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有的“质”所特有的功用。他首先区分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质”,不同
的“质”有不同的“用”。木有“木之质”,人有“人之质”,“人之质,
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之质,木之质非人之质。”
“知”就是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是“人”这种“质”的特定属性,除人
之外的草木之类的质没有精神活动,这是由它的不同的质决定的。范缜还进
一步指出:死人和活人的质是不同的,“死者有如木之质,而无异木之知;
②
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木之质。” 也就是说:死人的质如同木头的质一样,
所以也象木头一样没有知;活人有不同于木头的知,因为活人的质不同于木
头的质。范缜把精神活动看作是人,而且是活人的质体所特有的属性,这就
以理论上摧垮了佛教唯心主义关于天堂地狱轮回报应等迷信说教,闪耀着夺
目的唯物主义的光辉。
第四,范缜将人的精神活动区分为知与虑两类,认为知与虑都不能离开
形体这个“本”而独立存在。这里所说的“知”是能感受痛痒的感觉、知觉,
所说的“虑”是能够判断是非的思虑、思维。范缜看到知与虑同是人体统一
的精神活动的两个方面,“皆是神之分也。”从这个意义上讲,“知即是虑”,
“知与虑虽复有异亦总为一神矣”。同时,范缜又看到知与虑程度上有差别。
“浅者为知,深者为虑。”这种差别是因为知虑由人体不同器官所司。手足
等器官“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而“是非之虑,以心为主”,“心”
是判断是非的器官,它与手足知痛痒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司用不同而已。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范缜错误地把“心”当作思维器官,更不能科学
地解释人的思维活动与感觉之间关系。然而他将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分开的
思路是正确的。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安放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坚持精神活动
不能离开形体之本的形神一元论,对佛教唯心主义“知”“虑”分离的错误
观点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范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哲学家,虽然他的理论中还存在
严重的缺陷,但他正确地解决了形神关系问题,批判了灵魂不灭的谬论,摧
垮了佛教唯心主义的主要理论支柱。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
② 上引均见《神灭论》。
… Page 94…
七、古代后期的印度哲学
从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到公元6世纪的笈多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的
奴隶制从极盛到衰落,封建关系形成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印度哲学也呈
现出兴盛发展的局面。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建立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
阔的大帝国。他定佛教为国教,佛教得以迅速发展。原始佛教也逐渐分裂为
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部派。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大乘佛教又分为以“空”
为本的大乘中观派和以“识”为本的大乘瑜伽行派,公元4—5世纪成为佛教
的主流。不久,佛教在印度盛极而衰。
阿育王时,一边崇倡佛教,同时对婆罗门、耆那教等教派持宽容态度。
公元前后至公元三四世纪,婆罗门教日趋复兴。在帝王召集的辩论大会中逐
步取得优势,逐渐形成了数论派、瑜伽派、正理派、胜论派、弥曼差派和吠
檀多派六个“正统”哲学体系,与“非正统”的顺世论、耆那教、佛教,并
称印度九大哲学体系。
… Page 95…
1。后期佛教哲学
佛陀逝世以后,佛教内部就出现了分歧。其主要原因是,佛陀建立佛教
之后,其教义和戒律都没有文字记载,都是通过口头传授给弟子的。他的弟
子再口头传授给其他人。这样辗转口授难免有表述的差异和记忆上的差错,
对教义和戒律的产生错解和思想上的分歧是很自然的。另外,随着佛教的传
播,许多富人、贵族和国王支持佛教,阿育王还把它定为国教,他们的思想
要求也一定要渗透到佛教中来。由于大量的经济资助和政治支持,佛教及其
教徒的经济政治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促使了佛教内部在思想上发
生变化,逐渐偏离原始佛教的方向。印度佛教后期的历史,总的说来,是逐
步摆脱恪守戒律而趋向瑜伽实践、玄学和神秘思辨的历史。由于商人和国王
的大量资助,僧侣们不必为物质生活操心,他们可以远离生产劳动,这就创
造了一种僧侣哲学专门化的条件。一部分哲学僧侣专心于学习、思考、讨论、
争辩,使印度佛教哲学的高水平发展有了可能性。他们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哲
学观点,另一方面对异己的哲学观点进行越来越尖锐的批判,这就展开了各
学派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一方面促使佛教派别进一步的分化,也使佛教哲
学在斗争中发展成熟。
(1)部派佛教
统一的原始佛教分裂为部派佛教,始于三次结集。结集就是各地的僧尼
集于一起,会诵经典,目的是为了统一佛经,统一思想。他们在众比丘中选
出最有学问的人为上座,在大众集会上背诵经典,得到大众公认的,就被定
为佛所说的教义和所制定的戒律,作为共同遵守信奉的根据。相传第一次结
集是在佛陀逝世那年,在王舍城举行的,有五百比丘参加;第二次结集是一
百多年后,在毗舍离举行的,有七百比丘参加;第三次结集是在又过了一百
多年后的阿育王时期,一千多比丘参加。第一次结集时,诵经的大都是佛陀
的直传弟子,但对戒律己有不同看法。第二次结集时一些教徒要求放宽戒律,
而被逐出或开除,他们独立举行了结集,参加结集的有一万多人,被称为“大
众部”。而那些坚持戒律的正统派教徒被称力“上座部”。佛教走出了原始
阶段,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首先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然后这两部又各分裂为许多部派,
据说总共有十八部。部派分歧除了对戒律的理解和要求不同外,教理的异执
则更为重要。部派佛教理论上的争论主要有四个重大问题:
第一,佛陀观念问题,也就是佛陀的地位性质问题。上座部一般主张把
佛陀看作历史的佛陀,他的思想是伟大的,精神是纯洁的,具有大慈大悲的
高尚人格,但他的肉身仍然是有限的。而大众部则神化佛陀,把他的人格极
力拔高,把他描绘成神通广大的神,而赋予他宇宙本体的性质。
第二,关于阿罗汗果的问题。阿罗汗果在最初佛教时是教徒的终的。得
阿罗汗果标志佛教徒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上座部坚持以此为佛教徒修行
的终究果位。大众部则认为阿罗汗有局限性,不是最终的解脱,他们追求的
最终目的不在于找阿罗汗果而是成佛。
第三,诸法主体问题。诸法无我为佛陀三法印之一。轮回历劫,而无恒
常之我,根本不存在我体。但是,由于佛教讲业果报应,轮回转世,在理论
上就不能不要求有一个诸法所依的主体。如果没有这个主体,那么一切造业、
… Page 96…
受果、生死轮回依据什么?由谁来承受呢?在这个问题上,上座部主张建立
一个变相的灵魂——“补特加罗”作为轮回中此世与后世的关联。大众部则
提出一种自性清净的根本识来作为诸法的主体。
第四,诸法分析问题。佛陀常分析诸法以见宇宙人生之实相。部派佛教
继承了佛陀的分析法,而向更细致、更烦琐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出许多问
题。如概念的分类、含义的解释,心性净染的推求,诸法的虚实有无等等,
各派自持己见,争论不休。上座部偏重说有,认为诸法是实在的;大众各派
偏重说空,认为现实世界无相皆空。
上述四个问题是总摄纷纭之变化而举其首要的大事。这四者是彼此联系
着的。由此分化出两大系统,大众部一系将佛陀加以神化,不看重他的真实
性,创造出一个“超人间的佛陀”或“超自然的佛陀”的理论。在他们那里,
佛陀不再被认为是一个普遍人类的存在,而是被看成一种超自然的或超凡的
存在,是一位真正的神。他们对现实持否定态度,只注重空寂的体认。大众
部这种唯心主义玄学倾向被大乘佛教直接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它是大乘
唯心主义哲学的前身。
上座部在第三次结集中又分裂成许多派别,有 11个派别被逐出僧团。此
后,他们发展成为十分强大的势力,被统称之为“说一切有部”,他们承认
事物存在,而且他们提出了事物存在的时间概念,即事物在过去、现在和将
来中存在,被称为“三世实有”学说。他们认为,人们具有事物在过去、现
在和将来存在的思想,但如果实际上不存在,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人的思想对
象呢?过去的行为产生结果,但结果不能够产生自空无。因此,过去的行为
时时存在,永远存在。他们把事物分为色法(物质的)和心法(精神的),
并且认为他们都是确实的存在,因而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
大约在公元一百年,说一切有部又举行过一次结集,通常称为第四次结
集。这次结集集中进行了对“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