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的桥梁。
… Page 73…
5。桓谭的唯物主义形神论和对谶纬迷信的批判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约生于公元前40年,死于公元32年,是西
汉末年东汉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天文学家,著有《新论》29篇。现全书不
存,仅有辑本。
桓谭在哲学上比较突出的贡献是对形神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批判
了精神不死的迷信思想。当时,统治阶级中的许多人都有得道成仙和长生不
老的迷信思想,桓谭以烛与火比喻肉体与精神,尖锐指出,长生不死是不可
能的,更没有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他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
烛矣。……烛灭,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人之老死,“如火烛之俱尽矣。”
桓谭与扬雄是同时代的人,好朋友。在有生有死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一致
的。他们都认为“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以
烛人之喻,论证形死神灭,桓谭是第一人,对后世无神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但是他对形神关系的论述还仅是初步的,后来经过王充、到范缜才得
到真正解决。
桓谭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对谶纬迷信的批判。两汉之际,社会危机加深统
治者企图用谶纬迷信来欺骗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谶纬流行起来。王莽更
利用制造谶语为夺取政权服务。后汉光武帝刘秀也制造一些谶语作为自己推
翻莽新恢复汉室、加强统治的工具。桓谭对此进行抵制和批判。他多次上书
提出反对意见,一次一次不见回音,他仍“冒死复陈。”他指出“观先王之
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今诸巧慧、小才、伎
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
他指出当时的所谓图谶都是那投机取巧的小人编造出来骗人的,不可凭信。
即使在光武帝刘秀面前,桓谭仍“极言谶之非经”,光武帝大怒,说他“非
圣无法”,差点儿杀了他的头。他从此“忽忽不乐”,不久就死了。
和扬雄一样,他反对将孔子和儒家典籍神秘化的思潮。他指出:“谶出
河图、洛书,但有兆朕而不可知。后人妄复加增依托,称是孔丘,误之甚也。”
(《新论、启寤》)他对神学目的论也进行了批判,指出自然界某些植物、
动物彼此伤害,并不是上天有目的制造出来的,“譬若巴豆毒鱼,矾石贼鼠,
桂害獭,杏核杀猪,天非故为作也。”有些毒药能杀人,这并不是天有意安
排的。桓谭对天人感应的天谴说也提出了批评,认为“灾异变怪者,天下所
常有无世而不然。”不应恐惧。
桓谭没有完全摆脱天人感应说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提出的唯
物主义形神论观点和对谶纬迷信、宗教神学的批判是富有战斗性的,对后世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Page 74…
6。谶纬迷信和 《白虎通》的宗教神学思想
(1)谶纬和象数之学
谶是一种能够预示出吉凶后来应验的隐语。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过,
秦始皇时流行很广。西汉初社会安定,很少出现,到西汉末年,社会动荡,
各种谶语与纬书结合在一起,逐渐流行。王莽、刘秀都提倡这种迷信用来为
自己改朝换代制造根据。
纬,“经之支流,衍及旁义”,是汉代儒生用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纬是对经而言,有经就有纬,如易和易纬,书有书纬。纬书的名字
都很怪诞,如易纬有《乾凿度》、《稽览图》等。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河图”、
“洛书”一类的纬书。
谶和纬本来是两码事,但随着六经的神秘化,纬书中也有些谶语,谶也
往往假托圣贤之言,所以后来人们往往把谶和纬混为一谈,通称为谶纬了,
其实谶完全是宗教迷信,纬书中则包含了一些具有哲学意义的理论。其中最
重要的是易纬中的象数之学。
易传中本来包含着象数,象即图象,就是阳爻(一)、阴爻(一)以及
由其所组成的卦象。数就是数目,最基本数是奇偶。数中的奇偶与象中的阴
阳相应。易纬专门阐发易传中这部分内容,构成一个世界图式。所谓象数之
学,认为象和数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本源,这就是象数之学坚持无中生有
的宇宙发生论。
易纬《乾凿度》说:“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
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论。浑论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
在《乾凿度》中更明确地说:“易起无,从无入有,有理若形,形及于变而
象,象而后数。”从以上两段材料可以看出宇宙发生的几个阶段是从无 (太
易)到有气(太初)到有形(太始)到有质(太素)。其中“易”起自无,
有一个由无入有的过程,从有理产生出形、象和数,象数变化产生万物。
《乾凿度》说,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
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
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3画而成乾。乾坤相并俱生。
物有阴阳,因有重之,故6画而成卦。3画以下为地,4画以上为天,物感以
动类相应也。”这段文字说明周易卦象形成的原理。以及象数与宇宙间事物
相感应的神秘作用。它把10天干、12地支和28星宿与5音、6律、7变联
系起来,认为这就是周易系辞中所说的“大衍之数五十”,这个“大衍之数”
可以变幻出世间一切事物。具有“成变化而行思神”的神秘力量。《乾凿度》
中以一七九代表阳的发展,以二八六代表阴的发展,阳气生息、进展,阴气
消减、退让。它还将一至九个数排列成一个奇妙的矩阵、即二九四、七五三、
六一八,这个矩阵与四正四维的方向相配,构成了九宫运行图:
{ewc MVIMAGE;MVIMAGE; !12100240_0126_1。bmp}
这个组合中的数字横坚斜相加都是15。再与月令相配,据说它代表了一年之
中阴阳之气的消长。宋代人将这些数字用黑白点表示,就成为河图、洛书。
《乾凿度》中也用“太极”、“两仪”“四象”、“八封”配以4正4维4
时12月,以表明一年当中阴阳消长4时寒暑变化的规律。
… Page 75…
{ewc MVIMAGE;MVIMAGE; !12100240_0127_1。bmp}
《乾凿度》还将人的道德伦常与八卦相应。人为“人生而应八卦,体得
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也。”例如,东方的震卦配仁,西方的兑卦配义,
南方的离卦配礼,北方的坎卦配信,统摄四方的中央配智。这种将阴阳八卦
赋予道德属性的理论,表现了纬书的天人感应神秘主义的唯心主义的世界
观。
易纬的象数之学中也含有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因素。如易纬《是类谋》、
《稽览图》和京房将64与4时24节气、72候相配,反映了当时天文历法学
的科学知识。这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神秘主义很有相似之处。列
宁评价它是:“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
(2)《白虎通》的宗教神学
自以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经学迅速发展,逐步形成
了三大派别,一个就是以董仲舒《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一个是以
刘歆、扬雄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还有一个就是谶纬神学。它们之间互相斗
争,但又以不同的角度共同为封建皇权提供服务。从王莽到东汉初年的几代
皇帝都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对经学中的三大派别都给予扶植和利用。但
是三派在斗争中互相争论,使得经学“章句烦多”,各派之间互相攻击,使
得经义说解杂乱,分歧很大。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的力量,东汉章帝于建初四
年(公元79年)在白虎观亲自主持会议,“讲论五经同异”,以“正经义”,
这就是白虎观会议。各派有各的博士、儒生参加了会议,他们的发言编成《白
虎议奏》。汉章帝亲自对这些议奏进行了裁决,又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
固根据他的定论编辑整理成一部贯通五经大义的《白虎通义》简称《白虎通》。
《白虎通》以董仲舒的《公羊》学为主线,兼收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的成果,
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也使神学经学化,成为一部广泛涉及封建社会政治观
点、制度、伦理道德的具有法典性质的经学百科全书。
《白虎通》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与图谶纬书杂揉在一起,指出了完整
的神学世界观。它说:“万物怀任交易,变化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
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它直接引用易纬《乾凿度》的话解释这个观点,认
为万物起源于虚无的易,到“太初”时,开始产生气,“太始”时开始有形,
“太素”时开始有质,到“太素”阶段仍然处在不能闻见的混沌状态。太素
以后,《白虎通》不采易纬的八卦说,而坚持《春秋繁露》的三光、五行说。
认为太素混沌状态割据分裂,生成日、月、星三光和金、木、水、火、土五
行。
《白虎通》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