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懵浜端藓邸愣淙牒独锩妫烈唤猎俜扇ニ参藓邸2皇枪福比皇俏藓郏浠故俏藓郏驮诒硎菊飧觯颐窃谌思湫扌校皇茄崂胍磺小⑹谗岫疾豢膳觥⑹谗岫疾豢擅⑹谗岫疾豢勺觯美材悄闶谗崾乱狄膊灰隽耍思渌行形疾灰刻炀褪窃谀潜叽蜃谏钌接胧栏艟钦庋囊庖澹鞘谗幔科腥惺谗崮芰慈思涠芍谏换岜恢谏克小懵浜端藓邸墓Ψ虬。拍苋胧腊。拍茉谟胍磺兄谏慕哟ブ校槐焕隆⒉换岜幻曰罄牛宰约嚎佳椋约壕椭馈�

  那个不再起的,就像“燃灯不再加油,”烦恼就是加油,贪瞋痴的执着造业,就是加油,那个油只要加下去,它灯一定继续燃烧的,生命就是这样,不再执着了,於万法中不再执着了,就像灯油燃烧完了,不再加一样,後有就不会有了,不会再继续。你们不要以为菩萨来人间,还是看起来跟人间人一样,其实他内心是不一样的,你们有因缘看《维摩诘经》,你们就知道了。一切法中、一切现象中,看起来跟人间都一样,其实内在是不一样的。这个才是真正的,‘雁落寒潭水无痕’,真正的超越境界。

  好,我们再看,“现生的证得涅盘,不但能确证未来生死的解脱,对于现生,更能实现解脱的自由。”解脱当然是解脱生死轮回的事,事实上更能展现的是在这一生的生命中——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待人、接物、处事,没有一个地方不自由自在,没有一个地方不解脱。所以你要明白,生死解脱的人在人世间的一切法,本身还是解脱,如果人生现象、当下身心一切法都不能解脱,怎麽可能生死会解脱。所以必定要明白,一个解脱者不是唱高调,你生命的展现,你跟人接触,跟法接触、事事物物之中生命的展现,你的智慧你的慈悲,你的爱心、你的无着无累,都是展在现生当下的生命中,这个不能欺瞒。一个人展现出来,我执我慢很重、贪欲都不止息,你说他解脱了?我们不必去想他有没有解脱,那个问题就不必论。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

  我们在体会法、在学习法、建立知见、学习很多佛法,那些都是作为我们的资粮,我们怎麽样才能利用这些资粮达到解脱,不是把那些理论当作你已经懂。很多人都说:‘师父你讲的我会讲,你下一句要讲什麽我都知道。’不是在建立这个理论、基础、学说而已,这些基础理论还要融入你的生命的实证,转化我们内在的心灵,转化了我们的人格,转化了我们的气质,转化我们的身心行为,都会转化的。所以你有受用,一定是展现在你的生活中,展现在你的行为中。为什麽有的人他不需要开口,看到一个人从他身边走过去,就知道这个人怎麽样,我们禅宗都有这个公案:临济祖师,他去参大愚,开悟了回来,从山下走上来,他师父在山上看到,他只看到从山下走到山上走路的过程,他说他悟了,他就知道了,他还不要跟他见面,不要跟他讲话,他只是看他从山下走上来,走路的样子就知道他开悟了。那如果现在,有一个见法的人,你跟着他谈论,跟坐在他对面跟他谈了半天,他告诉你的你还不相信,那还有什麽办法,你认为师父不了解我,我讲的你听不懂。不知道谁听不懂。呵呵。确实是这样子的。

身苦与心苦 一

  我们继续看讲义,“原来,人类苦迫无限,而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从身而来的身苦,即有关于生理的,如饥寒等。二、从心而来的心苦,如外物得失的忧恼,生离死别的感伤,尤其是老死到来,感到自己的幻灭,罪恶的悔嫌,系恋家族财产而起的痛苦。这二者虽有相互影响,但一是重于生理的,一是重于心理的。身苦是一般共感的,心苦即因人而不同。舍利弗为那拘罗长者说:’身苦患,心不苦患’(杂含卷五·一0七经),即揭示了佛法修行而得解脱的要义”这个重点,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感到苦其实不外身与心,五蕴就涵盖身心,物质的是色的,心灵上的就是受、想、行、识的。比如说,我们肚子饿了、寒冷了,直接从身体反应的不得满足,还有是属於心灵上的,对外的需求,尤其是生离死别的时候,我们一生的计较、奋斗,名利财产,眷属一切,这一些都放舍不掉,那心灵是很苦的。每一个人的身体感觉都差不多,身苦的部分大家都差不多,你感觉痛的,我也是感觉痛,身体的感觉反应,大家普遍一致的。但是心灵就不一样喔,每一个心灵的感受就不一样喔,我们佛法的解脱,重要是在这个地方。比如说我们中秋,看到月亮很圆,如果是谈恋爱的人就会说:‘哇!好美的月喔,诗情画意喔,永生难忘喔。’如果家里死了个人的,看到那个月亮,会说:‘唉,好凄凉喔,怎麽这样的黯淡。’怎麽会不一样?同样看到月亮,而反应不一样,那是心灵的条件不同阿。

  我们世俗的人,看到名利都会,执着爱取,但是圣者看到名利如毒蛇。我们在经典也看过了:佛陀跟阿难,看到路边有一堆黄金,佛陀看到了说毒蛇,就走过去了,後面一个再过来,看到了也说‘毒蛇’,走过去了,另外一个就觉得很奇怪,跑去看清楚了,明明是黄金啊,不过他还是不执取,就走了。後面再来的父子就不一样了,一看黄金啊怎麽是毒蛇?不得了,我们怎麽求怎麽要、想赚钱都赚不到,很欢喜的就把它拿回去了。结果呢因为他很穷,突然间有黄金,他拿黄金去买东西,人家就怀疑你这黄金从那里来?一定有问题的,报官把他抓去了。他就说我在路边捡来的,问题就来了喔,当时的法律,捡到的东西是归於国家的财物,你个人占有了就是侵占国家财物。我们的戒律里面,‘不与取’就是不能偷盗,为什麽偷盗是重戒?因为当时印度的法律偷盗罪很重,好比说偷盗超过现在一百块了,比喻啦,就要判死刑了,那个是很重的,所以当时的戒律,这个偷盗就判为五大重罪之一,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是现在你即使偷了一百万,也不至於死罪啦,但是当时的法律就不一样了,偷盗罪很重,所以我们佛法的戒律,也要跟世俗的法令相应。

身苦与心苦 二

  那位拿了黄金的因此被判死刑了,他们两个就很後悔:‘唉,早知道这样,佛陀说是毒蛇,我们该相信,今天真的被蛇咬。’这位官吏,就听到‘佛陀’就问他,什麽原因谈到佛陀,他就说:‘当时佛陀从那里经过,说是毒蛇,我们不相信,看到黄金很喜欢的把它拿回去’那个官就知道,他真的是在路边捡到的,不是他去偷取的,也因为这样的因缘,因为他信佛,後来就判他无罪,那这个教训就很深啦。

  我们说是毒蛇,人间每天在想要,每天计计较较,都是为了这个东西。那我们就知道了,同样的一个东西,不同的心境,看起来就不一样,不只是月亮,金钱的看法也是这样,佛陀看来是毒蛇,人间是每一个要争取的,这就是心境不同、心的观念不同,所受的所谓苦乐,就不同,这个地方就很重要咯,我们能解脱,也是因为这个地方才能解脱喔。我们人间执着的爱取的,带来痛苦烦恼的,因执取的那个力量而生死轮回的,如果你明白了,你的心就会转变,你就可以不执着,可以超越——心灵就离开执着。

  同样的喔,我们会生病,众生面临临终的时候,那种恐惧、那种苦带来了执着,一定是往三恶道去。圣者,他身体会不会苦?还是苦,痛还是痛,但是他的心不苦,他不会随着因缘转,痛是痛,不一定跟苦连在一起。我们都说痛苦、痛苦,我们有没有一句叫痛快痛快,,痛不一定苦,痛可以快,是不是?表示什麽?表示痛不一定苦啊,但是我们总是把痛跟苦连在一起,这个就是心境的问题,知见的问题,观念的问题,我们能解脱也在这里。知见的不同,感受就不同,产生出来的苦乐感受,执着就不同,所以这里才谈,一个是重於生理的,一个是重於心理的,身苦是一般共感的,但是心苦是因人而不同的,舍利弗才为那拘罗长者讲身苦心不苦,所以阿罗汉的解脱,也是身苦心不苦,不是连痛痒都没有,那麽厉害?

  我们看到《阿含经》里面,很多圣者阿罗汉要入涅盘前,也是病很重,身体是很苦的,但是他心是不苦的,真正的解脱就在心不苦,注意喔,不是你如果有神通,如果有境界,你怎麽会生病,不是这样子喔。老病死是有生必有死,老病死是必然的,千万不要说,你还会老你还会生病,你还会中风,这样你怎麽会解脱,不是讲这个喔。解脱不是在讲身体没病喔,不是这样子,那如果是这样佛陀就没有解脱了,我们从经典就知道,佛陀有背痛,他涅盘前吃了不洁净的供养,还要拉肚子、下痢,拉得很厉害身体都很虚弱,才进入涅盘,那难道佛陀没解脱吗?不是。所以不要把没病跟解脱连在一起,这样知道吧,解脱是心不苦不执着,身心的问题要分清楚,我们将来在这一方面,就不会有错误的知见:某某人他有神通有境界,他为什麽会病,他为什麽还会得癌症,就这样去毁谤正法,这样不对,解脱不是在不病而已。

身苦与心苦 三

  我们再看讲义,“佛弟子的定慧熏修,只是到达心地明净,真慧洞彻,即使老死到来那样的痛苦(其它的苦可知),也不会引起系恋的心苦。”那苦是苦在什麽地方?苦在系恋、执着、放舍不下,越有钱的、一生辛苦的,这一死甚麽都没有,带不去,很舍不得,这个叫系恋的心苦。“慧解脱的,身体的痛苦与常人一样。”我们说,慧解脱与定解脱,心解脱是属於定解脱,有禅定功夫的。慧解脱是没有很深的禅定功夫,甚至没有神通。这里就讲,如果只是慧解脱的,其实他的身体感觉跟凡夫是一样,病还是会病、苦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