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萨苏评注菊与刀 txt打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 各安其位 各安其位(14)

    印度却没有日本等级限制中的某种灵活性。在日本的习俗当中,你可以在不破坏公认的方式的情况下,采用技巧来利用等级制度。一个人可以通过好几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等级地位。在日本的货币经济下,高利贷主和商人必然会富裕起来,之后他们就会使用各种传统的方法来跻身于上流社会。比如他们可以利用典押和地租而变成“地主”。的确,农民的土地不允许转让,但是由于日本的地租很高,所以让农民继续留在他们的土地上是有利可图的事情。高利贷主可以住在那块土地上,并且能够对土地收取佣金。在日本,这种土地“所有权”是有名有利的。这些土地“所有”者的子女们则通过与武士阶层通婚而变成贵族。

    另外一个利用等级制度的传统方法是收养,这是一种“购买”武士身份的方法。德川氏对商业严加限制并没有阻碍商人很快富裕起来。69【69萨评:德川幕府的统治中心是日本关东地区的中心江户(东京),这也是前文所说,大名们要在江户住半年,而且他们的妻子要留在江户的原因。当时的天皇所在的京都虽是首都,却无重大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首都才正式定为东京。而当时日本商人则集中在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直到今天,大阪依然是以商业著称的城市,而东京则是政治中心。这有些像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又有些像美国的华盛顿和纽约。】因而,商人们就想尽办法让武士收养自己的儿子。日本人大多招女婿而很少收养子。入赘的女婿称“婿养子”,可以成为岳父的继承人,但他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的户口要从生父家的户籍中删除,然后转入妻子家的户籍,从此后就要采用妻子家的姓氏,并要和岳父岳母一起生活。代价尽管很高,但获益却不少。当富有商人的后代成为武士之后,原先贫穷的武士家庭实际上就与财富建立了联系。没有发生反对等级制度的暴力行为,它依然保持原状。富人们也通过利用这种制度逐渐跻身于上流阶层。70【70萨评:法国大革命时期,最终资产阶级与贵族也逐渐妥协,很多资产阶级也成为了爵士,不过,他们采用的方法是购买爵位和封地。很难想象拿破仑政府的将军们去当波旁贵族的干儿子来获得爵位,这也是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的地方吧。】

    因此,日本的等级制并不是要求人们只能在同一阶层内部进行通婚。有好几种认可的方式让人们在不同等级间通婚。这些方法使富裕的商人逐渐渗入到较为低级的武士阶层,而这种情况使西欧与日本间在这方面的对比越来越明显。在欧洲,一个逐渐发展、力量日益强大的中产阶级迫使各国封建制度的最终崩溃,而这个阶级统治了现代工业时代。而在日本却没有出现这样强大的中产阶级。71【71萨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始终没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是贫困的雇员,没有存款,没有自己的房子。】商人和高利贷者都以认可的方式“购买”上层阶级的身份,另外,商人还和下级武士结成了联盟。然而,最令人感到惊异的是,在欧洲与日本的封建制度都处于垂死阶段之时,与欧洲大陆相比,日本允许各个阶层拥有更大的流动性。对这一点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日本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会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很容易说明,日本这两个阶级拥有的共同目标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这类情况在法国也出现过,在西欧也有过几个类似的例子,但整体说来,欧洲的阶级的固定性依旧十分强大。在法国,阶级冲突竟导致剥夺贵族的财产。但在日本,不同的阶级之间却形成了密切的联系。由商人、金融阶层和下级武士组成的联盟推翻了衰朽的幕府统治。虽然近代日本仍保留贵族制度。但如果日本没有采取容许阶级自由流动的手段,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72【72萨评:日本人和法国人的性格简直可以作为对比,日本人死板,法国人浪漫;日本人注重规则,法国人喜欢革命;工厂主不给涨工资,日本人会用增加产量来羞辱厂主,法国人则举起旗帜上街罢工;日本人会为天皇剖腹,法国人可以砍国王的脑袋。奇怪的是,日本人对法国却非常崇拜,巴黎永远是比纽约更让日本人醉心的地方,而日本最初发展的时候,也与法国合作极为密切,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的旗舰就是法国人设计制造的。这种奇特的现象,从中国人的逻辑来说,很难理解,或许是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吧。】

第三章 各安其位 各安其位(15)

    日本人喜欢并信任他们那套复杂的行为规范,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只要人们遵守规定,就可以获得安全保障;这种规范允许对非法侵犯的抗议,并对规范进行适度调整,以便对自己有利;它要求相互间要履行义务。在德川幕府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崩溃时,日本没有任何集团主张废除这些规范。73【73萨评:德川幕府的崩溃,指的是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通过“大政奉还令”还政于天皇以及此后一系列小规模战争的结果,战败的幕府在维新派人士又是幕府忠臣的胜海舟的调解下退缩为一个普通诸侯,并没有受到清洗。此后德川庆喜一直过着逍遥自在的打猎、旅行、摄影生涯。】那里没有发生“法国大革命”,甚至也没有发生1848年的革命。74【74萨评:此处指发生于1848年2月的法国二月革命。】然而,形势急转直下,从一般平民直到幕府将军,每个阶级都欠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债。已无法维持人数众多的非生产阶级和巨额的财政支出。身陷财务危机的大名已无力支付自己武士侍从的定额俸禄,整个封建网络已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大名们企图对农民增收已经非常沉重的赋税来避免崩溃,常年预征使农民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幕府的统治也岌岌可危,濒临崩溃。当佩里司令官于1853年率兵到达日本的时候,那里的危机已是一触即发。他用武力强行进入日本,并于1858年与其签订了日美通商条约,当时日本已无力反抗。75【75萨评:实际上这之后还发生过四国联军共同炮击萨摩、夺取炮台的事件。那个时候,日本和中国的处境很相似,都是被迫打开国门,既惊恐不平又打不过“船坚炮利”的对手。】

    但当时日本举国上下的口号却是“一新”,即复辟。这与革命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落后的。另外一个与“复辟”这个口号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排夷”。76【76萨评:这里的“夷”与中国同时代的看法相同,都指的是西方殖民者。他们从东方海上入侵中国,进入日本,按照儒家东方属于“夷”的说法,他们被冠以这个给野蛮人的称呼。】国民支持回到闭关锁国的黄金时代,而极少数懂得这种方式不可行的领导人虽然努力奋斗,却纷纷被暗杀。这个不喜欢革命的国家似乎不会改变自己的方针顺应西方模式,更不用说五十年后竟能与西方国家进行竞争了。但这一切竟然还是发生了。日本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这与西欧各国完全不同,完成了高层人士和一般舆论都没有要求过的目标。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没有一个西方人会认为日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77【77萨评:在当时的西方文献中,经常把日本与越南这样的国家并列,从没想到它会变得如此富强和具有影响力。但这只能说明西方对东方的不了解——哪怕是越南,这个看来小而且软弱的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都曾经让西方人栽了大跟头。】在地平线的上方并没有看到巴掌大的乌云预示二十年后会有一场变革的风暴横扫日本列岛。但是不可能的事却发生了。落后、受等级思想束缚的日本的民众转向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坚持不懈地走了下去。

第四章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1)

    “恢复天皇、驱逐蛮夷”1【1萨评:“尊王攘夷”的口号也不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国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提出来的,意思是当时周室衰微,桓公要出来带领各诸侯重新恢复周天子的威信,并且击退当时入侵中国的少数民族——这本来是周天子的责任之一。日本的诸侯们采用了这样一个口号,心里打的算盘可想而知。】口号宣告了近代日本的到来。此口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日本免遭外国侵略,使日本恢复到十世纪实行天皇和将军“双重统治”以前的黄金时代。京都的天皇朝廷最保守。在支持天皇势力的人看来,保皇派的胜利意味着要使外国人受到屈辱,并把他们驱逐出去;就是要在日本重新恢复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剥夺“改革派”在所有事务上的发言权。其中,强大的外样大名2【2萨评:具体说来,这些强大的大名就是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强藩,它们的领土都在比较靠南的地方,所以位于江户的幕府对他们鞭长莫及。四强藩历史上是出强悍武士的地方,同时利用地理优势大搞工商贸易,无论军事还是经济,都有实力和幕府对抗。】充当了倒幕派的先锋,试图通过“复辟”的方式来取代德川氏家族而统治日本。农民们希望能多保留一些自己种植的稻米,却痛恨“变革”。武士们既想继续保持俸禄,又希望能够为荣誉挥刀上阵。而那些在财政上支持复辟势力的商人们,虽然希望国家能推行重商主义,但他们却从未指责过封建制度。

    1868年,由于倒幕势力取得胜利,3【3萨评:指的是1868年在伏见、鸟羽两地四强藩大败德川幕府的军队,幕府从此失势。】复辟成功,日本结束了它“双重统治”的时代。当时,从西方标准的角度看,胜利者将推行一种极为保守的孤立主义政策。然而,新政府从一开始就推行了相反的方针。在它成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就废除了大名在各藩征税的权力。另外,它取消了土地登记,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