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度不一致”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家长所采取该教育方式的比例924%,所以家长要在子女教育中扮演好角色,并不是说两者的角色不能一样。相反,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教育态度必须步调一致,互相合作,否则就是无效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夫妻一定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威信,绝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贬低另一方。即使是一方对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不能自己单方面出面更正,而是应该与对方交换意见,由他自己出面更正。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维护家长的威信。    
        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这就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    
        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也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老人就都很关心孩子,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毛病,才发现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当,这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是不够关心的。    
        发现问题怎么办?要达成一致,要与老人沟通,讲清道理,耐心开导,使老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的父母发生分歧,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老人的旧思想太多,给孩子施加不好的影响,如教孩子撒谎、骂人等;一种是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如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再一种情况是老人分担的家务重,对孩子撒手不管。具体事情应具体分析,然后耐心帮助。帮助老人要讲究方法,避免出现婆媳或丈母娘与女婿不和。    
        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要严都严,不该严,就不严。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每位家长都应该是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    
    管孩子是妈妈的事    
    孩子: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爸爸:找妈妈去!    
    孩子:爸爸,明天是星期日,带我到公园去玩好吗?    
    爸爸:找妈妈去。    
    


第二部分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14)

    谁也不清楚在孩子的印象中,是爸爸讲故事好听,还是妈妈讲故事好听;是跟爸爸一块儿去游乐园得到的乐趣多,还是跟妈妈一块去游乐园得到的乐趣多。但孩子小时候大都有一种明确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能像妈妈那样耐心地给自己讲故事,当自己的游戏伙伴。妈妈下班回家,主动与孩子亲热一番,然后就去干自己的事;爸爸下班回家,情形往往就反过来,孩子主动与爸爸亲热,缠着爸爸做这做那。耐不住性子的爸爸就会挥动大手让孩子去找妈妈,似乎和孩子一块儿游戏,以至于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    
        “严父慈母”,父亲和母亲两方在家庭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性格总是有所不同。不同的角色性格以及体现这种性格的言行毫无疑问地要对孩子的成长发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在我国,来自父亲一方的影响往往是尊严、果敢、进取和责任感;来自母亲一方的影响往往是温顺、宽容、体贴和义务感。父母双方面的影响是互补的,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和谐的教育影响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各方面产生一系列微妙的但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从孩子心灵发育的角度看,这种双方面的影响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反而呈现出相互烘托、相互加强的态势。父亲的威严更加衬托出母亲的爱心;母亲的知足和温顺又更加突出严父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人格也肯定会获得相对完整和谐的发展。这正是家庭教育所应追求的目的。    
        和谐的家庭环境往往形成和谐的人格,而残缺的家庭环境往往形成偏执的人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双方的角色性格都应发挥其本来的教育影响力。一方的缺失或一方的疏忽都会破坏家庭教育环境的完整与和谐。单亲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困难之一就是这种和谐性丧失带来的。父亲或母亲要发挥另一方的角色性格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双方家庭中若有一方因为工作关系或认识问题不能使自己所担负的角色性格发挥应有的影响,则亦有可能造成和谐性的缺失。    
        父母双方都对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是一个常识。父母双方也都对孩子发生各自特殊的教育影响,一味地把孩子赶到妈妈身边或爸爸身边隐藏着很大的教育危险性。父母都应该担负起自己应负的教育责任。    
    对孩子的责备没有针对性    
    我们反对对孩子一味责备,缺少鼓励和赞扬。同时也承认,对孩子必要地予以责备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生家长莫名其妙地责备孩子的事情。孩子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家长也说不清到底为哪件事发火。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家长情绪激动,乱骂一通,全是空话,却总没有责备到点子上。二是家长看孩子哪个方面不顺眼却又指不出来,发的是无名火。    
        显然,这两点都不能达到责备的效果,而且还起负面作用。    
        斯宾塞曾做过这样的评论:“粗糙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最贫乏最无教育智慧者都能采用的。最不开化的野人和最笨的农夫都会想到用打几下和骂几句作为惩罚。兽类都能用这个办法来管教,从一个母狗用吠声和假咬去制止一个要求过分的小狗,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认为,最起码的责备方法是:讲清楚孩子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对?——怎么做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15)

     另外有的家长还犯一个毛病,就是责备孩子时,还再把孩子过去的失败引作例证,否定他其他的行为,这样必然会刺伤孩子的心灵,动摇孩子的自信,引起他的反抗。马佳6岁时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这件事的害处是学习时思想不能集中,会影响学习的质量。本来家长劝说一下就行了。比如:“孩子,学习时不要看电视,这样会影响学习效果。要不你做完了作业再看电视,要不看完了电视再做作业。”但是此时马佳的妈妈怒气冲冲地趁机抱怨起孩子来:“上次你打碎饭碗也是因为吃饭时看电视”,“正因为如此,你经常受伤”,“正因为如此,让老师罚站”等等。而这些想起来就脱口而出的责备同眼前的事情毫无关系。马佳委屈极了,自尊心大受伤害,既没心思看电视,也没了心思读书。甚至还产生一种可怕的想法:妈妈总是记住我的不是,我在妈妈眼里永远都不是个好孩子了。因此,责备时追溯过去,或重提曾经训斥过一次的事情或结合对近期、未来可能出现过错的预测进行说教,这些做法的效果是不好的。它不仅分散了你准备说教的主题,而且亦不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面对着家长一个接一个地指责她的错误,把因不同情况而引起的失败排列起来,相提并论,孩子只会对父母产生憎恨。    
        著名的金赛报告是美国生理学家金赛写的有关美国人性生活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根据同许多人面谈,进行调查的结果而整理出来的。据说,接待官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提问必须客观,属于事务性的,不得询问多余之事。这一点也适用于责备孩子之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不要感情用事。    
    惩罚孩子的错误与过失    
        不少人主张对孩子的过错采取自然惩罚的方法。所谓自然惩罚,就是孩子体验他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后果。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途径来运用这个方法。    
        第一种途径是让孩子体验他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如孩子有意打坏了玻璃,不要急于给他换上一块新的,而是敞着窗子让他体验一下风吹雨打的滋味;如果不吃午餐,你不必劝食,下午饿的时候,也不提供零食,让他体验不吃午餐的滋味。孩子实际的感受比父母对他空头说教更有效。假使孩子敲碎了玻璃,不管你怎样给他讲解玻璃的作用,保护玻璃的意义,却不如吹在他身上的冷风、打在他脸上的雨滴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孩子中午不吃饭,不管你怎么央求,怎样告诉他不吃午饭的危害性,都不如饿肚子能使他体会到按时吃午餐的重要性。反之,如果孩子打碎了玻璃,你马上换上一块新的,或孩子不吃午餐,怕他饿着,晚饭前总是尽可能多地给他提供零食,那样,他就很难改掉坏习惯。    
        使用自然惩罚的另一途径就是父母合乎逻辑的决断,这也是使孩子从中学习的有效方法。这种方式多用于五六岁的儿童。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形:孩子看着书,不是学习而是在书上乱涂乱画。此时你应不动声色地把书从他手中拿过来,等一会儿,如果他央求看书的时候,你再还给他。如果他拿到书后还是不好好看,你再从他手中把书拿回,如果孩子想得到书,他自然会专心看书并且保护好书。    
      


第二部分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16)

      另外一些例子,也同样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拿着冰淇淋不吃,反而去糊别的孩子的脸。这时,你可以马上从他的手中把冰淇淋夺回来;孩子拿着玩具不玩,反用刀子乱削乱画,你也可就地夺回玩具。当然,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尽量向他解释清楚,加以劝阻,如果仍不见效,最后只得采取这种方法。    
        自然惩罚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