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萨苏评注菊与刀 txt打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美国都是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习惯于多种文明的共处,而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缺乏这种经历,对外来文明便难免有要么全面投降,要么将其消灭的看法了。】要解决这一特殊问题,人类学家必须改进研究技巧。他们凭借经验知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遇到某些情况并需要做出判断时,思考方式则因不同的部落和民族而不同。在一些北极乡村或热带沙漠地区,我们会发现一些以血缘责任或金钱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习俗,即使对于最具想象力的人类学家而言,也难以理解。人类学家必须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不仅要调查血缘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细节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弄清这种习俗对部落行为的影响,以及每一代人如何从小就受到这些习俗的制约,从而将祖先的传统世代相传下去。

第一章 任务——了解日本 任务——了解日本(6)

    应该对这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制约及其后果进行专业探究,并将其应用于研究日本的过程中。现在,人们都意识到了美日两国在文化上根深蒂固的差异,甚至关于日本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凡是我们所做的事情,日本就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一个研究者也相信这种观点,并且简单地认为这种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难以了解这个民族,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够充分证明,即使存在最奇异的差异,也不会阻碍研究者对这种文化的理解。与其他社会科学家相比较,人类学家应更好地把差异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料来利用,而不是当做不利条件来看待。从表面来看,制度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越是离奇,人类学者就应更加关注。在研究当中,人类学者不应只注意少数几个特别挑选出来的事实,而应该进行全面调查,对于所研究部落的生活方式当中的任何细节,他都不能视为理所当然。如果一个人未受过比较文化方面的训练,那么在研究西方国家时,他往往会忽视许多整体行为,并将很多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小习惯以及人们对熟悉事物的一致观点却不进行研究。他不明白,正是这些习惯和普遍接受的说法渗透着该民族的整体特性,并且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未来,其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外交官所签订的各种条约。

    人类学家必须开发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因为被研究的部落中平凡的事情,也许会与研究者本国的习俗截然不同。人类学家如果要理解某一部落最恶毒的一面,或是另一部落最胆怯的一面,或是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是如何应对、如何感受时,他就会发现必须进行认真观察,并认真对待细节;而人们在研究文明民族时却常常忽略这一点。人类学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并且也要懂得如何去挖掘。

    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研究日本文化。只有对一个民族中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进行高度关注,人们才能充分理解人类学家所提出的前提的重大意义,即:不论是最原始的部落还是最先进的民族,个人都是从日常生活当中进行行为的学习。不论他们的行为或观点是如何怪异,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往往总是与其经历有关的。越是对日本人的某种行为迷惑不解,我就越认为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是有某些最普通的事件造成了这种奇特的行为。越是深入研究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小事,我的研究就越有价值。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的。

    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我也是从下述前提开始进行研究的,即最孤立的行为之间也存在某种系统的联系。我十分重视数以百计的细节如何形成了一个总体模式。一个社会必须为自身的生活方式设计某种模式,对某些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法表示认同,那个社会中的人便会把这些解决方法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无论有多大困难,人们都试图把这些公认的处事方式融合起来。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一定要在个人的生活中按照相同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无效和混乱当中。25【25萨评: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网络社会的法则,正是对作者这种观念的颠覆。今天的一个人,只要本人不因之精神分裂,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而不必担心引发混乱和不便。尼古拉·尼葛洛庞蒂管这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叫——数字化生存。看来,从1944年以来,人类到底还是有了些进步呢。】他们将力求保持统一,并建立了一些共同的原理和动机。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和谐,否则整个体系必将崩溃。

    经济活动、家庭行为、宗教仪式以及政治目标就像齿轮一样都相互配合在一起。如果一个层面发生的变化比其他层面更加迅速,其他层面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本身正是来自一致的需要。26【26萨评:社会是一部机器。如果某个齿轮转得快一点,可能带来良性的压力带动整个机器的加速,比如深圳特区就可算是这样一个齿轮;但如果转得太快了,这种过分的压力就会迫使本来合作的其他齿轮变成阻力,最终把这个转得太快的齿轮破坏掉,比如变法的王安石就好似这种过快的齿轮。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领先三步是疯子。】在没有文字的社会中,对权利的追逐不仅表现在宗教仪式上,也体现在经济交往以及与其他部落的关系当中。后来,一些文明民族拥有了书面文字,教会必然会保留关于历史的记录;而没有书面语言的部落却不能够这样做。但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和政治权利的逐渐认可,教会逐渐在一些领域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虽然保留了记录,但内涵已发生了变化。27【27萨评:作者认为是文字的出现使教会失去了权威,我们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这是作者的一个笔误,因为以西方最流行的基督教会而言,文字的产生也远在教会产生之前。但作者的潜意识是要强调文字的重要作用。当教会失去对文字的垄断之时,宗教的权威就崩溃了。这是符合欧洲的情况的。文艺复兴中,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使文字产品的生产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而成本大大降低,超过了教廷能够控制的范围。文字产品的扩散意味着知识和思想的普及化,教会的神圣与威严也伴随着这个过程而衰落。也许正因为印刷术的如此贡献,西方才将其列入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中,而没有把科学上更尖端的圆周率之类列进来。】宗教教义、经济和政治活动不再局限于各自的领域之内,而是超出了各自的范围,互相汇合,以至难以分开。真理就是这样的:研究者越是把他的调查研究扩展到有关经济、宗教、性生活乃至婴儿抚育等领域,就越能了解他所研究的领域;就越能有效地在生活的任何领域提出假说,并搜集资料,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越能把任何民族在政治、经济、道德上的要求理解为他们从社会经验中所学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因此,在这本著作当中,我并没有专门论述日本的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而是研究了日本人关于生活方式的观点。同时,它也描述日本人在表露自我时的一些观点。本书主要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的原因。

第一章 任务——了解日本 任务——了解日本(7)

    二十世纪的一个弊端是,各国之间由于缺乏了解而彼此相互误解。我们不仅对于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的原因仍然有一些模糊不清甚至是偏颇的观念,而且对美国何以成为美利坚民族的原因,法国何以成为法兰西民族,俄国何以成为俄罗斯民族等问题均是如此。有时,纠纷仅是毫厘之差,而我们却担心是无法调解的分歧。而当一个民族根据自身的整体经验、价值体系,在思想上形成与我们的设想截然相反的路线和方针时,我们却大肆谈论共同的目标。我们根本没有寻找机会去了解他们的习惯和价值观。如果去了解,我们也许会发现,某一行动方针不见得有多糟糕,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28【28萨评:这种事生活中倒是不少。我们公司有这样一件事,一个颇为敬业的法国工程师坚决要求辞职。调查结果原来纯属文化背景不同的原因。一天晚上加班到半夜,法国人出去吃夜宵,而作为上司的韩国人看到此人桌上杂乱无章,非常不满。法国人回来后,韩国人就为此说教一番,法国人反驳,双方很快短兵相接,差点儿打起来……这其中,法国人认为我加班已经占据绝对的道德制高点,可是韩国人认为加班是天经地义的;韩国人认为下属不应和上司顶撞,而法国人觉得每年罢工几十天都纯属正常……若两个韩国人,或两个法国人,想来是打不起来的。】

    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各个民族关于自身思想和行动的观点。每个民族的作家都在试图描述他们自己,但这却并不容易。任何民族在观察生活时所使用的镜头都不同。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是通过这种方式观察事物的。29【29萨评:其实作者也不例外,她的“美国式”视角在全篇中比比皆是,我们后面还会看到。这大概是一种秉性难移。】任何民族都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对任何民族来说,他们所接受的聚焦方法和视点形成了自身的人生观,这仿佛是上帝安排好的风景。我们从不期望戴眼镜的人自己会了解镜片的度数,也不能期望各民族会分析他们的世界观。当我们想了解眼镜时,我们就训练一位眼科医生,他就会写出眼镜的度数。无疑,将来我们也许会认识到,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为当代世界各个民族提供类似眼科大夫那样的服务。

    这项工作既要求具备某种硬心肠,又要求持有一定的宽容心。有时,一些善意人士指责所谓的强硬心肠。这些“世界大同”的鼓吹者们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