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园丁那样管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同一个意思,只是更贪婪、更残忍一些而已。

  汉灵帝和母亲的对话,其实反映了他们对待这个国家的态度。国家不过是鱼塘,百姓不过是鱼肉,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天子也不过是一个可耻的渔夫罢了。在这些贪婪的人眼里,皇权意味着无上尊贵的地位和对国家资源的随意占有,而不是对老百姓的爱护与责任。

  从来财色双贪。汉灵帝不仅贪财,而且非常淫荡。他规定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必须穿着开裆裤,为的是临幸起来方便。他又在西园盖了个“裸游馆”,与一群裸体女子游戏其间,纵情狂欢。他感叹说:“假使一万年都能如此,就算得上是人间的神仙了。”魏晋时期的淫乱风气,其实自此而始。

  贪财好色的汉灵帝在西园设置了一个秘密金库,积攒了一笔丰厚的钱财,俨然成了财大气粗的暴发户。不久,他又下令在后宫建造了一条商业街,让宦官和宫女们扮作商贩和顾客,每天表演各种商业游戏。曾经庄严肃穆的皇宫,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跳蚤市场。商业和商品的种类也很丰富,从胭脂、发簪、玉佩到女人的内衣,从书、画、琴、棋到各种色情服务,五花八门,蔚为大观。皇帝自己也打扮成大款的模样穿梭往来,与“商人”们讨价还价、经营生意,忙得不亦乐乎。在那乱哄哄的叫卖声中,汉灵帝仿佛觉得,人生不过是一场赚钱的游戏罢了。

  天资聪颖的少年皇帝还发明了一种驴车。比起马车来,这种驴车轻便而又时尚。皇帝亲自驾车在商业街上转悠,一脸的得意扬扬。很快,驴车就在京城流行起来,有如今天人们对宝马、劳斯莱斯的热爱。

  汉灵帝还喜欢养狗,喜欢把狗唤作“爱卿”。“爱卿”这个词,通常是皇帝对大臣的昵称。现在,汉灵帝把狗唤作“爱卿”,分明就是把狗和朝中大臣做类比。京城里的提笼遛狗之辈,因此引以为时尚,纷纷把自己的宠物唤作“爱卿”,也算是过一把皇帝的瘾。

  有时候,汉灵帝觉得朝中大臣还不如狗呢。比起处理朝政来,他更愿意和狗在一起玩。他甚至把朝廷赐给文官的进贤冠加在狗的头上,因为狗比起朝中那些喋喋不休的大臣们来,可爱多了。

    有一天,皇帝忽然发现了一种极为热销的商品,就是各种品级的官职。在宦官曹节和王甫的鼓动下,皇帝在西园公开以朝廷的名义卖官鬻爵。初步定下的价格是:年俸600石的官职600万钱,2 000石的官职2 000万钱,依此类推,按官定价。即使是国家选拔的特殊人才,也要交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费用。当然,如果是肥缺或者重要职位,还得另外加钱。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曾经花费了1亿钱购买太尉的官职。 
 
  首先得到好处的是皇帝身边的宦官们。各地想要当官的财主们以及想要升官的官员们,必须打点宦官一笔“导行费”,才有机会把宝物呈献给皇帝。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汉灵帝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宣布:“宦者可以为令。”这就意味着身处禁中的宦官们,可以合法和直接地参与到由士大夫们组成的政府管理机构之中。在此之前,宦官们必须通过影响皇帝的方式,间接地操控帝国的政府。

  汉灵帝这些任性的举动,自然引起士大夫们一次又一次的抗议。不过,皇帝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随着宦官集团及其亲党势力的不断扩大,士大夫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痛心疾首之中,一些明哲保身的学者,例如郭泰、申屠蟠,毅然放弃了出仕的机会,归隐山林。

  大量品行不端的人员通过财色公关的方式获取了政府机构中的各种职位。然而,皇帝并没有发觉事情的严重性。他甚至觉得周围讨好他的人多了起来,听话的人多了起来,他感到满心欢喜。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年,大汉王朝伟大的领导者光武帝说过,管理好一个国家的奥秘,在于上位者是否具有道德上的智慧,是否懂得用仁爱滋养老百姓的心灵,而不是培养一种唯利是图的风气;评价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在于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而不是经济学的绩效。他深深地知道,当老百姓安居乐业之时,国家的经济状况自然兴旺;而当上位者只是一味地强调经济利益的时候,天下就会立即陷入迷惘、疯狂和动乱之中。 
 
  汉灵帝贪图钱财成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从此之后,人们爱慕钱财胜过爱慕道德,巧取豪夺的风气日益盛行。忠贞合格的官员被排挤了,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开始横行天下。

  及至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当政,竟在西京长安城的郊区修建了一座坞堡形式的别墅,名为“眉阝坞”,其中储藏的粮食竟然够全家族的人食用30年,其他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坞堡高厚七丈,可与长安城比肩,具有坚固、周密的防御设施和功能。董卓说,“我有眉阝坞,此生无忧矣”。谁知说完这话之后没几天,董卓便死在他的干儿子吕布手里。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秋天,公孙瓒也在易京筑造了一座坞堡,主楼高达十丈,周围的壕沟深五六丈,规模宏大,不让眉阝坞。堡中积谷三百万斛。公孙瓒自与妻妾居于楼上,男人7岁以上不得入内,公文与生活饮食皆用吊篮传递。又吩咐女人们练习大嗓门叫唤,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他的命令。他自以为如此即可富足安全,谁知仅仅过了3年,袁绍挖地道进入坞堡,放火烧毁了它的望楼。公孙瓒自料必败,在杀掉自己的妻子、姐妹和儿女之后,引火自焚。

  董卓修建眉阝坞的时候,曹操已经占领了兖州。他因此成为兖州刺史,派人去琅琊迎接父亲。曹操的父亲曹嵩,平生颇有积蓄,随行带着100多辆车的行李和金银财宝。当这支浩浩荡荡的车队经过泰山时,守备此地的张顿时起了歹念,袭击了曹嵩下榻的宾馆。曹嵩慌忙从后院挖墙洞逃跑,不想他的小妾身体太肥,堵在洞口进退两难。军士冲到后院,曹嵩当场被杀。同时丧命的,还有曹嵩的小儿子、曹操的弟弟曹德。

  张是徐州刺史陶谦麾下的一名都尉。曹操找不到张,就一口咬定陶谦是杀父的仇人,兴起大军讨伐。历史学家黎东方说,曹操所攻之地,鸡犬无存,有5个城的男女老幼,几十万人口,都被他赶尽杀绝。曹军曾经在泗水岸边屠杀平民10万余人,泗水为之不流。
 
■当园丁变成渔夫  

  我把管理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渔夫的管理学,或者猎人的管理学;另一种称为园丁的管理学。

  渔夫的管理学意味着权谋,园丁的管理学却意味着爱。渔夫的管理学是为了获取和占有财富,园丁的管理学则是培育、创造和奉献财富的过程。获取和占有财富的过程,就像渔夫在恶浪中的拼搏。而创造财富的过程,却是园子里花儿们开放花朵的欢笑,果树们奉献果实的欢笑。

  人们愿意做园丁眼中的果树,因为果树的管理学意义象征着人间最美好的爱与感恩,也象征着生命的快乐成长与奉献。然而,当园丁变成渔夫,果树们却并不愿意变成鱼,而是变成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另一种渔夫。于是,渔夫与渔夫之间在孳生仇恨,在爆发战争。世界也不再像果园那样和谐、美丽,而是变得像滔天的恶浪一样惊心动魄。

  汉文帝和光武帝是两位朴实无华的园丁,桓、灵二帝却是两个可耻的渔夫。自从桓、灵二帝之后,园丁式的管理学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渔夫式管理开始大行其道。曾经像果园一样枝繁叶茂的大汉王朝,顿时变成了一片滔天的恶浪。有着400年辉煌历史的大汉王朝,就这样陷入了权谋和暴力相结合的战争之中。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天,饱受鱼肉之苦的国民们却无法享受春光的明媚。他们无法聊生,他们不堪忍受,他们要起而反抗。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智慧指向天堂,权谋指向地狱  

  大汉王朝有过灿烂辉煌的历史。不必说文景之治,也不必说光武中兴。即使是汉灵帝出生的那一年,大汉王朝也依然是全球最强盛的国家,全国将近5 700万人口,称得上是人丁兴旺、市井繁华。然而,经过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口灭绝,甚至连经济发达的洛阳和关中地区也一度沦为死寂的无人区。

  曹操戎马一生,杀人无数,但也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悲惨的诗句。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当我骑着马经过原野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皑皑的白骨。即使我走了一千里那样漫长的路,也听不到一声鸡鸣。因为战争造成的死亡和因为饥荒造成的吃人现象,许多人都丧失了他们的性命。大约只有1%的幸存者,想到这些就会让我痛苦得肝肠寸断。”

  就像传说中的伊甸园一样,大汉王朝成了一个被毁坏的天堂公司。14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根据这个天堂公司被毁坏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

  谁也不曾料到,曾经到处充满惊恐和饥饿的乱世,在经历了1 800多年沧海桑田之后,居然成了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战争游戏。《三国演义》被世界各国的人们看作一部空前绝后的军事文学,受到无与伦比的推崇。

  我被人们看作是一位能够用管理学的语言来解构《三国演义》的专家,并因此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讲学。后来,《哈佛商业评论》日文版也向我约稿,请我写一写《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智慧。

  在人们眼里,《三国演义》中究竟有些什么管理智慧呢?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夏侯拔矢啖睛,周瑜的反间计,诸葛亮草船借箭……难道这些都是管理智慧吗?

  金圣叹先生有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