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被砍成近3小时的长度。1920年代,法国导演阿贝尔·冈斯也有类似的壮举。他的剧本《拿破仑》至少要拍成6部电影,每部电影之间还有一定的关联。在资金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最终只有一部成品出炉。无序的《拿破仑》剪辑片段就有8小时长。
说到最长的电影,1970年的一部长达48小时的电影摘取了这个桂冠,光听名字就够吓人的《世界上最长最无意义的电影》。
和《指环王》最接近的电影长片是《尼布龙根》(1924),它的故事架构也包含了矮人、神龙、幽深的丛林和骑马的武士。导演弗里兹·朗(曾执导《大都会》)是早期大型史诗片之王,这部电影他就在柏林市郊的一个摄影棚拍了九个月。《尼布龙根》两部分加起来超过六小时,实际上是一部电影。但第二部分在德国境外十分罕见。杰克逊在谈三部曲的拍摄时感慨道:“我也曾设想过省掉一些镜头,那样三部的工作量会减少到两部或更少。那么做的后果是,后期剪辑的难度将会增加两倍。”他心里很清楚,一旦拍摄开始延期;“滚雪球效应”会给这样长时间的拍摄计划带来巨大的灾难。
杰克逊是个独裁者,他需要电影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在《指环王》开拍初期,杰克逊根本没用第二摄制组(第二摄制组是一个独立的摄制组,负责处理那些无需导演动手的场面,有时一个剧组可以有很多个第二摄制组。在《脑死亡》中第二摄制组发挥了很大作用,杰克逊可以同时对两个组发号施令)。《指环王》开拍几个月后,巨大的工作量使杰克逊不得不增加了两个摄制组,其中一个由久经沙场的杰夫·墨菲负责。最紧张的时期有九个工作组在同时运转,所有人马都在一线拼杀,从制作人拜瑞·奥斯本到芙兰·沃尔什,都坐到了摄影机后面。杰克逊则通过卫星指挥着整场战役,对各个战场进行监控。有时二组导演约翰·马哈费刚从一场夜间拍摄收工回来,杰克逊紧接着就奔赴工作场地了。
杰克逊的计划变动之快也令人招架不住,而且这种经常性的变动从一开始就没少过。开拍前的几周,杰克逊开始觉得斯图尔特·汤森德不适合演阿拉冈,那时斯图尔特·汤森德甚至半个镜头都没拍过。汤森德后来在《娱乐周刊》的采访中说道:“我在剧组排练了两个月,参加各种训练,结果在开机的前一天他们炒了我。他们给我的理由是:我工作的时间不够长,违反了合同。”制片方从没在媒体上对汤森德的不满作任何解释,但是大家都庆幸杰克逊的决定还算及时,如果中途换演员,不知又得花多少时间重拍一些脚本。
新线公司的马克·奥德斯凯对这件事做了计算,还有几天就要开机,如果阿拉冈的演员不能按时到位,资金损失将非常可观。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和维果·墨天森(《魔鬼女大兵》;《伴我一世情》)取得了联系,力邀他加入。墨天森有点犹豫,答应就意味着将来的14个月要在新西兰度过,而他和之前来到《指环王》的许多演员(包括伍德,爱斯丁,麦克莱恩和泰勒)一样,没读过托尔金的原著作。还好他的儿子很支持,墨天森先是拒绝,但最终还是踏上了新西兰之旅。
如果像杰克逊所说的那样;《指环王》是一部注定要出现在电影史上的影片,那么墨天森就是注定要扮演阿拉冈的人。北欧神话是托尔金的主要灵感之一,维果的斯堪的纳维亚背景赋予他得天独厚的文化根基,他会说三种语言,这对学精灵语很有帮助。对于他这样一个不熟悉剑术的演员来说,到摄制组的头一天就得和五个戒灵打斗的戏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墨天森是个有着自我怀疑精神的演员,他能够完美地演绎阿拉冈的内心冲突。他为了把握好阿拉冈热爱自然的一面,偶尔会穿着戏服在灌丛里睡觉这一条很快就成为《指环王》剧组传奇故事的一个素材。于墨天森而言,跟大自然的结合能让他很快入戏,他说:“旁边就是树林,不远处还有小河,无论我身边有多少现代化的东西,我总能感受到大自然离我并不远。”在拍摄的后期,原定的假期一个个从日程表里消失。演员们越来越感觉到拍摄速度的加快,尤其是伍德和墨天森的任务更加艰巨。墨天森对《人行道》杂志谈到:“为了按时交活,最后的六个月我们简直是在玩命,连续六天每天拍摄14…16个小时。”
我们几乎听不到《指环王》最珍贵的拍摄原声。一般来说,由于飞机噪音和电子设备的干扰,影片中的对话有很大比例需要再录音。在《指环王》上,这个比例更是出奇地高,只有大约2%的同期录音是可用的,也许因为惠灵顿的摄影棚正好落在国际机场的航线上。伊恩·麦克莱恩在网站上披露说,绝大部分甘道夫的对话都需要再录音,还说制作组甚至没有隔音设备。随着传言愈演愈烈,一个蝶形螺母的发言人对媒体说几乎所有新西兰的摄影棚都是同样的情况这可不像是要推进新西兰电影事业发展的样子啊。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开机维果·墨天森周游世界的演员
维果·墨天森天生是个要周游世界的人,25岁时,他已在委内瑞拉、阿根廷、丹麦和美国居住过。有关他的采访报道经常用严肃、内向之类的词形容他的性格,其实他也有很开朗的一面:《疯狂》[1]一本风靡英美青少年的疯狂搞笑漫画杂志。[1]杂志说他很喜欢那种颠覆性的模仿电影当然是颠覆别人,不是别人颠覆他了。
迈克尔·道格拉斯曾说墨天森是“英雄的躯体里装着一个感性的演员”。墨天森的身材和冷峻的外表把他和恐怖及动作片中的反面角色紧紧联系起来,爱情片《月球漫步》是不多的几次他在银幕上展现感性的一面。
墨天森的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美国人。他的少年时光主要在南美度过,父母离异后,他和两个哥哥同母亲生活在纽约。踏入演艺圈后,1984年的小型电视剧《乔治·华盛顿》是他首次亮相。他最早演过的两个电影角色:《开罗紫玫瑰》里的一个小演员;《小迷糊的情泪》(戈尔迪·霍恩主演)中的一个调情的水手后来都在电影剪辑室的垃圾桶里找到了归宿。
墨天森是那种慢热型的明星,令他成名的是这两个角色:《证人》(1985)中扮演一个现代清教徒,是个小角色;后来还有一部比较另类的宗教讽刺电影《拯救》(1987),在这里墨天森的角色比较吃重。也就是在拍后者时,他遇到后来的妻子,朋克乐手艾克西恩·瑟文卡。由于家庭的负担,墨天森决定降低自己的艺术标准,接一些他自己都不太满意的角色,比方说《皮脸:德州链锯杀人狂3》里的泰克斯。
1990年代初期,墨天森引起好莱坞的注意,他的戏份不多,但简洁的表演总是让人能记住他。《角头风云》里的前科犯,史泰龙导演的《十万火急》里那个自以为是的体育明星;《魔翼杀手》里的魔鬼。1997年,在《魔鬼女大兵》中,他扮演了一个爱引用诗句的海军教官,对黛咪·摩尔展开地狱式的训练。到那时为止,他已和新西兰的导演有过两次合作了杰夫·墨菲的《年轻枪手》和简·坎皮恩的《伴我一世情》。为了克服他的内向,坎皮恩玩笑地称他“小子”。
墨天森在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悬疑片《完美谋杀》中展现了他的另一面,终于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他在影片中演一个画家,画室里那些画是墨天森自己画的。但八卦杂志显然对他和搭档格温妮丝·帕特洛的绯闻更感兴趣。墨天森是个诗人,2000年7月他举办了自己的摄影展。
《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 开机一些闪回
新线公司决定投资后;《指环王》一下由两部变成三部,已经写好的部分剧本还要再起一个头来容纳多出的那一集。于是,剧本写作组里真的加了一个“头”菲利帕·伯恩斯是跟她的好友斯蒂芬·辛克莱尔(《脑死亡》作者之一)通电话时得知这个计划的。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正在厨房里。他打电话来说:“你肯定不敢相信他们在做什么。”我以为他是故弄玄虚,我说:“我知道,不就是在计划《金刚》吗?”“不是,他们在策划《指环王》。”我当时震惊得差点把电话掉了,我不相信,我说:“你少来了。”我觉得那帮人简直有病(我们俩大笑起来)。至今我还觉得这太疯狂了。辛克莱尔为《指环王》三部曲花费了18个月,而伯恩斯,她今后的五年都将在中土世界里打滚。伯恩斯在奥克兰写过话剧剧本,也有编辑和制作话剧的经历,还曾在某个作家协会当过头,影视剧本创作方面她还是个新手。可她对托尔金的中土世界并不陌生,三部曲她读过七遍。一开始杰克逊和沃尔什给她一份90页纸的大纲,上面概述了《指环王》原著里的每一个主要事件,杰克逊夫妇让伯恩斯提出意见。我至今还这么认为,……他们把不可缺少的关键事件都打上了标记。我想彼得在讲故事方面有一种本能芙兰也是,他们能很快地决定什么该留下,什么该删掉。不像有些人那么左思右想的。比如说删掉汤姆·庞巴迪这个人物,不拍摄第三本书的最后部分,他们很早就做出了这样干净利落的决定,从没动摇过。这是影片的需要,就这么简单。看似简单,其实又并非简单。杰克逊、沃尔什和伯恩斯肩上的担子也很重,所有人都在期待他们把这部巨著完美地搬上银幕。剧本写作的时间超过15个月,整个拍摄过程中还一直在写。伯恩斯笑着说:“我们把原稿复印了27份带过去,最后没有一套是完整的。一些可能丢在鲁瓦佩胡火山的旅行车里了,还有些留在蒂阿瑙旅馆的小屋里。”
这样的情景屡见不鲜:伯恩斯在手提电脑上敲敲打打,此时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