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了,这还不够吗?
剩下的是我们无语。
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不甘心,便想再找他一次,可是,总也碰不到他。后来有别的僧人介绍说,圣智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淡淡的,只怕再找到也还是不会说什么。有人讲到他在少林寺的位置:方丈的得力助手,目前全权负责少林寺慈善基金会的事宜。他曾经闭关修练过多年,也曾经去有名的佛学院读过书,并多次代表寺院外出。
第10节:释行慈
释行慈
从胡九洪到释行慈,这个转变似乎充满了神奇。
那一年他刚刚十几岁,家境贫寒,早早辍学做起了合同工。一天,他下班后去一个工友家玩,工友家的窗台上放着一把香,他随手拿了三柱香,学着工友的样子点着了,插到墙上。立刻,香味儿弥散开来。他闻着香味,突然感到神清气爽。这时,空中有人对他说:〃你这是在给谁烧香?〃声音浑厚、响亮。胡九洪一惊,问道:〃你是谁?〃空中人说:〃我是观音菩萨。〃胡九洪说:〃那就是给你在烧。〃
工友看着他自个儿嘟囔,觉得奇怪,便问他和谁说话,他说:〃在和观音菩萨。〃
工友摸了摸他的脑门儿,说:〃你烧糊涂了?〃
〃不,是真的!那人亲口给我说他是观音菩萨。对了,观音菩萨是干啥的呀?〃
工友看他说得恳切,便对他说:〃是佛。〃你要是想知道得更多,就去附近的登封少林寺看看吧。
他真的去了,把工放了好几天,好像冥冥中有一种说不清的力量在支配着他。来到少林寺,他见到了素喜老和尚,说明来意,素喜并没把这太当回事儿,对他说:〃你现在还小,不要打听这些事,你回去吧。〃
胡九洪回去以后,当天晚上做梦,居然见到了观音菩萨,菩萨说你可以再去。
他把这梦讲给朋友,朋友劝他还是去少林寺。
他第二次启程去了少林。可是走到半路上,才发现由于走得匆忙,随身所带的盘缠根本不够到少林寺了。他半路下了车,愁得没办法,后来好容易碰到怀阳的一个熟人,把他带了回去。
他自然不会死心,一个月之后,他带了辛苦挣来的30元钱,三赴少林。
这次他见到了德禅大师,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德禅大师口诵佛号,连称:〃善哉〃,并问他是不是真的想出家。胡九洪当即跪下磕头,头磕得山响,以表其志。德禅大师收下了他,并赐法号行慈。那一年是1982年。
从那天开始,行慈成了一名少林僧人。德禅大师要他做会计,行慈只干了两个多月便主动提出来说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怕出差子,就不干了。几天以后,大师找到他说,寺院就这么大,这里面你想干点啥就说出来。行慈想了半天,说:〃我想看殿。〃
大师答应了。
其实谁都知道,看殿的活儿尽管清闲,却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很久,这需要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很多人看殿头两年还行,再多看些时日便不行了。可谁也没想到,行慈一干竟将近20年!
禅房、课堂、大殿、斋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永信方丈对他这位师叔也十分关照,他几次找到行慈,问他想不想干些别的事情,不要整天看殿,都看了这么多年了。可是行慈说:〃我就喜欢清闲,看个殿就中。〃
行慈法师每天坐在殿中诵诵经、练练拳。家传的八卦拳十分了得,他喜爱钻研,把少林功夫和自己的家传结合起来,每日必练。因此有人说:〃行慈是一个极不张扬的武术大师。〃
他带了一些弟子,粗算有60几个。但大多是俗家弟子,因为一个出家的弟子跟他学好了功夫就还俗开武馆去了。这让他有些不安,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老佛爷。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发生,他发誓不再收真正的弟子,而只教人武术,学会了愿意走就走,谁也不欠谁的。
少林寺这些年的对外交流非常多,因此,行慈法师多次被任命为团长带队出发。对此,他还是乐于去做的,一则是因为寺院的指派;二则,这也是渡众生的一个机会。他说,国内除了新疆和西藏,都去遍了,国外也去了很多地方。
除了这些必须的外出,剩下的时间他天天都在看殿,自然对信徒看得很清楚,他说:〃来拜佛的人很多,真正用心来拜佛的人就不是特别多了。我发现,有些来拜佛的人往往是有所求,把拜佛当成一种交易,往功德箱里扔点钱,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佛爷的保佑,这是很多人拜佛的心理。说白了是拿〃一件事〃来拜,而不是用你的真心。我觉得,只有在无所求的情况下拜佛,佛才会保佑你。要求得太多了,我想佛也会不高兴的……〃
第11节:释延裕
他的禅房中有一幅未经装裱的字:〃何处无清风明月〃,线条灵动,气势如虹。我看着,连称好字。他问我:〃这当什么讲?〃我一愣,稍后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您住的地方尽管简陋了些,可是由于有您这样一位高僧大德在,所以也成了清风明月一样美好的道场。〃
他笑着说:〃解释得真好,不过,我可不是什么大德。〃
临别,他拉着我们的手说:〃你来少林寺做这样的采访,连年都不过了,让人钦佩。你们做这样的事情,宣传少林寺,按佛教说法,你的功德是无量的。这件事老佛爷知道,他老人家给你记下来了。〃
补记:
行慈法师如今担任少林寺的典座。《佛学辞典》上解释:典座通管大寮。司储备食,调整餐饭,供膳斋堂。下辖饭头、菜头、水头、火头等服务人员。这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和超强细心的工作。几次在斋堂看到他,很平静的样子,似乎在这日日劳碌中找到修行的另一种况味。
补记于2006年8月
释延裕
少林寺西寮房的最后面一排最靠西的屋子便是释延裕法师的禅房了。轻轻叩门进去,他正在看书,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延裕法师法相庄严,不怒自威,颇有几分侠义模样。谈话更是快人快语,毫不设防。他说,这次大家见面是缘分,而且是很难得的缘分。因为再过几天他就要回苏州佛学院上学去了,这次是放假,回来看看师父。
说起他就读的苏州佛学院,延裕法师非常自豪,他说,这所佛学院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佛学院之一。它对来上学的僧人的要求非常高,考试时要考外语,根据你的语种出题,英语要求过四级,这比一般的大专院校要求都高,一般的院校只要求在大学毕业前拿到四级证书。学校中所设立的课程也很系统,像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还有印度哲学史都有,内容很广泛,另外还有梵语课,是中国科学院姓韩的先生教我们。学校为我们提供免费宽带上网服务,让我们很容易和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融为一体……
他的叙述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们印象中的佛学院不过是教人念念经啥的,谁曾想会有这样丰富的内容?!而且,对外语的要求居然那样高,对电脑也那样重视!看来,想当个和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想看,一个僧人整天抱着《新概念英语》,似乎比手捧佛经要难得多了。
延裕说,我起初在寺里的时候是练武的,后来得上永下信大和尚(弟子对师父尊称上下)的感化,发了长远心,才开始慢慢深入经藏。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慢慢领悟到一点:出家为僧并不一定要经历红尘的失败,一个真正的僧人也不一定非得青灯古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僧人也应该主动适应社会,正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如果我们对这个一日千里的世界没有什么反应和了解,那你又该如何去度众生?师父常常教导我说,出家可以是一种更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目前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用〃知足〃两个字来概括,因知足而乐,其乐大焉。他无意中提到自己是高中毕业之后才来到了少林寺,至于为什么没考大学或选择别的路,他没有说,我们也没有追问,至于这两年间有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发生,似乎也不再成为我们采访的必须。因为,每一个少林弟子都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存在于何处、以何种方式流传似乎只有当事人有权决定。
他说,在佛学院中自己接触到了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和老教授。他们大多有丰厚的学识和高深的佛学修养,和他们的接触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所以不得不拼命读书,古人说什么马上枕上厕上,我看是不够,我现在基本上是醒着梦着都在读书。赵朴老生前说,佛教界目前最需要的,一是人才,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因此,我现在的想法非常单纯,就是想把自己尽快打造成一个人才,从小处说为少林寺,从大处说为整个佛教文化做出我的最大努力……
聊得深了,发现延裕身上的书卷气越发浓郁,也让人越发感觉到他的执著。
第12节:延颖法
谈到研究方向问题,他说,我对密宗和禅宗很有兴趣,希望在这两方面有所造诣。我在苏州学的东西,不单是佛教,还有各种其他课程,包括我最喜欢的哲学,这里面有辩证的思想:落实到佛教经典的学习,我们如果只一味死学,而不去实践,那就等于学死了,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确定的主攻领域中有比较高的造诣,配合实践达到一个高度。
你想没想过在这么好的学院里毕业后,将来肯定会得到师父的重用?
我可以这样回答您的问题,我的今天全仰仗师父。至于我学成以后,师父重不重用我,我根本没想过,但是,您今天问到了,我会说,即便师父不重用我,我也会为少林寺的文化建设出最大的一份力。不过,这个时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