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服。文献记载,官服通常是用丝绸制成的。夏季服饰的款式与秋季没有太
大区别。夏季服装较秋季服装颜色鲜艳,这是阿尔沙克王朝居民夏季服装的
基本特点。另外,阿尔沙克妇女的服装以上衣下裙为主。
阿尔沙克王朝居民的装饰品很多。男性公民的装饰品以戒指和耳环为
主。阿尔沙克王朝的每一位成年男性,都拥有一枚戒指(有的地方称其为指
环)。指环用金或银制成,正面镶上色泽和质料不同的珠宝。有的男性居民
的指环上并不镶嵌宝石,而是刻凿成古怪的图案,并将其作为自己印信的标
志。阿尔沙克王朝的男性居民,每人还拥有一对耳环,他们将耳环吊缀在耳
廓下沿。耳环以银质居多,少量是金质的。
妇女装饰品在品种、款式方面都多于男性,目前已经知道的有耳环、指
环、鬓饰、鼻饰、额饰、项饰、胸饰、臂饰、足饰等。这些饰件中的相当一
部分是在出嫁时由女方陪嫁的,少量是男性婚娶时为新娘购办的,另外一些
是婚后夫君为巩固婚姻、讨好妻子而为妻子陆续采购的。阿尔沙克王朝女性
居民的装饰品,大多是金质的,少量是银质的,有一部分是钻石的。西亚妇
女几乎不用珠玉之类的饰件,如玉石、玛瑙等。
阿尔沙克王朝居民很爱清洁,将洗浴视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
一点与罗马人有些相似,或是受到了罗马文化的影响。阿尔沙克王朝居民为
了洗浴,不惜投资大量资金来修建浴室。比如在伽尔尼的宫殿建筑群中,就
发现了一间浴室,其由内外两间房屋组成。里屋是用来洗浴的,设有洁白石
头铺砌的椭圆形澡盆。外屋是脱衣间,地板用方形砖,砖缝镶银;壁上绘彩
画,彩画内容丰富,制作精美。
… Page 37…
文字阿尔明尼亚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地中海沿岸国家接壤,因而有较多的
机会与善于经商的地中海居民接触。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从很古老的时候起,
这里的居民就使用了与地中海居民同样的文字,比如腓尼基文字等。在我们
这个时期,居民主要使用希腊文字。在阿尔明尼亚境内,考古学家发现这一
时期的许多铭文,它们有的刻在石壁上,有的刻在青铜器上,有的刻在陶器
上,有的写在羊皮纸上。这些文字都是用希腊文字写成的。这些铭文和其它
一些文书的内容,涉及到了阿尔沙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是
我们了解阿尔沙克王朝居民生活习俗的重要资料。
阿尔沙克王朝所处的时代,西亚居民还没有掌握更为先进的书写技术,
同样也没有先进的书写材料。阿尔沙克王朝的居民,如果感到很有必要抒发
自己的情感,就将树枝的一头削尖,将其当笔,醮上矿石粉调成的颜料,在
鞣制好的羊皮上行文写字。这一点和古代中国是不同的。与其同时,中国已
经发明了纸张,并有书写文字的毛笔,以及用碳调和成的墨汁,中国古代居
民用毛笔醮墨,在纸上记录事情或抒发情感。
教育 阿尔沙克王朝独立前后,一直与罗马帝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为
这个缘故,阿尔沙克王朝便将自己的子女送到罗马帝国教育。为了使自己的
政权将来在阿尔沙克王朝中有发言权,罗马帝国也对义务教授阿尔沙克王朝
的居民报有极大的兴趣。另外,罗马还与阿尔沙克王朝达成协定:阿尔沙克
王朝国君在继位之前,必须到罗马帝国去接受文化教育。
建筑与艺术在历史上,阿尔沙克王朝建有许多宏伟的建筑,目前保留下
来只剩伽尔尼城堡了。这座城堡位于现今埃里温约30公里的地方,是当时阿
尔沙克王朝的首都。这座古城建在一座山上,城垣用长方形的大石条砌垒起
来。城垣砌得是那样好,以致经过近两千年的人为破坏和自然蚀化,部分城
垣还是那么高大宏伟。一些地段的城垣合缝还是那么紧密,以致小刀都不易
从块石之间的缝隙间插入。
这座昔日的首都,由于人为的破坏,城内布局已经不清楚了。目前保留
下来的古代遗迹,主要是宫殿建筑。宫殿建筑的墙壁上都绘有壁画,地板上
也绘有图画。所有的图画都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的,比如人物画像是按照
人物头像与身躯的比例进行作画,再如鱼,鳞、尾、眼等栩栩如生。图画的
内容以神话为主,而且是以希腊或者罗马的神话题材为主。在一处地板上,
考古学者还发现画像线条当中镶有银丝,使壁画成为银镶画。由此可以肯定,
在建筑、艺术和绘画方面,阿尔沙克王朝居民较多地吸收了希腊罗马文化的
因素。
2。伊比利亚居民的生活习俗
伊比利亚位于现今高加索山一带。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前,伊比利
亚相继被周沿的强国所控有。公元前7世纪以前,这里是萨迦人的游牧地;
公元前7世纪前后,这里是斯基提亚人栖息的地方;公元前4世纪前后,希
腊人崛起,向东北方向发展,将势力发展到了这个地方;罗马帝国时期,这
里是罗马帝国东北部边防重地。公元2世纪,利比利亚人开始谋求独立,而
至2世纪末叶,这个国家成为相当强大的国家,其版图扩拓到了南高加索山
地区和北高加索山地。
在新近独立的伊比利亚国家附近,当时有好几个强国,如东边有安息王
… Page 38…
朝,东南有阿尔沙克王国,南边有阿尔巴尼亚王国,西边有罗马帝国。除了
这些农业强国之外,在伊比利亚国家北边和西北部,还有一些游牧部族或者
国家。他们时时威胁着新近独立的伊比利亚王国。
为了确保领土不被周沿邻国侵吞,新独立的伊比利亚王国在对外政策方
面采取了与罗马帝国合作的政策。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罗马帝国时期的许多
文献都称伊比利亚为“罗马人民的朋友和同盟者”和“恺撒的朋友”。有罗
马帝国作后盾,伊比利亚国家政治趋于稳定,经济逐步发展,成为高加索山
地区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伊比利亚国家居民成份比较复杂,文化也就呈现出多彩特征。居民主体
是本地人,因而民族文化内包容了大量斯奇提亚文化的东西;这个国家与波
斯相邻,历史上长期接受波斯的政治统治,因而这个国家的文化又有大量古
代伊朗文化的东西;随着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崛起,并侵入这里,这里的
居民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东西。这是伊比利亚国家文化方
面的总的特征。
社会制度 伊比利亚较晚进入阶段社会,公元前2世纪以前,高加索地区
的古代居民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即军事民主制时期。公元前2世纪,两
个外力因素促使这里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其一,罗马文化大量渗透此
地;其二,这里成为中西通道的枢纽。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这里的居民
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些人,或在罗马帝国的扶持下,或利用中
西交通的过境收入,发了财,有了钱,买了地,成为上等贵族,或者进入到
掌权的祭司阶层行列;其他一些人,则因没有权力,或者经营不善,破了产,
失去了土地,成为没有财产和土地的自由民,甚至沦为奴隶。
伊比利亚的贵族阶层是比较特殊的。最初,这里的贵族与其他地区一样,
都是从氏族贵族衍化而来的;稍后,因为军功,一些氏族成员社会地位提高,
得以晋升到贵族行列;进入到公元之后,一些商人开始步入贵族的行列。商
人步入贵族行列,并逐步扩大自己的权力,这与当时的中西交通有关。公元
前后,中西交通的商路有了重要变化,原先经过波斯帝国而至罗马帝国的商
道,因为波斯人反对,不再畅通,罗马人开辟了经行伊比利亚地区的商道。
伊比利亚的商人,得利于中西商道,大发其财,从而开始进入到伊比利亚贵
族的行列。
军队构成伊比利亚军队由三部分人组成:贵族组成重装甲骑兵,这在当
时是作战主力;一些还没有破产,或者尚能维持富足生活的自由民组成了轻
装甲步兵,他们是作战的辅助部队;破产的自由民组成不穿装甲的步兵。国
家根据各人在军备方面的投入不同,各兵种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适度
给各种兵种以各种不同的经济补贴。
饮食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伊比利亚经济以农业和牧畜业并重。这种经
济结构直接影响居民的饮食文化生活。当地的居民,在主食方面:南高加索
一带以农业作物为主,如麦面、豆面等,烹调以煮、烤为主;北高加索山一
带,则以畜牧业产品为主,如羊肉、牛肉和马肉为主,烹调以炖、煮为主。
伊比利亚的经济作物有葡萄,而且盛产葡萄,并用葡萄酿酒。当地居民喜欢
喝葡萄酒,并将其作为日常消费或者待客的主要饮料之一。
服饰伊比利亚王国所处海拔较高,既使是在夏天,昼夜温差也是很大
的。由于气候的缘故,居民服饰以毛质和皮质品为主。居民服装款式以长袍
为主,多数长袍如中国的“褐”,及膝,腰间系皮带。居民所穿鞋靴,以高
… Page 39…
腰为主,质料以牛皮为主 (这里牲畜以牛为主,牛皮资料非常丰富)。据目
前所得到的资料,伊比利亚居民所穿的皮鞋,多是平跟的,几乎没有高跟鞋。
伊比利亚居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