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解。”
那次会议之后的几天,杰克逊就在《晚报》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他觉得厄普顿是一个不想要也不了解这个部长职务的人。杰克逊大谈厄普顿明显对情况缺乏了解,这当然不是争取部长支持的好办法。组织里另一个成员伊恩·缪内回忆说:“第二天我们都收到了来自厄普顿的一封信,基本上,他是在愤怒地告诉我们:‘你们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帮助。’”不到几个月的时间,这个组织就销声匿迹了。
KAHUKURA
Kahukura是一个毛利语词汇,意指彩虹。惠灵顿势力最大的制片人拉里·帕尔在向电影委员会推销了一系列低成本电影之后,于1997年创建了Kahukura(彩虹公司)。然而这道美丽彩虹的另一端却意味着一系列电影挣扎在地狱的边缘,这个公司还导致新西兰最有实力的电影制作人(杰克逊)和本土电影的主要投资者(电影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恶化到一个新的低点。帕尔的想法是如果电影不是很好,就没有必要浪费更多的钱在上映之前的准备工作上。他和别人联手创办的幻影电影公司,在1987年那次股票市场崩盘之后不久就破产了,而从那时起帕尔继续在电影业扮演着各类角色。
2002年底,为了拍摄系列喜剧《爱你爱到咬死你》,彩虹公司接受了电视赞助商新西兰电台四百万美元的赞助。当时,彩虹公司手头上还有四部低成本电影在赶制,包括帕尔自己的《犯罪故事》和格兰特·拉胡德的《中巴风情》。2002年初的几个月,彩虹公司的运作开始陷入泥潭。一个神秘的投资者忽然撤走了他对《爱你爱到咬死你》的赞助(也有人说从来就没有这么一个人)。自帕尔涉嫌用电影委员会的钱填补《爱你爱到咬死你》的资金缺口起,问题就层出不穷了。与此同时,彩虹公司在国家电影公司的欠账额也在不断攀升,这个电影公司现在为杰克逊所有。
四个月后,国家电影公司开始考虑通过法律手段向帕尔索要《中巴风情》欠下的18万的账单(电影委员会已经把这笔钱付给了帕尔,但是他握在手里没有交)。起初这个解决办法似乎行得通,后来他们才搞清楚,彩虹公司实际欠了更多的钱,包括税务局的钱。于是国家电影公司请来了清算人,扣下电影剩余部分未付款的胶片,后来杰克逊声称“由于新西兰电影委员的判断失误,导致《中巴风情》被扔进清算的地狱”。
2002年12月,彩虹公司受到的指控和新闻发布会让局面更加混乱,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但有一件事很清楚:彩虹公司的电影仍处在地狱的边缘,和债权人的协商也是举步维艰。一个关键的障碍就是委员会和新西兰电台试图从彩虹公司的报酬中扣除50万美元来还债。清算人认为那笔钱属于彩虹的资产,应该由清算人和税务局优先分配。
国家电影公司同意把《中巴风情》惟一的拷贝借给格兰特·拉胡德拿去审核。国家电影公司还雇了一个保安看着电影的拷贝,以防有人拿了它就不还了。拉胡德本来希望借此机会再弄点钱,好让电影能够发行,然而让他恼火的是,委员会只是对样片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却丝毫没有帮助《中巴风情》摆脱困境的意思。
12月,拉胡德在新西兰国家电台上发表了攻击委员会的言论,说他们对彩虹公司的电影处于清算的困境袖手旁观。拉胡德说他下了那个广播节目之后就接到清算人的电话,告诉他“你引起轩然大波了”。
拉胡德为《中巴风情》的胶片使用权付了两万美元,可因为欠款很多,胶片仍然要锁在杰克逊的国家电影公司。《双塔奇兵》在惠灵顿上映的那一天,杰克逊又一次加入到对委员会的攻击中。《双塔奇兵》的首映式不欢迎电影委员会的出席,因为他非常反感委员会主席埃弗拉德对《中巴风情》事件极力摆脱责任的做法,他把埃弗拉德的处理方法写成“财政上不负责任并且具有报复性”,电影委员会在耍政治手段。
那天早晨,杰克逊在新西兰国家电台上发动他对电影委员会的攻击,说委员会正努力逃避彩虹公司的债务,这种行为是“挑衅性的”。他还说《中巴风情》的计谋十分阴险:“他们让格兰特成为可怜的电影制作人,他有自己的电影,却不可能还得起债。”
杰克逊说,委员会没有意识到国家电影公司的运行已经是“捉襟见肘”,并且支付不起其他人的债务了。委员会期望整个电影业都效仿彩虹公司的低成本模式,当情况变糟时,他们就抛弃它。想到杰克逊在《指环王》上可观的利润分成,有的听众可能会纳闷,他为什么要打贫穷牌。他在采访中几乎没有提帕尔,事实上正是帕尔在财务上的管理不当才导致彩虹的失败。相反,他利用彩虹公司的事件对电影委员会发起更广泛的攻击,说它不再由敢于冒险的人经营,已经变成一个“缺乏想像力的呆滞的组织”,并且不再支持年轻的电影人。
在杰克逊之后,埃弗拉德也上了那个节目,主持人琳达·克拉克的第二个问题是:“委员会和这个国家成功的电影人如此疏远,这对委员会有没有坏影响?”显然对杰克逊的成功报以善意更符合委员会的长期发展。埃弗拉德认为,如果按照杰克逊的建议那样,付清国家电影公司的欠款,付清杰克逊的法律费用,那将是“滥用公款”。他的言论给人这样的印象:照顾电影业的弱小者远比扮演“一个四肢健全的公司的保姆”更优先。
在这场债务纠纷中,双方都互相谴责对方无能埃弗拉德说国家电影公司如果早点打个电话来就能避免债务堆积,杰克逊说委员会在明知彩虹不可能付清账单的情况下(到那时为止,委员会已经投了大笔的钱进去,并声称完成这部电影总比半途而废要好),还对《犯罪故事》计划放行。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政治动物首次出击(3)
戈登·坎贝尔认为彩虹公司一事的焦点是,新西兰人以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国家总会营救他们:“制作电影就是一项长期的风险投资,谁都不想放出这样的信号,难道一个牛仔的生意遇到了麻烦还指望着国家给他付账单?”另一方面,这是一场强力人物之间的角逐,虽然法律账单越垒越高,但双方都没有停手的意思,敌对情绪既已如此之高,他们看起来是无法坐下来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杰克逊坚持认为,对于他针对彩虹公司的言论在《双塔奇兵》首映式当天的凌晨两点发布一事,纯属巧合,之前他的这段言论一直被媒体禁止着。然而这个言论的发布时机更让人们觉得,杰克逊可能是在利用国际媒体对首映式的兴趣,让委员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出丑。如果杰克逊真有此意,那么这一次,他擅长活跃气氛的本领让事情适得其反了。由于他公开斥责委员会,国内政治的阴影笼罩了电影业的庆典中最重要的几天,许多国外的报道把彩虹公司破产一事作为《指环王》报道的楔子。
3月,委员会和国家电影公司终于就彩虹公司遗留的债务问题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商业决议”。这份联合新闻稿上引用了杰克逊的话,他说自己不想“在这件事上再浪费我任何的时间”,结尾是“双方都不再进一步发表任何评论”。到8月;《中巴风情》终于走进了电影院,彩虹公司剩余的几部片子也准备陆续上映。
又是《听众》
2002年3月;《听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吾王……下一个是什么?》的文章,讨论新西兰商业电影面临的挑战。《指环王》的一些照片也出现在文章中。作者是一个叫弗兰西斯·沃尔什的奥克兰自由撰稿记者。有些业内人士都怀疑这是不是由彼得·杰克逊的妻子写的。不久;“弗兰西斯·R。 沃尔什·MNZM”(杰克逊的妻子)就写了一篇新闻稿,声称那篇报道毁坏了她的名誉。这篇新闻稿说《听众》企图误导读者,让人们以为那些“彻底否定”新西兰电影业的观点是出自她手,并且那篇文章危害了本土电影人、她的老板以及新西兰政府对弗兰西斯·R。 沃尔什的信任。
沃尔什和她的律师没有给那篇稿子的编辑写信沟通,而是直接给《听众》七天时间道歉,并且要收回原先的文章,赔偿损失。编辑芬里·麦克唐纳发表了一篇声明来应对沃尔什的指控,他对沃尔什还没等到他们的回复就公开发表评论十分惊讶;“谁有权要求和自己名字相同的人放弃使用他们共同的名字,或者必须注明是另一个人?”沃尔什对麦克唐纳的回答很不满,她说她并没有提出那样的要求。而事实上,如《新西兰先驱报》所说;“她说那本杂志应该注明作者不是她”。
接下来的一周;《听众》关于这个法律的争辩发表了一个声明,提到电影《指环王》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公开场合都以芙兰·沃尔什的名字作为编剧之一。声明的结尾是:“读者们应该看看克赖斯特彻奇的《媒体》杂志首席记者的观点:没有谁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这件事不要成为美国式的滥用诉讼权开始在新西兰流行的标志。”
2002年5月,沃尔什向高级法院提交了三份指控《听众》的发行人和麦克唐纳毁坏他人名誉的申请。但直到本书出版,这个案件还没有召开听证会。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寻找“魔戒”寻找“魔戒”(1)
如今这种画面看起来能吸引人。
导演安东尼·曼看到书店橱窗里陈列的
《罗马帝国衰亡史》时说
如果你手里拿着两亿七千万,想找人给你拍三部电影,你不会挑上我。
彼得·杰克逊曾经有一个人,携着他的文字,在如梭的光阴中,占据了永久的位置事实上,那是许多许多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