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对别人的关切之情。    
    父母应随时随地教育孩子有关整个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懂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伤害。惟有如此,社会每个成员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    
    子浩的姨妈开了一个小超市,7岁的子浩经常到超市去玩。有一天,姨妈发现子浩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店里拿巧克力,这让她大吃一惊。开始她以为,孩子小,拿点就拿点吧。后来她发现子浩又拿笔、小刀和乒乓球,而且总是在环顾四周没人的情况下偷偷塞进口袋,等做完了这些,他还装得极为正经,俨然一个十足的小偷。姨妈觉得再不指出来会毁了孩子。一天,姨妈趁店里只有她和子浩两个人时,用很慈善的眼光看着他,将他抱在膝头。然后告诉他,她听说昨天有人从一个店里偷东西的事,她接着讲自己在五年级时,曾从店里偷过橡皮。她知道这是小偷行为,心里很害怕,这样做后,很长时间都觉得惭愧,有犯罪的感觉,所以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得,不应该,以后便不再这样做了。子浩听得面红耳赤,他对姨妈说:“我知道错了。我下次再也不会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姨妈没有简单地指责、训斥或简单地对子浩进行说教,也没有使子浩感到自己的行为显示自己是一个坏人。他们一起探索了为什么不该偷东西,偷东西对社会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损害。作为家长,我们要建立一个免于孩子偷窃的环境。    
    


第一部分第1章 品行培养的误区(8)

    下面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某个小学内发生了偷窃事件,当时的老师让班上的学生会干部留在教室,一个个询问是否偷窃。    
    结果查明,偷窃者是一个女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子在众人面前被指为小偷。从那以后,她不但没有改过,反而步向仇视社会的人生。虽然不只是这次事件逼得她如此,但她已被烙上“我是坏孩子”的烙印。虽然钱找回来了,但是这种方法令人有搜查犯人的感觉。    
    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斥责或处罚,如上述之事例,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往后的人生被烙上烙印,一定要加以注意。这比找到钱更为重要。    
    常常听到父母的求助:    
    “孩子会从我的钱包偷钱,怎么办?”    
    通常的回答是:    
    “家里不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孩子不会想做坏事的环境。另外一点是不要去找“犯人”。    
    应该怎么做呢?举例来说,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短少了,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妈妈很担心。”那么,偷钱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已经发现了。接着,因为孩子的个性之故,可能会有如下两种不同的反应:其一是偷偷把钱放回去;另一是对母亲不严厉的态度感到放心,不肯还钱,甚至继续再偷。对待不同的反应,母亲的态度也必须不同。    
    如果还钱了,就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其实是我算错了,对不起。”用很高明的手法假装自己被骗。假如又偷钱,就说:“糟糕,钱又少了。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进来,下次钱再少,我要去叫警察了,你们说好不好?”这是不再原谅的信号。但是,事先要把情况告诉社区警察,然后请他一起到家里假装调查,并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下次再掉钱,就派很多人来,请马上联络。”    
    大致上如此施行之后,孩子就不敢再偷钱了。这些动作,对一个母亲而言,应该不是难事。绝对不要对孩子指名怀疑,或是当检查官找出“犯人”。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已经发觉钱不见的事实,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就够了。    
    孩子缺乏孝敬观    
    有位小学生的家长在《解放日报》上撰文谈到:    
    有一次,我刚送走我的父亲,儿子便认真地对我说:“爸爸,莫把钱给爷爷,我们自己都没用的了。”看儿子那认真的样子,我的心都凉了半截:这就是我将来老有所靠的儿子吗?    
    “谁最关心你?谁对你最好?”我把儿子抱坐在大腿上,认真地问他。“爸爸妈妈呗!”“将来爸爸妈妈老了,挣不到钱了,你给不给爸爸妈妈钱用?”“当然要给!”“这就对了,爸爸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像我们关心你一样地关心、爱护我,辛辛苦苦地种地、挣钱,勒紧裤带送爸爸上学念书,现在他们都老了,我该不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该不该给他们钱用啊?”“该!”孩子虽然明白了这简单的道理,我的心中却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用无私的爱,养育出一个自私的儿。    
    


第一部分第1章 品行培养的误区(9)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却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吃;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令人堪忧。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人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进入社会,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才有可能对祖国忠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5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酷热难熬。东方某国一位12岁的瘦弱少年,正气喘吁吁地砍伐着粗大的树木。持续一个星期的卖命,他得到的报酬是5角钱。一接到这点血汗钱,这个孩子发疯似的奔下山去,冲进商店,举着这张被汗水浸透的纸币为妈妈买了一把篦子和一面镜子,接着走几十里山路向家赶去。当母亲知道这两样东西的来历时,心如刀割一般,看着身旁又黑又瘦的儿子,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滚落了下来……这位7岁丧父,受尽磨难,但却非常懂得孝顺的孩子,在50多年后,成了这个国家的第13任总统。    
    孩子的孝敬观需要父母的培养,怎样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家教专家骆风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即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未成年的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家庭的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变成了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里逞能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自己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使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不要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一部分第1章 品行培养的误区(10)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此事使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也因此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相处。    
    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谓之吃“人民公社”,这就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要尽量抽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