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禅定功夫,甚至没有神通。这里就讲,如果只是慧解脱的,其实他的身体感觉跟凡夫是一样,病还是会病、苦还是会苦,痛还是会痛。定解脱的就不一样喔,他定力很深,身苦也可以减轻,或者是毫无痛苦,他可以入定,入定,身体的觉受就没了,所以我们一般说,坐脱立亡,有的人要死的时候,就入定了就死了,他那个身体的感觉,就没有,不觉到苦,我们都知道三禅以上四禅,你拿针去把他戳身体,他也没有觉知没有痛痒,所以只要你入禅定,身体的苦就没有了。如果你们怕身体苦,到时候障碍,你们就要修一点定,那个时候要走的时候喔,就入定了,再见了,就不会有身苦。如果没有这个功夫的,只是慧解脱的,身体的感觉跟一般人是一样的,身苦还是会有,但是身苦心不苦。

  “心苦是从自体爱所起的我我所见中引发来的情绪,”这几句话注意喔,身体的苦大家都知道了,心灵的苦从那里来的,就是自体爱,什麽是自体爱:对这个身心的执着,对这个身体染着不放以为是我,把这个身体当作我,或者是当作我的,我的身体叫我所,由於这样的,知见而引起的情绪。“圣者得无我慧,”见法的人就知道无我了,不会再执着,这是我或者是我所,“即能离爱欲而心得自在解脱。”所以要解脱非破我、我所不可,我、我所不破不断,你的执取、心系就不会断,痛苦烦恼一样是存在。“从自心净化的解脱说,这是出世法最根本的,唯一的重要问题。”我们讲修心修心,就是指我们自己的身心、心灵的净化。所以讲出世的出世法,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根本地方,就是心灵的地方。“所以经中常说:贪欲尽者,说心解脱。”我们阿含经上那麽多了,都知道离贪欲就是心解脱,

  “舍利弗说:‘大师唯说调伏欲贪’(杂含卷五·一0八经)。以贪欲──即集谛的爱为本的身心,是现生苦迫的根本,贪爱又是未来流转的根本。”这里很重要,根本的问题就在这个地方,我们执着身体、执着身心,我们颠倒执着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叫集谛,集就是因。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当下会身心痛苦,就是因为执着这个身心。贪爱它的实有性跟未来性,就变成流转生死的根本。人间的痛苦烦恼,由於对身心的执取而起。生死会流转,就是对身心一直存在的希欲,所以它是生死流转的根本。

把握当下(修行心要之一)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是“现生自作证,而得究竟解脱,”这一句话很重要喔,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身心上,那我们身心上当下明白,当下观照、当下如实的知道它的非实无自性——非我、非我所,真的能明白,一切的贪取就远离了,不再执着了。所以身心的当下,真的当下能明白、能离开执着的人,当下是不是能现见?当下是不是能自身作证?绝对!是当下的!

  注意喔,修行都在当下,不是一天到晚想过去跟未来,当下烦恼脱落了,当下身心不执着了,当下远离贪欲了,当下身心清净了,都能够现生自证喔。

  注意听,所以我们修行啊,不懂得这个奥妙重要的人,一天到晚总是想像:未来要怎麽样,未来要怎麽用,未来要怎麽修,未来到哪里去,都是在想这个。而不知道修行只在生命的当下,当下的一念执着未断,当下的贪瞋痴未止息,你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未来又能如何?当下是贪瞋痴,未来一定相应,你怎麽能寄托於未来呢?我现在烦恼未尽,我的下一秒钟必定相续,怎麽能等待未来呢?把现在要解决的事情寄托於未来,未来再寄托未来,那什麽时候能够解脱?

  注意哦。我常常讲生命只有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你能把握的其实只有当下,你离开当下怎麽把握呢?所以讲现观就是当下,现身作证就是当下,修行也是当下,要禅定也是当下,要观照也是当下,要觉知也是当下,是不是这样子?如果明白了,修行保持多久让它不颠倒执着?当下就好!这样知道意思吧,保持什麽时候不贪瞋痴?当下就好!那这样不是很短吗,不是很简单吗。我们会觉得难,是难在什麽地方,‘我要禅定几个小时,我要几年几劫不能贪瞋痴,’这样你会觉得很难。那我说你们现在在上课的当下,有没有贪瞋痴?没有。现在有没有烦恼?没有。现在有没有生死的苦迫?没有。那你们不就解脱了吗。

  问题是什麽?保持这个当下这麽难。其实保持当下真的难吗?如果日光灯不关的话,那什麽时候日光灯是打开的,这麽清楚的在听我说话,你们觉得他不是打开日光灯吗,修行只是这个——不再落入颠倒执着而已。要多久?只要当下就好!禅定几个钟头,要坐几个钟头我哪有可能?那我说禅定只要当下这样简单吧?简单。这样师父教这个我最喜欢,因为只有当下不要很久,但是注意喔,你能懂得当下的人,你真的解脱了!因为生命只有当下。过去已经过去了,对不对?未来还没有到,那不是当下是什麽。如果当下这样清净,就解脱,就不难,这个不是戏论,你们知道吗,真的听得懂的人,当下真的能解脱。

如何回到当下——如实观照(修行心要)

  问题是我们(的念头)会跑到过去跟未来,对不对?没有办法活在当下。那为什麽会跑到过去未来?因为我们用想的,注意听喔,色、受、想、行、识的这个想,就是我们众生的病源!想的就是思维,就是从意念中生起了过去的记忆,或者是幻想於未来,这个叫做想。师父为什麽告诉你们,如实观照只有一个‘看’,‘看’跟‘想’哪里不同?看即是回到当下。

  注意听喔,想就落到过去未来,这样知道意思吧。为什麽不能活在当下?因为你们想惯了。有事情做的时候还全心专注,一停下来,意念就开始想过去想未来,没有一分钟停止的,叫你们一秒钟不要想,比死还难。

  注意听哦,这里很重要哦,听得懂的人就能把握哦,解脱要在哪里解脱,在哪里下手?很重要!一个‘看’字,为什麽这麽重要?因为‘看’字就是回到当下。

  注意听哦!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我们没有下手处,修行不能受用,都在这里呀,一个‘看’字的奥妙,为什麽这麽重要?千经万典、修行方法、法门那麽多,我只有抉择一个字——就是‘看’字,为什麽,为什麽要大家在这里下手?很重要,唯有一个‘看’字才有办法,才能让人活在当下的。

  ‘看’字不懂?那我说‘觉知’懂吧?‘觉知’还不懂,那我说‘注意到了’,懂吧?‘注意到了’当下就好了,就不会落到‘想’的过去、未来里面。使心清净有什麽难呢?只是不攀缘而已,不落到过去、未来而已,当下哪一个不清净。

  我们为什麽不能活在当下?这个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活在惯性里、习性里,这个习性是什麽,就是想过去跟未来。是不是这样子?这个地方能体会的人,下手处就有了,有体会就很容易现见、现观、现觉。

  注意听!就在这里。有人说:“我看不到什麽,我看到‘无’,师父你叫我看,一看什麽都看不到,一看什麽都没有。”我向你恭喜,看到什么都没有,怎麽看都没有。那个‘怎麽看都没有’,到底是什麽意思?如果真的明白,什么都没有,怎麽看都没有喔!那我要恭喜你了,那个叫真相,那个叫实相,那个叫法性空寂。

  注意听!有人很苦恼,怎麽看都没有,如果怎麽看都有,就不要你们看了,就是因为怎麽看都没有,那个才是奥妙啊,为什麽会怎麽看都没有,我们每天都在有里面,每一秒都在有里,都在执取里面今天,怎麽一看什麽都没有,这个‘一看都没有’是什麽?

  你要从那里解脱,那里看到真相,真相是什麽?我们刚刚不是讲过了吗,一切法的法性空寂,一切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无常、无我、无生的人生究竟真理,知道一切本来空寂。所以我常常讲,我们日用而不知,点破了,再看不到那没有办法。

  “现时能离去自我执,解脱自在,从自他和乐的行为中,营为正觉的合理生活。”我执破了,不再执取,万法的如幻性都懂了,你在生命的过程中,人事物的接待中,时时刻刻都不离正觉。正觉的奥妙就展现出来了,那麽你的生活,必定就不再跟无明相应,不再跟贪瞋痴相应,而是跟正觉相应。正觉是什麽?就是明、就是般若、就是空性。当下就解决了,很重要喔。

  这个地方大家要用一点心,越後面就越谈到法要,心法都在这里,每一个人当下能体会,当下反观,当下就能解脱的。

富楼那尊者记事

  经过这一番的讲解,我们再回到经文中来,大家就会有所体会了。

  第四一三经,上册三百九十七页,在“解脱”的这个主题里面,我们来看看这些佛陀的圣弟子们,或者是听闻佛法的这些居士们,他们的解脱是怎麽样的情况,我们藉一下这些经典来,了解‘解脱’是怎麽一回事,这个四一三经,就是关于富楼那尊者的记事。

  我们来看这个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富楼那先赞叹佛,因为佛陀的开示说法,他得法後专精思惟,不放逸最後自知不受後有,表示他已经证阿罗汉了,他解脱了。

  “佛告富楼那:‘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欣悦、赞叹、系着,欣悦、赞叹、系着已欢喜,欢喜已乐着,乐着已贪爱,贪爱已阨碍。欢喜、乐着、贪爱、阨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