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之以易老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抵当汤丸之类下之亦有以小便同煎治之者更有内加生地黄当
归煎服者亦有加大黄者惟智者能择之
卷四十三损伤治法
破血止痛行经之剂
属性:秘藏破血散治乘马损伤跌其脊骨恶血流于胁下其痛苦楚不能转侧
羌活 防风 桂(各一钱) 柴胡 连翘 当归梢 水蛭(炒烟尽研各二钱) 麝香(少许
另研) 一方有苏木(一钱半)
上件分作二服每服二大盏酒水一盏除水蛭麝香外另研如泥煎余药一大盏去滓上火令稍热
调二味饥服之
按此太阳阳明少阳经药也
地龙散治腰脊痛或打扑损伤从高堕下恶血留在太阳经中令人腰脊或胫 臂腰中痛不可忍
中桂 地龙(各四分) 黄柏 甘草(各一钱) 羌活(二钱) 苏木(六分) 麻黄(半钱)
桃仁(六个) 当归梢(一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
按此足太阳经药也
发明乳香神应散治从高坠下疼痛不可忍及腹中疼痛
雄黑豆 桑白皮 乳香 没药 独科栗子(各一两) 破故纸(炒二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醋一盏沙石器内煎至六分入麝香少许温服宝鉴有当归(一两) 水蛭(炒
半两)
圣灵丹治一切打扑折伤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五钱) 乌梅(去核五个) 白米(一捻秘藏作粟) 莴葵子(一盏炒黄二两八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热酒送下一伏时痛不止一丹服
按此二方少阴经药也
三因加味芎 汤治打伤败血入胃呕吐黑血
川芎 当归 白芍 百合(浸半日) 荆芥穗(各等分)
上锉每服四钱水酒各半煎
元戎加味四物汤治虚人损伤不禁下之者
四物汤加穿山甲煎服
按以上二方厥阴例药通前六方皆温平之剂
局方花蕊石散治金刃伤及打扑损伤猫狗咬伤或至死者急于伤处擦药其血化为黄水如内损
血入脏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调一钱服之立效
妇人产后恶血奔心胎衣不下以小便调一钱取下恶物立效
硫黄(明净者四两) 花蕊石(一斤)
上二味粗末拌令匀用纸筋和胶泥固济丸罐子一个入药在内密泥封口了焙干安在四方砖上
上
画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围烧自己午时从下生火直至经宿火尽又经宿已冷取研极细瓷盒内盛
按此厥阴硫黄例药也海藏云有用此药以童便煎服或酒调服之者与寒药正分阴阳不可不辨
也
补损当归散治坠马落车伤腕折臂疼痛服此药疼痛即止筋骨即当相连
泽兰(炒) 附子(炮各一钱) 当归(炒) 甘草(炙) 蜀椒(炒) 桂心(各五分) 芎 (
炒六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日三忌生葱猪肉冷水生果
按此少阴厥阴经药也以上二方皆温热之剂
卷四十三损伤治法
按骨之剂
属性:发明紫金丹定痛接骨
川乌(炮) 草乌(炮各一两) 灵脂(去土半钱) 木鳖子(去壳) 黑牵牛(生) 骨碎补
威灵
仙金毛狗脊 防风 自然铜(淬七次) 地龙(去土) 乌药 青皮 陈皮 茴香(各半钱)
禹余粮(淬四两) 没药 红药子 麝香(各二钱半)
上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酒送下病上食后病下食前
元戎接骨丹
没药 乳香 当归 川椒 自然铜(醋淬) 赤芍 骨碎补(炙) 败龟(炙) 虎骨 白芷
(各等分) 千金藤(郁李仁是也各等分) 又方加龙骨川芎
上细末化蜡半两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好酒半升化开煎用东南柳枝搅散热服
经验方治打 折骨损断服此药自顶心寻病至下遇受病处则飒飒有声觉药力习习往来则愈
自然铜( 醋淬七次一两) 川乌(去皮尖) 松明节 乳香 血竭(三钱) 龙骨(半两生)
地龙(半两) 水蛭(炒半两) 没药 苏木 降真香 土狗(十个油浸焙干)
上为末每服五钱无灰酒调下病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按以上三方并出少阴折伤例药也其用毒药以行诸经亦是瘀血已去者方可用丹溪云世以自
然铜
为接骨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在补气补血补土俗工惟在速效以罔利迎合病患之意而铜非 不可
服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香挟药毒虽有接伤之功而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杂方
机要刀箭药止血定痛没药散
定粉 风化灰(各一两) 乳香(半钱另研) 枯矾(三钱另研) 没药(一字另研)
上件各研为细末同和匀再研掺用之
本事地黄散治金疮止血除疼痛辟风续筋骨生肌肉
地黄苗 地松 青蒿 苍耳苗 生艾汁(三合) 赤芍(各五两入水取汁) 锻石(三分)
上五月五七月七午时修合以前药汁拌锻石阴干入黄丹三两更杵罗细凡金疮出血用药数据包
不可动十日瘥无脓肿
经验方治打扑损筋伤骨折吕显谟传
黄柏(一两) 半夏(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半两生姜自然汁调如稀糊敷用纸花贴如干再敷骨折先以绢帛封缚次用沙木
扎定良久痛止即痒觉热乃是血活筋骨复旧轻者三五日重者不过旬月
又方治打扑损肿痛不止
生姜自然汁米醋牛皮胶同熬溶入马屁勃末不以多少调如膏以纸摊敷肿处
治刀伤斧斫
五倍子一味为末干贴神效
桑叶阴干为末干贴如无旋熨干末贴之妙
卷四十四疹门
论疹证治
属性:洁古云 疹之病其为证各异疮发 肿于外者属少阳三焦相火也谓之 小红靥行皮肤之中
不出
者属少阴君火也谓之疹凡显 证若自吐泻者慎勿乱治而多吉谓邪气上下皆出也 疹并出小儿
难禁是以别生他证也首尾不可下大抵安里之药多发表之药少秘则微疏之令邪气不壅并而能作
番次使儿易禁也身温暖者顺身凉者逆
按此是例阳证发 宜与小儿门 论兼看证治
卷四十四疹门
论伤寒发有阴阳不同
属性:略例曰阳证发 有四有伤寒发 有时气发 有热病发 有温毒发 斑斑如锦纹或发之面
部或
发之胸背或发之四末色红赤者胃热也紫黑为胃烂也一则下之早一则下之晚乃外感热病而发
也当服玄参升麻白虎等药
谨按四气发 温毒为至重暑证亦发 固有轻重之殊见面部者传手经也难知云戊助少阴心
火入于手太阴肺也背多者足太阳胸属足阳明四末属脾与心也
阴证发 亦出背胸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红若作热证投之凉剂大误矣此无根失守之火聚于
胸中
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为斑点但如蚊蚋蚤虱咬形状而非锦纹也调中温胃加以茴香芍药以大建中
之类其火自下 自退可谓治本而不治标也
谨按 证固有阴阳轻重之现证矣阳证大率用托里清热化 凉血阴证止用调中温胃其 自
消病体自定非若疮成脓 也虽轻重俱从火化大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卷四十四疹门
论中寒发
属性:略例云完颜小将军病寒热间作有 三五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
此内伤
寒也问之因暑卧殿角伤风又渴饮冰酪水此外感者轻内伤者重从内病俱为阴也故先 衄后显内
阴寒热间作脾亦有之非往来少阳之寒热也与调中汤数服而愈
卷四十四疹门
论伤寒治误发
属性:陈无择云伤寒发 者盖不当下而下之热则乘虚入胃当下而失下则胃热不得泄二者皆能发
其状如锦绣赤者易治黑者难治盖热毒入胃深也
按此谓 主于胃因下早下晚之失而生至如阳证误用热剂而发 或温毒便发 者皆宜从脉
求其
本也仲景云寸脉浮滑者可用瓜蒂散吐之是热毒蕴于胸膈也又非在胃及虚火之比大抵黑者热极
亢则害承乃制也
卷四十四疹门
论瘾疹
属性:陈无择云世医论瘾疹无不谓是皮肤间风然既分冷热冷热即寒暑之证又有因浴出凑风冷而
得之
者岂非温也则知四气备矣经分诸疮实热则痛虚寒则痒又阳明主肌肉属胃与大肠亦有冷热分痛
痒不可不审世人呼白者为婆膜赤者为血风名义混淆当以理晓察内外随证治之
谨按瘾疹多属脾隐隐然在皮肤之间故言瘾疹也发则多痒或不仁者是兼风兼湿之殊色红者
兼火化也
卷四十四瘾疹治法
升散之剂
属性:元戎葛根橘皮汤治 在肌 冬温始发肌中 烂咳而心闷但呕清汁
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黄芩 麻黄 甘草
上等分水煎服
按此足阳明太阳药也
阳毒升麻汤 在面伤寒一二日或吐下后变成阳毒腰背痛烦闷不安面赤狂言见鬼下痢脉浮
大咽痛
升麻(五钱) 犀角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二钱半)
上 咀水煎取饮半盏刻许再进温覆手足得汗出解
玄参升麻汤 在身治汗下吐后毒不散表虚里实发于外甚则烦躁谵妄
玄参 升麻 甘草(等分)
上 咀水煎服
按以上足阳明药也
阳毒栀子汤治伤寒壮热百节疼痛而发
升麻 栀子仁 黄芩 芍药 石膏 知母 杏仁 柴胡 甘草
上粗末每五钱入姜五片豉百粒煎服
按此足阳明少阳药也
消毒犀角饮子治 及瘾疹
牛蒡子(六钱) 荆芥 防风(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 咀水煎
按此手太阴药也
解毒防风汤治 及瘾疹痒痛
防风(一两) 地骨皮 黄 芍药 荆芥 枳壳 牛蒡子(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四五钱水煎服
按此手足太阴药也以上诸方本于阳证者宜选用之
升麻葛根汤
阴毒升麻鳖甲汤治阴
升麻(三两) 当归 甘草(各二两) 蜀椒(一两) 鳖甲(炙) 雄黄(半两研)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按此(阙)
三因加味羌活散治感四时所传肌肤发为瘾疹增寒壮热
羌活 前胡(各一两) 人参 桔梗 甘草 枳壳 川芎 天麻 茯苓(各半两) 蝉蜕
薄荷(各三钱)
上 咀捣为末每服二大钱姜三片煎服
按此足太阳手太阴少阴药也
调中汤治内伤外感而发阴
苍术(一钱半) 陈皮(一钱) 砂仁 藿香 芍药(炒) 甘草(炙) 桔梗 半夏 白芷
羌活 枳壳(各一钱) 川芎(半钱) 麻黄 桂枝(各半钱)
上 咀姜三片水煎服
按此足太阳太阴手阳明太阴药也以上诸方本于阴证者宜选用之
卷四十四瘾疹治法
和解之剂
属性:化 汤治伤寒汗吐下后 发脉虚
白虎汤加人参守真类粹再加白术
上 咀时时煎服之
下剂
当归丸治伤寒 见无大热脉虚秘闷
当归(半两) 甘草(一分) 黄连 大黄(各二钱半)
上先将当归熬膏子入药末三味为丸渐加至利为度
卷四十四瘾疹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