可知,
真理不可得,无论感性知觉还是理性思维都不能提供可靠的知识,他们把追
求心灵宁静当作最高的精神境界。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流溢说,简直就
是上帝创造万物的翻版。那个无可名状、不可言说的神秘的绝对的最高精神
实体“太一”也就是神。可以说新柏拉图主义是古希腊哲学向基督教神学过
渡的中间环节。
当然,古代后期也有一些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哲学家对宗教唯心主义提出
了尖锐的批判。罗古的卢克莱修、印度的胜论派等东西方哲学家们都提出和
阐发过原子论的思想,但是中世纪所需要的是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因此,在
新旧制度交替的时候,宗教唯心主义占了上风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原子论
的发展也受到了种种限制,在实证科学未出现之前,原子论只能是一种假说,
已无法继续向前发展了。人们无法证实原子的存在,宁可相信权威,走向信
仰主义也是一种必然。而信仰主义,宗教神秘主义正是中世纪意识形态的特
征。
… Page 7…
二、古罗马哲学
古罗马哲学在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况不
是偶然的,因为古罗马思想文化的形成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
时,这也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密切联系。
古罗马思想文化虽植根于自己的土地,但却一直深受外来影响。从地域
上看,古代罗马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就是古代希腊世界的西部,这块地
区被称之为大希腊。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文化受北方邻邦
伊达拉里亚的影响较大,而伊达拉里亚文化是隶属于希腊文化圈的。公元前
3世纪,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占据了西西里,这个地区的希腊殖民城邦相
继并入罗马的版图,同时因为地缘的变化,与希腊各城邦的接触更直接也更
频繁了,希腊人的先进文化随之输入。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罗马征服了整
个巴尔干半岛,全部希腊化世界变为罗马的国土,更多的希腊艺术作品和各
学派的著作学说流入罗马。希腊人在政治上降为罗马的属民,但在文化上则
更多地影响了罗马人。而毫无疑问,“希腊化”世界的各派哲学也在意大利
得到广泛传播,对罗马人的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哺育了古罗马哲学
的成长。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继续和发展,所以在理论上它们
是一脉相承的。
从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来看,古罗马也曾是一个城邦制国家,罗马奴隶
占有制早期的社会历史,基本上经历了同古希腊奴隶占有制相似的发展道
路。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制度,但是它是人类社会历
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
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自然也就不会有罗马的
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正是伴随着这种奴隶制度而产生发展的。这种哲学
首先是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体系。这主要是因为奴隶主
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他们利用自己的统治权力,垄断了社会
的精神文化。但是,奴隶主阶级内部又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集团。它们各自
有其不同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形成不同的哲学派别。这种相同的政治历史状
况也是造成古希腊、罗马哲学在理论上呈现共性的重要原因。
总的说来,罗马人在哲学上不象早期希腊人那样穷究宇宙的本性和人生
的根蒂,他们更注重于实际。他们希望在哲学中,能够找到为其所用的某种
行为准则或治国方法。由于罗马的思想家的“无能”,他们没有建立起自己
独立的思想体系,而只能对希腊哲学改头换面,调和各派思想为其所用。所
以古罗马哲学的折衷主义色彩浓厚,在共和国后期,就出现出了西赛罗的折
衷主义。此时,罗马共和国的内部斗争尖锐。新兴的“骑士”民主派和贵族
奴隶主之间,在如何对待贵族专制和民主主义,如何对待奴隶起义和平民运
动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以西赛罗为代表的贵族奴隶主思想家,力图证明实
质上是贵族专权的共和国的合理性;而卢克莱修则公开申斥贵族的腐化和贪
得无厌,宣传希腊民主主义的理想,成为多少符合平民利益的骑士民主派的
代言人。公元前27年,罗马从共和制改变为帝制,结束了统治集团内部长达
百年的斗争。在市国统治的前期,奴隶主专权的社会基础扩大了,奴隶起义
和平民运动也暂时处于低潮。然而这种再度繁荣的局面并不长久,大约从公
元3世纪起,被压迫者的起义以更新的力量和更大的规模爆发起来,加以外
族不断入侵,西罗马帝国终于垮台,结束了在西欧统治了1000余年的奴隶社
… Page 8…
会。反映这一时期的特点,就出现了各种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宗教神秘主
义的流派。
毫无疑问,古代罗马的哲学是欧洲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洲哲
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作为古希腊哲学的尾声和余脉,它的成
就显然不能与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相提并论,即便是与希腊化时期——这个
希腊哲学的暮年相比,它也仍有不及。不过,在某些方面,古罗马的哲学与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倒是颇有类似:各种唯心主义哲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哲学
不再有早先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表现了古代哲学的没落。最后,罗马的哲学
公开和基督教神学合流,走向了“暗淡的结局”,向中世纪哲学过渡。
… Page 9…
1。卢克莱修哲学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 (约公元前99—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
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
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信的记载。据传卢克莱修患有间
隔发作的精神病,最后因病服毒自杀。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物性论》哲学诗
篇6卷。卢克莱修留给后世的这部唯一著作是在死后发表的,原稿不复存在,
抄稿屡经改动,在古代和中世纪漫长的时间里受到蒙昧主义的长期压制,湮
没千余年,直至1473年才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发掘出来。《物性论》
是一部溶哲学、科学与诗歌为一体的杰作,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