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38-天下衙门:道尽古代衙门众生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衙门凭什么认认真真或者至少是装模作样地去干这件事呢?先别说它们都是考核政绩的内容,就以州县的等级、编制的多少都与本地方人    
    户数目相关这一条来讲,对其也是刺激因素。    
    同“掌孤”之官的消失相同州县衙门里也没有养济院、安济坊、漏泽园一类机构的专门编制,也是以杂职掌管。所以说和“设官不给禄”的僧官、道官、医官们相比,属于既不设官也不给禄的更次一级了。可是即便如此,想巴结这些职务的人还真不少。从虚名上讲,编制上没有,习惯上却同什么保正甲长啦差不多,好歹也算是个编制外的“鸡毛官”吧?而且这个“鸡毛官”的“级别”特别高,是受州县衙门委任的。其实在明清时代,好多州县里的这一类杂职全被主官次官带来的师爷、亲属们给占据了,要不就是给有钱有势的乡绅给瓜分了,那“官”名儿似乎就更顺了一些。再从实际利益上讲,可以上下其手通同弊合的机会就更多了,地方财政拨给和社会募捐这两项经费大宗,还愁养不肥自个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清人诸亩香著《明斋小识》中说,他的故乡青浦县的养济院地处西虹桥畔,有屋十余间,定额是45人,每人每月给米二斗四升,给钱45文,于每月初二去县仓领走。其实这院中根本没有这些人数,管院人专吃“空额”,每到初二时,去雇一些人来应名冒领钱米。须得当面领走的尚可如此作弊,其余方面,也就不难设想了。    
    也许又有读者要提出质疑了:即便说管着这些“生老病死”的事儿有诸多好处可占吧,可他们毕竟不在编制之内,怎么可以放在州县衙门内来介绍呢?    
    这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时,特别是清朝中后期,这帮儿杂职几乎大都有了“官身”。哪来的?就从这“生老病死”四个字得来的。清朝中后期之捐例大开保案骤升,这是众所周知的,具体的内容,我们还要在后面讲到。这儿仅说说杂职取官之道:但凡逢到旱涝蝗患这些自然灾害时,国家一面要对灾区实行赈济免税,一面又要传谕各地募捐,相帮政府分挑负担,经办募捐有功的人,可以由地方官提出保案奖给官身;捐钱数额大的人,也可援例授予晶秩。做州县长官的人接到这种谕旨,往往委派这些管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机构的人经办捐务,一来是贪其亲信,二来也因为他们本是代表官府经管慈善事业的,踵事增华,顺理成章 。对于这些人来讲,就是发灾难财或者叫募捐财的好机会了。为富不仁者平素一毛不拔,这会儿捐个大数目买官品,官是自己得的,但办捐有绩的功劳就归别人了;更多的是平民百姓,拿不出多的,捐个八文一吊,略表穷帮穷的心意,反过来还觉得太少了些,不肯报上姓名。可是若将这些无名氏所捐的数目做个加法,结果也很可观。于是办捐者就将其中大部分归纳在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姓名下,向国家换几张官照来,自己用不了还可以卖给别人,方式是想过官瘾的人捐些钱出来。再塞一票给办捐者,让他把无名氏的数目拢起来分到他的名下。照惯例,办捐者是要把捐人捐数都张榜公布以明无私的,所以他又总留些“无名氏”在榜上,“无名氏”见了,都认作是自己而不会发生怀疑,岂知这些人钱也赚了,官也得了呢?    
    有了“官身”,“鸡毛官”们也都一个个穿起了补服,像模像样地成了拈香站班中的一员。


第三章 《升官图》上弯弯绕《升官图》上弯弯绕

    中国古代官场上,有一种类似现在小孩子玩的“飞行棋”的游戏,叫作《升官图》,也叫《彩选格》或《百官铎》。据说首创于唐代,传至清朝仍旧不衰,尤其盛行于州县衙门内的小官下僚们中间。其玩法是把本朝的各种官职名称、出身类别、选任方式、考核制度、任期俸禄、奖惩措施、升黜依据等诸项,全开列在一张画满方格的纸上,然后掷骰子爬方格定输赢。第一掷作为进身之始,以后以几点为德为功,几点为脏为贪,几点为升,几点为降,弯弯绕绕极多,“有为尉、椽而止者,有贵为将、相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倏然于上位者”。(赵翼《陔余丛考》卷33)大概这种“画饼充饥”似的“升官”法也有平衡心态的特殊效用吧,许多在实际生活中连个进士及第功名也没得到的“绿豆芝麻”儿,在这个道道上倒争得挺起劲。是以有人作诗讥笑云:“卒无及第效,徒有高人气。昏昏忘其大,扰扰争其细。”    
    其实这又未免涉嫌“清高”,因为这玩意儿很有点“寓教于乐”呢。玩熟了《升官图》,一代官制的大概知识,便可了然于胸。纵是“些小吾曹州县吏”,毕竟身在官局中,哪能连乌纱帽里的规矩也不懂?何况做官的人,总以想往上爬者居多数,又有几个甘心“为尉、椽而止者”?所以比较起来,还是北宋史学家刘放眼光独到,此君考中进士后,在州县衙门里干了整整20年,《升官图》已玩得很精道,再博览群书,给图纸上那些弯弯绕绕全作了由古及今的详细注解,居然自成典制专家,后来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B寸,还特地找他当助手哩。    
    刘*绘制的《升官图》及其详细,现在已经难得看见,不过真要想对古代州县衙门文化、特别是对前一章 里已介绍过的各色“官”员类的相关知识有更加进一步的了解,恐怕还是有必要把那些弯弯绕绕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稍微浏览一番。这,就是本章 的内容。


第三章 《升官图》上弯弯绕一、老虎班·铜进士·银子科(1)

    明朝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山东胶县驿丞谭溥在北京参加会试获捷。喜报传出,本省督学毕瑜特地赋诗祝贺“一官耻不与清流,退食遗编自校雠。枳棘岂能留彩凤,盐车未必困骅骝。东藩领荐名初显,西蜀题桥志已酬。脱却樊笼入佳境,春雷万里步瀛洲。”    
    (引自《坚瓠集》首集卷2)    
    谭溥原籍四川庐州,故毕诗中有“西蜀”之句,“枳棘”、“盐车”等则是概括驿丞的苦况。不过最应注意的是第一句,何以同在官列,又有“清流”、“浊流”之别呢?这就是《升官图》上第一掷,所谓州县衙门内各色嘴脸的“进身之始”。    
    清流,也叫正途。宽泛点说,凡是和以入学读书有关而获得当官资格的,全可以称为正途;倘若再区别得严格一些,只有经过科举考试而录取的进士、举人,才可视为清流,即正途中的最正途,根据是它不受‘点儿权势和金钱的污染。至于是否纯粹如此,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中国古代科场中舞弊行贿这类丑闻,也是时有发生的,不宜做一概而论。    
    此前我们已经知道,自有科举制度以来,县级正官和佐式官几乎就是进士出身者步入仕宦的起步。特别是唐宋时代,一个州县衙门里坐着三四个进士,不算啥希罕事儿。宋人叶绍翁著《四朝闻见录》上说,陈自强得中进士时年已60,被派到光泽县当县丞,县署内佐式都是进士,其中以主簿张彦清登科最早,但年纪却最轻。偏偏“清流”中不讲究实在年龄,津津乐道的是“出身”(即登科)先后,于是张彦清大摆老资格,常常戏弄欺侮陈自强。叶氏述此故事的本意,不一定在刻意描绘唐宋时有多少进士久困州县衙门不得其志的状况,但当时士人瞧不起这些职务的思想倾向,确实是存在的。诗人高适在封丘县尉任上时就曾写道——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宫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读书赴考,为的是题名金榜,建功立业,但获隽后得从州县衙门里做起,每天干些“鞭挞黎庶”欺负老百姓的勾当,这算哪门子“清流”呢?难怪高适要大发牢骚了。    
    明清时代,州县正官佐式的选任制度和仕宦风气都发生了变化。先是明初时太祖朱元璋注重吏治,强调选任州县官员应不拘资格,重在节操和能力,要大家推荐,于是不少没有进士出身的人,甚至连举人功名也没有的人,亦得通过考核后派往州县坐衙。把州县官做好了,得到优异的考语,可以越级提拔当知府,乃至径直调到京内当部员,部员的升途更广一些。人们比较熟悉的海瑞和李    
    贽,都是以举人出身获得做官资格并且在州县学署里先干起的,后来全升了京官。这两个人全闯过大祸,蹲过监狱,但海瑞临死前已当上了南京右都御吏,李贽是主动提出退休,又去做和尚的,但好歹也是四品衔的知府了。接着是清朝时官场上的风气大变,大家都想到地方上去当官。原因很简单:做京官既无权也无钱,清人梁绍壬在其名著《两般秋雨*随笔》中,专有一节叙“京官苦况”,谓“领俸米时,百计请托;出房租日,多方贷质”。地方官呢,哪怕小到七晶芝麻县太爷,亦有许多捞钱的门道。州县官提升不易,这也是众人周知的,不过这会儿当官的人可顾不了这些了,甚至是巴不得别提升到京里去才称心哩。    
    那么,官场上的人们都想在地方上千吗?这就得论资排辈。据《光绪会典》统计,全国一共有1314个县衙门,有145个和县同级的散州衙门,两项相加,还不满1460,而常年中有资格任此官的人,数目远远超过,于是种种故事就出来了。    
    排在第一位的还是进士,发榜后参加朝考,然后分发各省候补。这叫“榜下即用”,哪个县太爷的位置空出来了,马上就得让他去填补。更厉害点的,就是所谓“老虎班”了,就是新科进士因朝考优异,被派到翰林院里学习,叫翰林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或者继续留在京里当翰林编修、检讨之类,或者就去地方上当州县正官。穷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